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620发布日期:2020-02-18 13:2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picc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进行穿刺,尖端到达上腔静脉的导管,目的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由于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可以迅速稀释化疗药物,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黏膜过度刺激,因此能够有效的保护上肢静脉,降低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是患者体内植入picc导管后,患者在带管期间,尤其是夜间侧身时,带管肢体容易引起picc导管对静脉血管的内壁造成摩擦引发静脉炎,不仅如此,当带管肢体受到压迫后,由于picc导管减少了原有静脉的血流横截面积,所以受到压迫的静脉血循环受阻容易发生血栓,使picc导管使用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旨在解决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一人体手臂的弹性连接带、位于所述弹性连接带上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示警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示警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连接带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弹性连接带的中空部分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连接带包括有矩形的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的连接机构,当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时,所述本体为环形,当所述连接机构分离时,所述本体为片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一端的钩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另一端的绒体,所述钩体与所述绒体可分离或连接,当所述本体平铺时,所述钩体与所述绒体位于所述本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条活动带,所述钩体位于所述连接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示警件包括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示警件包括发声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患者体内插入picc导管后,在患者插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连接弹性连接带,这样当病人翻身的时候,就会对环绕于手臂上的弹性连接带产生一个压力,当病人翻身角度大到一定的时候(例如45°),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也增大到一定值,并且压力传感器将受到的压力大小的信号传导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示警件,示警件发出示警信息,并提示患者或医护人员,从而使患者改变体位,如此就减少了picc导管对静脉血管内壁的摩擦,减少了静脉炎发生的概率,提高了picc导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样由于示警件能够及时的发出示警,所以也可以防止静脉受到长时间的压迫血循环受阻,防止了静脉血栓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中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示警件通过导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连接带;1a、本体;1b、钩体;1c、绒体;2、压力传感器;3、示警件;4、活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1

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用于连接一人体手臂的弹性连接带1、位于所述弹性连接带1上的压力传感器2、控制器以及示警件3,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和所述示警件3电连接。

所述弹性连接带1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2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弹性连接带1的中空部分中。

所述弹性连接带1包括有矩形的本体1a以及位于所述本体1a的两端的连接机构,当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时,所述本体1a为环形,当所述连接机构分离时,所述本体1a为片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本体1a一端的钩体1b以及位于所述本体1a另一端的绒体1c,所述钩体1b与所述绒体1c可分离或连接,当所述本体1a平铺时,所述钩体1b与所述绒体1c位于所述本体1a的两侧。所述本体1a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条活动带4,所述钩体1b位于所述连接带上。

所述示警件3包括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在患者体内插入picc导管后,在患者插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连接弹性连接带1,这样当病人翻身的时候,就会对环绕于手臂上的弹性连接带1产生一个压力,当病人翻身角度大到一定的时候(例如45°),此时压力传感器2受到的压力值也增大到一定值,并且压力传感器2将受到的压力大小的信号传导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示警件3,示警件3发出示警信息,即此时指示灯进行闪烁,并提示患者或医护人员,从而促使患者平躺,如此就减少了picc导管对静脉血管内壁的摩擦,减少了静脉炎发生的概率,提高了picc导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样由于示警件能够及时的发出示警,所以也可以防止静脉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因此也防止了静脉血栓的形成。

不仅如此,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可以在控制器内设置不同的程序,比如体重较轻的患者,当对压力传感器2受到的压力较小的时候即发出示警,而对于体重较重的患者,需要在压力传感器2受到较大压力时才发出示警,这样就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适用范围广。

其中弹性连接带1的本体1a是中空部分的,而同时压力传感器2和控制器都是位于本体1a中空中的,指示灯位于本体1a的外侧,这样就可以正常的观察到指示灯是否在进行闪烁;其中压力传感器2和控制器均固定连接在本体1a的内壁上,如此就能够使得压力传感器2与本体1a之间能够保持一个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当将弹性连接带1固定到手臂上后,可以保证压力传感器2较好的对压力进行感应。同时还可以防止压力传感器2和控制器受到人体手臂或者外部结构的作用而与弹性连接带1之间发生脱离,使用稳定性高。

在将弹性连接带1连接到手臂上的时候,首先是打开连接机构,即将钩体1b与绒体1c分离,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钩体1b和绒体1c组合为市场上常见的尼龙扣;此时本体1a为片状的,然后将本体1a环绕在手臂外部,直到钩体1b搭接在绒体1c上,完成弹性连接带1的固定;其中本体1a是弹性材料的,如此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手臂,而且适当了将本体1a伸长后与手臂连接,还可以较好的防止本体1a从手臂上脱落,使用稳定性高。

其中,在实际实用的时候,钩体1b是正对于手臂的,绒体1c与手臂是分布在本体1a的两侧的,这样就既能够防止钩体1b将人体其他部位刮伤,同时也可以防止钩体1b勾住外部的结构,比如衣服或者被子等。

不仅如此,钩体1b是位于活动带4上的,而活动带4是分成若干条的,如此在将本体1a固定到形状不同(比如肌肉型或者瘦小型)的手臂上的时候,由于相邻的连接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相邻的钩体1b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可以较好的进行正常的固定。

实施例2

一种配合picc带管使用的安全装置,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示警件3包括发声体。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发声体包括迷你喇叭,如此就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来提示患者保持正常的姿势;同时还可以同时在本体1a上设置发声体和提示灯,提示效果更好。

活动带4与本体1a之间是通过纽扣等连接方式可以分离的,同时活动带4是弹性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当活动带4的弹性较弱后可以通过更换活动带4的方式使得本体1a能够稳定的连接于患者手臂。同时由于本体1a是双层的结构,在本体1a的端部具有开口,纽扣的一部分位于该开口中,活动带4连接本体1a时,活动带4端部以及活动带4上的纽扣另一半都位于双层的本体1a之间,如此可以较好的防止纽扣受到外界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