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0318发布日期:2019-10-22 20:2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



背景技术:

在对心血管疾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一般需要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止血、痊愈,因为一般是在股动脉开口进行相关手术。目前主要采用砂袋对股动脉压迫止血,如公开号为CN2032347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新型沙袋固定袋”,其是典型的通过砂袋压迫止血。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成本低,但是其固定比较困难,而且由于大腿不是规则体,通过绑紧的方式还是容易导致其滑脱,而且还不能绑太紧,否则影响血液循环。

而公开号为CN2051446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充气式贴垫,其采用充气垫、固定带固定创面贴垫,从而对需要压迫处进行压紧,这种方式的重量轻、而且压迫更加稳固。但是,还是没有解决其容易顺着大腿滑动的缺陷,这就造成使用者只能躺着,一旦走动、站立就会造成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其能够实现较好的压紧且不易松动,特别是不易顺着大腿滑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包括,压带、腰带、气囊,类似于内裤,所述的腰带固定在压带顶部,所述的气囊固定在压带上,且气囊内部与气嘴一端连通,气嘴另一端穿出压带,气嘴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放气。

优选地,所述的压带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压带呈三角内裤设置。

优选地,腰带前后两侧分别与拉带一端固定,所述的拉带另一端与压带装配固定。

优选地,压带上设置有纽扣,所述的拉带上设置有纽扣槽,拉带通过纽扣槽与纽扣装配固定。

优选地,拉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的钩面,压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通过钩面和毛面贴合咬紧即可将拉带与压带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气囊靠近皮肤一侧与固定块粘接固定,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缺槽、盲槽、通槽,且所述的固定块靠近皮肤一侧与保护垫装配固定;

所述的压带内侧与连接板一端装配固定,连接板另一端与缺槽装配,螺钉穿过连接板后与固定块装配固定;

所述的通槽与盲槽连通,弹性带一端与盲槽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受力端部装配固定;

所述的受力端部设置在指示弧板一端,指示弧板上还设置有弧板部分,所述的弧板部分靠近压带一端上固定有指示柱,所述的压带上设置有与指示柱配合的指示通孔;

所述的指示弧板有两块,且两块弧板部分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指示柱上设置有压力显示线。

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垫采用软质棉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压带装配固定,且气嘴与连接管密封连通,连接管与气囊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病人得到更加舒适安全的照护,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简洁规范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传统砂袋对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良好,相比之下有不易滑动,压迫点准确,压力精准并可控,并且使病人在穿刺点受压迫的同时可以站立小便,这是解决射频消融术后长时间卧床的一个最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点压迫器,包括,压带100、腰带210、气囊310,所述的压带100呈三角形设置,类似于内裤,所述的腰带210固定在压带110顶部,且腰带210前后两侧(肚子一面、臀部一面)分别与拉带220一端固定,所述的拉带220另一端与压带100装配固定。优选地,压带100上设置有纽扣,所述的拉带220上设置有纽扣槽,拉带220通过纽扣槽与纽扣100装配固定。或者拉带220上设置有魔术贴的钩面,压带100上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使用时,通过钩面和毛面贴合咬紧即可。

所述的气囊310固定在压带100上,且气囊310内部与气嘴320一端连通,气嘴320另一端穿出压带100,使用时,可以通过气嘴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气嘴可以参考现有充气玩具或充气产品的气嘴或气阀。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像穿内裤一样穿戴,使得腰带210与腰部套紧,然后调整好气囊310位置,使得气囊位于需要压迫的位置上,然后将拉带220与压带100连接固定,再通过气嘴320对气囊310进行充气,使得气囊310膨胀,然后对需要压迫部位产生挤压,从而达到对股动脉穿刺点压迫的功能。而本实用新型中压迫的力主要来自于气囊的压力,通过压带固定气囊,这就使得压紧位置比较精确,而且通过腰带的设计,使得压带不易沿着大腿滑动,保证了的在活动过程中的压紧精度。特别是不影响站立,可以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小解时可以自行解决或站立解决,减轻陪护着劳动强度。

另外由于只有气囊处产生挤压,其他部位的压力整体上并没有明显增加,这就能防止压带音响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产生。

参见图5,由于在实际使用时,气囊对压迫点的压力一般靠医护人员的经验确定,这显然会产生较大误差,有可能导致压力不够或压力过大。但是采用压力传感器等检测压力则会大大增加成本,使得其实用性大大降低。因此,申请人进行如下改进:

所述的气囊310靠近皮肤一侧与固定块520粘接固定,所述的固定块520上设置有缺槽521、盲槽522、通槽523,且所述的固定块520靠近皮肤一侧与保护垫510装配固定,所述的保护垫510采用软质棉料制成,使得其与使用者皮肤接触时,使用者更加舒适。

所述的压带100内侧与连接板110一端装配固定,连接板110另一端与缺槽521装配,螺钉610穿过连接板110后与固定块520装配固定,从而将连接板与固定块520装配为一体;

所述的通槽523与盲槽522连通,弹性带620一端与盲槽522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受力端部341装配固定,所述的弹性带62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受力端部341设置在指示弧板340一端,指示弧板340上还设置有弧板部分342,所述的弧板部分341靠近压带100一端上固定有指示柱343,所述的压带100上设置有与指示柱343配合的指示通孔101;

所述的指示弧板340有两块,且两块弧板部分341之间通过弹性绳350连接,弹性绳具有弹性。指示柱343上设置有压力显示线3431。

未使用时,气囊内部没有填充满气体,弹性带和弹性绳处于未拉绳状态,指示柱343的压力显示线3431没有穿过指示通孔101,也就是位于压带100靠近皮肤一侧。

使用时,首先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膨胀,由于有弹性带和弹性绳、指示弧板340的限制作用,气囊会优先向保护垫510膨胀,直到保护垫510与需要压紧部位贴紧后,气囊受到限制,其开始克服弹性带和弹性绳弹力向压带膨胀,直到将压力显示线3431顶出指示通孔101即可。此时气囊对压迫点的压力达到标准压力左右。这种方式虽然不能精确显示压力,但是却能够客观地反应出压力达到标准压力的位置(标准压力为需要对压迫点施加的常规压力,为经验值);从而便于控制气囊对压迫点的压力,也就能够防止压力不足或过大的情况,且其结构并不复杂,成本增加较低,比较适合大量推广。

优选地,所述的气囊310通过连接管330与压带100装配固定,且气嘴320与连接管330密封连通,连接管330与气囊内部连通。这种设计可以防止气嘴处发生滑动,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