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566发布日期:2019-09-12 09:5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透析(dialysis)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溶质或水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对于肾脏衰竭的病人透析都不止一次两次,次数很多,以及其他疾病所需要的临时透析,管道的脱出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影响患者的治疗,严重者有致命危险,临床CRRT现在的透析管道大部分都是用胶布简单粘贴固定在患者肢体上或者床面等位置,不牢固且不能重复使用,对于比较躁动的患者,目前的处理措施是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约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到患者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带;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一前一后的所述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粘扣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带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形成用于通过透析管道的管道通过孔;所述管道通过孔与所述透析管道的接触面设置有硅胶质地;

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可充气放气的PVC聚氯乙烯材质球囊,用于透析后加压止血。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采用可充气放气式乙烯基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与导管接触部位选用硅胶材质,与底座接触部位采用软织布材质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设置有调节装置,可根据管道的直径调节避免过紧压迫管道,过松导致管道脱出;还可以调节两根管道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透析管道穿管后的管道,可根据插管的部位调整,将管道固定在上肢或者下肢,降低管道脱出的风险;同时,材料易加工可返厂更换,可重复使用,易操作,易拆卸,结构简单;该装置各个结构的制作材料均可以反复消毒使用,与管道接触部位的硅胶材质能有很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化学性质稳定,吸附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1-底座;2-硅胶质地;3-管道通过孔;4-可充气放气PVC聚氯乙烯材质球囊;5-粘扣;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参见图1,包括:底座1和固定带6;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一前一后的所述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通过粘扣5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固定带6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带6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形成用于通过透析管道的管道通过孔3;所述管道通过孔3与所述透析管道的接触面设置有硅胶质地2;

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PVC聚氯乙烯材质球囊4,可对底座进行充气放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采用可充气式乙烯基材质,可用于透析结束时的加压止血。

具体地,底座材质的选择不易变形、无毒、易清洗、消毒,对皮肤伤害性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6与底座1接触处采用软织布材质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6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设置有调节装置。

具体地,管道通过孔的大小根据管道直径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底座为新型尼龙粘贴可充气式,可用于透析结束时的加压止血;固定处可根据管道直径调节,并且与管道接触部位选用硅胶材料,硅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耐高温,易清洁消毒等,其固定部分灵活性很强,可加强管道的稳固性,从而防止病人活动而使管道脱出,粘贴面采用尼龙粘扣,一个底座上有两个一前一后相交叉的固定装置,并且两个固定装置间的距离可根据情况做简单的调节并且不会夹破导管,对导管脱出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导管被肢体压迫和脱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透析管道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透析管道穿管后的管道固定,可根据插管的部位更换到上肢或者下肢;降低管道脱出的风险;同时,材料易加工可返厂更换,可重复使用,易操作,易拆卸,结构简单;该装置各个结构的制作材料均可以反复消毒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