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3089发布日期:2019-09-12 09:4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尤其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PCI网络申报数据,2016年全国介入治疗病例增长较快,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总例数为666495例。PCI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途径。与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TFI)相比,TRI优势更为突出,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患者舒适度。然而,由于部分患者桡动脉存在严重迂曲、反复穿刺后痉挛或血管闭塞情况,且桡动脉直径较小,无法满足大直径导管技术的需要,经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brachial Intervention,TBI)已成为重要的介入路径选择。虽然TBI简单易行,但较桡动脉穿刺相比,肱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难度更大。一旦止血处理不当,可能出现穿刺处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甚至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对于肱动脉穿刺术后止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纱布加压包扎止血的方法。然而,由于穿刺点为肘关节弯曲处,易于活动而造成压迫点移位。此外,使用纱布或胶带缠绕肘关节处,易造成局部皮肤水泡形成,且不利于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也不方便进行逐步松解。但目前市面上投入商业使用的肱动脉压迫器较为少见,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手臂托板尺寸不符而个体化需求、止血器压迫力度不够、设计不合理等。目前为止,没有一款成熟的压迫器被临床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克服现有纱布缠绕压迫不宜观察,不宜保持肘关节伸直状态、容易移位,不宜逐步松解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压迫止血面板、刻度弹力绑带和固定器,所述压迫止血面板的中部为硬质拱形面板,所述硬质拱形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软带加固区,所述软带加固区的宽度大于硬质拱形面板的宽度,一个软带加固区与刻度弹力绑带连接,另一个软带加固区的外侧设置有硬环,所述硬质拱形面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矩形突出体和防压软性硅胶层,所述防压软性硅胶层接触肱动脉解剖位置;所述刻度弹力绑带为矩形长条结构,外表面设有刻度区和粘贴区,所述刻度区设置有刻度线和读数,刻度线和读数印于B面魔术贴上,所述粘贴区置于刻度弹力绑带的前端,设置有A面魔术贴,所述刻度弹力绑带的后端与一个软带加固区连接,前端绕手臂下方穿过设置于另一个软带加固区外侧的硬环的通孔后反折,使得所述粘贴区的A面魔术贴与刻度区的B面魔术贴粘贴紧固;所述固定器设置于压迫止血面板和刻度弹力绑带外部,为梯形结构,长底边、锻底边分别绕手臂上部、手臂下部卷曲环绕,环绕手臂外侧的固定器外部通过固定带粘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拱形面板靠近刻度弹力绑带一侧坡面与手臂上表面的夹角为30°,靠近硬环一侧坡面与手臂上表面的夹角为20°。由于手臂内侧较低,手臂外侧较高,此偏内测弧度设计,更接近解剖部位,利于压迫止血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区和10条刻度线和对应的10个读数,所述10条刻度线均匀分布,间距为0.8cm,对应的10个读数从5.25kPa~52.5kPa均匀取值,经过测量研究将刻度弹力绑带的位置与相应的压力大小通过刻度线和读数标识,方便操作者使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弹力绑带绕过手臂下方与肘关节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固定孔用于固定肘关节突出位置,防止手臂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迫止血面板、刻度弹力绑带和固定器均为透明结构,便于临床观察血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便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器由并排设置的固定条组成,若干个固定条通过连接线穿过上、中、下部的通孔连接在一起形成梯形结构,符合手臂由粗到细的生理解剖特点,所述固定条之间具有间隔,形成透气孔,所述固定器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带状魔术贴。固定器适用于所有病人手臂臂围,可随病人臂围任意调整,一定的硬度可帮助病人手臂保持长时间伸直,体积小而轻,避免以往的大而重的固定器或不正规的其他材料固定方法。固定条的宽度为0.5cm,所述透气孔的宽度为0.3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拱形面板的厚度为0.2~0.5cm,所述矩形突出体的厚度为1~2cm,所述防压软性硅胶层的厚度为0.5~2cm。

更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弹力绑带的前端为梯形结构。方便操作者将刻度弹力绑带穿过硬环的通孔并反折粘贴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全体透明化易于观察,结构简单易于术者使用,压力均衡、接触面柔软,防止压力性损伤不易滑脱,易于固定防止肘关节习惯性弯曲,防止压迫点移位,保障其生物安全性,减少肱动脉压迫止血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迫止血面板和刻度弹力绑带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迫止血面板1,硬质拱形面板1.1,软带加固区1.2,硬环1.3,矩形突出体1.4,防压软性硅胶层1.5,刻度弹力绑带2,刻度区2.1,粘贴区2.2,固定孔2.3,固定器3,固定带3.1,固定条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次性组合式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用于压迫穿刺点的压迫止血面板1、用于方便调整压迫止血压力的刻度弹力绑带2和固定器3。压迫止血面板1、刻度弹力绑带2和固定器3全部为透明材质制成。

硬PVC材质的压迫止血面板1为字母“H”字型弧形,整体约长8cm*6cm,为中间窄,两端宽。中部为硬质拱形面板1.1,长宽为6cm*5cm,厚度为0.2cm,硬质面板可增加正向压力,并进一步正向固定保持病人手臂不易弯曲。硬质拱形面板1.1靠近刻度弹力绑带2一侧坡面与手臂上表面的夹角为30°,靠近硬环1.3一侧坡面与手臂上表面的夹角为20°。硬质拱形面板1.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矩形突出体1.4和防压软性硅胶层1.5。矩形突出体1.4为实心PVC透明矩形突出体,位于硬质拱形面板1.1内部,偏于手臂内侧,其矩形突出体厚度为1.2cm,长宽为2cm*4cm,防压软性硅胶层1.5为防压透明软性硅胶,接触肱动脉解剖位置,质地柔软,厚度为0.5cm,呈纵向压迫,与血管方向一致,由于接触面积大,进一步避免压迫时移位,同时防止压力性损伤。硬质拱形面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软带加固区1.2,长宽为1cm*6cm,软带加固区1.2的宽度大于硬质拱形面板1.1的宽度,形成“H”字型的两边。软带加固区1.2的材质选用磨砂半透明体,一个软带加固区1.2与刻度弹力绑带2连接,另一个软带加固区1.2的外侧设置有硬环1.3,椭圆PVC材质的硬环1.3,长宽为1.2cm*6.6cm,中间开口长宽0.5cm*5.5cm。

刻度弹力绑带2为矩形长条结构,具有弹性特质,厚度为0.2cm,长宽为23cm*5cm。刻度弹力绑带2的前端为梯形结构。方便操作者将刻度弹力绑带2穿过硬环1.3的通孔,利用反折后作用力并固定。刻度弹力绑带2外表面设有刻度区2.1和粘贴区2.2。刻度区2.1长宽为4cm*8cm,设置有刻度线和读数,刻度线和读数印于B面魔术贴上。刻度区2.1和10条刻度线和对应的10个读数,10条刻度线均匀分布,间距为0.8cm,对应的10个读数从5.25kPa~52.5kPa均匀取值。粘贴区2.2设置于刻度弹力绑带2的前端,设置有4cm*3cm的A面魔术贴,刻度弹力绑带2的后端与一个软带加固区1.2连接,前端绕手臂下方穿过设置于另一个软带加固区1.2外侧的硬环1.3的通孔后反折,使得粘贴区2.2的A面魔术贴与刻度区2.1的B面魔术贴粘贴紧固。

刻度弹力绑带2绕过手臂下方与肘关节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2.3。固定孔2.3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3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固定孔2.3直径长3cm,直径宽2.5cm。

固定器3设置于压迫止血面板1和刻度弹力绑带2外部,为梯形结构,长底边、锻底边分别绕手臂上部、手臂下部卷曲环绕,环绕手臂外侧的固定器3外部通过固定带3.1粘贴固定。固定器3由并排设置的固定条3.1组成,若干个固定条3.2通过连接线穿过上、中、下部的通孔连接在一起形成梯形结构,固定条3.2之间具有间隔,形成透气孔3.3,固定器3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带3.1,固定带3.1为带状魔术贴。固定器3适用于任何病人手臂臂围,可根据病人手臂粗细进行调整,并保持手臂处于伸直状态,固定器选用硬PVC空隙相间隔的“卷帘式”设计,固定器3长为20cm,一端宽为13cm,另一端宽为9cm。适用于所有病人手臂臂围,可随病人臂围任意调整,一定的硬度可帮助病人手臂保持长时间伸直,体积小而轻,避免以往的大而重的固定器或不正规的其他材料固定方法。固定器3两端装宽1.5cm固定带3.1及与之一体的魔术贴,固定带3.1距位置距固定器3头端为2cm,方便其固定,防止脱落。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

1)使用前,操作者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面向患者,确定左或右肱动脉穿刺点的具体部位,将血管鞘拔出1-2cm。

2)将压迫止血面板矩形突出防压软性硅胶层1.5,面向肱动脉穿刺处,一手压住压迫止血面板1上方,并对准穿刺点位置,注意压迫止血器与肘关节平行,固定硬环1.3位于手臂外侧。

3)另一只手再把刻度弹力绑带2半环绕手臂后,将椭圆固定孔2.3置于肘关节骨突处,以确保压迫点不移位。然后刻度弹力绑带2穿过手臂外侧固定硬环1.3的中心,并将刻度弹力绑带头端粘贴区2.2反折固定于刻度区2.1的魔术贴上,注意可根据患者手臂的臂围及压力刻度线自行调节预张力。

4)操作者再用一手以适当压力下压止血器面板1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将血管鞘拔出,注意勿使切口出血为宜。

5)操作者再次将反折后的刻度弹力绑带2拉紧,并根据弹力绑带上的刻度区2.1的压力值及手臂臂围调节压力,使其达到一定张力并压紧穿刺点,粘贴区2.2紧贴于刻度区2.1的魔术贴上并压实。压力以不出血为主,避免穿刺点因压迫过度而坏死。

6)操作者轻轻放松压迫止血器的手,观察压迫板1的位置是否正确、穿刺点有无出血及血肿,手臂皮色皮温是否正常,如无异常即可撤除此手的压力。

7)再将固定器3打开后,按上臂宽、前臂窄的解剖特点,将手臂抬起,将固定器3垫于手臂下,注意固定条3.1面为接触手臂内侧面,固定绑带3.2为外侧面,肱动脉穿刺点置于固定器3的中间位置。由于此结构为“卷帘”设计,可以根据患者手臂的臂围大小随意调节,并进行半包式环状固定。

8)然后将固定绑带3.1上的魔术贴进行上下固定,松紧适宜,以达到患者手臂不弯曲为宜。

9)如穿刺点有出血迹象,可进一步使用刻度弹力绑带2以增加压力到无出血状态,过度收紧可能造成压迫疼痛与肢体麻木的现象,可根据压力刻度2.1进行参考调节。

10)根据压迫止血器操作要求,本品可到达到松放自如、压力明确的要求。

11)止血过程结束后,取下固定器3,放松刻度弹力带2,确认无出血后再取下止血器,并用消毒穿刺点后,贴上创口贴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