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4359发布日期:2019-08-06 22:5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和需求的增长,红外线理疗设备越来越受到青睐。红外线理疗设备的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但现有红外线理疗设备的发热温度不够均匀,红外线无法穿透人体组织,且发热温度控制得不够科学,使得红外线理疗效果有所降低。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其发热温度均匀,可彻底穿透人体组织,使得所有细胞产生共振,并可达到更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外套和下层外套,所述上层外套和所述下层外套之间形成容置人体的舱体;所述上层外套内设有上层远红外发热垫,所述下层外套内设有下层远红外发热垫;所述上层外套和/或所述下层外套内设有至少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人体温度是否为37~40度,若所述当前人体温度低于37~40度,则所述控制模块增加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的功率直至所述当前人体温度达到37~40度;若所述当前人体温度高于37~40度,则所述控制模块减少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的功率直至所述当前人体温度达到37~40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发送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由远红外碳纤维或石墨烯红外线膜制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由远红外碳纤维和石墨烯红外线膜结合制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所述下层远红外发热垫之外包覆有柔性耐温材料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外套和所述下层外套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所述上层外套和所述下层外套的另一侧通过拉链连接;并且所述上层外套和所述下层外套的顶端共同形成用于容置人体颈部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外套或所述下层外套内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外部的服务器或通信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本机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或所述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上层外套或所述下层外套内设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显示屏和/或控制按钮,通过所述显示屏和/或控制按钮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所述显示屏显示操作界面和本机信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为市电、可充电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

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包括上层外套和下层外套,上层外套和下层外套内分别设有下层远红外发热垫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人体温度是否为37~40度,若当前人体温度低于或高于37~40度,控制模块增加或减少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的功率,以保持当前人体温度恒定为37~40度。本发明通过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通过上下两层远红外发热垫同时发出远红外线,发热温度均匀,同时由于远红外线的频率与人体释放波长的频率接近因此产生共振,可彻底穿透人体组织,使得所有细胞产生共振。并且,本发明能够将当前人体温度精确控制为37~40度,37~40度是人体健康的最佳理疗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优选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优选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优选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优选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控制器的优选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本说明书中针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

此外,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以用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系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的优选结构,所述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之间形成容置人体的舱体11。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可采用棉布、棉绒等柔性材料制成。上层外套10内设有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下层外套20内设有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并且,上层外套10和/或下层外套20内设有至少一温度传感器50,温度传感器50可用于检测舱体11中的当前人体温度。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和温度传感器50分别与一控制模块60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60同时控制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发出远红外线作用于舱体11中的人体。远红外线是世界最安全。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源,有生命光波的美誉。本发明通过上下两层远红外发热垫同时发出远红外线,其发热温度均匀,同时由于远红外线的频率与人体释放波长的频率接近因此产生共振,可彻底穿透人体组织,使得所有细胞产生共振。

根据科学证明,37~40度是人体健康的最佳理疗温度。因此所述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温度传感器50实时检测当前人体温度是否为37~40度,若当前人体温度低于37~40度,则控制模块60增加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的功率直至当前人体温度达到37~40度。若当前人体温度高于37~40度,则控制模块60减少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的功率直至当前人体温度达到37~40度,从而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能够达到更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理疗需要,预先设定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理疗温度为37度、38度、39.6或40度。

用户每天早晚睡在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中30~60分钟,可提高体温上升,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身体会觉得很轻快,主因就是体温上升,促使体内的废物和血液中的多余养分被燃烧,甚至被转换成汗水和尿液排出,以及透过吐气被排出,等于给人体做一次大扫除,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保证人体温平衡在37~40度。37度是人体健康的最佳温度,37度能保证经络畅通,气血畅通。38~39.6度能实现调节血压、调节血糖的功效。

优选的是,控制模块60控制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发送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8~14微米波长与人体自身释放的波长相同,从而产生同频共振。人体只吸收与自身释放相同波长的能量,因此8~14微米波长远红外线可深入人体皮下组织,合理调节人体机能,远红外渗透温热全身,驱除寒湿、疏通经络、活跃气血,使体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良好改善,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优选的是,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由远红外碳纤维或石墨烯红外线膜制成。更好的是,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由远红外碳纤维和石墨烯红外线膜结合制成。远红外碳纤维和石墨烯红外线膜这两种材料结合制成的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其发热效率更高,且发热均匀,安全性好。

优选的是,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之外包覆有柔性耐温材料层。柔性耐温材料层可以采用硅胶等材料制成,能够起到隔热、防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的一侧一体式连接,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的另一侧通过拉链12连接;并且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的顶端共同形成用于容置人体颈部的通孔13。如图1所示,用户在使用时先拉开拉链12,人体躺入到舱体11,颈部穿过通孔,且头部从通孔13露出,再拉上拉链13即可开始理疗。理疗完毕,拉开拉链12,人体即可从舱体11中移除。优选的是,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分别缝制于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内,当然上层远红外发热垫30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40也可以采用拉链、扣接等可拆卸方式固定于上层外套10和下层外套20内。

优选的是,上层外套10或下层外套20内设有通信模块70,通信模块70与控制模块60电性连接,通信模块70与外部的服务器或通信终端通信连接,控制模块60通过通信模块70将本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模块70可以是移动通信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服务器或通信终端可以根据本机信息,实现对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各种精确管理和记录。例如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可以租赁使用,后台服务器对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又例如医疗机构可以设置多台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医护人员可根据服务器或通信终端获得的数据对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精确的理疗方案。

优选的是,上层外套10或下层外套20内设有定位模块80,定位模块80与控制模块60电性连接。定位模块80优选采用北斗定位模块。定位模块80可以实现定位导航功能,从而便于用户在户外使用或后台服务器的监管。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优选还包括控制器90,控制器90与控制模块60通信连接,控制器90设有显示屏91和/或控制按钮,用户通过显示屏91和/或控制按钮向控制模块60发送操作指令,例如用户通过显示屏91和/或控制按钮设定理疗温度、理疗时间等。显示屏91显示操作界面和本机信息,例如显示当前人体温度,剩余时间等。控制器90与控制模块60可有线或无线连接,当然控制器90也可以设置在上层外套10或下层外套20的表面。每个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配置一个控制器90,可大大方便用户操作。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的控制模块60电性优选连接有电源92,电源92为市电、可充电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可充电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可设置于上层外套10或下层外套20之内或之外。可充电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等。采用可充电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使得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100具有便携性,用户可以在户外也能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包括上层外套和下层外套,上层外套和下层外套内分别设有下层远红外发热垫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人体温度是否为37~40度,若当前人体温度低于或高于37~40度,控制模块增加或减少上层远红外发热垫和下层远红外发热垫的功率,以保持当前人体温度恒定为37~40度。本发明远红外同频共振养生舱通过上下两层远红外发热垫同时发出远红外线,发热温度均匀,同时由于远红外线的频率与人体释放波长的频率接近因此产生共振,可彻底穿透人体组织,使得所有细胞产生共振。并且,本发明能够将当前人体温度精确控制为37~40度,37~40度是人体健康的最佳理疗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