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9278发布日期:2019-03-30 09:32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64年,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成功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乙酰螺旋霉素,并于1967年上市。乙酰螺旋霉素为螺旋霉素的乙酰化衍生物,属16元环大环内酯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李斯特菌属、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胎儿弯曲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拟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以及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弓形体、隐孢子虫等亦具抑制作用,目前上市销售的制剂主要有乙酰螺旋霉素片、乙酰螺旋霉素胶囊。

乙酰螺旋霉素制剂国内厂家很多,不同厂家之间及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之间,与原研药品的溶出度有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其疗效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质量稳定且与原研厂家溶曲线相似的乙酰螺旋霉素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稳定、与原研溶出曲线相似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按照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乙酰螺旋霉素10份、淀粉5.0-5.5份、羟丙基纤维素0.35-0.40份、吐温-800.08-0.12份、乙醇0.06-0.09份、粘合剂10.5-11.5份、二氧化硅0.06-0.1份、羧甲基淀粉钠0.3~0.4份、硬脂酸镁0.1~0.15份。

所述的粘合剂为淀粉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优选淀粉浆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混合物,更优选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更优选重量比1.8~2.2:1的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进一步的,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按照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乙酰螺旋霉素10份、淀粉5.3-5.4份、羟丙基纤维素0.38-0.39份、吐温-800.09-0.11份、乙醇0.07-0.08份、粘合剂10.8-11.2份、二氧化硅0.07-0.09份、羧甲基淀粉钠0.32~0.34份、硬脂酸镁0.12~0.14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按照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乙酰螺旋霉素10份、淀粉5.4份、羟丙基纤维素0.39份、吐温-800.1份、乙醇0.08份、粘合剂11份、二氧化硅0.08份、羧甲基淀粉钠0.33份、硬脂酸镁0.13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按照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乙酰螺旋霉素10份、淀粉5.3份、羟丙基纤维素0.38份、吐温-800.09份、乙醇0.08份、粘合剂10.8份、二氧化硅0.07份、羧甲基淀粉钠0.32份、硬脂酸镁0.12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按照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乙酰螺旋霉素10份、淀粉5.4份、羟丙基纤维素0.38份、吐温-800.11份、乙醇0.07份、粘合剂11.2份、二氧化硅0.09份、羧甲基淀粉钠0.34份、硬脂酸镁0.1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原料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等步骤。

上述乙酰螺旋霉素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15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粘合剂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0-15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

⑦包装:压片,包衣,包装,入库。

上述乙酰螺旋霉素片中:

所述的步骤①中,粘合剂为淀粉浆和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混合物;优选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更优选重量比2:1的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所述的步骤②中,搅拌速度为10-20转/分钟,优选15转/分钟。

所述的步骤③中,搅拌速度为12-18转/分钟,优选15转/分钟。

所述的步骤④中,干燥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180-240分钟。

所述的步骤⑥中,混合时间为20-40分钟,搅拌速度为10-20转/分钟,正反转各10-20分钟。

所述的步骤⑦中,压片的压力为65~75kn,优选70kn。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一种药物不同厂家的同一产品之间的重要质量指标。对于仿制药品,其与原研厂产品的溶出度的相似性,不仅是评价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亦可作为评价仿制水平的重要依据。本发明通过调节粘合剂的用量及种类、制备方法中制软材的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使得本发明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在多种ph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原研相似,且质量稳定,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疗效的发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乙酰螺旋霉素片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进处方配比及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标准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

含量:本品含乙酰螺旋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溶出度:45分钟的溶出百分率应不低于75%。

实施例1: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5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包装,入库。

步骤⑦的包衣原料及过程为:

包衣配方(片芯40kg的用量):

①单糖浆:纯化水3kg、白砂糖7.5kg混合,搅拌加热沸腾,2-3分钟后过120目筛,45-55℃保存备用;

②液粉浆:纯化水2kg、白砂糖5kg、滑石粉3kg、亮蓝色素0.025g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沸腾,2-3分钟后过120目筛,由于滑石粉易沉淀,使用时搅匀后在取用,45-55℃保存备用;

③色浆:将亮蓝色素0.05g溶于100ml沸水中搅匀,为色素溶液,将白砂糖2.5kg加入1000ml水中,加热至沸腾,2-3分钟后过120目筛,为糖浆,取500ml糖浆加入色素溶液中搅匀作为色浆,剩余糖浆包色浆时待用。50-65℃保存备用。

④川蜡粉:150g川蜡粉碎过100目筛。

⑤二甲硅油:5g。

⑥滑石粉:21kg。

包衣过程:

①准备:称40kg片芯放入包衣锅内,试开风机运转2分钟,无碎片可包衣。

②粉衣层:5-6层,前2层热风,后3-4层吹冷风,前2层吹热风时间每层约70分钟,后3-4层吹冷风时间每层约30分钟,找平时在锅内加适量的滑石粉(前2-3层加入量为2-3kg,后3层的加入量为1-2kg,逐层递减),加入1000ml单糖浆,搅匀,待片自然散开后再加入适量滑石粉(每次用量约为0.5-1kg),使片在锅体旋转过程中充分找平。后两层单糖浆加入量逐渐递减至800ml(每次减100ml)。本层结束应片面平园。

③液粉浆层6-7层;前3-4层热风吹干,每次吹风大约30分钟,后3层吹冷风,液粉浆用量为每层1000ml,后3层液粉浆用量逐渐递减,每层减100ml,操作方法为加浆搅匀待片面自然散开后吹风干燥。本层结束应片面平园颜色均匀。备注:待包后3层时,取糖浆约300ml,加入剩余液粉浆搅匀后取用。

④色浆层6层:吹冷风每次约10分钟左右,取色浆200ml加入1400ml糖浆中,为色糖浆,取色糖浆50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干燥。取色浆100ml加入剩余色糖浆中,取色糖浆45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面干燥。取色浆100ml加入剩余色糖浆中,取色糖浆40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面干燥。取色浆100ml加入剩余色糖浆中,取色糖浆35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面干燥。取色浆100ml加入剩余色糖浆中,取色糖浆30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面干燥。取色浆100ml加入剩余色糖浆中,取色糖浆250ml加入锅内,搅匀,吹风至片面干燥。

⑤打光:取120g川蜡,上两次,第一次约70-80g,第二次约40-50g,片面发亮后加入硅蜡油约30g,约20分钟后出锅凉片。

⑥凉片:均匀铺于盘中,凉片8小时。包衣完成。

实施例2: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111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18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40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正反转各20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65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3: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18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40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正反转各20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65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4: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24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20分钟,搅拌速度为20转/分钟,正反转各10分钟;

⑧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5: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20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6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8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6: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实施例6:乙酰螺旋霉素片

成(37万片):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2分钟,搅拌速度为16转/分钟,正反转各16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7: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2分钟,搅拌速度为18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5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10: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速度为12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5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对比例1: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4: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2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5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对比例5:乙酰螺旋霉素片

处方组成(37万片):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①原辅料预处理:将乙酰螺旋霉素、羟丙基纤维素粉碎,分别过80目筛,备用;淀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将10%的淀粉浆与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得到粘合剂溶液,将乙醇与吐温-80混合后加入粘合剂溶液,得到溶液a,备用;

②原辅料混匀:将乙酰螺旋霉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1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得到混粉b;

③制软材制粒:将步骤①制备的溶液a加入混粉b中,搅拌混合30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制备软材;取制好的软材过12目筛网制粒;

④干燥:将制好的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⑤整粒:干燥后,加入二氧化硅、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用16目筛网整粒,制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⑥总混:步骤⑤制备的片加入v型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正反转各15分钟;

⑦包装:压片,压片压力为70kn,包糖衣(同实施例1),包装,入库。

实施例11:稳定性实验

将实施例1-10、对比例1-5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置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箱中(温度25℃±2℃,相对湿度60%±5%恒温恒湿箱)中,分别于0、3、6、12、24个月取样,测定有关物质、含量、溶出度等各项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的比较

将实施例1-10及对比例1-5得到的样品进行溶出曲线的测定,并与原研制剂(乙酰螺旋霉素片,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的溶出曲线进行比较。

溶出曲线测定方法:避光操作。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分别以4种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转/分钟,用光纤溶出仪检测每片的溶出量,绘制出该样品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计算其相似因子f2,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不低于50,则认为两条溶出曲线相似,结果如表2所示。

表1: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2:样品溶出曲线相似因子结果表

从表2结合表1可以看出:

(1)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0及对比例1-5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在长期条件下放置24个月,性状、溶出度、含量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质量稳定。

(2)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10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均相似,对比例1-2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在ph1.2及ph4.0的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在ph6.8及水的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对比例3-5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在ph1.2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在ph4.0、ph6.8及水的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不相似。

(3)由实施例1-8及对比例1-3可以看出:粘合剂的种类及用量影响着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行为。当粘合剂为重量比1.8~2.2:1的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物,制备得到的乙酰螺旋霉素片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均相似;当粘合剂为重量比为1:1的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物(对比例1)或粘合剂为10%的淀粉浆(对比例2)或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比例3),制备得到的乙酰螺旋霉素片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不完全相似;因此粘合剂为重量比1.8~2.2:1的10%的淀粉浆和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4)由实施例1-10及对比例4-5可以看出:步骤③制软材制粒中制备软材的工艺参数影响着终产品的溶出行为。当制备软材时搅拌时间为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12-18转/分钟,制备得到的乙酰螺旋霉素片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均相似;当制备软材时搅拌混合20分钟,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对比例4)或搅拌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对比例5),制备得到的乙酰螺旋霉素片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不完全相似;因此制备软材时搅拌时间为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12-18转/分钟。

本发明通过调节粘合剂的用量及种类、制备方法中制软材的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使得本发明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在多种ph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原研相似,且质量稳定,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疗效的发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