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装置及递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6510发布日期:2019-07-31 09:2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动脉瘤装置及递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动脉瘤治疗的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可能是复杂且难以治疗的。例如,当动脉瘤位于关键组织附近时,治疗通路可能受到限制或不可用。由于颅脉管周围的脑组织相应的有限治疗通路,此类因素尤其与颅动脉瘤有关。

现有解决方案包括血管内治疗通路,其中动脉瘤囊的内部体积被移除或排除在动脉血压和血流之外。在这方面,因为动脉瘤的内壁可能继续受到血液流动和相关的压力,所以动脉瘤破裂仍然是可能的。

血管内或其他外科方法的替代方案可包括闭塞装置。这种装置通常具有并入的多个栓塞线圈,这些线圈使用微导管递送系统将其递送到脉管系统。例如,当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通常首先通过髋部或腹股沟区的股动脉将具有栓塞线圈的递送导管插入非颅血管系统。然后,将导管引导至脑壳内的感兴趣位置。然后,动脉瘤的囊中可以填充有栓塞材料以形成血栓块,所述血栓块保护动脉壁不受血流和相关压力的影响。然而,这种闭塞装置确实存在某些缺点,包括质量效应,这会导致大脑及其神经受到压迫。

一种特定类型的闭塞方法致力于递送和治疗动脉瘤的入口或“颈部”而不是动脉瘤的体积。在这种“颈部”方法中,通过使穿过颈部的血流量最小化,可以实现进入动脉瘤的流动停止。继而,血栓块可以自然形成,而不必递送栓塞材料,如前所述。这比由栓塞材料形成的块更加优选,因为天然块可以通过减少动脉壁可能的扩张来改善愈合,并且允许沿着动脉瘤的颈部平面重新整合到原始载瘤血管形状中。应当理解,颈部平面是一个假想的表面,其中载瘤壁的最内层将是动脉瘤所在的位置。然而,颈部闭塞方法并非没有缺点。期望阻塞载瘤血管中的动脉瘤颈部。此外,栓塞线圈并不总是有效地治疗动脉瘤,因为动脉瘤的再通和/或线圈压实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

因此期望具有这样的装置,其能轻松、准确且安全地闭塞载瘤血管中的动脉瘤颈或其他动静脉畸形,同时不会阻塞流入与载瘤血管连通的穿支血管的血流。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涉及用于治疗动脉瘤的编织物。所述编织物可包括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其能够操作以从微导管内的塌缩状态移动到微导管远侧的展开状态。第一径向可膨胀段能够径向膨胀,以在动脉瘤中形成外部闭塞囊,其在展开状态下密封动脉瘤的颈部。所述编织物还可包括第二径向可膨胀段,所述第二径向可膨胀段能够操作以从所述微导管内的所述塌缩状态移动到所述微导管远侧的所述展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径向可膨胀段能够在所述外部闭塞囊内径向膨胀,以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在所述外部闭塞囊中形成内部闭塞囊。可包括膨胀机构并且该膨胀机构可设置在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和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近侧端部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可包括具有开口的膨胀环。编织物的远侧端部可以穿过开口插入,然后近侧端部可以折叠在开口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可包括开口和多个径向柔性元件。每个柔性元件能够从微导管中的塌缩状况膨胀到微导管远侧端部的展开状态下的膨胀状况,以支撑外部闭塞囊的近侧部分。每个径向柔性元件可以围绕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均匀地径向间隔开。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和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中心轴线轴向对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包括从膨胀环延伸的至少四个径向间隔开的柔性元件(例如,能够在塌缩状况到展开状况之间移动的径向可移动片)。然而,解决方案不限于此,根据需要或要求,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四个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环和片或多个片可以是整体结构。膨胀环和片或多个片也可以由记忆合金材料诸如镍钛诺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可包括多个可膨胀支撑元件,其包括以塌缩状态储存的势能(例如,支撑元件可以包括偏置的偏置元件或者是存储器形状,以膨胀预先确定的方式并释放预先确定量的势能)。可膨胀支撑元件可以被构造成通过释放可膨胀支撑元件的势能而促使第一径向可膨胀段的近侧端部从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部闭塞囊的孔隙率大于外部闭塞囊的孔隙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形成外部闭塞囊之后朝远侧平移编织物使得外部闭塞囊内的编织物的内层在外部闭塞囊内径向膨胀并且形成内部闭塞囊。编织物的内层还能够在外部闭塞囊内径向膨胀,同时抵靠动脉瘤壁和动脉瘤颈部推动外部闭塞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标记带并且与编织物的近侧端部连通。在外部闭塞囊内径向膨胀的内层还可通过将近侧端部折叠在标记带上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在展开状态下,编织物能够从动脉瘤中的递送系统拆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递送系统可包括微导管和递送管。递送管的远侧端部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编织物的近侧端部。递送管可以能够平移地设置在微导管内。递送管还能够将微导管内的编织物从塌缩状态朝远侧平移至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闭塞囊可以是可塌缩的笼状血管闭塞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闭塞囊可包括比内部闭塞囊少的线段。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织物的间隙的尺寸在近侧端部处与远侧端部处变化,使得外部闭塞囊的孔隙率小于内部闭塞囊的孔隙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编织物可以包括在系统中或以其他方式与成像装置连通,该成像装置能够相对于动脉瘤对外部闭塞囊和/或内部闭塞囊进行成像。外部闭塞囊和/或内部闭塞囊的取向可以通过编织物朝远侧或朝近侧移动来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用于治疗动脉瘤的闭塞装置。该装置可包括编织物,该编织物能够从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平移地设置在微导管内。编织物可包括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在展开状态下,编织物可包括外部闭塞囊,其能够抵靠动脉瘤的动脉瘤壁推动并且密封动脉瘤的颈部,以偏转、转向和/或减慢流入动脉瘤的流动,内部闭塞囊设置在外部闭塞囊内,并且膨胀机构设置在近侧端部处,用于在展开状态下促使形成外部闭塞囊和/或内部闭塞囊。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阻塞动脉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径向可膨胀编织物定位在微导管内,该编织物在微导管内处于塌缩状态并且包括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将编织物的近侧端部附接到递送管的远侧端部;通过递送管将编织物从微导管朝向动脉瘤朝远侧滑动;通过使编织物的膨胀机构膨胀,促使编织物的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形成外部闭塞囊,其中膨胀机构被附接到编织物的近侧端部;将外部闭塞囊放置在动脉瘤的颈部上;以及进一步朝远侧推动编织物,从而使第二径向可膨胀段在外部闭塞囊内膨胀,同时抵靠动脉瘤壁和动脉瘤的颈部朝远侧推动外部闭塞囊。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释放编织物,包括外部闭塞囊和内部闭塞囊,并从动脉瘤中抽出递送管和微导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包括多个径向间隔开的柔性元件,每个柔性元件能够从微导管中的塌缩状况膨胀到展开状态下的膨胀状况,以支撑外部闭塞囊的近侧部分。在这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和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中心轴线轴向对齐;以及每个柔性元件围绕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在膨胀机构上或与膨胀机构一起设置具有开口的膨胀环;穿过开口插入编织物的远侧端部;以及将编织物的近侧端部折叠在开口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围绕膨胀机构径向间隔开至少四个从膨胀环延伸的柔性元件,每个柔性元件是能够在塌缩状况到展开状况之间移动的径向可移动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由膨胀环和至少四个柔性元件形成整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在膨胀机构上形成多个可膨胀支撑元件,这些多个可膨胀支撑元件包括以塌缩状态储存的势能;以及通过可膨胀支撑元件,通过释放势能,促使第一径向可膨胀段的近侧端部从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包括形成孔隙率低于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孔隙率的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将所述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定位成与所述动脉瘤的颈部相邻或连通;以及偏转、转向和/或减慢进入所述动脉瘤的流动。

在结合附图查看以下具体描述之后,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a描绘了处于塌缩状态的本公开的示例性闭塞装置。

图1b描绘了在示例性微导管内处于塌缩状态的本公开的示例性闭塞装置。

图2a为示例性递送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闭塞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但未递送至动脉瘤。

图2b为图2a的示例性膨胀机构和外部闭塞囊的示意性仰视图,其中移除了递送系统。

图3a为在闭塞装置被推入示例性动脉瘤中时图1至图2的递送系统和编织物的放大示意性侧视图;

图3b为在闭塞装置被推入示例性动脉瘤中时图1至图2的递送系统和编织物的放大示意性侧视图;

图4a为在闭塞装置被推入示例性动脉瘤中时图1至图2的递送系统和编织物的放大示意性侧视图;

图4b为在闭塞装置被部署到示例性动脉瘤中之后图1至图2的递送系统和编织物的放大示意性侧视图;

图5a为示出与示例性闭塞装置一起使用的示例性递送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透视示意图,但是具有递送系统和闭塞装置的部分横截面;

图6a为图5a至图5b的透视示意图,部署有递送系统和闭塞装置的部分横截面;

图6b为图5a至图5b的透视示意图,部署有与闭塞装置分离的示例性递送系统;

图7描绘了在示例性动脉瘤中部署的本公开的示例编织物;

图8a描绘了不具有示例性扩展机构的本公开的示例原型编织物;

图8b描绘了不具有示例性扩展机构的本公开的示例原型编织物;

图8c描绘了不具有示例性扩展机构的本公开的示例原型编织物;

图8d描绘了不具有示例性扩展机构的本公开的示例原型编织物;并且

图9为递送闭塞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文详细解释了所公开技术的示例实施方案,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设想其他实施方案。因此,并不意图将所公开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或附图中所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所公开技术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案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实施。

还应该注意的是,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该”包括复数指代物。所谓“包含”或“含有”或“包括”是指至少命名的化合物、元素、颗粒或方法步骤存在于组合物或制品或方法中,但不排除存在其他化合物、材料、颗粒、方法步骤,即使其他此类化合物、材料、颗粒、方法步骤具有与命名的那些相同的功能。

在描述示例实施方案时,为了清楚起见,将采用术语。旨在使每个术语设想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最广泛的含义,并且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所有技术等同物。还应当理解,提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不排除存在附加的方法步骤或在那些明确标识的步骤之间的中间方法步骤。在不脱离所公开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与本文所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的步骤。

类似地,还应当理解,提到装置或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不排除存在附加的部件或在那些明确标识的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

如本文所讨论的,脉管系统可以是任何“受试者”或“患者”(包括任何人或动物)的脉管系统。应当理解,动物可以是各种任何适用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兽医动物、家畜动物或宠物类动物等。例如,动物可以是专门选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某些特征的实验动物(例如,大鼠、狗、猪、猴等)。应当理解,受试者可以是例如任何适用的人类患者。

如本文所讨论的,“操作者”可包括医生、外科医生或者与将编织体递送到受试者的脉管系统相关联的任何其他个体或递送仪器。

相关地,横跨动脉瘤颈部署的血流导向装置可改变血液进入动脉瘤的流动。示例性血流导向装置可以是具有相对较低孔隙率的编织装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可通过以高成功率密封动脉瘤颈来治愈。然而,血流导向技术并非没有限制。挑战包括由于血管形态、血管扭曲或编织错位而在血管内放置装置。此外,接受血流导向装置的患者必须长时间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内装置还旨在切断动脉瘤中的循环,同时最小化血管中的金属量并显著减少或消除对凝血药物的需要。这些类型的装置也可更易于在病变部位跟踪和/或部署。

本文所公开的闭塞装置1通过使用单个装置密封动脉瘤颈来解决先前方法的这些和其他缺点。转到图1a,本公开的示例性闭塞装置1在布置微导管20之前处于塌缩状态。图1b描绘了图1a的闭塞装置,其在微导管20内以塌缩状态布置。如图所示,装置1可包括编织物10,该编织物由可由网形成的多个自膨胀多细丝段形成。例如,编织物10可包括与外部闭塞囊相关联的第一径向可膨胀段12和与内部闭塞囊相关联的第二径向可膨胀段13。编织物10还可具有与段12相关联的远侧端部14、与段13相关联的远侧端部18,以及近侧端部16。

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编织物10的近侧端部16处或围绕其的膨胀机构9。膨胀机构9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支撑元件7,该柔性支撑元件从具有开口3的膨胀环5延伸或附接到该膨胀环。如图所示,柔性支撑元件7可以取向成在塌缩和展开状态下沿着编织物10的内层延伸。机构9的每个柔性支撑元件7可以是细长的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处延伸到编织物10中。机构9的每个元件7可便于编织物10的膨胀,以与其他柔性元件7一起或单独地形成段12和/或13的囊。

编织物10的网可由一个或多个网图案、一个或多个离散网部分和/或由编织细丝限定的一个或多个网开口限定。例如,编织物10的网可包括与由编织物10形成的外部闭塞囊相关联的孔隙区域和与内部闭塞囊相关联的另一个孔隙区域,所述内部闭塞囊被构造成膨胀和/或在内部覆盖外部闭塞囊。内部闭塞囊可具有比外部闭塞囊高的孔隙率。例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编织物10的网可包括与每个段12、13相关联的不同孔隙度区域。

段12、13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径向可膨胀的并且能够以塌缩状态设置在微导管20内。段12可以是可膨胀的外部壳体,而段13可以是内部可膨胀的壳体。如图所示,段12可以膨胀并且仅部分地锉动一些动脉瘤,并且可以形成“杯状”形状,其可以在段13内形成并膨胀。段12、13中的每个可被热成形为球形、鞍形、椭球形或任何其他形状,如图1a至图2b所示。尽管仅描绘了段12、13,但是根据需要或要求可包括任何数量的段。段12、13中的每一个能够从塌缩状态移动到展开状态。

实际上,段12的孔隙率可允许段12的外部闭塞囊在递送到动脉瘤a之前、期间或之后呈现许多形状。例如,段12的孔隙率可相对较低,以允许其囊灵活地贴合多个不同形状的动脉瘤。在这方面,基于网的不同孔径尺寸,段12的孔隙率可小于段13的孔隙率。与段12、13和/或编织物10的任何其他区域或段相关联的孔隙率还可包括具有长丝的网,该长丝具有与其他孔隙度区域中的细丝不同的形状和/或织物纬密。

编织物10的网可包括在一个端部(例如近侧端部16)闭合并且/或者在相对的远侧端部14和18处打开的管。编织物10可以由几种材料制成,诸如沉积的薄膜或单一材料。编织物10的网可包括多根线,例如4至96根线。线的数量可以是控制编织物10的材料特性的因素,包括孔隙率、展开状态下的形状、柔韧性、刚度等。当确定编织物10的网的线的数量时,可以考虑内部覆盖有外部闭塞囊的一个或多个囊的组合,因为一个囊在另一个内。此外,段12的外部闭塞囊和/或段13的内部闭塞囊可以是可塌缩的笼状血管闭塞结构。

编织物10的直径和编织线数可根据治疗动脉瘤所需的装置的直径和/或所需的孔隙率而变化。例如,段12的远侧端部14可以是具有第一直径的开口端。段13的远侧端部18可以是具有第二直径的开口端,在展开状态下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编织物10的编织角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沿着编织物10的长度变化以沿其形成不同的孔隙率。例如,为了诱导形成预定形状和强度的段12和13的闭塞囊,端部14和18可比端部16柔韧,或者反之亦然,并且编织物10的其他段可从端部14和/或端部18上或附近变得最柔韧并且在端部16上或附近变得较不柔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端部14、18可如图所示成环,这尤其有利于确保编织物10在与动脉瘤a的圆顶接触时是无创伤的。

线的数量、编织角、图案等可用于限定段12、13的孔隙率。编织物10的线可由具有用于射线不透性的交织铂丝的镍钛诺或具有10%至40%铂的拉伸填充管(dft)镍钛诺制成。线可由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钽和/或其他合金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生物相容材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而且,这些材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患者吸收或不可被患者吸收。在这方面,与段12相关联的第一孔隙率可小于与段13相关联的第二孔隙率。将段12、13布置成展开状态、改变编织特性,并且/或者将段12定位成与动脉瘤的颈部相邻或连通,可诱导流动转向效应。段12、13的材料特性在其他方面也可根据需要或要求而不同,包括热处理或覆盖。

编织物10的网中的孔也可形成基本一体的框架或网。因此,孔可为任何尺寸、形状或孔隙度,并且可在整个编织物10的网壁内均匀或随机地间隔开。孔可提供具有柔韧性的编织物10的管状元件,并且还有助于网从塌缩状态转换到膨胀的展开状态,反之亦然。

如图1b至图2b所示,递送系统40可包括递送管30可滑动地设置在其中的微导管20。微导管20可预先放置在动脉瘤颈部的水平处,并用于跟踪装置到动脉瘤。微导管20的尺寸可考虑动脉瘤或微导管20必须通过以到达治疗部位的特征部的尺寸、形状和方向性来选择。微导管20可在任何地方具有80厘米至170厘米的总可用长度。微导管20可在任何地方具有0.015英寸与0.032英寸之间的内径id。外径od的尺寸也可变化并且可在其近侧端部或远侧端部处变窄。在其近侧端部26处,微导管20可附接到外科装置,并且在其远侧端部24处可操作以定位在动脉瘤a的颈部。而如图所示的微导管20的远侧端部24包含编织物10,端部24可变化形状并且可以一定角度弯曲。

递送管30可以是基本细长的,并且可从微导管20的近侧端部26延伸到远侧端部24。管30通常可沿微导管20的内腔延伸,并且可在其外表面和微导管20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间。继而,递送管30和微导管30可轴向对齐。系统40可使用微导管20将编织物10递送到感兴趣位置(例如,病变部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微导管20可预先放置在动脉瘤颈部的水平处并且用于跟踪装置1到病灶,例如通过跟踪可具有不透射线材料的标记带44。递送管30可在锁定部分54处与编织物10机械连接。如下文更具体地所示,锁定部分54可包括或者可以是推动器环。编织物10可通过可滑动附接件、永久附接件(例如,卷曲、激光、超声焊接或其他热源、粘合剂等)或其他附接方法附接到锁定部分54。当递送管30在锁定部分54处机械附接到编织物10时,朝向动脉瘤a朝远侧平移、滑动或以其他方式移动管30可使编织物10开始从微导管20内的塌缩状态移动到具有段12和13的微导管20外部的展开状态。

在展开状态下,编织物10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微导管20的远侧,使得段12、13可以径向膨胀。编织物10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能够在微导管20内塌缩,并且还可以在展开状态下形成多个闭塞囊。编织物10的网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或不具有机构9,使得在编织物10朝远侧平移并且其端部14从微导管20内离开时,机构9可以促使段12径向膨胀以形成第一孔隙率的外部闭塞囊。段12的外部闭塞囊可以形成为机构9的柔性支撑元件7的一部分位于端部24的远侧,并且编织物10的端部14远离微导管20的端部24滑动。当机构9的柔性支撑元件7不再完全包含在微导管20内时,它们可以释放储存在其中的势能并且便于形成段12和/或13的闭塞囊。

在编织物10进一步朝远侧平移时,段13可开始在段12的外部闭塞囊内部径向膨胀。通过径向膨胀内部段12,段13可形成内部闭塞囊,其孔隙率大于段12的孔隙率。如图2a所示,段12、13的相应囊现在形成为展开,段13设置在段12内,但仍然经由锁定部分54连接到递送管30。在图2a中,远侧端部14可形成段12的外部闭塞囊的外层,而近侧端部16可形成段13的内部闭塞囊的外层。

图2b是示例性膨胀机构9和处于展开状态的段12的外部闭塞囊的示意性仰视图,并且仅为了清楚起见而移除了递送系统40。如图所示,机构9的柔性元件7可围绕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开,包括膨胀环5和/或开口3的中心轴线。膨胀机构9可包括多个可膨胀的柔性支撑元件7,其能够促使编织物10的端部16上或附近的部分从微导管20中的塌缩状态到微导管20的远侧展开状态。机构9的每个元件7可包括以塌缩状态储存的势能(例如支撑元件7可以包括偏置的偏置元件或者是存储器形状,以膨胀预先确定的方式并释放预先确定量的势能)。机构9的可膨胀支撑元件7可以被构造成通过释放可膨胀支撑元件7的势能而促使第一径向可膨胀段的近侧端部从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9可包括至少四个径向间隔开的柔性支撑元件7,其从机构9的中心部分(诸如膨胀环5)延伸。当塌缩时,膨胀机构9可以定尺寸成穿过动脉瘤的颈部装配。当膨胀并递送到动脉瘤时,膨胀机构9可以更大并且阻塞颈部。如图2b所示,机构9的一个或多个柔性支撑元件7可以是径向可移动的片,其可以在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之间移动。然而,机构9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或要求包括大于或小于四个片,或者具有不同结构但具有相似功能的其他细长柔性支撑元件7。膨胀环5和机构9的片或多个片也可以是由记忆合金材料诸如镍钛诺形成的整体结构。膨胀机构9的中心轴线可以与段12和/或13的中心轴线轴向对齐。锁定部分54也可以附接到机构9和/或与其对齐。

如图1b和图2b所示,端部16可设置在机构9、标记带44和/或锁定部分54上或与其相邻。为了形成或组装如图1a至图2b所示的编织物10,编织物10的端部14和/或18可以通过机构9的开口3插入,然后编织物10的近侧端部16可以折叠在开口3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端部14和/或18还可通过标记带44插入,直到近侧端部16在锁定部分54处设置在带44上或与该带相邻。然后,锁定部分54可连接到端部16和/或折叠在该端部上。编织物10不限于此,并且代替折叠在其上,近侧端部16可通过声波焊接、机械附接或粘合剂可操作地连接到机构9、锁定部分54或其任何其他部件。无论连接如何,近侧端部16可操作地连接到机构7、锁定部分54和/或带44可使得形成与段12相关联的编织物10的外层。

实际上,如图3a至图4b所示,编织物10可通过递送管30推入动脉瘤a中并且与横跨动脉瘤a颈部的段12的较低孔隙率外层一起部署,并且段13的内层可在外层内膨胀,同时将外层推向抵靠动脉瘤壁和/或动脉瘤颈部的位置。特别地,图3a至图4b描绘了当编织物10被推入示例动脉瘤a中时递送系统40和编织物10的放大的示意性侧视图。在图3a的布置之前,编织物10可以与处于塌缩状态的递送管30和/或微导管20组装在一起,并因此设置在递送系统40内。在这方面,递送系统40和编织物10可包装为便携式试剂盒或系统。微导管20、递送管30和/或编织物10之间的组装可在被引入脉管之前进行。与编织物10一起使用的递送系统40可包括微导管20和递送管30,可选择性地定位在病变部位,并且递送管30可开始向动脉瘤朝远侧平移编织物10。

转到图3a,囊12朝向动脉瘤a的外壁径向膨胀,而编织物10的未膨胀部分(例如,段13、端部16)继续大部分在微导管20内塌缩并由递送管30平移。当编织物10移动远离导管20的端部24远侧时,端部24远侧的编织物10的部分可以膨胀。当从图1b的塌缩状态膨胀到图3a的中间展开状态时,段12和13开始径向膨胀以在动脉瘤a内形成它们相应的闭塞囊。机构9也在图3a中以完全包含在微导管20内的塌缩状态示出。机构9的环5示出为与端部16连通,而元件7的部分围绕段13延伸并且在端部16上或围绕其与段12连通。在这方面,当编织物10朝远侧平移时,可以通过机构9的元件7推动段12和/或段13以形成本公开的闭塞囊。

如图3a的过渡状态所示,通常段12的囊可以是动脉瘤a内的球形形状,而段13大部分保持塌缩并储存在微导管20内。然而,端部24远侧的段13的部分开始在段12内径向膨胀。

在图3b中,递送管30具有朝远侧滑动的编织物10,其深入动脉瘤a中,使得段12的外表面移动得更靠近接触圆顶d。锁定部分54被描绘为靠近或邻近微导管20的端部24,使得编织物10的所有部分(包括机构9)都在其远侧并且在微导管20的外部。结果,示出了机构9的元件7,促使段12在端部16上或围绕其膨胀,以径向膨胀,并且形成所示的填充动脉瘤a的外部闭塞囊。应当理解,编织物10的外表面可以由镍钛合金制成,其具有交织的铂丝,用于射线不透性。递送管30可以通过海波管从其近侧端部36由操作者等在图3a和图3b之间驱动。微导管20可保持相对静止或固定,而可以看出递送管30朝动脉瘤a的颈部并穿过该颈部朝远侧平移编织物10。

编织物10可包括预先弱化的部分或过渡部分19(例如,在图1a至图1b中描绘的),使得在编织物10和递送管30远离微导管20朝远侧平移并更深地进入脉瘤a时,机构的元件7可以促使段12膨胀,并且部分19可以便于段12内的段13的径向膨胀。例如,编织物10的第一预定距离的平移可使段12径向膨胀以形成其外部闭塞囊。进一步以第二预定距离将编织物平移至动脉瘤a中(如图3b所示)可使得段13的内部闭塞囊在外部闭塞囊内形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部分19可引起段12内的段13的径向膨胀。

在图4a中,递送管30朝远侧更深地平移至动脉瘤a中。在图3a至图4a之间的移动示出了通过递送管30向远侧平移编织物10,更深地进入动脉瘤a可以进一步使机构9的元件7更多地膨胀,并且促使段12还另外地径向膨胀并压靠动脉瘤壁。进一步的远侧平移也可以基本上引起锁定部分54使段7的膨胀角度更大,并且将机构9的环5推向动脉瘤颈部。继而,机构9基本上塞入编织物段13中,从而使段12的囊变平或以其他方式呈现为更接近球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图3a和图4a之间的段12的加宽可使端部14朝近侧滑回微导管的端部24,而段13继续径向膨胀。

还可看到在图3a至图4a之间移动,编织物10的端部16、锁定部分54、机构9和递送管30之间的连接部可在塌缩状态下从微导管20内移动到完全处于展开状态的动脉瘤a内。一旦编织物10(包括段12和13)被选择性地定位并布置成所需状况(例如,编织物10已朝远侧平移以膨胀段12、13来形成外囊和内囊),编织物10可以从递送管30上拆下,如图4b所示。换句话讲,当编织物10向动脉瘤a的圆顶朝远侧平移时,段12、13可膨胀并用于径向膨胀以容易、有效且避免破裂风险的方式支撑动脉瘤壁。

一旦膨胀和定位,递送管30可朝近侧平移回微导管20并从编织物10和动脉瘤a缩回。具体地讲,图4b示出了编织物10处于其展开状态的示例性布置以及分别完全与从锁定部分54分离的递送管30一起形成的段13和12的内部囊和外部囊。将段12、13和定位机构9膨胀到编织物10中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可以防止编织物10产生突起,否则该突起将延伸到载瘤血管中。相反,任何此类突起现在可被塞入编织物10的段12和/或13中。以这种方式跨动脉瘤的颈部布置编织物10同时还改变段12、13的孔隙率还可在编织物10的囊内形成血流导向。图4b仅示出了以足以闭塞动脉瘤的方式完全形成的段12、13的示例性球形囊。然而,如果段12、13的囊未被精确定位或需要在动脉瘤a内重置或调整以进行安全闭塞而不产生破裂的风险,则可在仍附接到编织物10时,通过朝近侧抽出递送管30将编织物10回缩回到微导管20中。

图5a至图6b总体上示出了递送管30与编织物10之间的示例附接和递送,用于在动脉瘤a中展开和分离编织物10。图5a至图6b的实施方案仅仅是递送管30和编织物10可以在端部34处附接的一种方式,并且根据需要或要求可以设想任何数量的附接手段。如图所示的递送管30可具有从近侧端部36延伸到远侧递送端部34的腔体。图5a示出了与锁定构件52接合的编织物10和锁入锁定部分54的环线58。可穿过锁定部分54放置环线58的开口60。锁定部分54优选地采用小直径细长细丝的形式,然而,例如线或管状结构等其他形式也可以是合适的。虽然锁定部分54优选地由镍钛诺形成,但例如不锈钢、ptfe、尼龙、陶瓷或玻璃纤维及复合物等其他金属和材料也可以是合适的。在一个示例中,锁定构件52可为细长的可回缩纤维,其可在微导管20的端部24和端部26之间延伸。锁定构件52优选地采用小直径细长细丝的形式,然而,例如线或管状结构等其他形式也可以是合适的。虽然锁定构件52优选地由镍钛诺形成,但例如不锈钢、ptfe、尼龙、陶瓷或玻璃纤维及复合物等其他金属和材料也可以是合适的。当锁定构件52穿过开口60时,编织物10现在是固定的。应当理解,递送管30可包括设置在其端部34和端部36之间的可压缩部分38。

可压缩部分38可允许递送管30弯曲和/或挠曲。这种柔韧性可帮助通过微导管20跟踪编织物10和通过脉管系统的曲折路径。可压缩部分38可形成有干涉螺旋切口,该干涉螺旋切口可允许有间隙以允许弯曲,但是在一个示例中,不用作螺旋切割弹簧。可压缩部分38可在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轴向调节。然而,允许轴向调节的任何其他布置(例如,缠绕线或螺旋带)也可适合与根据本公开的分离系统一起使用。除非另有限制,否则可压缩部分38在静止时可处于伸长状态并且从压缩状态自动地或弹性地返回到伸长状态。本文更详细地描述了可压缩部分38的功能。

预先施加力f以将递送管30置于压缩状态。图5b示出了朝近侧拉动锁定构件52以开始编织物10的释放序列。图6a示出了锁定构件52离开开口60并被拉出环线58的瞬间。环线58的远侧端部62脱离/返回其预成形形状并离开锁定部分54。可以看出,现在没有任何东西将编织物10保持到递送管30。图6b示出了释放序列的结束。在此,递送管30的可压缩部分38已经膨胀/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并且向前“弹出”。由递送管30的远侧端部34向编织物10施加弹力e以将其“推动”离开,以确保清洁分离并将编织物10递送到动脉瘤a。应当理解,图6a至图6b中描述的递送方案仅是递送编织物10的示例性方法。

图7描绘了在示例性动脉瘤a中部署的本公开的示例性编织物10。

图8a至图8d描绘了具有不同编织物特性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原型编织物。这些原型严格用于示例性目的。

图9是将闭塞装置递送到动脉瘤的方法900的流程图。步骤905包括将径向可膨胀编织物定位在微导管内,该编织物在微导管内处于塌缩状态并且包括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步骤910包括将编织物的近侧端部附接到递送管的远侧端部。步骤915包括通过递送管将编织物从微导管朝向动脉瘤朝远侧滑动。步骤920包括通过使编织物的膨胀机构膨胀,促使编织物的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形成外部闭塞囊,膨胀了附接到编织物近侧端部的膨胀机构,外部闭塞囊可操作以放置在动脉瘤的颈部。步骤925进一步朝远侧推动编织物,从而使第二径向可膨胀段在外部闭塞囊内膨胀,同时抵靠动脉瘤壁和动脉瘤的颈部朝远侧推动外部闭塞囊。步骤930释放编织物,包括外部闭塞囊和内部闭塞囊,并从动脉瘤中抽出递送管和微导管。外部闭塞囊可在编织物的远侧端部从微导管朝远侧移动并与动脉瘤的圆顶连通时形成。

在方法9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膨胀机构可包括多个径向间隔开的柔性元件,每个柔性元件能够从微导管中的塌缩状况膨胀到展开状态下的膨胀状况,以支撑外部闭塞囊的近侧部分。在这方面,方法900还可以包括使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和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中心轴线轴向对齐;以及每个柔性元件围绕膨胀机构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开。

方法900还可包括在膨胀机构上或与膨胀机构一起设置具有开口的膨胀环;穿过开口插入编织物的远侧端部;以及将编织物的近侧端部折叠在开口上。方法900还可包括围绕膨胀机构径向间隔开至少四个从膨胀环延伸的柔性元件,每个柔性元件是能够在塌缩状况到展开状况之间移动的径向可移动片。

方法900还可包括由膨胀环和至少四个柔性元件形成整体结构。方法900还可包括在膨胀机构上形成多个可膨胀支撑元件,这些多个可膨胀支撑元件包括以塌缩状态储存的势能;以及通过可膨胀支撑元件,通过释放势能,促使第一径向可膨胀段的近侧端部从塌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方法900还可包括形成孔隙率低于第二径向可膨胀段的孔隙率的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将所述第一径向可膨胀段定位成与所述动脉瘤的颈部相邻或连通;以及当内部闭塞囊形成在外部闭塞囊内时,诱导横穿动脉瘤颈部的流动转向效应。

应当理解,编织物10的变型可包括各种材料,诸如不锈钢、生物可吸收材料和聚合物。编织物10,包括任何特定部分,诸如任何断裂、不同孔隙率的不容区域和闭塞囊,可以热定形成各种构型,诸如球形、椭圆形、鞍形等,以便使初始外部囊和/或内部囊成形以更好地匹配动脉瘤形态。此外,编织物10可被热成形以包括薄弱点,以有利于闭塞囊的径向膨胀。此外,形成囊的编织物10的间隙可以变化,或者可沿其长度选择性地设计尺寸或形状,这取决于随着递送管30朝远侧移动而使编织物10径向膨胀多少。

应当理解,编织物10还可以包括在系统中或以其他方式与成像装置连通,该成像装置能够相对于动脉瘤对段12和13的外部闭塞囊和/或内部闭塞囊进行成像。通过编织物10相对于动脉瘤朝远侧或近侧移动并由成像装置精确监测,可以调节外部闭塞囊和/或内部闭塞囊的取向。

具体的构型、材料的选择以及各种元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根据所公开技术的原理构造的系统或方法的特定的设计规格或约束而变化。这些改变旨在包含在所公开技术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从前述内容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特定形式,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在其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旨在包含在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