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629发布日期:2019-03-16 00:0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药物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
背景技术
:烧伤和烫伤是由外因造成的高温、强光等对皮肤、机构的损伤,一旦不及时治疗会引发皮肤腐烂化脓等恶性现象。目前治疗药物及方法主要通过以西医为主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措施;西医主张伤口消毒,再经行坏死细胞的清理,然后包扎,不主张伤口上药,以内用药为主,这种方法实际并不能起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费用及其昂贵,另外西药可能含有有激素,常伴有副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所述外用油膏由以下原料组成:散瘀草30-100份,山茶籽20-60份,石婵草30-100份,地榆炭50-150份,大黄炭50-150份,凤凰衣20-80份,冰片20-50份,紫草30-100份,儿茶20-60份,卷柏30-100份,山卷莲30-100份。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原料的组分分别为散瘀草50份,山茶籽40份,石婵草60份,地榆炭70份,大黄炭120份,凤凰衣55份,冰片35份,紫草55份,儿茶40份,卷柏85份,山卷莲3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如下重量成分称取各个原料:散瘀草50份,山茶籽40份,石婵草60份,地榆炭70份,大黄炭120份,凤凰衣55份,冰片35份,紫草55份,儿茶40份,卷柏85份,山卷莲35份;s2、将步骤s1中的散瘀草、石婵草、地榆炭、大黄炭、凤凰衣按重量比例投放入中药研磨机中,获得研磨颗粒,将研磨颗粒取出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投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获得烘干颗粒;s4、将步骤s1中的冰片、儿茶、卷柏、山卷莲加水进行熬制,熬制后过滤药渣,获得混合药液;s5、将烘干颗粒投入混入药液中,继续熬制,熬制获得获得膏状药物。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研磨机的研磨时间设置为15~30min,研磨颗粒通过100~300目筛网进行筛选,筛去废渣;搅拌时间设置为20~40min。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所述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2h,烘干温度为150~180℃。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加水熬制时,药物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0~25,熬制时间为水沸后50~80min,过滤药渣时使用医用纱布进行过滤。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熬制温度为80~90℃,熬制时间为7~9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成的油膏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烧烫伤为不内外因,与实时节气相关,清热凉血,去腐生肌,效果显著;且此配方为外用方,安全无副作用,功效显著;制成的油膏在使用时用麻油混合,均匀涂抹患处,使用方便;且油膏中采用原料均为常见药物,成本低廉,能够大批量生产供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所述外用油膏由以下原料组成:散瘀草30-100份,山茶籽20-60份,石婵草30-100份,地榆炭50-150份,大黄炭50-150份,凤凰衣20-80份,冰片20-50份,紫草30-100份,儿茶20-60份,卷柏30-100份,山卷莲30-100份。实施例1: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具体原料组分分别为散瘀草50份,山茶籽40份,石婵草60份,地榆炭70份,大黄炭120份,凤凰衣55份,冰片35份,紫草55份,儿茶40份,卷柏85份,山卷莲35份。上述油膏的制作步骤为:s1、按如下重量成分称取各个原料:散瘀草50份,山茶籽40份,石婵草60份,地榆炭70份,大黄炭120份,凤凰衣55份,冰片35份,紫草55份,儿茶40份,卷柏85份,山卷莲35份;s2、将步骤s1中的散瘀草、石婵草、地榆炭、大黄炭、凤凰衣按重量比例投放入中药研磨机中,获得研磨颗粒,将研磨颗粒取出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研磨时间为20min,搅拌时间为20min,使用100目筛网进行筛选;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投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获得烘干颗粒;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60℃,烘干时间为1.5h;s4、将步骤s1中的冰片、儿茶、卷柏、山卷莲加水进行熬制,熬制后过滤药渣,获得混合药液;药物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2,熬制时间为65min;s5、将烘干颗粒投入混入药液中,继续熬制,熬制获得获得膏状药物;熬制时间为8h,熬制温度为85℃。实施例2: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具体原料组分分别为散瘀草60份,山茶籽20份,石婵草70份,地榆炭55份,大黄炭130份,凤凰衣45份,冰片45份,紫草50份,儿茶40份,卷柏80份,山卷莲55份。上述油膏的制作步骤为:s1、按如下重量成分称取各个原料:散瘀草60份,山茶籽20份,石婵草70份,地榆炭55份,大黄炭130份,凤凰衣45份,冰片45份,紫草50份,儿茶40份,卷柏80份,山卷莲55份;s2、将步骤s1中的散瘀草、石婵草、地榆炭、大黄炭、凤凰衣按重量比例投放入中药研磨机中,获得研磨颗粒,将研磨颗粒取出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研磨时间为15min,搅拌时间为25min,使用250目筛网进行筛选;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投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获得烘干颗粒;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1h;s4、将步骤s1中的冰片、儿茶、卷柏、山卷莲加水进行熬制,熬制后过滤药渣,获得混合药液;药物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4,熬制时间为75min;s5、将烘干颗粒投入混入药液中,继续熬制,熬制获得获得膏状药物;熬制时间为9h,熬制温度为90℃。实施例3:一种外用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油膏,具体原料组分分别为散瘀草70份,山茶籽45份,石婵草70份,地榆炭100份,大黄炭80份,凤凰衣70份,冰片350份,紫草80份,儿茶55份,卷柏55份,山卷莲85份。上述油膏的制作步骤为:s1、按如下重量成分称取各个原料:具体原料组分分别为散瘀草70份,山茶籽45份,石婵草70份,地榆炭100份,大黄炭80份,凤凰衣70份,冰片350份,紫草80份,儿茶55份,卷柏55份,山卷莲85份;s2、将步骤s1中的散瘀草、石婵草、地榆炭、大黄炭、凤凰衣按重量比例投放入中药研磨机中,获得研磨颗粒,将研磨颗粒取出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研磨时间为30min,搅拌时间为30min,使用150目筛网进行筛选;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投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获得烘干颗粒;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75℃,烘干时间为2h;s4、将步骤s1中的冰片、儿茶、卷柏、山卷莲加水进行熬制,熬制后过滤药渣,获得混合药液;药物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5,熬制时间为75min;s5、将烘干颗粒投入混入药液中,继续熬制,熬制获得获得膏状药物;熬制时间为7h,熬制温度为80℃。按实施例1-3中所述配比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油膏,通过临床测试评定其数据,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结痂时间生皮时间愈合时间实施例11周内1周内3周~4周实施例21周内1周~2周5周~6周实施例31周~2周1周内4周~5周由表中获悉,实施例1的临床效果,优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本发明油膏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烧烫伤为不内外因,与实时节气相关,清热凉血,去腐生肌,效果显著;且此配方为外用方,安全无副作用,功效显著;制成的油膏在使用时用麻油混合,均匀涂抹患处,使用方便;且油膏中采用原料均为常见药物,成本低廉,能够大批量生产供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