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4399发布日期:2019-09-12 09:5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位垫技术领域,具体为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脑瘫高危儿得到了早期的筛查与识别。诸多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的宝宝,会出现肌张力增高、姿势不对称的一些临床症状,通常采用姿势体位控制管理的方法,来达到降低肌张力,促进宝宝双手中线位活动。

目前国外有类似产品,但价格昂贵,购买不便,不能及时满足国内广大宝宝家长的需求,且宝宝不需长期治疗使用,故购买使用的依从性低,迫使家长简单的采用被子和衣物等垫在宝宝背后,来调整体位;其准备工作费事费时,且被子衣物等容易松散,使得康复治疗效果不明显。鉴于此,我们提出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降低宝宝肌张力的体位固定方式费事费时,且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设有头板,所述头板的一端连接有身板,所述身板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所述头板包括右头板和左头板,所述右头板的一侧设有套柱,所述右头板的一端底面对称设有底柱,所述底柱的一侧铰接有支板,所述右头板的一端面设有挡板,所述身板包括右身板和左身板,所述右身板的一侧设有柱体,所述右身板的一端设有顶块,所述右身板的另一侧对称设有侧块,所述侧块的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侧块的侧面开设有侧槽,所述侧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右身板的侧面设有方板,所述右身板的底面对称设有底块,所述底块的一侧铰接有底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对称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一侧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插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与所述头板、所述身板和所述侧板均包裹缝合。

优选的,所述右头板与所述左头板的尺寸相等,所述左头板的一侧对称设有铰柱,所述铰柱与所述套柱铰接。

优选的,所述右头板和所述左头板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块。

优选的,所述左身板与所述右身板的尺寸相等,所述左身板的一侧对称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柱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顶块与所述侧块的尺寸和结构均相同,所述顶块与所述侧块均与所述转块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块的一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顶槽和所述侧槽均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通过设置了头板、身板和侧板,并通过支板和底板的支撑,使得宝宝能进行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的姿势调整,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科学的控制管理姿势体位,从而缓解、降低了肌张力,促进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身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板和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绵层;2、头板;20、右头板;200、套柱;201、底柱;202、支板;203、挡板;21、左头板;210、铰柱;3、身板;30、右身板;300、柱体;301、顶块;302、侧块;3020、顶槽;3021、侧槽;303、方板;304、底块;305、底板;31、左身板;310、凸柱;4、侧板;40、转块;400、卡孔;41、卡块;4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如图1所示,包括海绵层1,海绵层1的内部设有头板2,头板2的一端连接有身板3,身板3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4。

本实施例中,海绵层1采用高密度海绵制成,并通过棉布缝合,其软硬适中,能吸收外力,坐卧舒适,其头板2至身板3的距离为80cm,海绵层1的厚度为5cm,便于适用于6个月左右的婴儿。

具体的,海绵层1与头板2、身板3和侧板4均包裹缝合,使得宝宝坐卧舒适。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快速调整宝宝的体位姿势,本发明人员设置了头板2、身板3和侧板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头板2包括右头板20和左头板21,右头板20的一侧设有套柱200,右头板20的一端底面对称设有底柱201,底柱201的一侧铰接有支板202,右头板20的一端面设有挡板203,身板3包括右身板30和左身板31,右身板30的一侧设有柱体300,右身板30的一端设有顶块301,右身板30的另一侧对称设有侧块302,侧块302的顶面开设有顶槽3020,侧块302的侧面开设有侧槽3021,侧块302的一侧且位于右身板30的侧面设有方板303,右身板30的底面对称设有底块304,底块304的一侧铰接有底板305,侧板4的一侧对称连接有转块40,转块40的一侧连接有卡块41,卡块41的一侧插接有弹簧42。

本实施例中,头板2、身板3和侧板4均采用PP材质即聚丙烯,其质轻且强度刚硬,轻盈便携,经久耐用。

具体的,右头板20与左头板21的尺寸相等,左头板21的一侧对称设有铰柱210,铰柱210与套柱200铰接,便于侧卧时翻转,左头板21在和右头板20相同的位置也设有底柱201和挡板203。

进一步的,右头板20和左头板21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块40,其转块40与身板3的顶块301铰接而转动。

除此之外,左身板31与右身板30的尺寸相等,左身板31的一侧对称设有凸柱310,凸柱310与柱体300铰接,便于侧卧时翻转,左身板31在和右身板30相同的位置也设有顶块301、侧块302、方板304和底块304,便于装配,实现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顶块301与侧块302的尺寸和结构均相同,顶块301与侧块302均与转块40铰接,身板3和侧板4通过侧块302和转块40铰接而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转块40的一侧开设有卡孔400,卡块41与卡孔400滑动连接,卡块41与顶槽3020和侧槽3021均卡接配合,通过卡块41与顶槽3020和侧槽3021的配合,使得头板2和侧板4得以限位固定,实现体位姿势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形的姿势体位垫在使用时,将婴儿放置海绵层1上,并使头位于头板2上,使身子位于身板3上,当需要进行仰卧位和俯卧位体位时,只需将两侧的侧板4向内转动,通过转块40和侧块302的转动,并通过卡块41从侧槽3021滑出通过弹簧42推入顶槽3020中,实现卡合稳固,此时侧板4便可阻挡婴儿翻身,保持原体位;当需要半躺时,只需翻转头板2,使转块40绕顶块301转动,并通过卡块41从侧槽3021滑出通过弹簧42推入顶槽3020中,实现卡合稳固,并打开支板202起着支撑作用;当需要进行侧卧位时,只需将右头板20和右身板30向上翻转即可,并将底板305打开,起着支撑作用,并通过方板303对底板305限位,即实现右侧卧,左侧卧同理;此装置适用于家庭、临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科学的控制管理姿势体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