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及其颔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0403发布日期:2019-10-22 20:2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及其颔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颔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及其颔架。



背景技术:

牙齿咬合架是制作假牙、义牙牙模、固定上下颔托和模型的仪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咀嚼下颔运动。设计制作牙模过程中保持上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颔位关系,并可在口外模拟患者口内的情况,以便排牙及作排牙后调颔,使牙模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申请号为CN200720026666.X申请日期为2007年8月15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牙科修补的颌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两个立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构成支架主体,横向支架一侧插接带有下垫板的下横板,下横板的端部有可以沿下横板纵向活动的下横板固位块,下横板固位块由调整螺栓将其与下横板连接固定;两个立向支架的端部各有科导定位柱与立向支架呈活络连接,由各自的固定螺母将其与立向支架紧固,科导定位柱端部有接口,与连接座的连接轴上套接的球状套吻合;连接座插接带有上垫板的上横板,上横板的端部有可以沿上横板纵向活动的刻导导针座,刻导导针座上装有刻导导针,刻导导针上装有定位导针,刻导导针座由调整螺栓将其与上横板固定连接。优点是结构紧凑,功能完善。

现有技术中的刻导导针座上可有刻度线。使用之前的必要的一步是调零,使刻导导针的标记线与刻导导针座上的零刻度线对齐。把零点作为测量基准点,可以为实验操作提供方便;也能避免因为忘了记录开始时的刻度,而造成数据不准确或错误。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磨损、磕碰变形情况,使得在刻导导针归零时,定位导针不与下横板固定块抵接。使得咬合存在偏差,影响制作的牙模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及其颔架,完成了刻导导针的校准修正工作,保证了刻导导针使用时的准确性,提高颔架的咬合精度和制作的义牙的精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包括与颔架的上垫板抵接的上抵接块、与颔架的下垫板抵接的下抵接块、两端分别于上抵接块和下抵接块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抵接块的下表面与下垫板抵接,将上横板旋转至水平位置。如此,颔架的刻导导针呈竖直向下状态。将刻导导针的标记线与刻导导针座的零刻度线对齐,观察刻导导针的底面是否与下横板固定块抵接,如果正好抵接则说明刻导导针没有被磨损。如果与下横板固定块之间有缝隙则,需要调整刻导导针座,使得刻导导针与下横板固定块抵接。如此,完成了刻导导针的校准修正工作,保证了刻导导针使用时的准确性,提高咬合精度和制作的义牙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组件包括与上抵接块固定的螺杆、与下抵接块固定的光杆、与光杆远离下抵接块一端固定的固定台、安装于固定台的螺纹连接于螺杆的转动件、安装于螺杆的用于限制螺杆转动的限制件,转动件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限制了螺杆的转动,且螺杆螺纹连接于转动件。所以,当操作人员使得转动件转动后,螺杆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如此,与螺杆固定的上抵接块能够沿螺杆轴向运动。上抵接块与下抵接块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需要改变,使得校准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颔架进行校准。使得校准装置不仅适用于亚洲,也适合于其他州人类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限制件为固定于螺杆远离上抵接块一端的限制板,限制板套设且沿螺杆轴向滑动连接于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在光杆上只能做沿螺杆轴向的滑动,所以与限制件固定的螺杆只能做沿其轴向的滑动,而不能转动。当限制板与固定台抵接时,即使转动件转动,螺杆也不会再上移。如此,螺杆不会脱离固定台,此时,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为最大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抵接块与限制件之间固定有表面标有刻度线的标记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件表面的刻度能够体现该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能够校准的颔架的高度值,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螺杆长度,进而使得上抵接块与下抵接块之间的距离能够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光杆设有两个且分别穿设于限制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光杆分别穿设于限制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给限制件两点支撑,使得限制件平稳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件底端固定有转动凸起,固定台上开有环槽,转动凸起内嵌于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凸起在环槽中沿环槽运动,如此,转动件轴线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颔架,包括固定有上垫板的上横板、固定有下垫板的下横板,位于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支架、安装于上横板的刻导导针座、安装于刻导导针座上的刻导导针,上横板铰接于支架,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安装有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校准颔架时,将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放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使得颔架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距离为原始的标准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垫板与下垫板上开有限位凹槽,校准装置的上抵接块顶面与下抵接块底面分别固定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卡接于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放置于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时,将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卡接,不仅能够保证在校准过程中,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不会移动,还能够便于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的放置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刻导导针包括穿设于刻导导针座的光杆段、固定于光杆段且螺纹连接于刻导导针座的螺纹段、固定于螺纹段的手转轮,光杆段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刻导导针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现刻导导针磨损,要调整时,操作人员握住刻导导针座,再转动手转轮,与手转轮固定的螺纹段与刻导导针座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段下移,与螺纹段固定的光杆段沿竖直方向下移。则伸出刻导导针座的光杆段长度加长,用来弥补刻导导针磨损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上抵接块和下抵接块分别支撑颔架的上垫板和下垫板,使得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距离处于额定尺寸,通过观察刻导导针与下横板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刻导导针的校准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2、上抵接块和下抵接块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螺杆沿其轴向的运动来进行调节,使得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颔架,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下的颔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下的颔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件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刻导导针座和刻导导针连接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颔架;12、上垫板;121、限位凹槽;13、下垫板;14、上横板; 15、下横板固定块;16、刻导导针座;17、刻导导针;171、光杆段;172、螺纹段;173、手转轮;18、下横板;19、支架;2、上抵接块;21、限位凸起;3、下抵接块;4、支撑组件;41、螺杆;42、光杆;43、固定台;431、环槽;44、转动件;441、转动凸起;45、限制件;5、标记件;51、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颔架,包括固定有上垫板12的上横板14、固定有下垫板13的下横板18,位于上横板14和下横板18之间的支架19、安装于上横板14的刻导导针座 16、安装于刻导导针座16上的刻导导针17,上横板14铰接于支架19,上垫板12与下垫板 13上开有限位凹槽121。如图6所示,刻导导针17包括穿设出刻导导针座16的光杆段 171、固定于光杆段171且螺纹连接于刻导导针座16的螺纹段172、固定于螺纹段172的手转轮173,光杆段17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刻导导针座16。

当发现刻导导针17磨损,要调整时,操作人员握住刻导导针座16,并转动手转轮 173,与手转轮173固定的螺纹段172与刻导导针座16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段172下移,与螺纹段172固定的光杆段171沿竖直方向下移。则伸出刻导导针座16的光杆段171长度加长,用来弥补刻导导针17磨损的长度。

实施例二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颔架的刻导导针校准的校准装置,包括与颔架1的上垫板 12抵接的上抵接块2、与颔架1的下垫板13抵接的下抵接块3、两端分别于上抵接块2和下抵接块3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4。上抵接块2顶面与下抵接块3底面分别固定有限位凸起 21,限位凸起21卡接于实施例一中的颔架1的限位凹槽121。

校准时,将下抵接块3的下表面与下垫板13抵接,限位凸起21与限位凹槽121卡接,保证在校准过程中,校准装置不会移动。接着,将上横板14旋转至水平位置。如此,颔架1的刻导导针17呈竖直向下状态。将刻导导针17的标记线与刻导导针座16的零刻度线51对齐,观察刻导导针17的底面是否与下横板固定块15抵接,如果正好抵接则说明刻导导针17没有被磨损。如果与下横板固定块15之间有缝隙则,需要调整刻导导针17,使得刻导导针17与下横板固定块15抵接。重新调整刻导导针17的刻度线,使之与刻导导针座16的零刻度对齐。如此,完成了刻导导针17的校准修正工作,保证了刻导导针17使用时的准确性,提高咬合精度和制作的义牙的精准性。

如图3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与上抵接块2固定的螺杆41、与下抵接块3固定的光杆42、与光杆42远离下抵接块3一端固定的固定台43、安装于固定台43的螺纹连接于螺杆41的转动件44、安装于螺杆41的用于限制螺杆41转动的限制件45。转动件44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台43。限制件45为固定于螺杆41远离上抵接块2一端的限制板,限制板套设且沿螺杆41轴向滑动连接于光杆42。光杆42设有两个且分别穿设于限制件45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如图5所示,转动件44底端固定有转动凸起441,固定台43 上开有环槽431,转动凸起441内嵌于环槽431。转动凸起441在环槽431中沿环槽431运动,如此,转动件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台43。

如图3所示,限制件45在光杆42上只能做沿螺杆41轴向的滑动,所以与限制件45 固定的螺杆41只能做沿其轴向的滑动,而不能转动。又由于螺杆41螺纹连接于转动件 44。所以,当操作人员使得转动件44转动后,螺杆4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如此,与螺杆 41固定的上抵接块2能够沿螺杆41轴向运动。上抵接块2与下抵接块3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需要改变,使得校准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颔架1进行校准。使得校准装置不仅适用于亚洲,也适合于其他州人类使用。当限制板与固定台43抵接时,即使转动件44转动,螺杆 41也不会再上移。如此,螺杆41不会脱离固定台43,此时,用于颔架1的刻导导针17校准的校准装置有最大的适用范围。转动件44为转轮。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抵接块2与限制件45之间固定有表面标有刻度线51的标记件5。上抵接块2随螺杆41沿螺杆41轴向运动,与上抵接块2固接的标记件5也随上抵接块2运动。当标记件5露出固定台43的部分上所标记的刻度满足要求,则操作人员停止转动转动件44,螺杆41不再运动。此时,上抵接块2与下抵接块3之间的距离为所要的。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转动转动件44使得螺杆41上移,观察连接杆52刻度。如若连接杆52上的刻度为所要的,则停止转动转动件44。将下抵接块3底面的限位凸起21与下垫板13上限位凹槽121卡接,将上横板14旋转至水平位置。将刻导导针17的标记线与刻导导针座16的零刻度线51对齐,观察刻导导针17的底面是否与下横板固定块15抵接,如果与下横板固定块15之间有缝隙则,需要调整刻导导针17,使得刻导导针17与下横板固定块15抵接。如此,完成了刻导导针17的校准修正工作,保证了刻导导针17使用时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