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9421发布日期:2019-11-05 22:5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辐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肿瘤热疗在最近十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赏识。很多医师、生物学家以及物理学家、工程师都把他们的工作转移到这个新的研究领域。现代的肿瘤热疗学基本上始于80年代,由于多学科的介入,人们开始采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有关热疗问题,人们发现热疗加上基础治疗的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肿瘤热疗已经有了它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国际肿瘤热疗杂志,也有了地区性(如北美、欧洲)学术组织。这一切都说明肿瘤热疗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这一重要理疗手段将和普通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一样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近年来,在医疗热疗领域的应用中,不断使用越来越短的电磁波,微波作为其中的一种,应用于医学上,通过将微波迂到含水或脂肪的物质,使其能够被大量地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如果把微波电场放在体内进行磁化,它就优于周边的其它介质,外加电场电压越高,极化程度越强,外加交流电频率越高,人体病变部位介质分子交变极化越频繁,还会产生加速移动,使正离子移向电场负极,负离子移向电场正极。随着微波场频率的变化,离子移动的方向也会变化,从而必然带来分子的快速摆动和分子间的碰撞、摩擦而产生热量,分子间由于极化而产生的热量就会从宏观上显露出来。因此在微波电磁场中的细胞膜将迅速破裂而导致菌体死亡。《微波温热疗法》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对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深部加热,使病灶细胞高速碰撞分裂至死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现有的微波治疗仪,多使用波导管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导引至预定的地方,以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这种设置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加工难度大:将微波通过波导管导引至人体不同部位,需要于磁控管和波导管之间连接微波发生器,且需要在微波发生器上设置与波导管数量相同的开口,这些无疑增加了加工成本。

2、设备易出问题:波导管结构不稳定,使用久了容易出现故障,且维修不方便。

3、容易损失波:由于微波需要从磁控管经波导管再最终导引至人体,在微波导送过程中,由于微波与波导管内壁的反射等作用,会造成一部分微波能量的损失。

4、调节困难:对于有不同治疗需要的人体来说,微波治疗的位置和数量是不同的,而由于波导管的位置不方便调节,在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也会减弱。

5、安全性能差:磁控管前端的金属头部容易折射热,使用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综上,现有的微波治疗仪有亟待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治疗仪,其包括:

机壳,其为一个中空具有容置空间的圆柱体结构;

外轮廓呈立方体的支架,该支架通过其四个顶角固定于机壳壳壁上;

治疗床,其下方设有车轮,使其能够相对于机壳前后移动,在需要治疗时移动至机壳内的中空圆柱体腔内;

其中,支架的上方和下方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一组微波发生装置,每组微波发生装置均包括变压器、磁控管以及治疗头,变压器与磁控管电性连接,磁控管输出微波的一端直接连接治疗头。

其中,所述治疗头的横截面外轮廓呈对称的弧形。

其中,所述支架的上方两侧的两个支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道,且两个支撑杆之间横设有滑移片,滑移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道,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配合使滑移片能够沿支架前后移动;

所述滑移片的片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道及第二滑道垂直的第三滑道,一个横截面呈倒“凵”形的滑移架活动架设于滑移片上,且该滑移架通过其横向滑移杆上设置的第四滑道与第三滑道的活动连接实现与滑移片的活动连接,滑移架两侧的向下延伸的纵向滑移杆内设置有与第一滑道至第四滑道均垂直的第五滑道,上方的磁控管通过其两侧壁上设置的第六滑道与第五滑道的活动连接,实现磁控管与滑移架的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的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道,且两个支撑杆之间横设有滑移片,滑移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道,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配合使滑移片能够沿支架前后移动;

所述滑移片的片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道及第二滑道垂直的第三滑道,一个横截面呈倒“凵”形的滑移架活动架设于滑移片上,且该滑移架通过其横向滑移杆上设置的第四滑道与第三滑道的活动连接实现与滑移片的活动连接,滑移架两侧向下延伸的纵向滑移杆内设置有与第一滑道至第四滑道均垂直的第五滑道,下方的磁控管通过其两侧壁上设置的第六滑道与第五滑道的活动连接,实现磁控管与滑移架的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的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道,且两个支撑杆之间横设有滑移片,滑移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道,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配合使滑移片能够沿支架前后移动;

所述滑移片的片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道及第二滑道垂直的第三滑道,下方的磁控管通过其底壁上设置的第四滑道与第三滑道的活动连接,实现磁控管与滑移片的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中部两侧的前后端的支撑杆中间均设有第七滑道,治疗床通过其两侧设置的第八滑道与第七滑道的配合,实现与支架的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治疗仪,省去了波导管的设置,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且可以避免微波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的支架与磁控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壳、20-支架、30-治疗床、31-车轮;

40-微波发生装置、41-变压器、42-磁控管、43-治疗头;

51-第一滑道、52-第二滑道、53-第三滑道、54-第四滑道、55-第五滑道、56-第六滑道、57-第七滑道;

60-滑移片、70-滑移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波治疗仪,包括机壳10、支架20及治疗床30,机壳10作为一个中空具有容置空间的圆柱体结构部件,用于在治疗过程中,一方面对治疗仪内部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个蓄热蓄能的作用,机壳10内设置一个外轮廓呈立方体的支架20,具体的,该支架20通过其四个顶角固定于机壳10壳壁上,支架20的每个顶角上延伸出三条杆,可分别以螺丝穿过该三条杆靠近顶角的端部及机壳10,将支架20与机壳10稳定连接;治疗床30下方设有车轮31,使其能够相对于机壳10前后移动,在需要治疗时移动至机壳10内的中空圆柱体腔内。

支架20作为微波治疗仪核心部件的支撑装置,其上下两个方向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一组微波发生装置40,每组微波发生装置40均包括变压器41、磁控管42以及治疗头43,变压器41与磁控管42电性连接,用于将外界电源的电压转化为磁控管42需要的电压,磁控管42用于产生微波,磁控管42输出微波的一端直接连接治疗头4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微波治疗仪,通过于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磁控管42和治疗头43,以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开启不同位置的磁控管42,磁控管42发出的微波直接通过治疗头43作用于人体,省去了波导管的设置,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且可以避免微波的浪费。

如图2所示,治疗头43的横截面外轮廓呈对称的弧形,此结构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微波的敛聚,使微波最大发挥其功效。

由于不同的患者对温度的耐受力不同,且不同患者病变部位不同,在治疗时,磁控管42也需要进行针对性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磁控管42和治疗头43应设计为能够沿支架20前后、左右及上下变换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的支架与磁控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仅显示位于上方的磁控管42与支架20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0上方两侧的两个支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道51,且两个支撑杆之间横设有滑移片60,滑移片6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道52,通过第一滑道51和第二滑道52的配合使滑移片60能够沿支架20前后移动;滑移片60的片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道51及第二滑道52垂直的第三滑道53,一个横截面呈倒“凵”形的滑移架70活动架设于滑移片60上,且该滑移架70通过其横向滑移杆上设置的第四滑道54与第三滑道53的活动连接实现与滑移片60的活动连接,使滑移架70能够沿滑移片60的前后方向移动,即,沿支架20的左右方向移动;滑移架70两侧的向下延伸的纵向滑移杆内设置有与第一滑道51至第四滑道54均垂直的第五滑道55,上方的磁控管42通过其两侧壁上设置的第六滑道56与第五滑道55的活动连接,实现磁控管42与滑移架70的活动连接,使磁控管42能够沿滑移架70上下移动,综上,通过磁控管42、滑移架70、滑移片60以及支架20之间依次活动连接的设置关系,使得磁控管42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沿支架20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动,针对患者不同位置进行对应治疗。

本实用新型中,下方的磁控管与支架的配合方式与上方的类似,本实用新型不加赘述。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结构特点,下方的磁控管多数情况下不用做高度调整,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方也可以不设置滑移架,在此实施例中,磁控管上的滑道设置于磁控管的顶壁,而不是两侧,磁控管通过顶壁上设置的滑道与滑移片前后方向设置的滑道的配合,实现与滑移片的连接,再通过滑移片与支架之间的滑道的配合,最终使磁控管能够沿支架前后、左右移动,此结构为结合图3容易理解的。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支架中部两侧的前后端的支撑杆中间另外均设有第七滑道57,治疗床30通过其两侧设置的第八滑道(图未视)与第七滑道57的配合,实现与支架20的活动连接,以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将患者推入机壳10内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多组微波发生装置的设置,省去了波导管的设置,使得微波治疗仪的生产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且避免了微波的浪费,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2、通过支架上滑移片及滑移架的设置,使磁控管能够根据需要变换位置,对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相对于通过波导管导引微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调整位置更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