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组合物和护肤品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7240发布日期:2019-04-29 14:0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及护肤品领域,特别是涉及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组合物和外用制剂。
背景技术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俗称“红血丝”,是指因面部角质层薄弱导致毛细血管位置更容易接触和感知到外界环境变化,从而造成毛细血管扩展而引起的面部现象。面部红血丝患者的面部看上去比一般正常肤色红。人们常称高原脸或红脸蛋或是烂苹果,有的仅仅是两侧颧部发红,边界呈圆形,一般呈丝线状排列。对于皮肤薄而敏感的人来说,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严重者还会形成沉积性色斑,难以治愈。很显然,面部有红血丝会影响到患者的形象,特别是对于很多爱美的女性患者,对于这一现象必然很在意,这既影响美观,又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但现有的药物或护肤品往往难以有很好的疗效,是广大患者的心头之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组合物和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使患者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消退,致敏性低。在中医领域,红血丝又叫做“赤红面”,主要原因为:心肺郁热,血行不畅,心血供应不足和脉络瘀滞所致肌肤失养,需要用时间来调理和改变,通过中药的治疗方法往往比西药更安全有效,且不会产生依赖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母雪莲花20~50份、红花15~30份、黄芪18~30份、黑枸杞10~20份和诃子10~18份。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取水母雪莲花;(2)取红花;(3)取黄芪;(4)取黑枸杞;(5)取诃子;(6)醇提。其中,(1)~(5)中的任一项或两项以上可以与(6)组合,即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组合形式:a、分别独立取(1)~(5),分别醇提;b、(1)~(5)中至少有两项组合后醇提,(1)~(5)中的剩余部分可以单独或组合后醇提;例如,取水母雪莲花和红花,混合醇提,黄芪、黑枸杞、诃子分别单独醇提;或者,取黄芪和诃子,混合醇提,水母雪莲花、红花和黑枸杞三者混合醇提,等等。当然,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常规的脱脂、混合、浓缩、干燥中的一项或多项操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参考本领域常规方法添加。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母雪莲花提取物18~45份、红花提取物13~26.5份、黄芪提取物15~26.5份、黑枸杞提取物8.5~18份和诃子提取物8.5~15.5份。本发明所述水母雪莲花选用菊科植物水母雪莲花的干燥全草,该药为中藏药常用药材,其味甘苦,性温,可活血化瘀,愈头面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雪莲花中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等有效成分,因而其具有抗炎,抗辐射,清除自由基的生物学功能。本发明所述红花选用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红花性温,无毒,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红中含有黄酮,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能对皮肤老化起到一定防御作用,还能活血化瘀。本发明所述黄芪选用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微温,无毒,补中益气,为补药之长;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中黄酮,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因而其有较强的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及补气作用。本发明所述黑枸杞选用茄科植物黑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在藏医中应用广泛,黑枸杞性温,无毒,可延缓衰老,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研究证明黑枸杞众含有大量黄酮,以及原花青素等成分,以上成分均为最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可延缓皮肤组织细胞衰老,增加毛细血管弹性。本发明所述诃子选用使君子科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传统的藏医药材,诃子性微温,无毒,收敛降气,敛肺涩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诃子中黄酮,鞣酸类成分居多,鞣酸类能抑制组织胺脱羧酶。本发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现代药理研究做为指导依据进行选药,选用上述药物组成的组合物选择黄芪用以补气生血,同时选用活血化瘀药红花,从根本上解决红血丝的发病机理,与组合物中的水母雪莲花、黑枸杞、诃子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可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且对因淤血形成的面部红血丝起到明显的修复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红血丝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物均为醇提取物。所述醇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各原料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分别将各原料药材粉碎后,脱脂后,醇提,取醇提液,浓缩、干燥即得各原料药材提取物;(2)将步骤(1)制得的各原料药材提取物混合即得。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醇提采用的是超声提取,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加速细胞内有效物质的溶解,提高提取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产品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外用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皮肤外用的护肤品、药品、保健品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产品,包含上述任意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护肤品或皮肤外用药品。所述护肤品或皮肤外用药品包括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或其中的活性成分,以及化妆品领域、医学领域可接受的辅料,当然,还可包括具有其他治疗功能的有效组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护肤品,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上述任意所述组合物10~15%、卡波姆0.5~1.0%、洋甘菊纯露1.0~2.0%、透明质酸0.01~0.05%、甘油2.5~3.0%、丁二醇0.5~1.0%、三乙醇胺0.5~1.0%、神经酰胺0.01~0.06%、乳木果油2.0~3.0%、单硬脂酸甘油酯1.5~2.5%、葡萄籽油1.0~2.0%、霍霍巴油1.0~2.0%、角鲨烷0.1~0.5%、茶树精油0.5~1.0%、玫瑰精油0.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内容:(1)卡波姆、洋甘菊纯露、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神经酰胺、三乙醇胺和去离子水,加热得混合物a;(2)将乳木果油、单硬脂酸甘油酯、葡萄籽油、霍霍巴油和角鲨烷,加热得混合物b;(3)将混合物b加入混合物a中,均质乳化,得乳化液;(4)将所得乳化液,与茶树精油、玫瑰精油和组合物混合,均质,即得。由于精油存在挥发性,在加入精油时,为了避免高温导致的精油挥发损耗,可以适当调节乳化液的温度。例如,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在50℃左右加入精油,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温度,包括但不限于40℃、45℃等等。温度的选择,只要能够避免精油挥发,同时保证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组合物可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活血化瘀,对面部红血丝能起到明显的修复作用,致敏性低,安全性高,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红血丝的护肤品或药品。(2)本发明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有效得到用于后续制备护肤品或药品时使用的治疗面部红血丝的组合物。(3)本发明护肤霜对于面部红血丝的患者治愈率高,效果显著,且致敏性低,安全性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水母雪莲花提取物的制备:药材先进行粉碎,再采用乙醚脱脂,除去脂溶性杂质,再用质量分数为50%的甲醇在50℃超声提取1h,后离心,过滤;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将浓缩物蒸干,碾成粉末,得到水母雪莲花提取物粉末,得率为90%。红花提取物或黄芪提取物的制备:药材先进行粉碎,再采用乙醚脱脂,除去脂溶性杂质,再用质量分数为75%的甲醇在75℃超声提取1h,过滤;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将浓缩物蒸干,碾成粉末,得到红花提取物粉末(得率为87%)或黄芪提取物粉末(得率为87%)。黑枸杞提取物的制备:药材先进行粉碎,再采用乙醚脱脂,除去脂溶性杂质,再用质量分数为60%的甲醇在50℃超声提取25min,过滤;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将浓缩物蒸干,碾成粉末,得到黑枸杞提取物粉末,得率为89%。诃子提取物的制备:药材先进行粉碎,再采用乙醚脱脂,除去脂溶性杂质,再用质量分数为30%的甲醇在50℃超声提取1h,过滤;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将浓缩物蒸干,碾成粉末,得到诃子提取物粉末,得率为86%。分别使用表1中h~l组的各组对应用量原料通过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相应的提取物,再混合得到本发明各组组合物。表1hijkl水母雪莲花(g)2530203642红花(g)2222251916黄芪(g)2218272018黑枸杞(g)1518181410诃子(g)1612101114实施例2本发明护肤霜基础方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卡波姆0.5~1.0%,洋甘菊纯露1.0~2.0%,透明质酸0.01~0.05%,甘油2.5~3.0%,丁二醇0.5~1.0%,三乙醇胺0.5~1.0%,神经酰胺0.01~0.05%,乳木果油2.0~3.0%,单硬脂酸甘油酯1.5~2.5%,葡萄籽油1.0~2.0%,霍霍巴油1.0~2.0%,角鲨烷0.1~0.5%,茶树精油0.5~1.0%,玫瑰精油0.01~0.05%,用去离子水补充至100%。对不同配比的基础方的护肤基础霜进行保湿性检测,选出最佳配比的基础方:采用skicon200型皮肤角质层水含量测量仪测试皮肤的水合作用,它的测定原理是由于角质层含有大量电解质,存在水中的电解质具有导电性,这种现象也产生在皮肤表面,通过测试探头与皮肤接触后,电导率的变化来反应皮肤的水合状态。受试者为健康无皮肤病的女性,实验条件为测试期间要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恒定,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30%~60%。测试样品为:(1)本发明①~⑤组不含组合物的护肤基础霜;(2)10%甘油护肤霜作为标准参照物。检测结果见表2。其中,①~⑤组基础护肤霜中各组分的配比如表2:表2护肤基础霜的制备方法为:将a相中各原料混合,加热至75℃,保温15分钟;将b相中各原料混合,加热至85℃,保温25分钟。将b相原料缓慢加入a相中,均质乳化20分钟。冷却至50℃时依次加入c、d相原料,继续均质15分钟,即得护肤基础霜。保湿性能测试方法为:(1)确定左右前臂测试区域,区域面积为5cm×5cm,分别测试该区域的空白值。(2)将10%甘油护肤霜涂抹于一区域为参照样品,将本发明护肤霜涂抹于另一区域为测试品,用量为2mg/cm2。(3)使用后30min,60min,120min进行测试,测试3~4个点,分别记录其导电率求平均值,结果如表3所示。表3使用甘油护肤霜或①~⑤组护肤基础霜皮肤电导率比较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看出:本发明①~⑤组护肤基础霜与10%甘油护肤霜的电导率变化相接近,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其中④组的保湿性能最好,确定为本发明的护肤基础霜的最佳配比基础方。采用最佳基础方分别制备如表4所示的本发明的⑥~⑧组护肤霜,其中,组合物均使用的是组合物k:表4本发明护肤霜的制备方法为:将a相中各原料混合,加热至75℃,保温15分钟;将b相中各原料混合,加热至85℃,保温25分钟。将b相原料缓慢加入a相中,均质乳化20分钟。冷却至50℃时依次加入c、d、e相原料,继续均质15分钟,即得本发明护肤霜。将本发明⑥~⑧组护肤霜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测试其保湿性,测试结果见表5。表5使用本发明的⑥~⑧组护肤霜的皮肤电导率变化时间⑥(uv)⑦(uv)⑧(uv)0min35835535830min11812112060min868889120min545555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加入组合物过后,本发明的护肤霜的保湿性能较无组合物的护肤基础霜更好,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加入后,与护肤霜的其他组分发挥了协同作用,增强了护肤霜的保湿性能。从上述数据还可以看出,组合物的用量改变对本发明护肤霜的保湿性能影响不大,最终选定第⑧组护肤霜的组分配比为本发明护肤霜的最佳配比。下面通过试验例证明本发明组合物和护肤霜对于红血丝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试验例1皮肤致敏性实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本发明的治疗面部红血丝的护肤霜对豚鼠皮肤的致敏性。本试验中所用的护肤霜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k组组合物的护肤霜(配比为第⑧组护肤霜最佳配比)。选用普通级豚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控制在180~250g,试验期间,室温控制在20℃-22℃,湿度40%~67%,照明12h/12h昼夜明暗交替。按编号对豚鼠进行染色,用饱和苦味酸(黄色)溶液染色标记个位数,用2%硝酸银溶液(咖啡色)标记十位数;按性别分开饲养,每一笼盒放五只豚鼠,笼盒外贴上标签,标识动物类别,性别,给药途径,动物编号,以及实验日期等信息。依据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随机分为空白基质组、阳性对照组、药物组合物组。其中空白基质组10只豚鼠,其余两组各20只豚鼠,每组豚鼠雌雄各半。先后进行诱导致敏和激发接触试验,两个实验之间先后进行10天的洗脱期。诱导接触试验方法为前24h备皮,减去豚鼠脊柱各两侧2cm×2cm区域的被毛。阳性对照组:取2.5%2,4-二硝基氯代苯的丙酮溶液0.2g,分别用两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保鲜薄膜覆盖,以无刺激纱布覆盖6h,移去覆盖物,用温水清除残留受试样品,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在空白基质组动物相同部位涂空白基质(生理盐水)0.1g,试验组涂本发明护肤霜0.1g,按同样步骤进行诱导试验。激发接触则是在末次给受试物致敏接触后14天(即实验第28天),在试验组豚鼠背部背皮处涂覆0.1g的本发明护肤霜,封包和固定,6h后去掉受试物,立刻观察,然后于24h、48h、72h再次观察皮肤过敏情况。阳性对照组用2.5%2,4-二硝基氯代苯的丙酮溶液0.2g,空白基质组动物相同部位涂空白基质0.1g,在致敏后1h、24h及激发后24h、48h、72h观察给药皮肤红斑、水肿和其他异常反应。按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并计算各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按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判断过敏反应发生程度。过敏反应发生率=(组内出现皮肤红斑、水肿或全身过敏反应的动物数/该组动物总数)×100%。激发接触试验后24h、48h、72h,根据《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评判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致敏反应评分≥2分时,判定该动物皮肤致敏反应阳性,计算致敏率(≥2分动物数/该组动物数×100%),并按《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皮肤致敏反应实验分级标准判定本发明组合物对豚鼠皮肤的致敏强度。皮肤致敏反应程度评分标准见表4,皮肤致敏反应程度分级标准见表5,试验结果见表6。表4皮肤致敏反应程度评分标准表5皮肤致敏反应程度分级标准表6药物组合物豚鼠皮肤过敏反应评价由上述结果可知,激发后6h,阳性对照组组豚鼠激发部位皮肤全部出现红斑,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0%,过敏反应评价为极强致敏。激发后48h,阳性对照组豚鼠激发部位皮肤仍全部有红斑,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0%,过敏反应评价仍为极强致敏。而对于空白基质组和试验组,激发24h、48h、72h后,空白基质组、试验组的豚鼠激发部位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水肿情况,也未出现其他异常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过敏反应评价均为未见皮肤过敏反应。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含组合物的护肤霜致敏性低,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试验例2护肤霜效果测试下述试验中,治疗使用的护肤霜为实施例1制得的h~l组的组合物按照实施例2第⑧组的最佳配比和方法制备的护肤霜。选择面部红血丝患者300例,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35岁,病程1年~15年。皮肤受损主要在颧部,面颊和鼻翼两侧,均为非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其中化妆品使用不当82例,美容护理不当75例,外用皮肤药物所致者58例,日照导致者85例,但无明显皮肤萎缩,未做过激光,活细胞疗法等治疗,将其随机分为6组(治疗组5组、对照组1组),6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的护肤霜,在清洁面部后将霜剂涂抹于面部毛衣血管扩张处,3次/天。对照组:用第④组护肤基础霜按上述方法涂抹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处,3次/天。治疗60天后观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见表7,其中,组别为h,表示该组患者使用的护肤霜含有的组合物为实施例1种h组的组合物,i、j、k、l组同理。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客观体征:面部毛细血管的改善标准分为4级:痊愈:毛细血管扩张消退达90%-100%;显效:毛细血管扩张消退达70%-89%;有效:毛细血管扩张消退30%-69%;无效:毛细血管扩张消退在30%以下或者无明显变化。表7患者客观体征改善情况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含本发明组合物的第④组护肤基础霜对红血丝的改善有效率低,而本发明护肤霜均能有效改善面部红血丝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使患者面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消退,对面部红血丝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含有本发明k组的组合物的护肤霜疗效最突出,适合推广以该配方的组分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面部红血丝的护肤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