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261发布日期:2020-02-14 15:4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



背景技术:

针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为避免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引发褥疮等疾病,需要对其进行翻身、移动和按摩的护理,传统徒手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另外,绝大多数病人在住院期间需在平车和病床之间反复的搬移,如需接受检查和接送手术等过程中,传统徒手搬移病人的方法需要多人参与,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特别是脊椎骨折的病人,搬移时要求病人身体保持在一直线方向上,若搬移不当会造成病人的再次损伤,加重患者痛苦。

现在,护理床单用于使病人与床体之间隔离,避免病人与床体之间直接接触,具有防污隔菌,舒适卫生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床单仅仅为平面型,功能较少,无法实现病人平移过床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使用“过床易”(过床器)将患者在手术台、推车、病床、ct台之间换床、移位和护理,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缩短了搬移病人的时间,使患者平稳安全过床,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避免病人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过床易”类产品,即过床平移类产品,虽然有节力之效,但仍存在不足,第一,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平移过床的功能;第二,存在安全隐患,“过床易”是在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之间平移,如果质量过大或过小,躯体不固定,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则病人平移不动、过床失败或躯体侧翻,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第三,在平移患者过程中,需要翻动病人,将“过床易”垫置在病人身体下方,额外翻动病人的动作,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疾病风险。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床单和过床产品等功能单一,不具有检测人体体温变化、物理降温、包裹尸体和固定制动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用于临床护理,具有手术床单、过床运移、基础护理和尸体料理等多种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实用性强、舒适隔菌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包括外垫层和内垫层,所述内垫层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外垫层固定连接,对应于人体在所述外垫层上的投影,所述外垫层上具有头部投影区、颈部投影区、躯干投影区和双下肢投影区,所述内垫层包括头部翼片、颈部翼片、肩部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

所述头部翼片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头部投影区,两端包裹固定人体头部;

所述颈部翼片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颈部投影区,两端包裹固定人体的颈部;

所述肩部翼片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躯干投影区的上部肩背区,另一端在颈后区分成两片,分别爬越两边肩膀向患者颈胸前区包裹围住人体颈部或固定粘贴在所述躯干翼片上;

所述躯干翼片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躯干投影区,两端向上或向下相向翻折包裹固定人体躯干或双上肢;

所述双下肢翼片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双下肢投影区之间的空白区,两端向上或向下相向翻折包裹固定人体双下肢。

如上的,其中,所述头部投影区设置有头部密封囊袋;

所述颈部投影区两侧翼片内设置有颈部密封囊袋;

所述躯干投影区设置有躯干部密封囊袋;

如上的,其中,所述头部翼片的两端设置有头顶部束缚带。

如上的,其中,所述外垫层的边缘处设有锁合部,所述外垫层两端相向对折并通过所述锁合部连接形成裹尸袋。

如上的,其中,所述外垫层沿其横向和纵向方向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如上的,其中,所述外垫层的边缘处设置有气囊抓握位。

如上的,其中,所述外垫层采用复合覆膜无纺布制成。

如上的,其中,所述复合覆膜无纺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叠加的水刺布层、普通无纺布层和pe膜层。

如上的,其中,所述头部翼片、颈部翼片、肩部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均为无纺布材质。

本申请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手术台人体固定,结合病人体的身高体重,挑选以病人相吻合的型号床单,床单居中平铺手术台面,四边过长部分的床单分别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平卧位,头部翼片、颈部翼片和肩部翼片包裹固定病人的头颈肩部,躯干翼片翼下包裹双上肢并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固定,双下肢翼片翼下包裹双下肢并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固定,病人在充分暴露前胸部、乳房、上下腹部、腹股沟区、外生殖(男性)等前提下,被功能手术床单舒适的牢固地固定在手术台,方便并保障了上述部位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台术野暴露,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的左右翼片,进行翼上翼下的动作固定,分别对胸部、腹部、上下肢产生敞开式的术野暴露,可以分别帮助完成胸部、腹部、左右上下肢的手术。颈部翼片的敞开,使颈部术野暴露,方便并保障了颈部的手术进行。肩部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的固定,在手术床台倾斜不超过25度的状态下,人体不会下滑移动,对人体起到了非常好的固定作用,特别有利于盆腔手术病人的术野暴露。

(3)方便平移过床,手术完成后,松开垫压在手术台垫下的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双上肢在胸前交叉,或伸直平放在躯体两侧,双下肢伸直并拢,两翼片分别在翼片上方相向翻折对躯干、双上肢和双下肢进行包裹性固定,并松开垫压在手术台垫下的外垫层,把手术台面和过床车处在同一个平面并侧面相靠,医护人员手抓气囊抓握位,均衡力量拖动载荷人体的外垫层,将病人平移到过床车上,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缩短了病人的搬移时间,使患者平稳安全的过床,有效的减轻病人痛苦,避免病人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躁动制动,对于无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救护,可以对人体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对于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救护,可以应用头颈肩翼片对人体头颈肩部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进行翼下反向包裹性的固定四肢制动;对于颈部损伤的病人,可以应用带有可塑性凝胶囊袋的颈部翼片,对颈部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有效防止病人在转移救护过程中发生二次损伤。

(5)骨折固定,对于一些肢体骨折、肋骨骨折和锁骨骨折的救护运移病人,在暂时没有相应的固定夹板情况下,通过应用头颈肩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可以对相应部位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减轻病人骨折部位移动时的疼痛。

(6)头发护理,将头颈肩翼片的肩部翼片向病人颈胸前交叉包裹,似围巾样环绕颈部,利用纵向加强筋,拖出病人头颈部于病床边缘,可以轻松方便地辅助完成洗头、理发等护理行为,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

(7)防压疮护理,头部躯干部的密封囊袋内充填可控性的壳聚糖、甘油、水、气体、聚氨酯等高分子物质。利用壳聚糖的无定型水疑胶、聚氨酯的定型记忆软胶、水或气体不定型的柔性缓冲物理特征,控制囊袋内压强不超过2.13kpa(16mmhg),完成人体平卧位受压部位的组织防压疮相关的护理行为。另外,手抓住气囊抓握位定时掀动病人向右左方向侧翻身,并且于病人的腰背部垫靠相应的枕头,帮助护理人员完成对昏迷病人的定时翻身防压疮的护理功能。

(8)物理降温,在头部密封囊袋和颈部密封囊袋内充填可控性的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冰沙泥等高分子物质,并通过翼片对头颈的紧密包裹,利用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冰沙泥等高分子物质的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完成人体平卧时颈部浅表大血管的物理降温的护理行为。

(9)裹尸袋,尸体在内垫层内包裹固定,保持了尸体的姿态良好,维护了最后的尊严。把外垫层纵向对折分进行拉链式的闭合变成裹尸袋,利用横纵向加强筋的包托力量进行尸体运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囊袋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使用状态参考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使用状态参考图2。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的使用状态参考图3。

其中,1-外垫层,2-内垫层,3-气囊抓握位,4-横向加强筋,5-纵向加强筋,6-头顶部束缚带,7-头部密封囊袋,8-颈部密封囊袋,9-躯干部密封囊袋,10-连接部,11-头部投影区,12-颈部投影区,13-躯干投影区,14-双下肢投影区,21-头部翼片,22-颈部翼片,23-肩部翼片,24-躯干翼片,25-双下肢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多功能护理床单,包括外垫层1和内垫层2,内垫层2通过连接部10与外垫层1固定连接,内垫层2沿外垫层1向其两侧延伸,内垫层2的两端呈自由状态,对应于人体在外垫层1上的投影,外垫层1上具有头部投影区11、颈部投影区12、躯干投影区13和双下肢投影区14,内垫层2包括头部翼片21、颈部翼片22、肩部翼片23、躯干翼片24和双下肢翼片25,

如图4所示,头部翼片21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头部投影区11,两端包裹固定人体头部,如图1所示,头部翼片21两端设置有头顶部束缚带6,用于头部翼片21两端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颈部翼片22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颈部投影区12,两端宽于人体肩部,并且向患者颈胸前包裹围住人体颈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肩部翼片23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躯干投影区13的上部肩背区,另一端在颈后区分成两片,分别爬越两边肩膀向患者颈胸前区包裹围住人体颈部或固定粘贴在躯干翼片24上;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躯干翼片24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躯干投影区13,两端宽于外垫层1,并且向上或向下相向翻折包裹固定人体躯干或双上肢;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双下肢翼片25的中心部固定连接在双下肢投影区14之间的空白区,两端宽于外垫层1,并且向上或向下相向翻折包裹固定人体双下肢。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双下肢投影区14之间的空白区,双下肢翼片25与外垫层1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病人躺在内垫层2上,双下肢翼片25的中部与外垫层1固定连接,两端与外垫层1分离,将双下肢分离,分别放在双下肢翼片25两端翼片的下方,双下肢翼片25两端向翼片下方翻折,并垫压在外垫层1下方,可包裹固定双下肢,或者如图4所示,将双下肢放在双下肢翼片25上方,双下肢翼片25两端向上翻折,固定包裹双下肢。

如图1至图3所示,头部投影区11设置有头部密封囊袋7,头部密封囊袋7内填充有薄荷脑、水、甘油或高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至少包括对羟基苯甲酸;

如图1至图3所示,颈部投影区12两侧设置有颈部密封囊袋8,颈部密封囊袋8内填充有薄荷脑、水、甘油或高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至少包括对羟基苯甲酸;

如图1至图3所示,躯干投影区13设置有躯干部密封囊袋9,躯干部密封囊袋9内填充有可控性壳聚糖、甘油、水或高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至少包括聚氨酯。

具体的,头部密封囊袋7、颈部密封囊袋8和躯干部密封囊袋9均设置在内垫层2与外垫层1连接的重叠部位,并且位于内垫层2与外垫层1之间的夹层中,节约了空间,结构紧凑合理。

具体的,头部密封囊袋7、颈部密封囊袋8和躯干部密封囊袋9均为扁平状。人体平卧时床体对组织支撑受压位置,例如头枕骨、双肩胛骨和骶尾部做成扁平密封囊袋,囊袋中填充有可控性的壳聚糖、甘油、水、气体和高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至少包括聚氨酯,控制囊袋内压强不超过2.13kpa(16mmhg),防止人体受压部位产生压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头部密封囊袋7和颈部密封囊袋8内填充有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或冰沙泥等高分子物质,由于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等高分子物质气化吸热,控制囊袋内压强不超过2.13kpa(16mmhg),防止人体平卧位时受压部位的组织产生压疮,也可用于神经外科,对人体颈部浅表大血管进行物理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躯干部密封囊袋9内填充有壳聚糖、甘油、水或聚氨酯,利用壳聚糖的无定型水疑胶、聚氨酯的定型记忆软胶和水气体的不定型的柔性缓冲物理特征,控制囊袋内压强不超过2.13kpa(16mmhg),完成人体平卧位时受压部位的组织防压疮相关的护理行为。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外垫层1的边缘处设有锁合部,外垫层1两端相向对折并通过锁合部连接形成裹尸袋。

如图1所示,外垫层1沿其横向和纵向方向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4和纵向加强筋5。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垫层1的边缘处设置有气囊抓握位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气囊抓握位3可以是凸出设置在外垫层1上的凸块,也可以是设置在外垫层1上的通孔,护理人员抓握凸块或者将手指伸入通孔,方便抓握外垫层1,从而方便平移过床操作。

具体的,锁合部可以为拉链结构,外垫层1对折进行拉链式的闭合形成一个包裹人体的空间,利用外垫层1的横向加强筋4和纵向加强筋5并抓握气囊抓握位3实现尸体运移。

具体的,气囊抓握位3设置在外垫层1的两侧边缘处和外垫层1靠近头部的一端。护理人员抓住靠近头部处的气囊抓握位3,将病人头部拖出于病床边缘,可以轻松方便地完成洗头和理发等相关护理工作。

具体的,利用躯干翼片24和双下肢翼片25对人体包裹固定,以气囊抓握位3处为着力点,分别掀动病人左右两侧身体,并且在病人腰部垫靠相应的枕头,助力帮助护理人员完成对昏迷病人的定时翻身和防压疮的护理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外垫层1采用复合覆膜无纺布制成,复合覆膜无纺布通过缝纫黏贴三合一的无纺布,底层采用复合覆膜,具有底部平滑易动,又有透气防毒隔菌的等性能,并且具有不起毛、不落絮、不过敏、无毒和无异味等优点,其拉力、撕破、顶破和剥离强度指标满足患者运移的需求,透气性、透湿性和防水性的指标满足患者在3-6天时间内保持卧床的舒适性和床单的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复合覆膜无纺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叠加的水刺布层、普通无纺布层和pe膜层,水刺布层具有透气和透湿性,普通无纺布层可吸收由水刺布层透过的湿气,并锁住水分,提高床单的舒适度,pe膜层具有平滑作用,减小外垫层1与床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平移过床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头部翼片21、颈部翼片22、肩部翼片23、躯干翼片24和双下肢翼片25均为无纺布材质。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和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外垫层1是平面功能层,内垫层2是立体功能层,非应用状态下,内垫层2和外垫层1通过黏贴同属于床单平面姿态,当人体平卧时,内垫层2依托外垫层1的平面基础,构件床单本体上的立体功能空间,通过头颈肩翼片、躯干翼片24和双下肢翼片25的不断变化运动,展现出床单的多功能性和智能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人体身高体重,在保持外垫层1面积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增减外垫层1横纵幅向的拉力强度和翼片缝合粘贴外垫层1面积的大小,以人体bmi(体重指数)为标准,制定特大号、大号、中号和小号等不同类型床单,适应不同体重指数的人体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护理床单适用于病床、手术麻醉床和平车转运床等床体。

其中,在铺有床垫层的标准床体上,取内外垫层相互粘贴的床单本体放于标准床体的床垫上,中线与标准床体中线对齐,分别展开,内垫层2向上并且躯干翼片24、双下肢翼片25向中线相向卷曲暂放置,一手托起床垫,一手伸过床头中线,将床单本体包塞于床垫下。

包折床角(先床头、后床尾、先身侧、后对侧):在距床头约30cm处,向上提起床单本体边缘,使其同床边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边沿为界,把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三角暂时覆盖于床单本体上,将下三角平整地塞于床垫下,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于床垫下。

至同侧床尾拉紧床单本体,同法包折好同侧床尾角;拉紧床单本体中部,双手掌心向上,将床单本体平塞于床垫下。

转至对侧,同法铺好床单本体。把内垫层2的躯干翼片24、双下肢翼片25曲卷松开,顺床单本体的平铺并沿两例床沿下垂,功能床单基础铺垫完成。

本申请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手术台人体固定,结合病人体的身高体重,挑选以病人相吻合的型号床单,床单居中平铺手术台面,四边过长部分的床单分别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平卧位,头部翼片、颈部翼片和肩部翼片包裹固定病人的头颈肩部,躯干翼片翼下包裹双上肢并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固定,双下肢翼片翼下包裹双下肢并反折垫压在手术台垫下固定,病人在充分暴露前胸部、乳房、上下腹部、腹股沟区、外生殖(男性)等前提下,被功能手术床单舒适的牢固地固定在手术台,方便并保障了上述部位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台术野暴露,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的左右翼片,进行翼上翼下的动作固定,分别对胸部、腹部、上下肢产生敞开式的术野暴露,可以分别帮助完成胸部、腹部、左右上下肢的手术。颈部翼片的敞开,使颈部术野暴露,方便并保障了颈部的手术进行。肩部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的固定,在手术床台倾斜不超过25度的状态下,人体不会下滑移动,对人体起到了非常好的固定作用,特别有利于盆腔手术病人的术野暴露。

(3)方便平移过床,手术完成后,松开垫压在手术台垫下的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双上肢在胸前交叉,或伸直平放在躯体两侧,双下肢伸直并拢,两翼片分别在翼片上方相向翻折对躯干、双上肢和双下肢进行包裹性固定,并松开垫压在手术台垫下的外垫层,把手术台面和过床车处在同一个平面并侧面相靠,医护人员手抓气囊抓握位,均衡力量拖动载荷人体的外垫层,将病人平移到过床车上,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缩短了病人的搬移时间,使患者平稳安全的过床,有效的减轻病人痛苦,避免病人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躁动制动,对于无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救护,可以对人体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对于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救护,可以应用头颈肩翼片对人体头颈肩部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进行翼下反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对于颈部损伤的病人,可以应用带有可塑性凝胶囊袋的颈部翼片,对颈部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有效防止病人在转移救护过程中发生二次损伤。

(5)骨折固定,对于一些肢体骨折、肋骨骨折和锁骨骨折的救护运移病人,在暂时没有相应的固定夹板情况下,通过应用头颈肩翼片、躯干翼片和双下肢翼片对人体进行翼上相向包裹性的固定制动,可以有效地对相应部位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减轻病人的骨折部位移动时的疼痛。

(6)头发护理,将头颈肩翼片的肩部翼片向病人颈胸前交叉包裹,似围巾样环绕颈部,利用纵向加强筋,拖出病人头颈部于病床边缘,可以轻松方便地辅助完成洗头、理发等护理行为,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

(7)防压疮护理,躯干密封囊袋内充填可控性的壳聚糖、甘油、水、气体、聚氨酯等高分子物质。利用壳聚糖的无定型水疑胶、聚氨酯的定型记忆软胶、水或气体不定型的柔性缓冲物理特征,控制囊袋内压强不超过2.13kpa(16mmhg),完成人体平卧位受压部位的组织防压疮相关的护理行为。另外,手抓住气囊抓握位定时掀动病人向右左方向侧翻身,并且于病人的腰背部垫靠相应的枕头,帮助护理人员完成对昏迷病人的定时翻身防压疮的护理功能。

(8)物理降温,在头部密封囊袋和颈部密封囊袋内充填可控性的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冰沙泥等高分子物质,并通过翼片对头颈的紧密包裹,利用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冰沙泥等高分子物质的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完成人体平卧时颈部浅表大血管的物理降温的护理行为。

(9)裹尸袋,尸体在内垫层内包裹固定,保持了尸体的姿态良好,维护了最后的尊严。把外垫层纵向对折分进行拉链式的闭合变成裹尸袋,利用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包托力量进行尸体运移。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