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032发布日期:2019-08-03 16:2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血气分析是临床分析判断患者内环境的主要检测途径,在重症医学科,该检测项目的应用尤为频繁。护理人员为了赢得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需要掌握各种动脉穿刺技术,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和股动脉为常规穿刺点,尤其是桡动脉,因其位置佳,易触摸,穿刺成功率高,成为临床首选的穿刺部位。但是,由于机体内动脉压力较高,穿刺后易形成局部血肿,所以在动脉采血后往往需要花费5-10分钟按压局部止血,遇到有些凝血功能不好的甚至要按压20分钟以上。由于监护室是无陪病房,且国内普遍存在监护室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再加上危重患者的各种生活护理繁琐,治疗密集,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止血装置,能够在患者动脉采血后进行有效止血,并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临床治疗和护理,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因此,相关人员对传统止血带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584998.9提供了《一种挠动脉加压止血带》,包括弹性带、尼龙搭扣带、纱布团和倒计时蜂鸣器。使用后,采集一次动脉血气,所耗费的时间减少,大大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倒计时蜂鸣器起到了定时提醒的作用;避免医护人员因忙于其他事项延误了对穿刺局部的观察;不直接接触血液,在住院期间可以反复使用。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加压止血装置的主要原理是对穿刺点附近血管进行一定时间的,持续的,恒定的压力,该技术方案在对穿刺点进行加压时对腕部穿刺点处一周都施加一定压力,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其次,该技术方案不能兼顾所有体型的患者,如患者皮下脂肪层比较厚,则按压点不能达到应有深度,不能达到止血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11090039.2提供了《一种腹股沟区加压止血装置》,由底座、纵杆、横杆和加压止血器组合而成,能够在腹股沟区域及大腿根部交界区不适合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进行单侧直接压迫止血,该技术方案进行按压止血时不会对远端静脉产生很大压力,减少淤血的产生;按压深度可调节,适用于各种患者。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由于其体积大,不便操作,该技术方案不适用于四肢其他动脉穿刺点的按压止血。

因此,设计出一种可以避免现有产品不足的四肢动脉加压止血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模拟动脉穿刺后人工按压,代替护理人力持续按压穿刺部位,减少护理工作量,而且能够定时按压和改变按压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装置、基座和绑带,所述的按压装置包括弧形板、按压头部和报警装置,所述的按压头部包括按压调节架、滑块和定位螺栓,所述的按压调节架包括按压头、转动板、调节螺纹杆和旋钮,旋钮固定连接在调节螺纹杆的一端,转动板固定连接在调节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板转动连接在按压头内部,调节螺纹杆与按压头转动连接,所述的滑块上设有调节螺纹孔和定位螺纹孔,滑块滑动连接在弧形板上,调节螺纹杆与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调节螺纹杆与弧形板滑动连接,定位螺栓与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定位螺栓的螺纹端顶紧弧形板,报警装置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上,绑带设有两个,两个绑带的一端均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两个绑带的另一端均与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弧形板上设有绑带槽Ⅰ和滑槽,绑带槽Ⅰ设有两个,两个绑带槽Ⅰ位于弧形板两端,两个绑带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绑带槽Ⅰ固定连接,调节螺纹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所述的基座包括基板和记忆棉,所述的基板上设有两个绑带槽Ⅱ,两个绑带槽Ⅱ分别与两个绑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记忆棉固定连接在基板上;

所述的弧形板为塑料材料;所述的记忆棉上端设有圆弧槽;所述的按压头为硅胶材料;所述的绑带为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该装置模拟动脉穿刺后人工按压,代替护理人力持续按压穿刺部位,用于解决临床动脉穿刺后护士需持续为患者按压止血加重护理工作量和耗费护理人力资源等问题;本装置通过可调节的按压装置,面对不同胖瘦体型的患者可改变按压深度,减少因按压深度不足而引起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瘀斑等不必要的损伤;本装置中附加的报警装置可以提醒医护人员使用后为病人解除该装置,避免持续按压时静脉回流不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本装置的按压头采用柔韧材料,可以模拟人体大拇指按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调节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按压装置1;弧形板1-1;绑带槽Ⅰ1-1-1;滑槽1-1-2;按压头部1-2;按压调节架1-2-1;按压头1-2-1-1;转动板1-2-1-2;调节螺纹杆1-2-1-3;旋钮1-2-1-4;滑块1-2-2;调节螺纹孔1-2-2-1;定位螺纹孔1-2-2-2;定位螺栓1-2-3;报警装置1-3;基座2;基板2-1;绑带槽Ⅱ2-1-1;记忆棉2-2;绑带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7所示,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装置1、基座2和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装置1包括弧形板1-1、按压头部1-2和报警装置1-3,所述的按压头部1-2包括按压调节架1-2-1、滑块1-2-2和定位螺栓1-2-3,所述的按压调节架1-2-1包括按压头1-2-1-1、转动板1-2-1-2、调节螺纹杆1-2-1-3和旋钮1-2-1-4,旋钮1-2-1-4固定连接在调节螺纹杆1-2-1-3的一端,转动板1-2-1-2固定连接在调节螺纹杆1-2-1-3的另一端,转动板1-2-1-2转动连接在按压头1-2-1-1内部,调节螺纹杆1-2-1-3与按压头1-2-1-1转动连接,所述的滑块1-2-2上设有调节螺纹孔1-2-2-1和定位螺纹孔1-2-2-2,滑块1-2-2滑动连接在弧形板1-1上,调节螺纹杆1-2-1-3与调节螺纹孔1-2-2-1螺纹连接,调节螺纹杆1-2-1-3与弧形板1-1滑动连接,定位螺栓1-2-3与定位螺纹孔1-2-2-2螺纹连接,定位螺栓1-2-3的螺纹端顶紧弧形板1-1,报警装置1-3固定连接在弧形板1-1上,绑带3设有两个,两个绑带3的一端均与弧形板1-1固定连接,两个绑带3的另一端均与基座2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板1-1上设有绑带槽Ⅰ1-1-1和滑槽1-1-2,绑带槽Ⅰ1-1-1设有两个,两个绑带槽Ⅰ1-1-1位于弧形板1-1两端,两个绑带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绑带槽Ⅰ1-1-1固定连接,调节螺纹杆1-2-1-3滑动连接在滑槽1-1-2内部。

在使用时,当患者准备进行动脉血采集,选好穿刺部位后,将基座2置于穿刺部位下,根据患者所穿刺肢体粗细,将其中一个绑带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绑带槽Ⅰ1-1-1和绑带槽Ⅱ2-1-1固定连接,然后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抽取动脉血之后,用棉签或棉球按压于穿刺部位,然后将滑块1-2-2滑动到弧形板1-1上的合适位置,通过转动定位螺栓1-2-3,使定位螺栓1-2-3螺纹端顶紧弧形板1-1,从而使滑块1-2-2固定在弧形板1-1上,然后将另一个绑带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绑带槽Ⅰ1-1-1和绑带槽Ⅱ2-1-1固定连接,再转动旋钮1-2-1-4,使与旋钮1-2-1-4固定连接的调节螺纹杆1-2-1-3转动,转动的调节螺纹杆1-2-1-3通过与滑块1-2-2的螺纹连接开始向下移动,调节螺纹杆1-2-1-3带动转动板1-2-1-2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通过调节螺纹杆1-2-1-3和转动板1-2-1-2均与按压头1-2-1-1转动连接,且转动板1-2-1-2转动连接在按压头1-2-1-1的内部,从而使按压头1-2-1-1随着转动板1-2-1-2向下移动但不转动,从而使按压头1-2-1-1按压在棉签或棉球上,当想要加深按压深度时,可以继续转动旋钮1-2-1-4,从而使按压头1-2-1-1继续向下移动,当想要减少按压深度时,可以反向转动旋钮1-2-1-4,从而使按压头1-2-1-1向上移动,通过可调节的按压装置1,面对不同胖瘦体型的患者可改变按压深度,减少因按压深度不足而引起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瘀斑等不必要的损伤,通过报警装置1-3选择提醒时间,一般在动脉采血后需要按压5-10分钟,遇到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要按压20分钟以上,设置时间报警可以提醒医护人员使用后为病人解除该装置,避免持续按压时静脉回流不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待穿刺部位完全凝血后,为病人取下该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穿刺点不会与按压头1-2-1-1直接接触,保护穿刺点的同时可预防交叉感染。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7所示,所述的基座2包括基板2-1和记忆棉2-2,所述的基板2-1上设有两个绑带槽Ⅱ2-1-1,两个绑带槽Ⅱ2-1-1分别与两个绑带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记忆棉2-2固定连接在基板2-1上;所述的弧形板1-1为塑料材料;所述的记忆棉2-2上端设有圆弧槽;所述的按压头1-2-1-1为硅胶材料;所述的绑带3为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装置1和基座2连接的绑带3可以是一条无弹性的尼龙钩带和一条有弹力的尼龙钩带替代传统的止血带,通过调节尼龙钩带长短可以适用于四肢各动脉采血后的按压止血,记忆棉2-2能增大接触面积,降低除按压部位外接触面的压强,在起到按压止血效果的同时不会阻断其它动静脉的流通,可有效预防受压肢端出现淤血、肿胀等现象,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按压头1-2-1-1采用柔韧硅胶材料,模拟人体大拇指按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血管加压止血装置,其使用原理为:在使用时,当患者准备进行动脉血采集,选好穿刺部位后,将基座2置于穿刺部位下,根据患者所穿刺肢体粗细,将其中一个绑带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绑带槽Ⅰ1-1-1和绑带槽Ⅱ2-1-1固定连接,然后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抽取动脉血之后,用棉签或棉球按压于穿刺部位,然后将滑块1-2-2滑动到弧形板1-1上的合适位置,通过转动定位螺栓1-2-3,使定位螺栓1-2-3螺纹端顶紧弧形板1-1,从而使滑块1-2-2固定在弧形板1-1上,然后将另一个绑带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绑带槽Ⅰ1-1-1和绑带槽Ⅱ2-1-1固定连接,再转动旋钮1-2-1-4,使与旋钮1-2-1-4固定连接的调节螺纹杆1-2-1-3转动,转动的调节螺纹杆1-2-1-3通过与滑块1-2-2的螺纹连接开始向下移动,调节螺纹杆1-2-1-3带动转动板1-2-1-2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通过调节螺纹杆1-2-1-3和转动板1-2-1-2均与按压头1-2-1-1转动连接,且转动板1-2-1-2转动连接在按压头1-2-1-1的内部,从而使按压头1-2-1-1随着转动板1-2-1-2向下移动但不转动,从而使按压头1-2-1-1按压在棉签或棉球上,当想要加深按压深度时,可以继续转动旋钮1-2-1-4,从而使按压头1-2-1-1继续向下移动,当想要减少按压深度时,可以反向转动旋钮1-2-1-4,从而使按压头1-2-1-1向上移动,通过可调节的按压装置1,面对不同胖瘦体型的患者可改变按压深度,减少因按压深度不足而引起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瘀斑等不必要的损伤,通过报警装置1-3选择提醒时间,可以提醒医护人员使用后为病人解除该装置,避免持续按压时静脉回流不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待穿刺部位完全凝血后,为病人取下该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穿刺点不会与按压头1-2-1-1直接接触,保护穿刺点的同时可预防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的按压装置1和基座2连接的绑带3可以是一条无弹性的尼龙钩带和一条有弹力的尼龙钩带替代传统的止血带,通过调节尼龙钩带长短可以适用于四肢各动脉采血后的按压止血,记忆棉2-2能增大接触面积,降低除按压部位外接触面的压强,在起到按压止血效果的同时不会阻断其它动静脉的流通,可有效预防受压肢端出现淤血、肿胀等现象,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按压头1-2-1-1采用柔韧硅胶材料,模拟人体大拇指按压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