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轮廓变化的失禁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8224发布日期:2021-06-01 16:5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厚度轮廓变化的失禁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型尿失禁垫。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单独包装的尿失禁垫和折叠的异型尿失禁垫的堆叠。



背景技术:

尿失禁垫是众所周知的商业物品。这样的物品可以是用于较重的膀胱泄漏的吸收垫,或者是用于轻度膀胱泄漏的较薄的衬垫。

失禁垫通常设有吸收芯,以接收和保留体液。为了使用于较重的膀胱泄漏的失禁垫有效地起作用,吸收芯必须从施加点迅速将体液吸收到结构中,然后将体液分配到整个吸收芯内且遍布吸收芯,以提供最大的泄漏抑制能力。还期望这样的垫舒适并且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即将其定尺寸和构造成适合内衣的裆部中可用的有限空间,同时为穿着者提供安全感。另外,希望即使使用者穿着较紧的衣服,这类物品也要隐蔽、薄且不可见,这可能被视为与上述目的相矛盾。

当失禁垫被穿着者使用时,其暴露于压力下,这倾向于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物品。在吸收垫的中心,这种压力在站立或行走时通常约为2-5kpa,在坐着时约为10-20kpa,在坐着并前倾时为30kpa,而骑自行车时则高达50kpa。为了在吸收物品中保持优异的液体分布特性,重要的是吸收芯在暴露于较高压力时能承受压力并且不塌陷。

进一步的期望是,垫应当整齐并且易于折叠以获得单独的包装尺寸,以便将物品轻易地带入袋子或口袋中并且在使用后易于处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尿失禁垫,该尿失禁垫可承受更大的尿液伤害,舒适并且在整个日常活动中给使用者以高度安全感,同时仍保持隐秘和纤薄。还有一个目的是改进这种失禁垫的折叠和包装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可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尿失禁垫、根据权利要求19的独立包装的尿失禁垫和根据权利要求20的折叠的失禁垫的堆叠来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从属权利要求、以下描述和附图中陈述其它实施例。

如本文所公开的并且根据第一方面的尿失禁垫具有纵向侧边缘和横向端边缘。尿失禁垫还包括流体可渗透的顶片、底片和位于顶片与底片之间的吸收芯。吸收芯具有芯前边缘、芯后边缘、芯第一纵向侧边缘和芯第二纵向侧边缘。吸收芯包括第一芯层和流体控制层。吸收芯在其纵向上具有前部、后部和位于前部与后部之间的中间部。前部和后部各自的长度约为吸收芯的总长度的30%。中间部的长度约为吸收芯总长度的40%并且第一芯层在前部、中间部和后部之上延伸。流体控制层比第一芯层短,并且在前部和中间部中延伸。第一芯层包括100gsm或更高的超吸收材料。吸收芯在纵向上看具有变化的厚度轮廓,中间部内的第一厚度和后部内的第二厚度,在0.5kpa的载荷下测得的中间部内的第一厚度为9mm或更大,第二厚度为4mm或更小。具有第二厚度的区域从芯后端边缘向芯前端边缘延伸30mm以上。

芯的包括流体控制层的部分可以具有第一厚度t1,并且芯的在流体控制层之外的部分可以具有第二厚度t2。

具有第二厚度的区域从吸收芯的第一纵向侧延伸到吸收芯的第二纵向侧。

超吸收材料可以例如在第一芯层中基本上均匀地混合,或者可被设置为第一芯层中的子层。

根据本发明的尿失禁垫具有相对较厚的中间部,从而给穿戴者带来舒适感和渗漏安全感。由于垫与穿着者的身体吻合得很好,因此贴合性也将得到改善。由于中间部较厚,所以垫在胯部区域与穿着者紧密接触,从而使排出的液体直接吸收到吸收芯中,并降低了侧漏的风险。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高度隐秘的尿失禁垫,因为吸收芯的后部在从芯后端边缘向芯前端边缘延伸30mm或更大的部分中具有小于4mm的厚度。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在中间部中比后部中具有显著更大厚度的变化厚度轮廓可以改善防漏安全性以及穿着者对舒适性和良好防漏性的感觉,同时提供高度隐秘的尿失禁垫,因为后部在从芯后端边缘延伸30mm或以上的区域内很薄,穿着者穿着时几乎看不见。

第二厚度可以是4mm或更小,例如3.5至0.3mm或3.0mm至1mm。

第一厚度可以是9mm或更大,例如9mm至16mm,或9mm至12mm。

在吸收芯的纵向上观察到的变化的厚度轮廓在后部中或在包括中间部的一部分和后部的一部分的过渡区域中可以具有第三厚度,第三厚度可以为4.5-8.5mm。这样的第三厚度是与第一和第二厚度相比的中间厚度,可以通过在第一与第二厚度区域之间提供较软的过渡而增加失禁垫的舒适度。

如果折叠线在芯的该区域而不是最厚的区域中,则第三厚度在物品以堆叠形式提供时也可以有利于物品的折叠。

吸收芯在前部中,在从中间部分朝向芯前缘延伸的部分中具有的第一厚度可以是吸收芯总纵向长度的15%至40%之间。

因此,吸收芯的具有第一厚度的部分可以相对较大,前区域中的一部分和后区域中的一部分非常薄。这种构造将带来高度的泄漏安全感,同时提供非常隐秘的失禁垫。

中间部可以具有在0.5kpa载荷下的第一厚度,和在2.5kpa载荷下的第二厚度,并且其中第一厚度与第一压缩厚度之间的差可以小于25%,例如20%或更小。当在尿失禁垫的使用过程中在吸收芯上施加压力时,这种抗压缩吸收芯提供有效的流体吸收性,这将保持其结构和流体流量控制特性。

吸收芯至少在吸收芯的具有第一厚度的一部分中和/或在吸收芯的具有第三厚度的一部分中可以包括200gsm至1000gsm的超吸收材料,从而在设置于穿着者胯部区域中的垫区域中为中间部提供高吸收性。

超吸收材料可以在构成吸收芯的各层内均匀地混合,但是在不同的层之间可以不均匀地分布。超吸收材料也可以例如被设置为构成吸收芯的各层内的子层。

第一芯层至少在吸收芯的具有第二厚度的部分中可包括100至200gsm之间的超吸收材料,这允许薄层在后部和/或前部中也具有相当高的吸收性。

第一芯层可具有位于前部中或在前部与中间部之间的腰部。腰部的宽度可为第一吸收层的前部的最宽横向宽度的50%至75%。位于前部中或位于前部与中间部之间的较窄腰部可进一步确保物品在穿着者的腹股沟中具有合适的贴合性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就位。失禁垫在使用期间保持就位确保了根据本发明的高度防泄漏和失禁垫的隐秘性,因为失禁垫的向前或向后移位可能导致较厚的区域变得更加暴露并且损害了隐秘性。

第一芯层可以设置在流体控制层与流体可渗透的顶片之间,并且因此是上芯层。

吸收芯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呈流体存储层形式的下层芯层。(一个或多个)流体存储层可以位于流体流量控制层与底片之间。

第一芯层可具有从第一吸收层的面向身体侧到第一吸收层的面向衣服侧延伸穿过的开口,该开口设置在前部和中间部中。第一芯层中的开口可以完全延伸穿过该层,从而在物品中形成空腔。开口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开口的纵向延伸范围的80-100%或90-100%位于第一芯层的前部和中间部中,以确保开口相对于物品的润湿点适当地放置。开口的纵向延伸范围的约5%至20%可位于第一芯层的前部中。第一芯层中的开口的纵向延伸范围可以是第一芯层的纵向延伸范围的20-40%,以确保流体流入开口中并且不在顶片的外侧上。开口的横向尺寸可以在第一芯层的前部中大于在第一芯层的中间部中开口的横向尺寸,以便提高穿过开口并进一步进入流体流量控制结构的流体吸入率。因此,获得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确保了液体将被引导到开口并进入流体流量控制结构和芯中。为了泄漏安全性和提高用户的安全感,第一芯层可仅具有一个开口。

吸收芯的后部的最宽横向宽度可以是80-120mm。已证明这可以改善舒适性和防侧漏保护。

可沿着物品的每个纵向侧边缘,至少在芯的前部与中间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在芯的侧向外侧,设置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可以位于顶片与底片之间。物品可以具有不含吸收性材料的空隙,该空隙位于芯的前部与中间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弹性构件与芯之间,尤其是在物品的周缘处的弹性件与第一芯层的周缘之间的区域中。每个弹性构件可具有至少延伸至吸收芯的前部的最宽部分的侧边缘的延伸范围,以利于和促进物品的第一端部的折叠。相应地,为了利于和促进失禁垫的第一端部的折叠,弹性构件可被设置为在纵向上不延伸超过较短的下层芯层的后部的后横向边缘。弹性构件可以不延伸超过物品的第一折叠线以利于围绕折叠线折叠。

失禁垫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失禁垫紧固在支撑裤装例如一条内裤内部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可以是包括粘合剂和机械紧固件的任何常规紧固装置,并且可以被可释放的保护层所覆盖。

比第一芯层短的流体控制层可以设置成不延伸到吸收芯的后部中。

吸收芯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呈流体存储层形式的下层芯层。流体存储层可以位于流体流量控制层与底片之间。

在前部和后部中的每个中,流体存储层可以比第一芯层短,并且在前部和后部中的每个中,流体存储层可以长于流体控制层。

芯位于流体控制层外侧的包括第一芯层以及流体存储层的部分可以具有第四厚度t4。

流体流量控制结构可以例如是包括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和第一穿孔聚合物层的层状结构,其中第一穿孔聚合物层中的聚合物选自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及其混合物和组合。第一穿孔聚合物层的基重可以为50g/m2至150g/m2,或基重为60g/m2至140g/m2。第一穿孔聚合物层可以是非织造材料、薄膜或薄膜/非织造层压材料。第一穿孔聚合物层可以例如是具有穿透孔的三维形成层。所述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可以是基重为50g/m2至150g/m2或60g/m2至140g/m2的高蓬松度材料。用于所述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的聚合物可以是聚酯。流体流量控制结构也可以是三层结构,其由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第一穿孔聚合物层和第二穿孔聚合物层组成。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可以被夹在第一穿孔聚合物层与第二穿孔聚合物层之间。第二穿孔聚合物层也可以是三维形成层,其具有从幅的第一表面朝幅的第二表面延伸并且在第二表面上形成突起的孔。

流体流量控制结构可以具有相对较高的弯曲刚度。高弯曲刚度为吸收性物品提供了抵抗在物品穿着者大腿之间横向压缩的更高能力,并抵消了穿着过程中物品的不希望的变形。通过改进的astmd4032-82圆形弯曲程序测得的流体流动控制结构中层压材料的抗弯刚度或抗挠性可以为0.5-5n,优选为1-4n。

本文并且根据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单独包装的尿失禁垫,其包括尿失禁垫和包装片。尿失禁垫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尿失禁垫。失禁垫具有在纵向上延伸的长度和在横向上延伸的宽度。包装片具有在所述纵向(l)上延伸的长度和在横向上延伸的宽度。包装片被设置成覆盖失禁垫长度的75%至95%的失禁垫的底片,使得对应于失禁垫后端部的第一端部具有不含包装片的部分。失禁垫围绕第一横向折叠线折叠,以第一端部覆盖中央部分,第二端部围绕第二横向折叠线并覆盖第一端部。

因此,失禁垫首先以失禁垫后端部被折叠,且前端部覆盖垫的后端部,使得前端部分中的顶片与没有包装片的部分中的底片接触,且包装片覆盖垫后端部的其余部分。

包装片还可以在例如前边缘部分处设置有粘合剂,以密封覆盖在失禁垫后端部上的包装片。

本文中并且根据第三方面公开了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折叠的失禁垫的堆叠。该堆叠包括多个尿失禁垫,其中多个折叠的失禁垫中的每个折叠的失禁垫绕第一横向折叠线折叠,以第一端部覆盖中央部分,第二端部绕第二横向折叠线折叠并覆盖第一端部。在第一或第二横向折叠线之一处,吸收芯具有第二厚度或第三厚度,而在第一或第二横向折叠线中的另一个处,吸收芯具有第一厚度。折叠的失禁垫以头对脚的关系被堆叠。

第一端部可以对应于失禁垫前端部或失禁垫后端部,然后第二端部对应于前部部或后端部中的另一个。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各自对应于失禁垫总长度的约30%,而中央部分可对应于失禁垫总长度的约40%。

吸收芯在第一和第二横向折叠线处具有不同厚度的事实可能由于折叠物品的两个相对边缘处的厚度不均匀而导致不稳定和不均匀的堆叠。当将折叠物品被包装在包装中时,这也可能导致困难以及外包装内的使用空间不足和不美观包装。通过以头对脚的关系堆叠折叠的失禁垫,克服了根据本发明的失禁垫的堆叠问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通过非限制性示例并参考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文所公开的尿失禁垫;

图2示出了本文所公开的尿失禁垫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文所公开的尿失禁垫的俯视图;

图4a-c示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尿失禁垫的连续折叠步骤的正视图;

图5是折叠的失禁垫的堆叠的透视图,其包括如本文所公开的多个尿失禁垫;

图6是尿失禁垫和包装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附图及其描述中阐述的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当失禁垫1被穿戴时从旨在面向穿戴者身体的一侧观察到的失禁垫1。垫1具有两个纵向侧边缘2、3,所述纵向侧边缘2、3具有相等的长度并且总体上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前端边缘4和后端边缘5在垫1的端部处横向延伸。在使用垫1的过程中,后端边缘5旨在朝着穿着者的臀部向后定向,前端边缘4则旨在朝向穿着者的腹部面向前。垫1包括流体可渗透的顶片8,流体不可渗透的底片9和具有芯前边缘10a、芯后边缘10b、芯第一纵向侧边缘10c和芯第二纵向侧边缘10d的吸收芯10。吸收芯10包括三个芯层11、12和18。第一芯层11位于顶片8和呈流体流动控制结构12形式的下芯层之间。流体流动控制结构12位于第一芯层11和呈流体存储结构18形式的下芯层之间,该下芯层位于流体流动控制结构12与底片9之间。吸收芯10在其纵向上分为前部13、中间部14和后部15。吸收芯10的前部13和后部15的长度分别约为吸收芯10总长度的30%。中间部14的长度约为吸收芯10总长度的40%。吸收芯10在中间部14具有9mm或更大的第一厚度t1,例如约11mm的厚度。吸收芯10进一步在吸收芯10的后部15内具有4mm或更小的第二厚度t2,例如约3mm的厚度。该图中的吸收芯在前部区域中还具有4mm或更小的第三厚度t3,例如约3mm的厚度,并且在包括中间部14的一部分和后部的一部分的过渡区域中具有第四厚度t4,该第四厚度t4是4.5mm至8.5mm。所述厚度在0.5kpa的载荷下测量。

第一芯层11在吸收芯10的前部13、中间部14和后部15之上延伸。流量控制结构12部分地在吸收芯10的前部13之上延伸和在吸收芯10的中间部14之上延伸。流量控制结构12的后端边缘位于中间部14与后部15之间的过渡处。流体存储层18在中间部14之上并且部分地在后部15和前部13之上延伸。第一芯层11和流体存储层18可以例如包括超吸收颗粒和纸浆纤维的混合物。流体流量控制结构可以例如是三层结构,其由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第一穿孔聚合物层和第二穿孔聚合物层组成。未穿孔纤维聚合物层可以被夹在第一穿孔聚合物层与第二穿孔聚合物层之间。第一和第二穿孔聚合物层也可以是三维形成的层,其具有从幅的第一表面朝幅的第二表面延伸并在第二表面上形成突起的孔。

顶片8和底片9沿着吸收芯10的整个周缘一起侧向地延伸到吸收芯10的外侧,并且在沿垫1的周缘在边缘接合处彼此连接。边缘接合可以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当方式形成,例如通过粘合剂、超声结合、热结合等。顶片8和底片9可以由适合于本文所公开目的的任何材料构成,例如非织造或薄膜材料。

弹性构件17、17'如弹性材料例如泡沫弹性体的带或绳,设置在顶片8与底片9之间并沿垫1的纵向侧边缘2、3设置。该物品具有不含吸收性材料的空隙,该空隙在芯10的前部13与中间部14之间的过渡处侧向地位于弹性件17、17'与吸收芯10之间。每个弹性构件17、17'延伸到吸收芯10的前部13的最宽部分的侧向边缘。

本发明的物品的一个例子是图1的失禁垫,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芯,18gsm的纺粘热塑性非织造材料的顶片,以及25gsm的塑料膜和热塑性非织造材料的层压体的底片。物品的各部件通过粘合剂和焊接彼此连接。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失禁垫的平面图,并且两者都从当穿戴垫1时旨在面向穿戴者身体的一侧观察。垫1具有两个纵向侧边缘2、3,它们具有相等的长度并且总体上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前端边缘4和后端边缘5在垫1的端部处横向延伸。在使用垫1的过程中,后端边缘5旨在向后定向,并且前端边缘4旨在朝着穿着者的腹部面向前方。垫1包括流体可渗透的顶片8、流体不可渗透的底片9和包括三个芯层11、12和18的吸收芯10。第一芯层11位于顶片8与流体流动控制结构12之间。流动控制结构12位于第一芯层11与流体存储结构18之间。吸收芯10在其纵向上被分为前部13、中间部14和后部15。第一芯层11在吸收芯10的前部13、中间部14和后部15之上延伸。流量控制结构12在吸收芯10的前部13的一部分之上和中间部14之上延伸。吸收芯10在吸收芯10的前部13与中间部14之间具有窄的横向宽度16。

弹性构件17、17′沿着垫1的纵向侧边缘2、3设置在顶片8与底片9之间。物品具有在侧向上位于弹性构件17、17′之间的不含吸收性材料的空隙。

如图2中后部15中用箭头标示的t2所示,具有第二厚度t2的区域从芯后边缘10b向芯前边缘10a延伸至少30mm或更多,例如在延伸吸收芯10的总纵向长度的大约5%至40%的区域中。具有第三厚度t3的区域从芯前边缘10a朝着芯后边缘10b延伸,并在前部13中由箭头标记的t3表示。该区域从芯前边缘开始朝向芯后边缘10b延伸约15mm或更多,例如至吸收芯10的总纵向长度的约5%至15%。

标有t1的箭头内区域对应于吸收芯10的具有厚度t1的区域。吸收芯在前部13中在从中间部14朝向芯前边缘10a延伸的部分中具有吸收性芯10总纵向长度的15%至40%的第一厚度t1。

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图1的失禁垫1的连续折叠步骤。在图4a中,垫1的第一端部19在第一折叠步骤中围绕与吸收芯10的具有第二厚度t2或第四厚度t4的一部分重合的第一横向折叠线22折叠,直至第一端部19与失禁垫1的中央区域21接触为止,即折叠直至第一端部19的顶片8与中央区域21的顶片8接触为止。在该示例中,第一端部19和第二端部20对应于失禁垫1总长度的大约30%,而中央部分21对应于失禁垫1的总长度的大约40%。

图4b示出了第二折叠步骤,其中失禁垫1的第二端部20围绕与吸收芯10的具有9mm或更大例如约11mm的第一厚度t1的一部分重合的第二横向折叠线23折叠,直至其与失禁垫1的已折叠的部分19接触为止,即第二端部20的顶片8面对第一端部19的底片。图4c示出了最终折叠的失禁垫1。如果将失禁垫1单独包装在包装片中,则顶片将面向底片,且也将与包装片直接接触。

通过将第二端部20折叠到第一端部19上,第二横向折叠线23变得更柔软且不那么明显,并且失禁垫1的前部在展开后和使用失禁垫1时更容易呈杯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失禁垫1的堆叠100。失禁垫1在头对脚堆叠100中以头对脚的关系堆叠。由于失禁垫1在第一和第二横向折叠线处具有不同的厚度这一事实,因此,几个这样的失禁垫堆叠中的头对头的关系将会导致在每个横向折叠线处的高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折叠的失禁垫100的不稳定的堆叠。

图6示出了具有附接的包装片30的展开的失禁垫1的俯视图。尿失禁垫1是根据先前附图的尿失禁垫。失禁垫1具有在纵向l上延伸的长度lp和在横向t上延伸的宽度wp。包装片30具有在纵向l上延伸的长度lws和在横向t上延伸的宽度wws,其中包装片的宽度wws大于失禁垫1的宽度wp。如图6所示,包装片30被设置为覆盖失禁垫1的长度lp的75%至95%的失禁垫1的底片9,以使在该图中与失禁垫1的后端部相对应的第一端部19具有不含包装片30的部分24。因此,包装片30完全覆盖第二端部20和中央部分21,但没有完全覆盖第一端部19,从而使失禁垫1的后端中的部分24不含包装片30。包装片30的长度lws可以因此等于或稍短于失禁垫1的长度lp。

失禁垫1旨在绕第一横向折叠线22折叠,其中第一端部19覆盖在中央部分21上,第二端部20围绕第二横向折叠线23折叠并且覆盖在第一端部19上。包装片30在顶部边缘区域中设有粘合剂25,用于一旦折叠了失禁垫1和包装片30,便密封抵靠覆盖在失禁垫1的第一端部19上的包装片30。

因此,失禁垫将首先以失禁垫的后端部被折叠且前端部覆盖后端部,使得前端部中的顶片与无包装片的部分中的底片接触,并且包装片覆盖失禁垫后端部的其余部分。

厚度测量

厚度是通过带有0.5kpa或2.5kpa附加载荷的测量尺确定的。测量尺以13mm/s的速度下降到样品上。当测量尺接触样品表面5秒钟后,在数字测厚仪/测试仪上读取厚度。如果在所述中间部和/或前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一吸收层具有从面向身体侧延伸到衣服侧的开口,则在该开口外侧的部分中确定厚度,使得第一吸收层包括在厚度t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