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8953发布日期:2019-10-28 22:2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尿裤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



背景技术:

随着政策的开放,新出生婴儿数量在急剧增长,一次性尿裤需求量在升高,对一次性尿裤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一次性尿裤的吸收芯体只有两道很窄的导流槽,导流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且芯体没有很好地固定起来,容易起坨、断层,木浆和高分子的含量较多,成本较高。

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解决了现有容易起坨、断层、导流效果差、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包括吸收体和包覆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在其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所述包片通过粘接的方式在抵近所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端设有若干第一粘结部;所述导流槽的两个端点和至少一个中点的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而形成第二粘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两个端点和至少一个中点的局部加宽成为加宽部,所述加宽部的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而形成若干第二粘接部。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粘结部为适应紧邻的所述吸收体的外周的梯形,前后两端的所述第一粘结部为长方形,第一粘结部的压点的尺寸为1.4mm*1.4mm*6.0mm,行列间距为0.8mm。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加宽部之间的部分,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从而构成一体化的所述第二粘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5mm~15mm,所述加宽部宽度增加的范围为20%~50%。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内周与所述第二粘接部的外周的间距大于2mm。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直线形、S形或W形;或者所述导流槽为哑铃状,即:所述导流槽的端点的加宽部比中点的加宽部更宽,所述中点的加宽部有3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一次性尿裤,包括上述的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腰部、后腰部、裆部;所述裆部连接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所述裆部从上至下依次粘结而成的表层、导流层、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和底膜层,所述导流槽式吸收芯体位于导流层和底膜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该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具有导流效果高、成本低的特点,沟槽中部的包裹片上下连接,透气性更强,结构稳定,可防止吸液后的起坨和分层。

总之,该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解决了现有容易起坨、断层、导流效果差、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幅面示意图,其中:a为实施例1,导流槽为直线型;b为实施例2,导流槽为S型,c为实施例3,导流槽为W型;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6的幅面示意图;其中:a为实施例4,导流槽为直线型;b为实施例5,导流槽为S型,c为实施例6,导流槽为W型,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幅面示意图,导流槽为哑铃型;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幅面示意图,采用了实施例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幅面示意图,采用了实施例7;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点设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0的幅面示意图,导流槽均匀长条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7,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实施例10,包括吸收体和包覆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在其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 41,所述包片通过粘接的方式在抵近所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端设有若干第一粘结部42;所述导流槽41的两个端点和至少一个中点的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而形成若干第二粘接部43。

实施例10在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41,所述包片在所述吸收体的外周以及导流槽41的局部上下相互粘合而形成加强所述吸收体的结构稳定性的若干第一粘合部42和第二粘合部 43,从而可防止吸液后的起坨、分层,并且提高了透气性和导流能力。

参照图1,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实施例1、2和3,包括吸收体和包覆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在其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41,所述包片通过压点粘合的方式在抵近所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端设有若干第一粘结部42;导流槽41的两个端点和至少一个中点的局部加宽成为加宽部411,加宽部411的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而形成若干第二粘接部43。

实施例1、2和3分别在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41,所述包片在所述吸收体的外周以及导流槽41的加宽部411 上下相互粘合而形成加强所述吸收体的结构稳定性的若干第一粘合部42和第二粘合部43,从而可防止吸液后的起坨、分层,并且提高了透气性和导流能力。

具体地,实施例1的导流槽为直线型,实施例2的导流槽为S型,实施例3的导流槽为W型。

参见图2,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实施例4、5和6,与实施例1、 2和3的差异是:在导流槽41位于加宽部411之间的部分,上、下两面的所述包片相互粘结,从而构成一体化的第二粘接部43。通过加宽部411之间部分上下包片粘结,导流槽41具有贯通整体的一体化的第二粘接部43,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透气性和导流能力。

参见图3,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实施例7,与实施例1~6的差异是:导流槽41为哑铃状,即:导流槽41的端点的加宽部411比中点的加宽部411更宽,所述中点的加宽部411有3个。通过设置多个中点的加宽部411以及端点具有更宽的加宽部411,进一步提高了透气性和导流能力。

参见图6,实施例1~7中,左右两侧的第一粘结部42为适应紧邻的所述吸收体的外周的梯形,前后两端的第一粘结部42为长方形,第一粘结部42的压点的尺寸为1.4mm*1.4mm*6.0mm,行列间距为 0.8mm。

实施例1~7中,导流槽41的宽度为5mm~15mm,加宽部411宽度增加的范围为20%~50%。

实施例1~7中,导流槽41的内周与第二粘接部43的外周的间距大于2mm。

参见图4和图5,一次性尿裤的两个实施例,其中实施例8采用了实施例1,实施例9采用了实施例7。实施例8和9还包括前腰部 1、后腰部2、裆部;裆部3连接在前腰部1和后腰部2之间;裆部 3从上至下依次粘结而成的表层、导流层、导流槽式吸收芯体4和底膜层,导流槽式吸收芯体4位于导流层和底膜层之间。

优选地,裆部3位置两侧设有腿部收缩橡筋31。

优选地,后腰部2两侧设置有后耳21,前腰部1两侧设置有前耳11,后耳21压点设计在后腰2上。

优选地,后耳21上设置有凸出部分211,的后耳21上设置有黏贴片22,黏贴片在后耳的圆弧凸出部分211上,前耳11上设置被黏贴片。

优选地,所述网孔布为表层疏水、亲肤的网孔布;所述导流层上的无纺布的通孔为单向向下和纵向的锥形通孔;所述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包片为无纺布;所述底膜层是透气、阻液的PE打孔膜。

本一次性尿裤在使用过程中,沟槽宽度加大,沟槽中部的包裹片上下连接,透气性更强,结构稳定,可防止吸液后的起坨、分层;局部加宽,增加了沟槽外周长度、透气面积,增加了焊接面积,增大连接部分的剥离强力;上下包裹片相互粘结部分,与吸收材料保持一定距离。吸液后受挤压变换体位时,提供渗出尿液的空间,避免直接溢出芯体,减少侧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