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836发布日期:2019-08-21 00:1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临床上对于不能口腔进食的病人或需要胃肠减压操作的病人,均需要插胃管,使用时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由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或者也可以从胃管进药。在胃管置入患者胃内后,由于胃管外露部分较长,为了避免患者在使用胃管过程中脱落,一般都需要将胃管固定,已有技术中胃管的固定方式通常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鼻部和面颊部位,由于鼻部和面颊部位的皮脂腺丰富,容易分泌的油脂很容易使胶布的粘性下降而造成脱落,还有烦躁不安的患者可能会牵扯、触碰使得胃管拔出,造成非计划拔管,大大提高了意外拔管率,这样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增大了手术的风险,对患者造成重置的痛苦,同时,更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便于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落以及意外拔管的胃管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弹力带、弧形胃管卡板、压板和便于贴合在头部的柔性头箍,所述弧形胃管卡板设在柔性头箍上,且压板与弧形胃管卡板滑动配合,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柔性头箍对应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胃管卡板具有胃管卡槽,且弧形胃管卡板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与胃管卡槽相连通的胃管导槽;所述柔性头箍包括依次复合为一体的纱布层、弹性带层和软垫层,且弹性带层位于纱布层和软垫层之间,所述弧形胃管卡板设在软垫层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上设有引流器硅球挂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胃管卡板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槽,所述弧形胃管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板,且每一个压板分别与弧形胃管卡板的滑移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胃管卡板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槽,所述弧形胃管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板,且每一个压板均为U型压板,所述U型压板的两侧设有导轨,且U型压板两侧的导轨与弧形胃管卡板外壁的滑移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头箍的两端分别设有穿孔,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柔性头箍对应的穿孔,且弹力带上设有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为魔术贴,或者为调节扣,或者为揿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为纽扣,且弹力带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纽扣孔,所述纽扣设在纽扣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弹力带、弧形胃管卡板、压板和便于贴合在头部的柔性头箍,所述弧形胃管卡板设在柔性头箍上,且压板与弧形胃管卡板滑动配合,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柔性头箍对应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胃管卡板具有胃管卡槽,且弧形胃管卡板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与胃管卡槽相连通的胃管导槽;使用时,将柔性头箍设在患者的头部,弹力带套在患者脖子部位,且通过弹力带将柔性头箍固定在患者的头部,胃管经过脸颊侧,上行通过弧形胃管卡板一端的胃管导槽引入胃管卡槽内,并通过压板压制胃管,不仅可以有效固定胃管,避免胃管从胃管卡槽内弹出,而且便于调节压板压制胃管的位置,然后胃管再经过弧形胃管卡板另一端的胃管导槽外行,将胃管的外露部分安置妥当,避免了患者意外拔管的风险,又由于所述柔性头箍包括依次复合为一体的纱布层、弹性带层和软垫层,且弹性带层位于纱布层和软垫层之间,所述弧形胃管卡板设在软垫层的外侧,这样,柔性头箍不仅透气性好,而且不易造成患者发生压疮,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而且能够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4、5所示,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弹力带2、弧形胃管卡板3、压板4和便于贴合在头部的柔性头箍1,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设在柔性头箍1上,且压板4与弧形胃管卡板3滑动配合,所述弹力带2的两端分别与柔性头箍1对应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具有胃管卡槽31,且弧形胃管卡板3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与胃管卡槽31相连通的胃管导槽32;所述柔性头箍1包括依次复合为一体的纱布层11、弹性带层12和软垫层13,且弹性带层12位于纱布层11和软垫层13之间,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设在软垫层13的外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为弹性卡板,且弧形胃管卡板3设置在柔性头箍1的中部。

如图1、4所示,由于某些患者在使用胃管的同时会使用引流器,为了便于固定引流器硅球,所述压板4上设有引流器硅球挂钩41。使用时,将患者头部的硅球妥善悬挂在挂钩41上,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头部活动时,硅球会随意移动的问题,防止硅球受压。

为了便于移动压板,调节压板压制胃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槽,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板4,且每一个压板4分别与弧形胃管卡板3的滑移槽滑动配合。

当然,压板的滑动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也可以采用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槽,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板4,且每一个压板4均为U型压板,所述U型压板的两侧设有导轨,且U型压板两侧的导轨与弧形胃管卡板3外壁的滑移槽滑动配合。

为了适用不同患者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患者脸部大小,调节弹力带的长度,确保患者的舒适性,所述柔性头箍1的两端分别设有穿孔14,所述弹力带2的两端分别穿过柔性头箍1对应的穿孔14,且弹力带2上设有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5。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5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在弹力带2的自由端,通过调节弹力带粘贴在魔术贴的位置调节弹力带2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5为调节扣,所述调节扣设在弹力带2上并且靠近柔性头箍1的端部处,通过调节调节扣实现调节弹力带2的长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5为揿钮,所述揿钮设在弹力带2的自由端,通过揿钮调节弹力带2的长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力带长度调节机构5为纽扣,且弹力带2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纽扣孔,根据弹力带2所需的长度,将纽扣设在对应的纽扣孔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柔性头箍1设在患者6的头部,弹力带2套在患者脖子部位,且通过弹力带2将柔性头箍1固定在患者的头部,胃管7经过脸颊侧,上行通过弧形胃管卡板3一端的胃管导槽32引入胃管卡槽31内,并通过压板4压制胃管7,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固定胃管,避免胃管从胃管卡槽内弹出,而且便于调节压板压制胃管的位置,然后胃管7再经过弧形胃管卡板3另一端的胃管导槽32外行,将胃管的外露部分安置妥当,避免了患者意外拔管的风险,又由于所述柔性头箍1包括依次复合为一体的纱布层11、弹性带层12和软垫层13,且弹性带层12位于纱布层11和软垫层13之间,所述弧形胃管卡板3设在软垫层13的外侧,这样,柔性头箍不仅透气性好,而且不易造成患者发生压疮,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而且能够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