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5865发布日期:2019-12-03 17:4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腹膜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对腹膜癌主体进行手术姑息性切除后,直接对腹腔进行热灌注化疗,一方面通过腹腔直接给药时给药浓度可以使局部达到足够高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静脉给药,同时可避免全身系统化疗对于全身其他正常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利用肿瘤细胞对于临界温度的敏感性(43℃环境下肿瘤细胞持续1小时即可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而正常细胞能够持续耐受47℃1小时),通过高温协同化疗药物,增强癌细胞膜流动性,增高细胞膜和血管的通透性,使癌细胞与化疗药物结合加快、对化疗药物排泄能力减弱,从而促进化疗药物对癌组织的渗透,使化疗药物的浸润深度从1-2mm加深至5mm,极大的增强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然而,目前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灌注液体时需要灌满整个腹腔,无法精确对准残留肿瘤细胞局部进行化疗,对腹腔其他正常细胞组织毒性作用较大,导致临床上出现的并发症较多,而每次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仅能维持一个小时左右,无法长时间持续对局部病灶释放化疗药物,并且每次使用需要启动特定的热灌注装置进行灌注,费时费力,费用高昂。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可以对行腹膜癌细胞减灭术后腹壁残余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的腹腔局部热化疗方法,术中直视下在腹壁病变部位精确放置热化疗装置,操作简易,更加安全,经济效应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可以对腹腔进行精准定位局部热化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包括热化疗组件,热化疗组件包括药物袋、外连管和导热件,外连管与药物袋连通,导热件穿过外连管伸入药物袋中。

进一步,所述药物袋的侧面布置有透膜。

进一步,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部和加热部,导热部位于外连管中,加热部位于药物袋中,加热部与导热部的一端固接,导热部的另一端从外连管的一端凸出。

进一步,所述加热部为具有弹性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外连管的一端布置有管塞,导热部从外连管的这一端凸出,管塞用于固定导热部。

进一步,所述外连管的中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输液袋。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管,引流管的前端和/或前端的侧壁成型有若干个引流孔。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中布置有医用海绵。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中布置有搅动杆,搅动杆的后端凸出于引流管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与外连管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药物袋贴附在腹腔内进行化疗,可精准定位肿瘤细胞的位置,避免损伤其他正常细胞组织;设计引流管,将化疗后的残余液体导出。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三角形药物袋的热化疗装置结构图;

图2为具有圆形药物袋的热化疗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腹腔液体热化疗装置,包括热化疗组件,通过热化疗组件将药物导入腹腔中。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管20,通过引流管20将腹腔中化疗后的残余药物导出。

热化疗组件包括药物袋10、外连管11和导热件,外连管11与药物袋10连通,导热件穿过外连管11伸入药物袋10中,外连管11的中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输液袋12。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药物为液态药物,药物浓度较高,为hipec的50倍,可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且由于浓度高,因此需要的药物剂量较少,可减少对腹腔其他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并降低液体对腹腔的压力。

药物袋10的侧面布置有透膜,透膜的边缘具有黏着材料,药物袋10可贴附在腹腔残留肿瘤细胞处,药物透过透膜进行缓慢释放。本实施例中,药物袋10具有两个侧面,透膜所在侧面为其中一个侧面,药物袋10的另一个侧面为不透面,药物无法透过,可以避免药物流出而损伤腹腔内其他正常的细胞组织。不仅化疗范围精准,而且对腹腔内其他正常细胞组织毒性作用小,可减少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化疗质量。

导热件包括导热部14和加热部13,加热部13为具有弹性的环形结构,加热部13位于药物袋10中。本实施例中,加热部13的环形形状与药物袋10的形状相似,便于药物袋10中受热均匀。药物袋10为三角形扁袋状结构,加热部13则为三角形结构;药物袋10为圆形扁平袋状,加热部13则为圆形。

导热部14位于外连管11中,加热部13与导热部14的一端固接,导热部14的另一端从外连管11的一端凸出并与外部的加热装置相连,通过高温协同药物化疗可更好的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外连管11的一端布置有管塞,导热部14从外连管11的这一端凸出,管塞用于固定导热部14。

本实施例中,导热部14和加热部13均由具有弹性和导热性的可收缩金属材质制成。

化疗结束后,拔出连接塞管,拉动导热部14,可将加热部13从药物袋10中拉出。

引流管20的前部和/或前端的侧壁成型有若干个引流孔,本实施例中,引流管20的前部和前端的侧壁成型有若干个引流孔。引流管20中布置有医用海绵,医用海绵贴附在引流管20前部的内壁,医用海绵对药物具有吸引作用,通过医用海绵可减缓引流管20中药物的流速,从而延长药物在腹腔的化疗时间,并能防止引流孔堵塞。

本实施例中,引流管20中布置有搅动杆21,搅动杆21的前部伸入医用海绵中,搅动杆21的后端凸出于引流管20的后端,搅动杆21的后端成型有把手结构,把手结构呈三角形状。使用时,可转动把手,进而旋转挤压医用海绵,将其中吸收的药物挤压出来,通过引流管20导出,引流方便且控制灵活有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计搅动杆21,药液从引流管20自行流出。

本实施例中,引流管20的数量一个,且引流管20与外连管11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固定,从而使引流管20和外连管11作为一体结构,保证引流管20的前端和药物袋10处于恰当的位置,而且可防止彼此之间发生移动而影响引流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引流管20也可设计为两个,且引流管20与外连管11之间相互独立,使用时,两个引流管20分列在药物袋10的两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