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祛痘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4884发布日期:2019-04-05 22:2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祛痘中的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祛痘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可得。其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丹参主要成分有三大类:水溶性的丹参多糖、丹参酚酸以及脂溶性的丹参酮。在日化行业,主要研究丹参酚酸以及丹参酮。利用丹参的活血祛瘀功效来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和加速机体组织修复,利用丹参酚酸抗氧化功能,应用于抗衰老及美白方面的产品中,这也是目前丹参药材在日化行业应用的热点。如中国专利cn20121045037.6以丹参药材为原料经过提取纯化得到丹参酚酸提取物,实验证明对酷氨酸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主要应用于皮肤美白祛斑和治疗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尽管丹参药材基础研究较多,成分相对也比较明确,但最适合用于化妆品领域中的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际应用中,并末充分发挥其实际效果。每种植物中化学成分相当复杂,通常含成千上百种化学成分,众多的化学成分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体系,这些相互作用就是中药整体效应的基础,该理论适合于中药复方,也适合于单味药材。所以,鉴于丹参有效成分的复杂性,更要充分考虑各成分联合应用的问题。关于丹参中活性成分联合应用的报道,目前检索到的仅有一篇(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11039207.5)利用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丹参水溶性酚酸中的四个成分丹参素、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和原儿茶酚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最佳疗效,确定四个组分最适宜应用的比例关系为150:7:300:500。迄今为止,未见关于丹参中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总丹参酮联合应用的报道。痤疮也指青春痘,是皮脂分泌旺盛产生的毛囊角化异常现象的外在表达形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0%以上的青少年患有青春痘,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雄激素活性增高和皮脂腺分泌亢进。中医学认为人体由于各种先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通畅,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如果久治不愈、调理不善就很容易发展成青春痘。现代研究也表明,青春痘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更进一步,在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因此,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目前治疗痤疮,除了要使用一些控油的成分外,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收敛和抗炎的成分。收敛成分如异丙醇、甘醇酸及植物萃取成分(金盏花、金缕梅、茶树、薰衣草等)。吸油成分常用的有滑石、高岭土、膨润土等。目前常用减少油脂分泌的功效物有维生素b3(烟酰胺)、锌盐、铜盐及植物萃取(如南瓜萃取、酪梨萃取等)。具有明确抗炎的成分有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丹参中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总丹参酮三者组合后用于祛痘类化妆品的报道。因此,研究单味药丹参中的多种有效成分配比后在化妆品的应用情况,对于扩大丹参药材的应用途径非常有必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丹参提取物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丹参粉碎,得到丹参粉末;(2)将重量百分比为50%~80%的乙醇溶液的ph值调节至碱性,得到碱性乙醇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碱性乙醇溶液加入到步骤(1)中得到的丹参粉末中进行提取,得到初提液;然后将初提液的ph值调节至酸性,静置、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将离心液用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丹参提取物。步骤(1)中所述的丹参粉末的颗粒大小为10~120目,可采用常规方法粉碎成丹参粉末(如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为乙醇水溶液。步骤(2)中所述的ph值的大小优选为10~13;更优选为10.5~13,其可采用常规ph值调节剂(即碱溶液)进行调节,以获得丹参多糖和进一步提高丹参酚酸的提取效率;所述的调节ph值所用的调节剂为含oh-或hco3-相关的盐,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钾、氨水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调节剂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比5~10%。步骤(3)中所述的碱性乙醇溶液与所述丹参的重量比为1:10~60;优选为1:10~40。步骤(3)中所述的提取的方式包括常规加热提取、低温提取和常温提取。所述的加热提取包括加压加热提取,加热回流提取和常压煎煮提取。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优选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在80~10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1.5~3小时,得到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放至室温后离心除去药渣,得到初提液。所述的低温提取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优选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在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6mpa、温度45℃,co2流量为15kg/h的条件下循环提取3小时,获得的萃取物即为初提液;更优选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在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6mpa、温度45℃,co2流量为15kg/h的条件下循环提取1-3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加入碱性乙醇溶液,获得的萃取物即为初提液。所述的碱性乙醇溶液与所述丹参的重量比优选为1:10。所述的常温提取包括常温浸提和渗漉提取。所述的常温浸提优选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4小时以上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然后离心除去药渣,得到初提液。所述的渗漉提取优选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以1.5l/h的速度进行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即为初提液。步骤(3)中所述的提取的次数为1次以上;优选为1~3次。步骤(3)中所述的ph值的大小优选为6~7;其可采用常规ph值调节剂(即酸溶液)进行调节;所述的调节ph值所用的调节剂为盐酸、硫酸、磷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调节剂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比1~1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8%。步骤(3)中所述的静置的时间为0~24小时;优选为8~24小时。步骤(3)中所述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3000da~10000da的超滤膜,以除去鞣质、蛋白质和果胶等大分子物质,保留提取液中的丹参多糖、酚酸和丹参酮。步骤(3)中所述的超滤为在常压下或在0.35mpa条件下进行超滤。一种丹参提取物,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丹参提取物为含有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的提取物;其中,丹参多糖的含量为16.0~28.5mg/ml,丹参酚酸的含量为5.6~10.3mg/ml,丹参酮的含量为1.8~3.9mg/ml。一种组合物,由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组成。所述的组合物中丹参多糖的含量为16.0~28.5mg/ml,丹参酚酸的含量为5.6~10.3mg/ml,丹参酮的含量为1.8~3.9mg/ml。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或组合物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日化产品包括个人护理产品、化妆品等;优选为具有祛痘,抗衰老,和/或美白功效(作用)的化妆品,可以为溶液、悬浮液、乳状液、霜剂、软膏剂、凝胶、奶液、粉、香皂、油、干粉、粉底液、湿粉或喷剂中的任一种形式。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的添加量占日化产品重量的1~50%;优选为占日化产品重量的1~20%;更优选为占日化产品重量的1~10%;最优选为占日化产品重量的5%。所述的日化产品中还可以含有其他的组分,如油性成分、粉末、ph调节剂、药效成分、防腐剂、保湿剂、糖类、抗氧化剂、其他美白剂、维生素类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一种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膏,包含如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a相:聚氧乙烯-21硬脂醇醚1.5%,霍霍巴油5.0%,碳酸二辛酯5.0%;b相:三乙醇胺0.35%,聚丙烯酰胺0.30%,上述丹参提取物1~20%,苯氧乙醇0.5%;c相:edta-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6%,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0%,透明黄原胶0.10%,水补足至100%。b相中所述的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200~1500万。b相中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的用量优选为占所述祛痘膏重量的5%。所述的b相中还含有香精。所述的香精优选为柠檬香精。所述的香精的添加量优选为占所述祛痘膏重量的0.1%。c相中所述的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的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a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保温20min,再降温至45℃,加入c相中的组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b相中的组分,搅拌均匀,得到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膏。一种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精华乳,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a相:上述丹参提取物1~20%;b相:羟乙基纤维素0.20%,edta-二钠0.10%,尿囊素0.20%,甘油5.00%,水补足至100%。a相中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的用量优选为占所述祛痘精华乳重量的5%。所述的b相中还含有香精和/或防腐剂。所述的香精优选为柠檬香精。所述的香精的添加量优选为占所述祛痘精华乳重量的0.1%。所述的防腐剂优选为is-45防腐剂。所述的防腐剂的添加量优选为占所述祛痘精华乳重量的0.45%。所述的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保温20min,再降温至45℃,加入a相中的组分,搅拌均匀,得到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精华乳。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或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祛痘、促进创面愈合和/或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抗菌药物包括杀死痤疮丙酸杆菌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的药物。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的添加量占药物重量的1~50%;优选为占药物重量的1~20%;更优选为占药物重量的1~10%;最优选为占药物重量的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中的丹参提取物是提取自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并且各有效成分符合中国药典丹参药材标准项下要求的药材经提取分离后获得的提取物。在本发明工艺中,通过碱性的醇水提取丹参水溶性总酚酸、多糖和脂溶性丹参酮,并通过实验将丹参中有效成分进行有机组合,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三者组合后在治疗祛痘方面有更优的效果,从而为丹参药材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参考方法。2、对丹参药材提进行提取时选择溶剂必须充分考虑选用能同时溶解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的特异性溶剂,由于丹参酚酸、多糖为水溶性有效成分,而丹参酮为脂溶性有效成分,为达到兼溶两者目的,本发明选用具有水油两相兼溶性的醇溶剂进行提取,该溶剂具有安全、可再生、合适于工业生产等特点,获得的提取物含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丹参酚酸、有修复保湿作用的丹参多糖和具有抑菌作用的丹参酮,利用酚酸抗氧化、多糖修复保湿和丹参酮抑菌活血之功效,达到有效控制由于皮脂分泌旺盛导致的痤疮。该提取物在添加比例大于1%时应用于祛痘类护肤品中具有明显的效果。3、在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因此,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善皮肤微循环的作用,达到改善肤色的目的;另外其促进创面愈合和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使青春痘、痤疮等皮肤病得到改善;同时,丹参酮也具有雌性激素样功能,雌性激素可使皮脂腺缩小而减少皮脂分泌。因此,用丹参有效成分所配制的化妆品,对雄性激素亢进皮脂分泌旺盛而产生的粉刺有特殊治疗作用,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提取物中有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的三者组合,因此在治疗皮脂分泌旺盛方面导致的青春痘有特异性的效果。4、本发明通过碱性醇提膜分离除杂的方法获得丹参水溶性总酚酸、多糖和脂溶性丹参酮,该提取工艺相对现有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易行,条件易控制,原料利用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用sm815肤油脂测定仪对使用化妆品前后的皮肤油脂腺分泌物进行8小时内定量测定结果趋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丹参药材购自广州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标准;其他成分为护肤品及化妆品领域常规辅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得到。实施例1丹参药材1kg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经10%(w/w)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的80%(重量百分比)乙醇溶液20kg,在9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放至室温后除去药渣,获得初提液;然后将初提液用5%(w/w)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6,静置8小时除去沉淀物,再用3000da的超滤膜在0.35mpa条件下除去鞣质、蛋白质和果胶等大分子物质,获得的超滤液即为具有祛痘功效的丹参提取液。实施例2丹参药材1kg粉碎成80目粉末,加入经10%(w/w)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1的50%(重量百分比)乙醇溶液15kg,在10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次,1.5小时/次,每次用20kg50%(w/w)的乙醇溶液,合并提取液放至室温后离心除去药渣,获得初提液;然后将初提液用5%(w/w)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至6,静置8小时后离心除去沉淀物,离心液通过5000da的超滤膜,获得的超滤液即为具有祛痘功效的丹参提取液。实施例3丹参药材1kg粉碎成120目粉末,加入10kg80%(重量百分比)的乙醇溶液,室温搅拌24小时后分离除去药渣,药渣继续加入经5%(w/w)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3的50%(w/w)的乙醇溶液10kg,80℃加热搅拌1小时后离心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提取物,获得初提液;然后将初提液用1%(w/w)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至7,静置24小时后离心除去沉淀物,离心液通过10000da的超滤膜,获得的超滤液即为具有祛痘功效的丹参提取液。实施例4丹参药材1kg粉碎成60目粉末,置25l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中,在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6mpa、温度45℃,co2流量为15kg/h的条件下进行循环提取3小时,期间以每30分钟间歇方式均匀加入10%(w/w)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的60%(w/w)的乙醇溶液10kg,解析后共得10.2kg萃取物;然后在萃取物中加入10kg60%(w/w)的乙醇溶液,于50℃搅拌溶解后用8%(w/w)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6.0,分离沉淀物。共获得20.1kg超临界提取液,提取液用3000da孔径的超滤膜除去杂质,收集超滤透过液,即为具有祛痘功效的丹参提取液。实施例51kg丹参药材粉碎成40目粉末,用70%(w/w)的乙醇溶液浸润24小时后,将浸润后的药粉倒入直径的渗漉筒(sl-200l,温州浩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然后用经5%(w/w)的氢氧化钙溶液调节ph值至10.5的70%(w/w)的乙醇溶液30kg,以1.5l/h的速度进行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用5%(w/w)的磷酸溶液调节渗漉液至ph值6.5后,离心除去沉淀物,离心液用6000da超滤膜分离去除杂质后,收集超滤透过液,即为具有祛痘功效的丹参提取液。对比例1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本对比例所用溶剂为纯水。丹参药材1kg粉碎成80目粉末,加入经10%(w/w)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1的纯水,在10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次,1.5小时/次,每次20kg纯水,合并提取液放至室温后离心除去药渣,获得初提液;然后将初提液用5%(w/w)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至6,静置8小时后离心除去沉淀物,离心液通过5000da的超滤膜,获得超滤液,即为丹参提取液(对比例1产品)。对比例2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用乙醇为95%(重量百分比)。丹参药材1kg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20kg经10%(w/w)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的95%(重量百分比)乙醇,在9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放至室温后除去药渣,获得初提液,提取液用5%(w/w)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6,静置8小时除去沉淀物后用3000da的超滤膜除去鞣质、蛋白质和果胶等大分子物质,获得超滤液,即为丹参提取液(对比例2产品)。实施例6多糖含量测定1、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文献参考:包华音,等.丹参多糖提取工艺优选与含量测定[j].医药导报》,2015.(1)实验过程:准确称取苯酚5g,加水适量,加热使其溶解,待冷却后,定容至100ml,即得5%苯酚溶液。精密称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0.05g,加纯水制得0.1mg/ml的葡萄糖标准对照溶液,然后精密量取葡萄糖标准对照溶液0,0.2,0.4,0.6,0.8,1.0,1.2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加水至2.0ml各加5%苯酚溶液1.0ml,摇匀,再分别加5.0浓硫酸(含量为95.0%~98.0%,w/w),迅速振摇混匀,于室温下放置3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490nm处测定吸光值,以吸光值为纵坐标,葡萄糖的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2)样品测定:分别取待测样品(即实施例1~5和对比例1~制备的丹参提取液)1ml置10ml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制成醇浓度80%(v/v)后静置过夜,离心,除去上清液,沉淀用无水乙醇10ml分三次洗涤,沉淀物用热水溶解,定容,即为待测样。取待测样品适量,按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依次测定样品的吸光值,再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多糖含量。2、丹参酚酸含量测定方法参考文献:郭立.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1)实验过程: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约3mg),置于25m1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对照品溶液;然后精密移取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0,1.0,2.0,3.0,4.0,5.0ml至25ml容量瓶中,加5%(w/w)的nano2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10%(w/w)的al(n03)3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w/w)的naoh溶液10ml,用50%(w/w)的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同时,以下述方法制备的溶液为空白溶液:将5%(w/w)的nano2溶液1ml加入到容量瓶中放置6min,再加10%(w/w)的al(n03)3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w/w)的naoh溶液10ml,用50%(w/w)的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在48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丹酚酸b对照品取样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样品测定:分别精密称取待测样品(即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的丹参提取液)各3份,每份约2ml,置l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1ml,置25ml量瓶中,加5%(w/w)的nano2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10%(w/w)的al(n03)3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w/w)的naoh溶液l0ml,用50%(w/w)的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以上述空白溶液为参照,在48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3、总丹参酮含量测定方法参考文献:徐艳,相延英.丹参中总丹参酮含量测定[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7).(1)实验过程: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mg,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得0.2mg/ml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于270nm长测定其吸收值。以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2)样品测定:分别精密称取待测样品(即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的丹参提取液)2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备用液取供试品溶液,在波长2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丹参酮含量。对上述样品进行丹参多糖、丹参酚酸以及丹参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丹参多糖、丹参酚酸以及丹参酮的含量测定结果样品丹参多糖(mg/ml)丹参酚酸(mg/ml)丹参酮(mg/ml)实施例126.19.42.1实施例216.05.62.4实施例328.510.31.8实施例419.28.93.9实施例517.37.62.2对比例125.39.30对比例200.92.2从表1可看出,经50%~80%(w/w)的碱性乙醇液提取超滤技术分离的丹参提取物,同时含有丹参多糖、丹参酚酸和丹参酮。而对比例1和2却不同时兼备含三者成分。实施例7一种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膏,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a相:聚氧乙烯-21硬脂醇醚1.5%,霍霍巴油5.0%,碳酸二辛酯5.0%;b相:三乙醇胺0.35%,聚丙烯酰胺(分子量200~1500万)0.30%,实施例2制备的丹参提取物5.0%,苯氧乙醇0.5%,柠檬香精(芬美意)0.1%;c相:edta-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6%,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0%,透明黄原胶0.1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其制备过程如下:称取a相原料,将a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确保组分溶解完全,加热至60℃,保温20min;然后边搅拌边降温至45℃时,加入c相中的组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b相中的组分,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8一种含丹参提取物的祛痘精华乳,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a相:实施例4制备的丹参提取物5%,防腐剂适量(is-45防腐剂,0.45%),香精适量(芬美意的柠檬香精,0.1%);b相:羟乙基纤维素0.20%,edta-二钠0.10%,尿囊素0.20%,甘油5.00%,水补足至100%。制备过程:称取b相原料,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确保组分溶解完全,加热至60℃,保温20min。边搅拌边降温至45℃时,依次加入a相,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9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实验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p.acnes),也称痤疮杆菌,一般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中。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成熟,毛囊口出现角栓,皮脂腺分泌功能也明显增加,因皮脂含有较多脂肪酸等成分,适合p.acnes的生长及繁殖,从而成为痤疮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是造成青春痘的主要细菌。本实验测试丹参提取物对丙酸杆菌的杀菌作用。按gb158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实验过程:将试验菌(即痤疮丙酸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研究所)24h斜面培养物用pbs缓冲液洗下,制成菌悬液(要求的浓度为:用100μl滴于5m1样液内,回收菌数为1~9×104cfu/ml)。试样液(被试样品):分别将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制备的丹参提取液配置成0.1%、1%、5%、10%(w/w)的试样液。对照样液(对照样品):pbs缓冲液。取被试样液5ml和对照样液各4管,另取上述菌悬液,分别在每个被试样液和对照样液内滴加100μl均匀混合。开始计时,作用10min,分别将样液0.5ml投入含5mlpbs缓冲液的试管内,充分混匀,作适当稀释,然后取其中2~3个稀释度,分别吸取0.5ml,置于两个平皿,用凉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15ml作倾注,转动平皿,使其充分均匀,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5℃士2℃培养48h,作活菌菌落计数。试验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抑菌率:抑菌率=(a-b)/b×100%;其中,a: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b:被试样品平均菌落数。评价标准:抑菌率<50%,产品无抑菌作用;抑菌率≥50%~90%,产品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随着试验浓度的增加,本发明提取物抑菌率呈上升趋势,在试验浓度1%(w/w)以上,本发明提取物即表现出有抑菌效果,在5%(w/w)即表现较强抑菌作用。而对比例中,对比例1在10%(w/w)以内的试验浓度范围内,末见有抑菌效果;对比例2则表现与本发明类似的抑菌效果。表2痤疮丙酸杆菌抑制实验实施例8皮肤油脂含量测定皮肤油脂分泌过多是导致痤疮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使用皮肤油脂测定仪(德国sm815)对使用化妆品前后的皮肤油脂腺分泌物进行定量测量,可以对化妆品的抗痤疮功效进行评价。sm815测定原理是基于光度计原理,一种0.1mm厚的特殊消光胶带吸收人体皮肤上的油脂后,就会变成一种半透明的胶带,它的透光量就会发生变化,吸收的油脂越多,透光量就会越大,这样就可以测量出皮肤油脂的含量。实验过程:试验组:以实施例8制备的产品为阳性试验样(含5%(w/w)本发明丹参提取物);阴性组:以按照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去除丹参提取物制备的产品为阴性对照样;对比组1:按照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差别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丹参提取物替换为等量的对比例1制备的丹参提取物,以此方法制备的产品为对比组1;对比组2:按照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差别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丹参提取物替换为等量的对比例2制备的丹参提取物,以此方法制备的产品为对比组2;实验选用油脂分泌过旺试验患者共12例(20~35岁,男女各一半),试验者平均分成四组,测试油脂当天清洁面部,30分钟后在脸颊涂擦3mg/cm2的产品:一组用阳性试验样,一组用阴性对照样,另两组试用对比样。分别在第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用sm815动态测定皮肤油脂含量,计算油脂皮肤含量变化。实验评价及试验者均双盲标示法,所测试为恒温恒湿实验室中进行,温度为25±1℃,湿度为60%±5%。结果如表3、4所示。表3皮肤油脂含量测定结果用spss20.0分析软件对表3数据进行均值处理后如表4所示,绘制均值动态变化曲线,看趋势曲线图可看出,相对于0小时,阴性组及对比组的皮肤油脂含量在8小时内逐渐升高,这与试验者为油脂分泌过旺本身有关。在试验组,油脂含量在8小时内未见明显增多,说明该产品的使用可使测试区域皮肤油脂异常分泌情况得到缓解或减少。而对照组1和2在8小时内并未见明显减少油脂分泌现象,与阴性组上升趋势及增加量基本相同,说明仅含丹参酮提取物或仅含丹参水溶性酚酸多糖的产品未能有效减少油脂分泌情况(图1)。采用t检验,对各组试验者的皮肤油脂含量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阴性组及对照组1、对照组2在产品应用后8小时内,皮肤油脂含量持续增加,在2、4、8小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4各实验组皮肤油脂均值含量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