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8218发布日期:2019-07-19 22:4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负压抽吸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用于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等引导至体外,从而防止术后感染以及影响伤口愈合。临床通常采用注射器进行负压抽吸,即通过向外拔出注射器推杆来实现短暂的负压抽吸,但是人手一旦放开推杆,就会导致推杆向针筒底部运动,便无法保持负压状态,因此如果要长时间维持负压,则需要采用能够将推杆固定的装置,例如用止血钳或巾钳夹住推杆,但是现有固定装置需要操作者一手固定推杆一手用固定装置固定,需要双手配合,或者需要一个助手进行配合,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且固定装置固定后不稳易滑脱,容易造成针栓回落,负压消失,且不能对负压大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能够很好解决现有固定装置不稳易滑脱、操作不便以及不能对负压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固定装置,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前端设有活塞,所述推杆后端设有推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推板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壳顶部设有夹持件。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绳和夹子,所述弹性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外壳顶部,另一端与所述夹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容量刻度,所述推杆上设有负压刻度。

优选地,所述针筒前端设有医用三通阀,所述医用三通阀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板与固定外壳螺纹连接,当转动固定外壳时,推杆能够从针筒内旋出,从而在针筒内产生负压,且当停止转动固定外壳时,推杆不会回落,从而能够形成持续的负压,固定装置也不易从注射器上滑脱,且能通过控制推杆从针筒内的旋出长度,来自主调节负压的大小,结构简单,只需一人操作便可,非常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外壳 2推板

3推杆 4针筒

5活塞 6弹性绳

7夹子 8医用三通阀

9进液口 10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如图1所示,包括注射器和固定装置,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4,所述针筒4内安装有推杆3,所述推杆3前端设有活塞5,所述推杆3后端设有推板2;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外壳1,所述固定外壳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推板2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板2与固定外壳1螺纹连接,当转动固定外壳1时,推杆3能够从针筒4内旋出,从而在针筒4内产生负压,且当停止转动固定外壳1时,推杆3不会回落,从而能够形成持续的负压,固定装置也不易从注射器上滑脱,且能通过控制推杆3从针筒4内的旋出长度,来自主调节负压的大小,结构简单,只需一人操作便可,非常省时省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外壳1顶部设有夹持件。

具体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绳6和夹子7,所述弹性绳6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外壳1顶部,另一端与所述夹子7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夹持件,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带固定装置的注射器固定在患者衣服上,便于患者佩戴,即可以将夹子7夹在衣服的衣领或者口袋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筒4的外侧壁上设有容量刻度,所述推杆3上设有负压刻度。

通过设置容量刻度,便于观察引流量,同时也能够准确计算引流量;通过设置负压刻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所标的负压值,准确调整针筒4内的负压大小,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筒4前端设有医用三通阀8,所述医用三通阀8上设有进液口9和排液口10。

由于用注射器进行负压抽吸,当注射器抽满后,需要更换注射器,再继续进行抽吸,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增加了污染风险,也增加了注射器使用成本,不利于节约环保。通过设置医用三通阀8,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身上的引流管与进液口9连接,排液口10与引流袋连接,然后关闭医用三通阀8的排液口10,并打开进液口9,使得医用三通阀8的进液口9与注射器之间形成液体通路,然后转动固定外壳1,使推杆3从针筒4内旋出,使其在针筒4内产生持续负压,从而进行抽吸,当注射器抽满后,关闭进液口9,打开排液口10,使医用三通阀8的排液口10与注射器之间形成液体通路,再反向旋转固定外壳1,推动推杆3使液体从排液口10进入引流袋中。如此进行循环操作,可减少更换注射器的步骤,减少了污染的风险,节约了注射器资源,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