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锁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544发布日期:2019-08-21 00: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锁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锁紧线。



背景技术:

组织锁紧线是一种用于埋入人体组织中,靠表面与组织之间的摩擦牵拉作用力对组织进行形态矫正的线条。

现有的组织锁紧线通常是在线条表面设置倒刺,提高对组织产生的牵拉作用强度。

但是现有的组织锁紧线倒刺结构尖锐,容易对组织容易造成刺伤,有些组织锁紧线为了减小倒刺对组织产生的刺伤,组织锁紧线采用柔性比较高的材料制成,但是倒刺的柔性也相应地提高,倒刺牵拉组织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降低了对组织的牵拉作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锁紧线,用以解决现有组织锁紧线因材质柔软导致的倒刺受力后容易发生弯曲降低对组织牵拉作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织锁紧线,锁紧线表面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沿锁紧绳均匀分布;

锁紧槽由槽口向槽低依次分为钩入段、过渡段和容置段;

锁紧槽靠近锁紧绳中心轴线的内壁由槽口向槽底依次分为推开面和挤压面;

锁紧槽远离锁紧绳中心轴线的内壁由槽口向槽底依次分为拉拢面和聚集面;

推开面与拉拢面平行且与锁紧绳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拉拢面和聚集面平行且与锁紧绳中心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开面与所述锁紧绳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开面和所述拉拢面均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面中心朝靠近所述聚集面的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集面中心朝远离所述挤压面的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聚集面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且椭圆形的中心位于锁紧线中心轴线上且椭圆形的边界与锁紧线的横截面边界相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槽内填充有易溶性粘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槽沿所述锁紧线螺旋阵列分布,且相邻锁紧槽之间的螺旋圆心角为12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线沿所述锁紧线直线阵列分布,且锁紧槽分布在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两侧且相邻的锁紧槽之间绕锁紧线中心轴线旋转的夹角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锁紧线随针管插入组织过程中,推开面与锁紧绳中心轴线形成的锐角顶点指向锁紧线行进方向,推开面沿前进方向运动过程中对组织产生的推力具有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分力,具有将组织朝远离锁紧线的方向推开的效果,避免或减少组织进入锁紧槽;锁紧线埋入组织内部之后,对锁紧线沿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拉力,拉拢面与组织抵接,拉拢面对组织具有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推力,具有将组织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拉拢的效果,增加组织进入锁紧槽的量,提高锁紧槽对组织产生的倒钩牵拉作用强度;

2、锁紧槽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一面形成倒钩状,但是该倒钩状结构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一面在不受力状态下保持与锁紧线外表面对齐;现有的倒刺结构是在线绳表面固定连接倒刺,倒刺突出线绳表面,相对于现有的倒刺结构在行进过程中对组织造成的划伤更小,牵拉过程中是由组织回弹作用下进入锁紧槽,不会对锁紧线表面外侧的组织造成刮伤,或相对于倒刺结构可以减小对组织造成的刮伤;

3、锁紧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聚集面和挤压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聚集面椭圆形的中心位于锁紧线中心轴线上且椭圆形的边界与锁紧线的横截面边界相切,聚集面的长轴和挤压面的长轴平行,挤压面短轴上的象限点与聚集面的圆心重合,根据几何关系可推导得出,具有将组织聚集在锁紧槽中心处的效果,阻碍组织滑出锁紧槽,提高对组织的锁紧效果,提高锁紧槽对组织产生的牵拉作用强度,同时又可减小对组织产生的剪切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经过锁紧线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剖切面截得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挤压面和聚集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易溶性粘胶在锁紧槽内填充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锁紧槽;11、推开面;12、挤压面;13、拉拢面;14、聚集面;

2、易溶性粘胶;

i、钩入段;j、过渡段;k、容置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组织锁紧线,结合图1和图2,锁紧线表面开设有锁紧槽1,锁紧槽1沿锁紧绳均匀分布;锁紧槽1由槽口向槽低依次分为钩入段i、过渡段j和容置段k;锁紧槽1靠近锁紧绳中心轴线的内壁由槽口向槽底依次分为推开面11和挤压面12;锁紧槽1远离锁紧绳中心轴线的内壁由槽口向槽底依次分为拉拢面13和聚集面14;推开面11与拉拢面13平行且与锁紧绳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拉拢面13和聚集面14平行且与锁紧绳中心轴线平行。

锁紧线随针管插入组织过程中,推开面11与锁紧绳中心轴线形成的锐角顶点指向锁紧线行进方向(图1中v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锁紧线的行进方向,即锁紧线插入组织过程中的运动方向),推开面11沿前进方向运动过程中对组织产生的推力具有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分力,具有将组织朝远离锁紧线的方向推开的效果,避免或减少组织进入锁紧槽1。

锁紧线埋入组织内部之后,对锁紧线沿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拉力,拉拢面13与组织抵接,拉拢面13对组织具有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推力,具有将组织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拉拢的效果,增加组织进入锁紧槽1的量,提高锁紧槽1对组织产生的倒钩牵拉作用强度。

锁紧槽1采用注塑工艺或消失模工艺制成,锁紧槽1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一面形成倒钩状,但是该倒钩状结构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一面在不受力状态下保持与锁紧线外表面对齐。相对于现有的倒刺结构在行进过程中对组织造成的划伤更小,牵拉过程中是由组织回弹作用下进入锁紧槽1,不会对锁紧线表面外侧的组织造成刮伤,或相对于倒刺结构可以减小对组织造成的刮伤。

如图3所示,由于推开面11与拉拢面13平行,推开面11倾斜的角度越小,推开面11和拉拢面13倾斜程度越小,推开面11对组织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方向推开的作用力越大(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分力越大),拉拢面13对组织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拉力越大且拉拢面13靠近锁紧槽1的槽口边缘越尖锐,对组织产生的切割作用越大,对组织造成的损伤越大。推开面11倾斜的角度越大,推开面11和拉拢面13倾斜程度越大,推开面11对组织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的方向推开的作用力越小(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分力越小),拉拢面13对组织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拉力越小且拉拢面13靠近锁紧槽1的槽口边缘越钝,对组织产生的切割作用越小,对组织造成的损伤越小。

推开面11与锁紧绳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图3中C表示的角度)为30度,在锁紧线行进过程中,推开面11对组织产生的撑开作用力足够大,组织对推开面11产生的正面阻碍作用力不会太大,拉拢面13靠近锁紧槽1的槽口边缘不会过于尖锐,且拉拢面13对组织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拉力不会过小。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适当改变推开面11的倾斜角度,比如还可以设置为45度,但是本实施例中的该夹角范围应在25度~50度之间。

结合图4和图5,图5是图3中B-B的折叠剖视图(用以体现推开面11和拉拢面13与剖切面之间相交线的结构),推开面11和拉拢面13均为平面,在锁紧线行进过程中,平面在不同位置的法线平行,推开面11对组织产生的推力方向平行,可以减小使组织散开的程度,使组织集中朝一个方向产生位移,便于锁紧线回拉过程中组织回弹复位后能够更多地进入锁紧槽1。拉拢面13在拉紧组织过程中,将组织平齐地挤压在推开面11上,使位于推开面11和拉拢面13之间的组织在不同位置处受力更均匀。

挤压面12中心朝靠近聚集面14的方向弯曲,聚集面14中心朝远离挤压面12的方向弯曲。组织进入锁紧槽1之后,挤压面12对组织具有朝远离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推力,对组织产生的推力方向沿挤压面12的法线方向,由于挤压面12为凸起的曲面状,挤压面12不同位置处的法线方向不同,且呈发散形式,对组织具有发散式地撑开效果。聚集面14对组织具有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的推力,由于聚集面14为凹曲面状,聚集面14不同位置处的法线方向不同且呈聚焦形式,对组织具有拉拢汇集效果。挤压面12和聚集面14在不同位置处的垂直距离更加均匀(不同位置处的垂直距离之差更小),组织在挤压面12和聚集面14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受到的挤压作用力以及挤压作用方向更加均匀,组织不容易受到不规则的拉扯或剪切作用力,对组织产生的损伤更小。

综合图4和图6,锁紧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聚集面14和挤压面1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聚集面14椭圆形的中心(为便于叙述,后文中统一称作圆心)位于锁紧线中心轴线上且椭圆形的边界与锁紧线的横截面边界相切,聚集面14的长轴和挤压面12的长轴平行,挤压面12短轴上的象限点与聚集面14的圆心重合。在几何学中,椭圆形具有两个焦点且均位于长轴上,而圆只有一个焦点即圆心(或圆心与焦点重合),椭圆形与圆形相比较,功能和效果如下:

图6中,O1为聚集面14的圆心,O2为挤压面12的圆心,F1和F2为聚集面14的两个焦点,箭头S1在O2与F1连线的延长线上用以表示挤压面12对组织产生的推力方向。M为S1延长线与聚集面14之间的交点,S2在M和F2之间的连线上用以表示S1延长线在M点反射后的方向,由几何学可知,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F1发射的射线S1与椭圆相交并反射后形成的射线S2会经过另一个焦点F2,根据图6中的连线关系可知,聚集面14具有将组织聚集在中心处的效果,阻碍组织滑出锁紧槽1,提高对组织的锁紧效果,提高锁紧槽1对组织产生的牵拉作用强度,同时又可减小对组织产生的剪切损伤。

如图7所示,锁紧槽1内填充有易溶性粘胶2,易溶性粘胶2由聚乳酸己内酯或PPDO制成,聚乳酸己内酯和PPDO能够溶解在组织液中且对人体无害。易溶性粘胶2在插入组织过程中不会马上溶解在组织液中,可阻挡组织进入锁紧槽1,减小锁紧槽1边缘对组织产生刮伤。在锁紧线埋在组织中一段时间之后,易溶性粘胶2逐渐溶解在组织中,锁紧槽1中逐渐形成空腔,组织依靠弹性朝靠近锁紧线中心轴线方向靠拢收缩挤入锁紧槽1。

锁紧槽1沿锁紧线螺旋阵列分布,且相邻锁紧槽1之间的螺旋圆心角为120度。锁紧线沿锁紧线还可以直线阵列分布,若采用直线阵列分布方式,则锁紧槽1分布在锁紧线中心轴线的两侧且相邻的锁紧槽1之间绕锁紧线中心轴线旋转的夹角设置为18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直线阵列分布的方式,可在锁紧线的两侧对组织产生均匀的牵拉作用力,锁紧线两侧受力也更加平衡,锁紧线不容易因两侧受力不平衡而发生弯曲。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