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用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790发布日期:2019-11-12 22:1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下肢骨折用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骨折用牵引床。



背景技术:

对于下肢骨折的病人来说,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牵引,目前使用的牵引装置为专门的牵引床,结构复杂、造价太高,还有些医院仅使用简单的支架进行牵引,但是可控性差,不方便调节,因此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调节控制、使用效果好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包括床体,床体包括床腿(1),床腿(1)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支撑框(2),其特征在于,床板支撑框(2)外前后活动连接有支撑架,床板支撑框(2)的左右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调节板(4),定位调节板(4)为前后走向,支撑架前后活动连接在定位调节板(4)上;定位调节板(4)上还前后排列开设有多个上下通透的定位孔(10);支撑架包括左右走向设置的横梁(7),横梁(7)横跨在床板支撑框(2)上方,横梁(7)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腿(6),支撑腿(6)为开口向下的“V”型,横梁(7)连接在支撑腿(6)的中间弯折处,支撑腿(6)的其中一端铰接有滑块(5),支撑腿(6)的另一端铰接有定位杆(9);滑块(5)为开口向内的“[”型,滑块(5)与定位调节板(4)前后活动连接,定位调节板(4)位于滑块(5)围成的空间内,每侧的定位杆(9)分别插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杆(9)所在侧的定位孔(10)内,支撑腿(6)通过定位杆(9)定位在定位调节板(4)上;横梁(7)上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吊挂牵引器,吊挂牵引器包括调节辊(13),调节辊(13)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在横梁(7)外,调节辊(13)外缠绕有牵引吊绳(14),牵引吊绳(14)上吊装有托板(11),调节辊(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16),横梁(7)从定位套筒(16)内穿过,定位套筒(16)与横梁(7)也是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定位套筒(16)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15),定位螺丝(15)的里端顶在横梁(7)外面,调节辊(13)和定位套筒(16)通过定位螺丝(15)定位在横梁(7)上。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辊(13)外分别左右对应缠绕有两根所述牵引吊绳(14),所述托板(11)连接在两根牵引吊绳(14)的自由端。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辊(13)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牵引吊绳(14)位于左右挡板(12)之间。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吊挂牵引器位于在凹槽的横梁(7)上。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床板支撑框(2)的中后部。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板(4)位于所述床板支撑框(2)的后半部。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位于所述定位调节板(4)的前半部。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板(4)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3),所述滑块(5)和所述定位杆(9)位于前后两个挡块(3)之间。

根据所述的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9)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与所述支撑腿(6)铰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连接了吊挂牵引器,吊挂牵引器吊装有托板,可将下肢骨折的病人的下肢吊起来进行牵引,治疗时无需使用专门的牵引床,简化了牵引装置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调节辊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以左右移动,也可以进行旋转,能够调节托板的左右位置和上下高度,而且,支撑架可以调节在定位调节板上的前后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托板的全方位控制,以更好的实现对病人骨折部位的牵引,调节控制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位调节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床腿;2、床板支撑框;3、挡块;4、定位调节板;5、滑块;6、支撑腿;7、横梁;8、定位板;9、定位杆;10、定位孔;11、托板;12、挡板;13、调节辊;14、牵引吊绳;15、定位螺丝;16、定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下肢骨折用牵引床,包括床体,床体包括床腿(1),床腿(1)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支撑框(2),床板支撑框(2)外前后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床板支撑框(2)的中后部。

床板支撑框(2)的左右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调节板(4),定位调节板(4)为前后走向,定位调节板(4)位于床板支撑框(2)的后半部,支撑架前后活动连接在定位调节板(4)上。

定位调节板(4)上还前后排列开设有多个上下通透的定位孔(10),定位孔(10)位于定位调节板(4)的前半部。支撑架包括左右走向设置的横梁(7),横梁(7)横跨在床板支撑框(2)上方,横梁(7)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腿(6),支撑腿(6)为开口向下的“V”型,横梁(7)连接在支撑腿(6)的中间弯折处,支撑腿(6)的其中一端铰接有滑块(5),支撑腿(6)的另一端铰接有定位杆(9)。

滑块(5)为开口向内的“[”型,滑块(5)与定位调节板(4)前后活动连接,定位调节板(4)位于滑块(5)围成的空间内,每侧的定位杆(9)分别插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杆(9)所在侧的定位孔(10)内,支撑腿(6)通过定位杆(9)定位在定位调节板(4)上。

横梁(7)上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吊挂牵引器,吊挂牵引器包括调节辊(13),调节辊(13)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在横梁(7)外,调节辊(13)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2),调节辊(13)外缠绕有牵引吊绳(14),牵引吊绳(14)位于左右挡板(12)之间。

牵引吊绳(14)上吊装有托板(11),调节辊(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16),横梁(7)从定位套筒(16)内穿过,定位套筒(16)与横梁(7)也是左右活动且相旋转连接,定位套筒(16)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15),定位螺丝(15)的里端顶在横梁(7)外面,调节辊(13)和定位套筒(16)通过定位螺丝(15)定位在横梁(7)上。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7)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吊挂牵引器位于在凹槽的横梁(7)上。每个所述调节辊(13)外分别左右对应缠绕有两根所述牵引吊绳(14),所述托板(11)连接在两根牵引吊绳(14)的自由端。定位调节板(4)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3),所述滑块(5)和所述定位杆(9)位于前后两个挡块(3)之间。定位杆(9)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与所述支撑腿(6)铰接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