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
背景技术:
针刺放血疗法是中国传统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中医认为:经络具有由里及表,通达内外、联络肢节的作用,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的桥梁,具有灌渗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而气血是人体活动的根本。气血并行于脉内,充润营养全身,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均依赖气血的正常运行,并通过经络发挥其生理功能。气血与经络既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转化所在。当人体内脏和经脉功能失调时,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络脉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充血、扩张,甚至变形等病理变化。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於滞的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一系列病变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有针刺放血的方式一般是医生手工施针,将针头对准治疗部位进行刺针,然后将刺针放在一边,采用负压气罐抽拔放血,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施针水平,患者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对施针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且刺针容易随便乱放有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通过内置的棱针,不会与其他物件接触,避免了与其他物件的交叉感染,而且施针过程中,通过负压吸起皮肤沿棱针刺入,放血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生的施针动作,让患者对疼痛不会过于敏感,便于配合治疗,如果发现患者有任何不良反应,还可快速卸压,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包括放血罐和棱针,所述放血罐为透明圆柱形结构,下方开口,上方设置有小型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内部设置有抽气口,通过堵板将放血罐分为上下两腔,且下腔容积大于上腔容积,所述抽气口下部连接有气道和棱针通道,所述放血罐外壁上设置有罐体放气口,所述气道外壁上设置有气道放气口,所述棱针安装在棱针通道内,头部尖锐部位朝外。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所述圆柱形凸台内径大于抽气管道外径,所述棱针通道下端距离放血罐下端2~8cm。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所述抽气口外径大于0.5cm,能够连接真空管。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所述棱针与棱针通道之间为螺纹连接或挤压连接。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当棱针与棱针通道之间为螺纹连接时,所述棱针外壁和棱针通道内侧设置有对应螺纹;当棱针与棱针通道之间为挤压连接时,所述棱针外壁和/或棱针通道内侧设置有相应斜面。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还包括抽血罐,外形与放血罐相同或相似,外壁和气道上无相应放气口。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所述放血罐和抽血罐下部开口分别有圆形和曲面形状,以适应身体不同表面。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棱针通道内设置有内嵌管,内径尺寸与棱针配合。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放血罐外壁上罐体放气口处设置有外凸的气孔台,并配有相应气孔堵头。
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所述棱针安装在棱针通道内后,棱针的针尖露出所述放血罐的罐体底部-0.2~+1.2cm。
下面结合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的使用方法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好消毒过的放血罐、棱针,操作者的双手进行清洗消毒;
步骤2,选定患者治疗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注射麻醉药物;
步骤3,将棱针装入放血罐的棱针通道内,并根据患者治疗部位调节棱针在棱针通道内的高度,使棱针的针尖露出罐体的底部-0.2~+1.2cm;
步骤4,手持放血罐贴近患者治疗部位,罐体直接贴紧在患者治疗部位,或者针尖露出的部分轻轻扎入患者皮肤后,进而使罐体贴紧在患者治疗部位;
步骤5,将真空管连接到抽气口上,手持放血罐,并直接用一根手指或者用套有专用的气孔堵头的手指堵住罐体放气口,利用真空抽取装置抽取放血罐内的空气,使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沿棱针向上移动,在该过程中实现放血,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应刺部位不同选择棱针刺入的深度、速度及出血量;
步骤6,放血完成后或者放血过程因异常叫停时,松开罐体放气口处的手指,进行卸压,让棱针与患者皮肤分离,然后拿走放血罐;
步骤7,取抽血罐,将抽血罐放置在放血的患者治疗部位,利用真空抽取装置抽取抽血罐内的空气,利用真空负压吸取患者治疗部位的血液或瘀物;
步骤8,治疗完毕后,起罐,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或瘀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将棱针内置在放血罐内部,且高度可调,让施针变的更加容易,同时也避免了施针后棱针与其他物件的交叉感染;通过真空负压的方式吸起患者皮肤沿棱针刺入并在该过程中放血,让患者对疼痛不会过于敏感,一旦患者有任何不良反应,可通过放血罐外壁的罐体放气口放气,让棱针与患者皮肤分离,进行后续处理,方便了医生的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血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正视图,图(b)为俯视图。
图3为抽血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棱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放血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放血罐和气孔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放血罐,101、圆柱形凸台,102、气孔台,2、抽气口,3、气道,4、堵板,5、棱针通道,6、罐体放气口,7、气道放气口,8、棱针,801、棱针外螺纹,802、棱针头,9、抽血罐,10、内嵌管,11、气孔堵头,1101、提手,1102、塑胶盖,110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应当理解,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棱针负压泻血排瘀器,包括放血罐1和棱针8,所述棱针8安装在放血罐1的棱针通道5内,头部尖锐部位朝外,可在负压作用下对患者皮肤放血,然后通过罐体放气口6卸压,与之配合的还有抽血罐9,可在负压作用下从患者放血部位吸出血液或瘀物。
下面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血罐1为透明圆柱形结构,下方开口,上方设置有小型圆柱形凸台101,所述圆柱形凸台101内部设置有抽气口2,并通过堵板4沿圆柱形凸台101下边缘将放血罐1分为上下两腔,且下腔容积大于上腔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凸台101内径大于连接在抽气口2外侧的抽气管道外径,所述抽气口外径大于0.5cm,可连接大尺寸真空管,外壁设有倒角,便于真空管的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口2下部连接有气道3和棱针通道5,所述气道3内径与抽气口2内径相同,都大于棱针通道5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血罐1外壁上设置有罐体放气口6,所述气道3外壁上设置有气道放气口7,所述罐体放气口6和气道放气口7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针8与棱针通道5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棱针通道5内径加工有内螺纹;为保证棱针8有足够的调节空间,棱针通道5下端距离放血罐下端2~8cm,可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制作不同的放血罐1。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血罐9外形与放血罐1基本相同,不过外壁和气道3上无相应放气口,相比普通的真空罐,抽血罐9具有更大的抽气口2,可更快的抽取真空,便于治疗,当然,由于不需要安装棱针8,抽气口2下端也是完全可以省略去棱针通道5段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血罐1和抽血罐9下部开口分别有圆形和曲面形状,以适应身体不同表面。
下面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针8头部为尖锐的棱针头802,便于刺穿皮肤,尾部为棱针外螺纹801,与棱针通道5的内螺纹配合,棱针外螺纹801的长度小于棱针通道5的内螺纹长度。
具体的,使用时,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1,准备好消毒过的放血罐1、棱针8,操作者的双手进行清洗消毒;
步骤2,选定患者治疗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注射麻醉药物;
步骤3,将棱针8装入放血罐1的棱针通道5内,并根据患者治疗部位调节棱针8在棱针通道5内的高度,使棱针8的针尖露出罐体的底部-0.2~+1.2cm;
这里的“-0.2cm”是指针尖距离罐体的底部仍有0.2cm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罐体可以直接贴紧在患者治疗部位,待对罐体抽气时棱针才开始扎入皮肤,但为了精确定位扎针位置,最佳的实施手段还是使针尖露出罐体的底部一个“正”的距离,这个“正”的距离以不超过1.0cm为佳。
步骤4,手持放血罐1贴近患者治疗部位,罐体直接贴紧在患者治疗部位,或者针尖露出的部分轻轻扎入患者皮肤后,进而使罐体贴紧在患者治疗部位;
步骤5,将真空管连接到抽气口2上,手持放血罐1,并用一根手指堵住罐体放气口6,利用真空抽取装置抽取放血罐1内的空气,使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沿棱针8向上移动,在该过程中实现放血,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应刺部位不同选择棱针8刺入的深度、速度及出血量;
步骤6,放血完成后或者放血过程因异常叫停时,松开罐体放气口6处的手指,进行卸压,让棱针8与患者皮肤分离,然后拿走放血罐1;
步骤7,取抽血罐9,将抽血罐9放置在放血的患者治疗部位,利用真空抽取装置抽取抽血罐9内的空气,利用真空负压吸取患者治疗部位的血液或瘀物;
步骤8,治疗完毕后,起罐,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或瘀物。
实施例2
参见图5,因棱针8在使用时根据患者治疗部位会经常在棱针通道5内调节上下高度,而放血罐1以及棱针通道5一般为塑料件,两者之间的这种螺纹连接的方式,经常转动的话会造成磨损;为延长放血罐1的使用寿命,在棱针通道5内嵌入一个内嵌管10,所述内嵌管10用金属材料制作,外径尺寸与棱针通道5内尺寸形成过盈配合或者直接在制作放血罐1的罐体时就被棱针通道5包裹在内,内嵌管10内径设置有内螺纹,与棱针8外螺纹配合,长度与棱针通道5相同或者比棱针通道5略短,通过加入此金属材质制作的内嵌管10,可提高放血罐1的有效使用次数。
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他特征,均可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都是用手指来堵住罐体放气口6,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对手指的动作和力度要求比较高,气密性不佳,如果操作久了,还容易导致手指疲劳或麻木。为此,参见图6,本实施提供一种简单省力的标准化封堵器件。
首先,放血罐1外壁上罐体放气口处设置有外凸的气孔台102,并配有相应的气孔堵头11,所述气孔台102当然应当为中空的,与罐体放气口连为一体,与放血罐1内部连通,气孔台102入口处设有锥形倒角,便于气孔堵头11的快速定位;所述气孔堵头11上部为圆环形提手1101,一般按照成人的食指粗度设计,可方便食指的进出,下部为塑胶盖1102,所述塑胶盖1102的下环内尺寸与气孔台102外尺寸相配合,并通过内置的橡胶垫1103密封气孔台102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式的气孔堵头11可提前戴在手指上,进行放血操作时,将其扣在气孔台102上即可,方便操作,密封性更好,分离式的气孔堵头11还可以一对多使用,并能在放血罐1废弃后应用于其他放血罐1,节约了成本,便于制造。
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他特征,均可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