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作用,也是为全身麻醉患者和危重症患者保持有效通气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气管导管内吸痰是一个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以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同时也对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吸痰大都是采用开放式吸痰,护士不停地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的连接,在气管导管中插入吸痰管来吸痰;或是在气管导管上设计湿化吸痰两用管。这对于气管导管内部的痰液可顺利吸出,但在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则无法顺利被吸出,长期积存影响病人呼吸,造成呛咳,极易导致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导管,可针对扩张气囊的患者端、人体气管内以及气管导管内的痰液进行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气管导管,其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具有第一插入端和第一连接端,导管本体的内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防呆沟槽,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所述第一插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的通道;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环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夹爪,所述夹爪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另一端设有抵接在所述第一插入端上的弯钩;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当摆动所述握持部时,所述弯钩朝所述第一插入端的中心摆动;
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具有第二插入端和第二连接端,内套管的外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防呆凸条,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呼吸机,且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设有卡块;当所述内套管插入所述导管本体时,所述防呆凸起嵌合在所述防呆沟槽内,所述环形凸起嵌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卡块抵靠在所述固定环上;
以及气囊单元,所述气囊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良的气管导管,通过在内套管与导管本体间设有防呆凹槽、防呆凸起、环形凹槽、环形凸起及卡块的配合,使得内套管内吸有痰液堵塞时,可快速的更换内套管;另外通过夹持部件的设置,可将扩张气囊表面或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夹持进内套管内,再将内套管拔出;如此,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针对扩张气囊的患者端、人体气管内以及堵塞在气管导管的痰液进行清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改良的气管导管,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环上设有摆动空间,所述摆动空间用于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圆周方向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握持部摆动的方向与所述弯钩摆动的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阀依次彼此相连通;所述气囊本体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插入端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沿所述导管本体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下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连接有一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所述内套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湿化孔连通的第二湿化孔,所述第二湿化孔连接第一湿化管,所述第一湿化管沿所述内套管管壁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三湿化孔,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上方位置设有第四湿化孔,所述第三湿化孔和所述第四湿化孔上均连接有一湿化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卡块到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固定环的顶面到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轴向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所述内套管插入所述导管本体时,所述内套管的外管壁贴合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内管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弯钩的弧度与所述第一插入端的部分圆周弧度相同,以使所述弯钩抵接在所述第一插入端上时,与所述第一插入端重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管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套管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管本体10、第一插入端11、第一连接端12、防呆沟槽13、环形凹槽14、第一湿化孔15、第三湿化孔16、第四湿化孔17、内套管20、第二插入端21、第二连接端22、防呆凸条23、环形凸起24、卡块25、导管接头26、第二湿化孔27、气囊单元30、充气阀31、充气管32、气囊本体33、第一气囊331、第二气囊332、夹持部件40、固定环41、摆动空间411、夹爪42、握持部421、弯钩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术语 “轴向、径向、周向、上方、下方”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上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用于医院实行气管插管术,其包括导管本体10、内套管20、气囊单元30以及夹持部件40。内套管20可拆卸地插接在导管本体10内;气囊单元3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夹持部件4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如此,通过内套管20可拆卸地插接,使得当气管导管10内被痰堵塞时,可直接更换内套管20;在整个更换内套管20过程中,外套管10不会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有效地清理痰液,又可保证患者的安全,无需再将患者镇静,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小了患者的风险以及经济压力。因为,气管导管在插入人气管时,需麻醉师先对气管进行麻醉,再重新操作气管插管术的步骤,时间长;所以直接更换堵塞的气管导管会容易造成窒息或大出血。
具体的,参考图1,导管本体10采用硬质塑料管,其为夹有钢丝的双层管;该导管本体10具有第一插入端11和第一连接端12,第一插入端11用于插入人体气管;导管本体10的内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防呆沟槽13,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4,导管本体10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第一插入端11与第二连接端12连通的通道;防呆沟槽1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贯穿导管本体10的长条状沟槽,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贯穿导管本体10的长条状通道。
参考图3,夹持部件40包括固定环41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通道内的夹爪42,夹爪42一端铰接在固定环41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421,另一端设有抵接在第一插入端11上的弯钩422;固定环41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2上;当摆动握持部421时,弯钩422朝第一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如此,通过操作握持部421,使弯钩422朝向第一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可将附着在气囊单元30或气管内的痰液夹持,再配合吸痰管清理,或将痰液夹持进内套管20。具体的,固定环41具有一定的厚度;握持部421沿固定环4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固定环41上设有摆动空间411,摆动空间411用于握持部421沿固定环41的圆周方向摆动。可以理解的,固定环41上针对每个夹爪42,沿圆周方向设有类似于三角形的摆动空间411,摆动空间411的厚度与夹爪的直径相同;如此,使握持部421在摆动空间411摆动,可带动弯钩422朝第一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进而使弯钩422可将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夹持住。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421摆动的方向与弯钩422摆动的方向相同,即弯钩422朝第一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为顺时针摆动时,摆动空间41的设置使得握持部421只能沿顺时针摆动,从而可避免弯钩422向第一插入端11外摆动而伤害气管。进一步地,夹爪4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夹爪42与通道的内壁面接触,且可在通道内旋转。弯钩422的弧度与第一插入端11的部分圆周弧度相同,以使弯钩422抵接在第一插入端11上时,与第一插入端11重叠。如此,可进一步避免弯钩422向外扩张伤害气管。
参考图2,内套管20具有第二插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第二插入端21在安装时,从第一连接端12插入至靠近第一插入端11的位置,第二连接端22可拆卸地连接呼吸机;内套管20的外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防呆凸条23,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凸起24,且第二连接端22与环形凸起24之间设有卡块25;当内套管20插入导管本体10时,防呆凸起23嵌合在防呆沟槽13内,环形凸起24嵌合在环形凹槽14内,卡块25抵靠在固定环41的顶面上。具体的,第二连接端22上设有导管接头26,导管接头26可将内套管20与呼吸机连接;内套管20通过卡块25限位在固定环41的顶面上,使得内套管20与导管本体10装配成一气管导管使用,使用时,内套管20为人工呼吸通道,吸痰管可插入内套管20进行吸痰操作,当痰液较大时,在吸的过程会堵塞在内套管20的内管壁上,如此,直接更换内套管20可清理堵塞在气管导管内的痰液。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嵌合环形凹槽可避免内套管与导管本体相对滑动;防呆凸起嵌合防呆凹槽可避免内套管与导管本体相对转动;如此,可快速安全的更换装配气管导管,进而能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将堵塞在气管导管内的痰清理。
结合图1,气囊单元3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具体的,气囊单元30包括充气阀31、沿导管本体10向外延伸的充气管32和沿导管本体10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33,气囊本体33、充气管32与充气阀31依次彼此相连通;气囊本体33位于靠近第一插入端11的位置处。如此,当气管导管插入到位时,通过充气阀31可向气囊本体33充气,使得气囊本体33扩开接触人体气管粘膜,对气管导管在人体气管处进行定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充气管32是设置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内,并沿导管本体1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靠近第一连接端12的位置,再向外延伸,与充气阀31连接。
为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避免气管粘膜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气囊本体33包括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沿导管本体10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一气囊331在第二气囊332的下方,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上均连接有一充气管32和充气阀31。如此,通过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的双气囊实现交替充气,可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
另外,本实施例中,导管本体10上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15,内套管20上设有与第一湿化孔15连通的第二湿化孔27,第二湿化孔27连接一湿化管(图未示,湿化管的设置如充气管32一样,埋设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上,其为现有结构,不做详细赘述),湿化管沿内套管20向外延伸。如此,通过第一湿化孔15和第二湿化孔27的设置,当患者有痰时,可通过湿化孔给氧或注射湿化液,使患者在吸痰时,仍能保持呼吸顺畅;且第一湿化孔15和第二湿化孔27设置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可保证湿化液有效地作用在痰液上。当然,也可在导管本体10上位于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三湿化孔16;在导管本体10上位于第二气囊332的上方设有第四湿化孔17,如此,提供多个给氧通道;同时也可对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痰液以及第二气囊332上方的痰液进行湿化。另外,上述的湿化孔的设置,也可用于从湿化孔中吸取痰液。
在一些示例中,卡块25到环形凸起24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固定环42顶面到环形凹槽14之间的轴向距离。如此,可使环形凸起24准确地嵌合在环形凹槽14内。
在一些示例中,当内套管20插入导管本体10时,内套管20的外管壁贴合于导管本体10的内管壁。如此,使内套管20和导管本体10之间不会存在多余间隙,造成内套管20的松动。
在一些示例中,当内套管20插入导管本体10到位时,第二插入端21与第一插入端11齐平。如此,避免第二插入端21与第一插入端11之间留有间隙,使得痰液在间隙中附着。
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在使用时,可如现有的气管导管一样操作插入人体气管。当气囊或气管内有较大痰液时,可摆动握持部421使弯钩422将痰液夹持进内套管,再更换内套管20;更换时,操作员两只手分别握紧内套管20和导管本体10,稍用力即可将内套管20与导管本体10分离,分离后缓慢而匀速的将内套管20拔出、丢弃;再拿新的内套管20安装入导管本体10内,然后接上呼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