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创伤是战场伤中最常见的伤情,而下肢战创伤导致的急性肺栓塞是其最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程昌志等回顾性分析了1968~2002年解放军第303医院收治的下肢战创伤病例以及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资料,结果显示:急性肺栓塞仅次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四肢战创伤病例第二死亡原因,其占比达到20%。因此如何预防下肢战创伤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是目前战创伤领域急迫的研究课题。
公知的,预防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的方法包括药物预防和器械预防。药物预防以抗凝和溶栓药物为主,但是由于下肢战创伤大多合并有开放性损伤、出血性损伤或挤压伤,抗凝和溶栓药物存在禁忌。因此器械预防几乎是必需预防手段,器械预防将一滤器放置到静脉中过滤血栓,防止其进入肺部导致栓塞。一般的,滤器被放置到下腔静脉中肾静脉连接口下方1cm左右的位置,因为此处血流速度较快,应力较大,被滤器拦截的血栓更容易溶解,同时此处植入滤器也不会对肾脏带来负面影响。植入操作时,由于右髂静脉相对左髂静脉较平直,而且解剖变异较少,所以绝大多数通过右髂静脉植入滤器并通过导丝送入到过滤位置,如此以减少操作中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左髂静脉植入。
显然的,植入时需要全程监测滤器的位置,现有技术中使用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测相结合来全程确认滤器等的位置,但是在由于前沿急救场所限,如战场前沿、地震伤亡区域以及大型车祸现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无法布置,此时医生必须仅依靠便携式超声实现滤器置入,此时受限于伤员个体的差异、脂肪以及肠内气体等因素的影响,超声图像的清晰度有限,其无法清晰显示出手术操作所使用的导管及导丝的位置,也就难以确认植入过程中收缩状态的滤器的准确位置,这给前沿急救场的滤器置入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是迄今为止前沿急救场所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转动基准件,其用于贴合到左髂静脉和右髂静脉交汇点的体表处;
第一支臂,其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记,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准件上;
第二支臂,其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记,其一端通过所述转动基准件与所述第一支臂相转动连接;
超声探头连接座,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当所述第一支臂沿着所述下腔静脉布置时,所述超声探头连接座位于肾静脉与下腔静脉连接处。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还包括:
指示件,其与所述转动基准件相对固定,当其一端位于人体肚脐上时,所述转动基准件贴合到左髂静脉和右髂静脉交汇点的体表处。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指示件包括指示件包括指示杆和设置于所述指示杆一端的塞头,所述塞头用于塞入肚脐,所述指示杆与所述第一支臂的夹角为15-20度。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指示杆的长度为1.5cm。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转动基准件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的摩擦阻力大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重力和所述第二支臂的重力中的较大者。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阻尼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摩擦片;
所述转动基准件包括中心轴,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端部均设置有扁平板,各所述扁平板和各所述摩擦片均套接于所述中心轴上,至少两个所述摩擦片将两个所述扁平板夹在中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压迫各所述扁平板和各所述摩擦片的压紧件。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压紧弹簧,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螺栓,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紧螺栓螺接于所述外螺纹上,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压紧螺栓。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手术时的固定基准上。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两端。
上述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超声探头连接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在体表设置一个与下腔静脉系统相近似平行的支臂系统,通过支臂系统的刻度来推断滤器的大概距离,为超声系统提供辅助,从而提升前沿急救场所滤器植入的成功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人体下腔静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测量装置和下腔静脉使用时位置叠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腔静脉;2、左髂静脉;3、右髂静脉;4、肾静脉;5、肚脐;6、转动基准件;6.1、对准孔;7、第一支臂;7.1、扁平板;8、第一刻度标记;9、第二支臂;10、第二刻度标记;11、超声探头连接座;12、指示件;12.1、指示杆;13、阻尼结构;13.1、摩擦片;13.2、压紧弹簧;13.3、压紧螺栓;14、连接支架;14.1、硬质杆部;14.2、弹性绳部;15、环状结构;16、扁平转动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辅助测量装置用于向下腔静脉1植入滤器,下腔静脉1的中部汇入两个肾静脉4,下端连接左髂静脉2和右髂静脉3,其中,肾静脉4、左髂静脉2以及右髂静脉3的交汇点位于肚脐5右下方的1-2cm处,这也是进行体表定位的基准,植入手术时,一般由右髂静脉3开口通过导管将滤器送入,滤器沿着右髂静脉3进入下腔静脉1中肾静脉4连接口下方1cm左右的位置展开,固定于此处以过滤血栓。以上技术均为下腔静脉1滤器植入术的基础知识,也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下文不赘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下腔静脉1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动基准件6、第一支臂7、第二支臂9以及超声探头连接座11,转动基准件6用于贴合到左髂静脉2和右髂静脉3交汇点的体表处;第一支臂7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记8,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准件6上;第二支臂9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记10,其一端通过所述转动基准件6与所述第一支臂7相转动连接;超声探头连接座11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臂7上,当所述第一支臂7沿着所述下腔静脉1布置时,所述超声探头连接座11位于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
具体的,支架包括通过转动基准件6进行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转动基准件6优选为一根转轴,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均转动连接于该转轴上,或者其中一者转动连接,另一者固定连接。无论何种结构,可实现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的相对转动即可。第一支臂7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记8,第二支臂9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记10,优选的,第一刻度标记8和第二刻度标记10均以转动基准件6的位置为零刻度线,刻度标记的单位为厘米(cm)。同时第一支臂7上还设置有超声探头连接座11,超声探头连接座11为可以固定住便携式超声仪中超声探头的结构,如一个卡爪卡住超声探头,又或者其它可以与超声探头可拆卸连接的卡接、插接或者螺接结构,优选的,超声探头连接座11滑动连接如套接于第一支臂7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下腔静脉1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植入术时,转动基准件6的中心贴合到患者肚脐5右下方1-2cm处,此处为左髂静脉2和右髂静脉3交汇点的体表标志,此时第一支臂7基本与下腔静脉1平行设置,转动第二支臂9使得其覆盖右髂静脉3上的穿刺点,也即此时第二支臂9与右髂静脉3平行或者基本平行布置。超声探头固定于超声探头连接座11上,超声探头用于检测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当超声探头检测到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时,此时超声探头到转动基准件6的距离也即超声探头在第一刻度标记8上的刻度值,加上右髂静脉3上的穿刺点到转动基准件6的距离也即右髂静脉3上穿刺点在第一刻度标记8上的刻度值,两者之和即为穿刺点到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在静脉系统中距离值,将该距离值减去1cm,即为滤器从穿刺点进入后需要的行进路程,植入术时测量送入滤器的导管和导丝的长度,送入行进路程后理论上滤器即到达预设位置,也即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下方1cm左右。显然的,实际手术过程中还需通过便携式超声设备进行检测、确认和辅助。
上述手术过程中,上由于静脉系统有一定的纵深,穿刺点到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的实际距离约大于计算出的和的数值,最终滤器距离肾静脉4的位置超过1cm,一方面此时可以主动微调,另一方面该误差使得滤器离肾静脉4更远且仍旧位于下腔静脉1中,不会导致滤器越过肾静脉4,不调节也影响不大,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情况下的安全系数。
本实施例中,当超声探头连接座11滑动连接于第一支臂7上时,一方面其可以滑动以应对不同身高的患者,都可以准确的滑动到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的连接处,另一方面当滤器置入后,也可以滑动以检测滤器的位置,而无需通过其它超声探头进行检测,一个超声探头即可完成对肾静脉4的检测和后续的滤器位置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位于体表,其难以做到100%的平行于下腔静脉1系统,较大概率的,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会发生一定的偏移或者角度偏转,但是由于肾静脉4与下腔静脉1连接处可由超声确定,穿刺点也在体表,也即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两端的刻度起始点可以在体表准确的确定,此时即使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发生误差,误差也不会很大,同时如前所述,由于下腔静脉1具有一定的纵深提供了安全裕度,即使上述偏移导致了计算出的距离较大,也可以被安全裕度所抵消,仍旧可以正常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下腔静脉1滤器植入术的辅助测量装置,在体表设置一个与下腔静脉1系统相近似平行的支臂系统,通过支臂系统的刻度来推断滤器送入所需的大概距离,也即输送滤器的导管的进入距离,有效避免了超声图像下导管导丝显示不清从而导致下腔静脉1滤器释放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为超声系统提供辅助,从而提升前沿急救场所滤器植入的成功概率。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示件12,其与所述转动基准件6相对固定,如其固定连接于第一支臂7上,当指示件12一端位于人体肚脐5上时,所述转动基准件6贴合到左髂静脉2和右髂静脉3交汇点的体表处,也即指示件12的两端分别定位肚脐5、以及左髂静脉2与右髂静脉3交汇点,如此在前沿急救场所的复杂环境下实现快速的绝对定位。
较为优选的,所述指示件12包括指示件12包括指示杆12.1和设置于所述指示杆12.1一端的塞头,所述塞头用于塞入肚脐5,所述指示杆12.1与所述第一支臂7的夹角为15-20度,也可以直接量取成人身上相应的角度,制作大众概率最高的角度尺寸,较为优选的,指示杆12.1的长度为1.5cm,本实施例中,固定长度和角度的指示杆12.1可以快速的实现定位,虽然据此可能会带来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的定位误差,如前所述,由于具有安全裕度,前沿急救场所的快速定位能提升手术速度,从而具有显著的意义。
更优选的,指示杆12.1为伸缩结构,如伸缩杆,可以实现调节其长度以应对不同的病患。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转动基准件6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对准孔6.1,如转动基准件6为一个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内孔为对准孔6.1,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手术前可以通过超声定位或者其它方法在体表上标出左髂静脉2和右髂静脉3的交汇点,如一个圆点、圆圈或者其它图形,手术时对准孔6.1直接对准该标识,即实现了转动基准件6的精确定位。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二支臂9可以绕转动基准件6360度旋转,同时第二支臂9和第一支臂7布置于转动基准件6轴向上的不同位置上,且第一支臂7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第二支臂9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在第二支臂9的转动位置上,具有一收纳位置,在收纳位置,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相贴合,且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通过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实现磁吸,如此便于辅助测量装置的收纳,使得整体可以收纳成一个长条状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基准件6包括阻尼结构13,阻尼结构13用于提供第一支臂7和/或第二支臂9的摩擦阻力,其可以通过结构或者材料提升摩擦阻力,材料如选择摩擦系数合适的材质来抵接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与转动基准件6的转动连接处,结构方面通过设置凸起或者板材等挤压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与转动基准件6的转动连接处,其压力使得提供的摩擦阻力达到预设值,本实施例中,阻尼结构13提供的摩擦阻力的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支臂7的重力和所述第二支臂9的重力中的较大者,即该摩擦阻力使得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均不会因为重力而自动转动,也即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在调节完位置后会维持位置不动。
优选的,所述阻尼结构13包括至少两个摩擦片13.1,所述转动基准件6包括中心轴,所述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的端部均设置有扁平板7.1,各所述扁平板7.1和各所述摩擦片13.1均套接于所述中心轴上,至少两个所述摩擦片13.1将两个所述扁平板7.1夹在中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压迫各所述扁平板7.1和各所述摩擦片13.1的压紧件,压紧件如螺栓,也即中心轴上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紧密贴合有压紧件、摩擦片13.1、第一支臂7的扁平板7.1、第二支臂9的扁平板7.1、摩擦片13.1以及压紧件,更为优选的,两个扁平板7.1之间也设置一个以上的摩擦片13.1,而摩擦片13.1优选也成对出现。通过压紧件压紧摩擦片13.1的压力大小调节摩擦片13.1提供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从而提供大于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重力的摩擦力。
再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结构13还包括压紧弹簧13.2,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螺栓13.3,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紧螺栓13.3螺接于所述外螺纹上,所述压紧弹簧13.2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摩擦片13.1和所述压紧螺栓13.3,也即压紧螺栓13.3转动以调节压紧弹簧13.2的伸缩幅度,压紧弹簧13.2的伸缩以实现摩擦片13.1压力的调节,使用压紧弹簧13.2具有两个作用,其一调节更为均衡,更为方便,不会出现调节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其二,压紧弹簧13.2为压紧螺栓13.3提供一个预紧力,防止其自行转动以降低压力。
再进一步的,设置一个调节机构,如扁平转动筒16,其一端固接于压紧螺栓13.3上,又或者圆环、板材等等,总之为手部可以快速施力以转动的结构,调节机构的一端固接如焊接于压紧螺栓13.3上,其作用在于,压紧螺栓13.3的转动需要较大的力,操作较为不便,设置一个调节结构增加施力面积以便于手术过程中的快速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支架14,所述连接支架14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支臂7上,所述连接支架1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手术时的固定基准上,由于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难以固定,通过连接支架14将其固定限位到患者的体表,这里固定基准可以是手术过程中相对固定的结构,如手术床,连接支架14的端部卡接在手术床,又或者其它的结构,如输液架又或者其它的手术辅助设备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支架14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臂7的两端,两个连接杆提供较为稳定均衡的连接力。
更优选的,连接支架14为环状结构15,如平行设置的两个椭圆环,或者两个腰箍、弹性腰带或者类似结构,环状结构15用于从箍住患者的下半身,从而实现对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9在患者体表的固定。
可选的,环状机构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固定机构,环状结构15通过固定机构如卡接结构连接到手术时的固定基准上,如前述的手术台、手术床、输液架又或者其它的手术辅助设备上,实现对病患下半身的绝对固定。
更优选的,环状结构15包括硬质杆部14.1和弹性绳部14.2,且两个硬质杆部14.1如弧形杆分别连接于第一支臂7的两侧,两个硬质杆部14.1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弹性绳部14.2,两个弹性绳部14.2的端部各设置一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连如卡接、螺接、插接等使得两个硬质杆部14.1和两个弹性绳部14.2连接成一个环状结构15。弹性绳部14.2一方面使得环状结构15可以适应不同腰围的患者,另一方面可以较为稳固的将环状结构15箍到环状腰部。硬质杆部14.1也可以方便的插入患者后背与手术台之间的间隙中,方便环状结构15的快速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支臂7可拆卸连接如卡接于环状结构15上,如硬质杆部14.1上设置卡槽,第一支臂7卡接于卡槽上,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在非使用状态下,第一支臂7可以拆下,如此便于收纳。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