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98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品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组合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疾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许多毁灭性的打击,根据《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i)》,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移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预处理,现有技术预处理的方案中大致分为两个方案。方案一,同胞全相合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方案二,单倍体相合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上述现有的处理方案仅仅能够处理同胞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仅仅能够处理单倍体相结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且方案二由于存在白消安而具有较强的黏膜刺激作用,带来的副作用大。

同胞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移植的供者和受者为兄弟姐妹(非同卵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同卵的为同基因,不是异基因),他们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完全相合。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移植的供者和受者有一半以上hla位点相合,这些相合位点hla的编码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它来自于父亲或者来自于母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处理过程时与现有方案相比降低副作用和既能够处理单倍体相合又能处理同胞全相合的药物组合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药物组合制剂,所述药物组合制剂由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组成,所述药物组合制剂由28~32mg/m2/day氟达拉滨、1.7~2.0mg/m2/day环磷酰胺和38~42mg/kg/day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上述药物中,氟达拉滨按患者的体表面积给药,28~32mg/m2/day氟达拉滨是指按照所需治疗患者的体表面积(以m2为单位)乘以28~32mg的量为每天需要输注氟达拉滨的量。1.7~2.0mg/m2/day环磷酰胺是指按照所需治疗患者的体表面积(以m2为单位)乘以1.7~2.0mg的量为每天需要输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的量。38~42mg/kg/day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是指按照所需治疗患者的体重(以kg为单位)乘以38~42mg的量为每天需要输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的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组成的制剂能够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处理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由于不含白消安,所以既能够降低副作用。既能够处理单倍体相结合又能处理同胞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进一步,所述组合制剂由29~31mg/m2/day氟达拉滨、1.8~2.0mg/m2/day环磷酰胺和39~41mg/kg/day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组成。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精确的用量范围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所述组合制剂由30mg/m2/day氟达拉滨、1.8mg/m2/day环磷酰胺和40mg/kg/day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组成。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准确的药物量能够取得最优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治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药物组合制剂在制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制剂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在组合制剂应用于制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的时候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在移植前2~5天,采用28~32mg/m2/day氟达拉滨静滴2~3天和1.7~2.0mg/m2/day环磷酰胺静滴2~3天。再紧接着采用38~42mg/kg/day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静滴1~2天。

在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时候,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不仅可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还可以降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率。由于本发明包括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比背景技术中现有的两种方案。既能够处理同胞全相合,又能够处理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2013-2017年期间,在对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采用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时候,在移植治疗前3天,采用氟达拉滨30mg/m2/day和环磷酰胺1.8mg/m2/day静脉滴注两天,紧接着采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40mg/kg/day静脉滴注1天,最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处理后的2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随访至2018年10月,得出的随访结果统计如下表1:

表1

表1中的vsaa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gvhd为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通过表1中统计的结果来看,粒细胞中位植入天数为10-20天,血小板中位植入天数为10-33天。gvhd发生率为34.5%,其中重型gvhd发生率为13.8%,gvhd相关死亡率为6.9%。

根据“中华骨髓库第四届年会”上发表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分析》在现有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时候,并没有采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进行预处理的时候,gvhd发生率为60%,明显高于本发明的34.5%。其中重型gvhd发生率为20%,明显高于本发明的13.8%。gvhd相关死亡率为7.3%,高于本发明的6.9%。所以本发明显著的改善了gvhd发生率和重型gvhd发生率,并且降低了gvhd相关死亡率。证实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处理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一种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降低副作用和既能够处理单倍体相结合又能处理同胞全相合的药物组合制剂的应用。同时也证明了本发明一种药物组合制剂在治疗障碍性贫血预处理过程的药物中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本发明一种药物组合制剂的优越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