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及由其构成的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309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及由其构成的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场景的快速移动检验装置及系统,以便第一时间现场获得各项急救相关结果,使现场医护人员可更快速地抢救受灾受伤群众,节约救灾时间及相关资源,可提高政府应急救灾能力或战地伤病员救治能力。



背景技术:

poct,point-of-caretesting的简称,即现场快速检验,是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本实用新型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不具备开展完整医学检验项目的场景,提供一种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以及一种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不具备开展完整医学检验项目的场景,提供一种适配的用于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不具备开展完整医学检验项目的场景,提供一种适配的用于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其第一个技术问题:一种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包括经遴选适应于急救场景的poct检验设备组合,完成检验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poct信息终端,以及检验箱体,所述检验箱体包括下箱体和上盖,所述上盖通过铰链与所述下箱体连在一起,所述poct检验设备组合中的poct检验设备与所述信息终端连接,并一起安装在所述检验箱体内。

所述下箱体内通过层板形成分层结构,所述层板通过导轨、导轨轮活动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所述导轨包括高低分布的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与后段之间由中间段平滑过渡。

下箱体内部形成分层结构,便于将检验设备堆叠放置,从而尽量节省存储空间。导轨的设计则方便在使用设备时,让上下层可以错开而互不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层板还可以利用导轨来实现爬坡,以便在下层设备使用时,让出足够高度空间,如此在设备存储时,可无需特别留出操作空间,有利于缩小箱体体积。

所述导轨的前段和/或后段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层板上导轨轮的凹陷,以便定位层板。

所述检验箱体采用拉杆箱。

考虑强度、体积问题,所述检验箱体推荐采用铝镁合金制成。

所述导轨安装在相对的两竖向隔板上,为加强隔板强度以及避免片状隔板边缘伤人,所述隔板上边形成内翻边,该内翻边还构成用于防止所述导轨轮由两所述隔板间脱出的导轨盖,所述导轨盖上形成有限定所述导轨轮由此脱出的缺口,缺口的设计以便层板可以撤离,使下层设备可以取出进行更换维修等。

所述poct信息终端安装在所述检验箱体上盖的内侧,所述上盖内侧设置引线通道,所述poct信息终端与所述poct检验设备的连接线从所述通道内穿过后再与所述检验设备连接。通道的设置,可避免引线凌乱。

所述检验箱体内还设计有由包装缓冲材料如eva棉制成的安装槽,以摆放所述poct检验设备,从而实现防震,防刮伤,牢固固定等。

同时所述包装缓冲材料上还设计有以便充分利用空间的卡槽,可用于存放试剂及医疗配件如设备电池等。

所述poct检验设备组合具体包括:血气分析仪(用于分析钠、钾、氯、离子钙、ph、pco2、po2等检测项目)、免疫层析分析仪(用于分析ck-mb、ctni、myo、nt-pro-bnp、h-fabp,等检测项目)、血凝仪(用于分析act、pt、aptt,pt-inr等检测项目)、免疫分析仪(用于分析β-hcg、afp、psa、cea等检测项目)。该组合可很好地满足移动快速急救检验项目需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可迅速获得凝血、血气、电解质、心肌酶谱等重要指标,而且所有检测项目均可在3~15分钟内完成。急救中,伤员特别是重伤伤员血液ph,氧、二氧化碳等重要气体,碳酸根、钾、钠、氯、钙等物质分析,对于准确判断其呼吸功能、体内酸碱平衡状态,水和电解质是否存在代谢紊乱及紊乱程度,以及鉴别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失调和呼吸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以便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战地急救、院前急救等场景,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资源,本实用新型这种便携的poct检验箱对在这些场景中开展医疗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其第二个技术问题:一种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还包括基于云端的急救poct检验管理信息系统,所述急救poct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包括:

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以及基于web的急救poct管理端模块;

所述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直接采用所述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中的poct信息终端,所述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连接,所述急救poct管理端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所述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连接。

有益效果:

1)poct检验设备能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将经遴选适用于急救场景的poct检验设备组合与完成检验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poct信息终端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开展医学检验工作只需配备这样一个箱子,充分考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不具备开展完整医学检验项目的场景需求,可第一时间现场获得各项急救相关结果,包括电解质检测、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凝血、免疫分析等,从而压缩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运输时间,最大可能地缩短检验周转时间(tat,turnaroundtime),现场医护人员实现快速检验,快速抢救受灾受伤群众,节约救灾时间及相关资源,可有效提高政府应急救灾能力或战地伤病员救治能力;

2)检验箱体采用拉杆箱,使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具有更好的可移动性;

3)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下箱体内部形成分层结构,便于将检验设备堆叠放置,从而尽量节省存储空间,导轨的设计则方便在使用设备时,让上下层可以错开而互不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层板还可以利用导轨来实现爬坡,以便在下层设备使用时,让出足够高度空间,如此在设备存储时,可无需特别留出操作空间,有利于缩小箱体体积;

4)本实用新型遴选了四个poct检验设备进行组合,具体包括:血气分析仪、免疫层析分析仪、血凝仪、免疫分析仪,该组合可很好地满足移动快速急救检验项目需求;

5)本实用新型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检验设备的联网,以便充分利用急救poct检验箱的外部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实现检验质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折叠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展开状态);

图3为实施例一中层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战地急救等场景,现场医护人员须实现快速检验,第一时间现场获得各项急救相关结果,包括电解质检测、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凝血、免疫分析等,遴选市场上的poct检验设备,形成了适用于急救场景的poct检验设备组合,包括血气分析仪、免疫层析分析仪、血凝仪、免疫分析仪。下面实施例一为针对该组合开发的一款适合于急救场景使用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除包括上述poct检验设备组合外,还包括poct信息终端2,以及检验箱体1,poct检验设备组合中的poct检验设备与信息终端2连接,并一起安装在检验箱体1内。

poct信息终端2完成检验数据采集、处理、传输,还具备患者信息录入、处理、显示与存储功能,而且该信息终端2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外界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poct检验设备能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将经遴选适用于急救场景的poct检验设备组合与完成检验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poct信息终端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开展急诊医学检验工作只需配备这样一个箱子,充分考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地急救等不具备开展完整医学检验项目的场景需求,可第一时间现场获得各项急救相关检验结果,包括电解质检测、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凝血、免疫分析等,可压缩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运输时间,从而最大可能地缩短检验周转时间。

本实施例中,poct信息终端2安装在检验箱体1上盖的内侧,可选择通过有线如usbotg接口或无线网络如wifi或蓝牙与上述poct检验设备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有线方式,并在上盖内侧设置引线通道a,以让引线从所述通道a内穿过而与检验设备连接。通道a的设置,可避免引线凌乱。该终端2与各poct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与云端的poct服务器端模块协同,完成用户登录、患者信息录入与采集、poct检验信息采集与录入、poct检验质控流程等流程。

该信息终端须满足下述配置:数据传输接口,包括wifi、wifi热点、蓝牙、usbotg接口;支持gps;支持4g(td-lte/fdd-lte)移动网络;存储(rom)大于32g;电源容量大于4000mah;poct信息终端续航时间大于8小时,待机时间大于72小时。

检验箱体1采用拉杆箱,如图5所示,考虑强度、体积问题,推荐采用铝镁合金打造,其包括下箱体和上盖,上盖通过铰链与下箱体连在一起。

下箱体内通过层板4分成上下两层,如图2、3所示,层板4通过导轨c1、c2与导轨轮d1、d2的配合活动安装在下箱体内,导轨c1、c2包括前段71和后段73,如图4放大图所示,前段71与后段73一低一高分布,前段71与后段73之间由中间段72平滑过渡,导轨c1、c2的后段73上还形成有一个用于容纳层板4上导轨轮d1、d2的凹陷74。

下箱体内部形成分层结构,便于将检验设备堆叠放置,从而尽量节省存储空间。导轨c1、c2的设计则方便在使用设备时,让上下层可以错开而互不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层板4还可以利用导轨c1、c2来实现爬坡,以便在下层设备使用时,让出足够高度空间,如此在设备存储时,可无需特别留出操作空间,有利于缩小箱体体积。导轨c1、c2上凹陷74的设计,则用于定位层板4,避免层板4在下层设备使用过程中突然复位而伤及操作人员。

如图3、4所示,下箱体的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隔板6,导轨c1、c2的单边导轨分装在上述两隔板6上。为加强隔板6强度以及避免片状隔板6边缘伤人,隔板6上边形成内翻边61,该内翻边61同时构成用于防止导轨轮由两隔板6间脱出的导轨盖,导轨盖上形成有限定导轨轮由此脱出的缺口62,缺口62的设计以便层板可以撤离,使下层设备可以取出进行更换维修等。

如图3所示,下箱体底部于两隔板6之间,由eva棉制成并排的两个分别用于安装血气分析仪与凝血检测仪的安装槽11、12,层板4上同样由eva棉制成并排的两个分别用于安装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与免疫分析仪的安装槽13、14。eva棉安装槽用于实现防震,防刮伤,牢固固定等。安装槽11、12、13、14的槽壁上开有卡槽15,以便充分利用剩余空间存放试剂及医疗配件如设备电池等。

在不使用仪器时,隔板4上导轨轮d1、d2分位于导轨c1、c2前段,此时,上、下层设备紧密挨靠,占用最小的收纳空间。使用下层设备时,只需移动隔板4让其上导轨轮d1、d2分别滑动到导轨c1、c2的后段73并于后段凹陷74处定位,此时,上层设备后移与下层设备错开并高度升高,为下层设备腾出足够操作空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还包括基于云端的急救poct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云端的急救poct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三部分: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部署于云端的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以及基于web的急救poct管理端模块。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采用运行在所述一体化急救poct检验箱中的poct信息终端,急救poct客户端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连接,急救poct管理端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急救poct服务端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急救poct移动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检验设备的联网,以便充分利用急救poct检验箱的外部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实现检验质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