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指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流涕、咽喉痛、胸痛、肺炎、都属于呼吸内科的范围。气管插管适用于需进行人工气道管理的患者,它能够为治疗呼吸骤停、气道阻塞、缺氧或通气不足等提供良好条件。
现有的插管固定,一般通过扭紧螺栓对插管进行固定,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固定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罩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移动板与夹板之间放置有插管,所述移动板与夹板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且抵接块与插管相抵接,所述连接罩的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插管一端位于连接管内。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耳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系带,另一个所述连接耳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系带,所述第一系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系带与第二系带上均粘贴有连接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侧套设有弹性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弹簧、移动板、抵接块、夹板的设计,对插管起到固定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对插管进行抽拔,操作快捷,第二系带、第一系带与限位圈的设计,便于对连接罩进行固定,对不同体型病人的进行佩戴,连接管与弹性垫的设计,对插管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病人咬住插管,造成插管的干瘪,造成插管堵塞,而引发危险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连接罩1、第一系带2、插管3、连接板4、弹簧5、移动板6、抵接块7、拉环8、连接耳9、第二系带10、限位圈11、连接垫12、连接管13、挡块14、夹板15、弹性垫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呼吸内科用插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罩1,连接罩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9,其中一个连接耳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系带10,另一个连接耳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系带2,第一系带2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1,将第二系带10穿过限位圈11,然后再对第二系带10进行打结,防止第二系带10从限位圈11中脱落,便于对不同体型的病人来佩戴连接罩1。
第一系带2与第二系带10上均粘贴有连接垫12,连接垫12由海绵材料制成,连接垫12的设计增大病人与第一系带2和第二系带10的受力面积,有利于病人的舒适度。
连接罩1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间隔设置,两个连接板4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且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弹簧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上固定连接有拉环8,移动板6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板4之间,移动板6与夹板15之间放置有插管3,移动板6与夹板15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7,且抵接块7与插管3相抵接,通过弹簧5的恢复力,将使抵接块7与夹板15对插管3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插管3进行松弛时,通过拉动拉环8,将带动移动板6在连接板4之间进行滑动,解除弹簧5对插管3的限位,与螺栓固定相比,操作简单快捷方便。
连接罩1的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连接管13,插管3一端位于连接管13内,连接管13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14,连接管13外侧套设有弹性垫16,弹性垫16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连接管13对插管3进行保护,防止病人牙齿咬到插管3,造成插管3的干瘪,同时弹性垫16的设计,增强了弹力,对病人的牙齿起到保护的作用,挡块14的设计,对插管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插管3插入的过深,对患者的口腔形成压迫,造成病人的不适。
在使用时,将连接管13塞入病人口中,病人牙齿会咬住弹性垫16,再将第二系带10穿过限位圈11,然后再对第二系带10进行打结,将连接罩1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