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5936发布日期:2019-06-28 23:1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治疗环境,而手术室产生的各类信息资源又是一项宝贵的医学资源,传统手术室在对这些资源进行信息化并对外共享方面力不从心。随着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发展,手术过程视频、手术影像资料的对外共享的需求渐渐明朗和迫切。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视频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医院进行手术示教、手术室监控、远程医疗会诊等的手术数据交互提供了可行性。目前,涵盖手术室的手术过程视频、手术影像资料等手术动态影像的采集、处理、传输、信息管理、服务管理等全方面的研究和成果仍较少,多数方案存在业务功能缺陷和技术实现瓶颈,已很难满足医院对手术室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仅仅是将手术室内产生的视频、图像等手术数据进行保存,医生在查看时无法抓住手术要点,大大降低了手术数据的利用率,且只有医生有权利对手术数据进行查看,难以形成具有医学价值的信息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医生在手术数据中标注的要点信息都会更新在手术数据中,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在后续其他医生对手术数据查看的过程中会看到该手术的医生对手术要点的标记,从而指导和提示其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手术要点,实现手术经验的分享;并且对医生和患者来说,能够检索出类似患者的手术救治流程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使医生和患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对卫生管理员来说,能够实现多主题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微观分析是医护人员根据手术档案的细节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对手术麻醉数据、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药品使用等形成统计分析表,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信息有更为的直观了解,为精细化手术,以及手术过程标准化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从而实现手术数据的最大化利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云服务器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

根据预设格式,将所述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数据进行整合,并输出;

根据输出后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添加患者身份标识、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医院身份标识、手术类型标识、手术时间标识、疾病类型标识,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

根据所述患者身份标识获取相对应的术前病例信息,并保存在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手术要点标注请求;其中,在手术要点标注请求中包括用户id、关键字和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用户id、关键字和数据类型在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手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所述手术数据包括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和标注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标注位置信息在所述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所述手术数据。

优选的,在所述云服务器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或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和用户类型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包括用户id;所述用户类型信息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用户类型信息进行验证;

当所述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用户类型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用户界面显示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用户终端。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标注位置信息在所述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所述手术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用户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调用指令,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调用指令中包括调用条件;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调用条件在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具有满足所述调用条件的目标数据;

当查找到时,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的调用路径,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调用路径调用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优选的,所述术前病例信息中包括多个体征指标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匹配查询指令;在所述匹配查询指令中包括目标术前病例信息;

将所述目标术前病例信息中的体征指标信息与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的术前病例信息中的体征指标信息进行匹配度计算,得到匹配值;

判断所述匹配值是否大于预设匹配阈值;

当大于时,获取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的术前病例信息相对应的调用路径;

根据所述匹配值大小,对所述调用路径进行排序,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标注位置信息在所述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所述手术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患者id获取术后跟踪信息;所述术后跟踪信息包括多个体征指标信息;

获取预设体征指标阈值信息;

将所述术后跟踪信息中的多个体征指标信息分别与相对应的体征指标阈值信息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所述术后跟踪信息的评价值;

根据所述患者id,将所述术后跟踪信息和所述评价值添加到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标注位置信息在所述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所述手术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用户终端接收用户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关注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关注信息包括用户id和多个标签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建立所述用户id和多个标签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取资讯信息,根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将所述资讯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标注位置信息在所述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所述手术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用户终端接收用户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调用指令,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调用指令中包括调用条件;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调用条件在所述手术云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三用户终端;

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统计图表数据;

根据所述统计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指导意见信息。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具体为:

所述云服务器实时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

对所述实时获取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手术直播数据,进行播放。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进行播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手术直播数据的观看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医生在手术数据中标注的要点信息都会更新在手术数据中,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在后续其他医生对手术数据查看的过程中会看到该手术的医生对手术要点的标记,从而指导和提示其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手术要点,实现手术经验的分享;并且对医生和患者来说,能够检索出类似患者的手术救治流程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使医生和患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对卫生管理员来说,能够实现多主题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微观分析是医护人员根据手术档案的细节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对手术麻醉数据、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药品使用等形成统计分析表,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信息有更为的直观了解,为精细化手术,以及手术过程标准化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从而实现手术数据的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云服务器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手术采集设备对手术室内的采集设备对手术过程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记录,云服务器通过数据接口获取手术过程中的采集数据。

具体的,全景摄像机用于采集手术室内手术情况的全景视频画面,对手术现场的全景进行记录。本发明采用的全景摄像机可以为吸顶嵌入安装的高清级别的医疗摄像机,吸顶安装在手术室合适位置,采集手术室内手术情况的全景画面。

术野摄像机是与无影灯集成安装的高清级别的医疗摄像机,用于采集手术视野范围内的视频画面,本发明采用网络高清摄像机作为术野摄像机,该摄像机设置有高性能传感器,支持3d数字降噪,图像清晰,支持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背光补偿可有效减弱手术转播中因灯光不均产生的画面过暗或白光问题。

医疗图像设备具体可以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血管造影(dsa)、ct、xray、内窥镜、核磁共振仪等,用于根据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采集患者的图像信息。

麻醉监护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术麻醉监护仪,用于采集手术患者的心电、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体温,此外可采集有创血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呼吸力学、麻醉气体、心输出量(有创和无创)、脑电双频指数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之前方法还包括用户注册的过程,用户通过注册获取相对应的权限,从而进行手术数据的查看和调用。

具体的,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或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第一用户终端是指医护人员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第二用户终端是指患者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第三用户终端是指卫生系统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上述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具有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也包括自定义的具有处理模块的设备。在注册请求中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和用户类型信息;用户身份信息中包括用户id和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id可以是用户的身份证号,用户的基本信息是指姓名、性别等;用户类型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种。当然在注册请求中还包括登陆密码的设定,登陆密码和用户id是相关联和对应的。

云服务器对用户身份信息和用户类型信息进行验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份信息和用户类型可以通过医院的服务器进行验证,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和用户类型可以通过卫生系统的服务器进行验证。

当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类型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用户界面显示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用户终端,不同用户类型对应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是不同的,比如患者只可以看到自己病例信息和手术档案,医护人员可以看到本医院或其他授权医院患者的病例和手术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看到所有医院的患者病例和手术档案,需要说明的是,除患者本人,他人查看到的患者病例和手术档案中均不体现和患者隐私相关的内容,比如姓名、电话、家庭地址、联系人信息等。

步骤102,根据预设格式,将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数据进行整合,并输出;

将串行数据、dicom、hl7等信号接入并整合,以广播级别高质量手术图像画面、麻醉监护信号、手术室全景信号,dicom图像文件复合输出,提供手术过程、细节、全景、病理dicom图像的显示。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信号的写入与dicom兼容的媒体文件格式储存保留,方便进行后期资料的备份保管,形成具有潜在医学价值的医疗媒体资产。

步骤103,根据输出后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添加患者身份标识、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医院身份标识、手术类型标识、手术时间标识、疾病类型标识,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

其中,患者身份标识可以是患者的用户id,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可以是医护人员的用户id,医院身份标识可以是医院的id,手术类型标识可以分为普外、骨科、神经等,疾病类型标识是指手术的具体部位,比如胃、心脏、脑等,手术时间标识是指手术从开始到结束的总时长。

具体的,在输出后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添加患者身份标识、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医院身份标识、手术类型标识、手术时间标识、疾病类型标识,通过标识信息可以便于日后数据的调用和查看。并且,将添加标识的手术数据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方便进行后期资料的备份保管,形成具有潜在医学价值的医疗媒体资产。

此外,患者身份标识、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医院身份标识、手术类型标识和疾病类型标识也可以是在手术之前输入的,在手术开始数据采集的时候加标识信息加载到采集数据中。

步骤104,根据患者身份标识获取相对应的术前病例信息,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

患者的手术是与患者术前病例紧密相关的,因此为了使医护人员更好的理解手术过程,根据患者身份标识从医院服务器获取相对应的术前病例信息,通过患者身份标识将术前病例信息与手术数据进行关联,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治疗过程,将术前病例和手术数据相关联,可以为日后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基础。

步骤105,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手术要点标注请求;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是手术过程最直接的接触者,在手术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可以对手术要点进行标注,从而为日后医生的查看提供有效的帮助,手术要点的标注权限只有做手术的医护人员才具有。

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显示界面输入的手术要点标注请求,并发送给云服务器,在手术要点标注请求中包括用户id、关键字和数据类型,一个医生会多个做手术,关键字可以为手术类型标识和疾病类型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数据类型是指要调用的是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或麻醉监护数据,当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多个数据类型。比如,当医生需要对之前做过的胃部手术的全景视频和术野视频进行查看,输入的关键字可以为“胃”,数据类型可以选择“全景视频”和“术野视频”。

步骤106,根据用户id、关键字和数据类型在手术云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手术数据,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

首先根据医生的用户id在手术云数据库中获取其权限下的可进行要点标注的手术数据,再根据关键字和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的手术数据中获取相对应的手术数据,该手术数据可以调用路径的方式发送给医生的用户终端。其中,手术数据包括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107,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和标注位置信息;

医生根据云服务器返回的调用路径获取到相对应的手术数据,用户终端对获取到的手术数据进行展示,并接收用户根据手术数据输入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和相对应的标注位置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标注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手术要点的标注位置,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医生对术野视频第20分18秒的位置进行要点标注,则20分18秒即为标注位置。

步骤108,根据标注位置信息在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从而更新手术数据。

云服务器根据标注位置信息在手术数据中添加相对应的手术要点标注信息,医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手术要点标注信息,其他医生可以随时观看,并且多个手术医生可以针对同一手术在不同时间进行标注,完全打破了常规讨论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限制,使医务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参与到手术的研讨中,从而全面的对手术要点进行标注,对手术过程进行解析。

医生在手术数据中标注的要点信息都会更新在手术数据中,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在后续其他医生对手术数据查看的过程中会看到该手术的医生对手术要点的标记,从而指导和提示其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手术要点,实现手术经验的分享。

为了对手术进行更全面的评价和解析,患者术后跟踪也是尤为重要的,患者的术后跟踪信息是记录在医院服务器中的,云服务器可以根据患者id在医院服务器获取术后跟踪信息,在术后跟踪信息包括多个体征指标信息;然后根据多个体征指标获取相对应的预设体征指标阈值信息,预设体征指标阈值为正常的标准的指标数值或范围;将术后跟踪信息中的多个体征指标信息分别与相对应的体征指标阈值信息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术后跟踪信息的评价值;根据患者id,将术后跟踪信息和评价值添加到手术云数据库中。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通过权重计算方法得到术后跟踪的评价值,比如对于阑尾炎来说,术后评价的体征指标可以有多个分别为a、b、c,根据重要程度设定每个体征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2、0.4、0.4,将指标a对应的术后值与阈值作差,并计算差值占阈值的百分比,从而得到超标百分比a1,同理得到超标百分比b1、c1,然后根据超标百分比和权重值计算得到术后跟踪的评价值,即a1×0.2+b1×0.4+c1×0.4,得到的评价值越接近0说明术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越接近正常,表明手术效果越好。在后续医生参考手术过程时,可以将术后跟踪评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项。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手术档案分类的功能,云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类别、不同等级将手术档案进行分类,医生或患者也可根据自己拥有的手术档案类型进行对应录入。

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的各项手术数据,患者、医护人员和卫生监管人员均可根据权限对手术数据进行查看和调用,下面分别介绍上述三者对手术数据的应用情况。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以根据需要输入要查询的调用条件,调用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身份标识、医院身份标识、手术类型标识、手术时间标识、疾病类型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医护人员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调用指令,发送给云服务器;调用指令中包括调用条件;云服务器根据调用条件在手术云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具有满足调用条件的目标数据;当查找到时,获取目标数据的调用路径,并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第一用户终端根据调用路径调用相对应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全景视频数据、术野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麻醉监护数据、术前病例信息、术后跟踪信息和评价值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海量的基础,并且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信息有更为的直观了解,为精细化手术,以及手术过程标准化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得到与目标患者更匹配的更具参看意义的手术数据,医生可以输入目标病人的术前病例进行匹配,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医护人员输入的匹配查询指令,在匹配查询指令中包括目标术前病例信息,术前病例信息中包括多个体征指标信息;云服务器将目标术前病例信息中的体征指标信息与手术云数据库中的术前病例信息中的体征指标信息进行匹配度计算,得到匹配值,相似度越高得到的匹配值越大;然后,判断匹配值是否大于预设匹配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预设匹配阈值进行设定,比如可以设定为70%;当大于时,获取手术云数据库中的术前病例信息相对应的调用路径;并且根据匹配值大小,对调用路径进行排序,并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这样与当前患者情况最匹配的就会排在最前面,从而检索出类似患者的手术救治流程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使医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向患者开放上述医生的查询权限功能。

对于患者来说,能够获得特色的、个性需求的医疗卫生信息推荐服务,具体的,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患者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关注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关注信息包括用户id和多个标签信息;云服务器建立用户id和多个标签信息的关联关系;根据标签信息获取资讯信息,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将资讯信息推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优选的,同时能通过邮件、短信等为患者提供多个信息获取途径。此外,在信息注册后患者拥有个人管理空间,根据用户权限自动显示相关操作菜单;支持用户好友,可以查看好友相关更新;用户个人空间可以上传视频;收藏视频;查看视频观看记录;患者可以在个人管理视频上对视频进行编辑、标注、分屏制作等操作。

对于卫生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实现宏观统计和微观统计分析,宏观统计是指区域卫生管理人员根据手术档案的记录建立的数据仓库技术分析系统,实现多主题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微观分析是医护人员根据手术档案的细节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对手术麻醉数据、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药品使用等形成统计分析表,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信息有更为的直观了解,为精细化手术,以及手术过程标准化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三用户终端接收卫生管理员根据用户界面显示数据输入的调用指令,发送给云服务器,调用指令中包括调用条件,调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医院信息、疾病类型信息等;云服务器根据调用条件在手术云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三用户终端;第三用户终端对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统计图表数据;根据统计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指导意见信息,从而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类型的统计数据了解本地区手术类型曲线图以及疾病类型曲线图,提升本区域内的卫生监管力度。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能实现在线手术的直播,具体的,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时获取全景摄像机采集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并对实时获取的全景视频数据、术野摄像机采集的术野视频数据、医疗图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和麻醉监护设备采集的麻醉监护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手术直播数据,设置相对应的手术直播数据的观看权限,从而进行播放,使接入到手术数据云中心的各手术室所做手术,可以直接在展示平台中根据用户权限观看到相应的手术直播,展示平台融合资源采集、编辑、管理、分发、共享于一体,采用云计算、云存储、云转码和云分发技术,确保直播效果高清晰、低延时。展示平台可同时支持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的点播、直播和时移应用;支持flash、html5、客户端app等多种播放方式,用户无需安装播放,使用简单、方便,使用户可以突破地点及环境的限制,便可轻松看到手术直播效果,及时了解手术动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医生在手术数据中标注的要点信息都会更新在手术数据中,并保存在手术云数据库中,在后续其他医生对手术数据查看的过程中会看到该手术的医生对手术要点的标记,从而指导和提示其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手术要点,实现手术经验的分享;并且对医生和患者来说,能够检索出类似患者的手术救治流程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使医生和患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对卫生管理员来说,能够实现多主题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微观分析是医护人员根据手术档案的细节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对手术麻醉数据、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药品使用等形成统计分析表,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信息有更为的直观了解,为精细化手术,以及手术过程标准化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从而实现手术数据的最大化利用。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内存、只读存储器(ro手术数据处理方法)、电可编程ro手术数据处理方法、电可擦除可编程ro手术数据处理方法、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手术数据处理方法、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