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274发布日期:2019-07-19 22:3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涉及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针作为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其原规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径在0.5-2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由于广泛应用,克氏针的最大直径逐渐增加到4毫米随着外固定支架的,配合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在现有技术中克氏针配合医用电钻使用,由于克氏针本身较长,而且在旋紧的过程中也存在安装倾斜的情况,这样会造成两种缺陷:1、钻头尖部与尾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钻头尖部以圆形转动而不是以一点转动,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2、倾斜着夹紧会随着钻头的转动以及受力后或造成钻头的脱落。这样就需要在安装之前就需要慢慢调整克氏针保证克氏针中心稳定,这样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证克氏针中心稳定、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克氏针、能够加装在不同型号的移动电钻上的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提供包括固定部、支撑杆和定位支撑部,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末端,固定部可拆卸安装在医用电钻上,固定部上设有直线轴承,支撑杆安装在直线轴承内,支撑杆的末端设有限位件,支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支撑部,定位支撑部的中心与电钻夹头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杆顶部设有调整部,调整部上设有定位支撑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整部包括轴套、支杆和锁紧螺母,轴套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杆末端固定连接定位支撑部,支杆安插在轴套内,轴套的外壁设有螺纹孔,锁紧螺母安装在螺纹孔内且顶住支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支撑部包括轴承和中心支撑装置,中心支撑装置设置在轴承的内圈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支撑装置包括弹簧、支承座、滚珠和安装罩,轴承的内圈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弹簧,弹簧上设有支承座,支承座上设有滚珠,安装罩上开有若干通孔,滚珠通过通孔露出,安装罩压合滚珠和弹簧固定在轴承内圈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杆为两节伸缩杆,伸缩杆的均设有定位支撑部,定位支撑部通过调整部固定在伸缩杆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杆为多节伸缩杆,伸缩杆的均设有定位支撑部,定位支撑部通过调整部固定在伸缩杆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的调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的定位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克氏针中心保持装置提供包括固定部1、支撑杆2和定位支撑部3,固定部1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末端,固定部1可拆卸安装在医用电钻上,固定部1上设有直线轴承4,支撑杆2安装在直线轴承4内,支撑杆2的末端设有限位件21,支撑杆2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支撑部3,定位支撑部3的中心与电钻夹头中心处于同一直线。通过定位支撑部3确定克氏针的中心与电钻夹头的中心一致,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克氏针的针尖呈圆圈转动,影响使用;通过固定部1将本实用新型能够可拆卸固定在不同型号的医用电钻上,通用性强。固定部1可以是卡箍或者带有锁紧螺栓的轴套,通过卡箍或者带有锁紧螺栓的轴套能够快速的固定在不同型号的医用电钻上。通过直线轴承4使在克氏针向前移动时定位支撑部3接触到患者以后支撑杆2通过直线轴承4先后移动,不影响克氏针的使用。

支撑杆2顶部设有调整部5,调整部5上设有定位支撑部3。通过调整部5能够调整定位支撑部3的中心与电钻夹头的中心一致。

如图2所示,调整部5包括轴套51、支杆52和锁紧螺母53,轴套51固定在支撑杆2上,支杆52末端固定连接定位支撑部3,支杆52安插在轴套51内,轴套51的外壁设有螺纹孔,锁紧螺母53安装在螺纹孔内且顶住支杆52。通过调整支杆52在轴套51内的长度进一步调整调整定位支撑部3的中心与电钻夹头的中心保持一致,在确定支杆52的位置以后通过锁紧螺母53固定支杆52。

如图3所示,定位支撑部3包括轴承31和中心支撑装置32,中心支撑装置32设置在轴承31的内圈33上。通过轴承31能够实现克氏针转动顺畅,通过中心支撑装置32能够使用不同直径规格的克氏针。

中心支撑装置32包括弹簧34、支承座35、滚珠36和安装罩37,轴承31的内圈33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弹簧34,弹簧34上设有支承座35,支承座35上设有滚珠36,安装罩37上开有若干通孔38,滚珠36通过通孔38露出,安装罩37压合滚珠36和弹簧34固定在轴承31内圈33上。通过轴承31能够实现克氏针转动顺畅,通过中心支撑装置32能够使用不同直径规格的克氏针,在将克氏针插入中心支撑装置32时,克氏针的外壁将滚珠36向轴承31内圈33压合,以适用与不同直径的克氏针,同时能够保证克氏针的中心稳定。通过直线轴承4使在克氏针向前移动时定位支撑部3接触到患者以后支撑杆2通过直线轴承4先后移动,克氏针的外壁通过滚珠36的滚动,使定位支撑部3向后移动更加顺畅。

如图4所示,支撑杆2为两节伸缩杆22,伸缩杆22的均设有定位支撑部3,定位支撑部3通过调整部5固定在伸缩杆22顶部。在两节升缩杆上都安装定位支撑部3,已通过两点确定直线,以保证克氏针的中心稳定。

支撑杆2为多节伸缩杆22,伸缩杆22的均设有定位支撑部3,定位支撑部3通过调整部5固定在伸缩杆22顶部。在升缩杆上均设有安装定位支撑部3,已通过多点确定直线,以保证克氏针的中心稳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