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6529发布日期:2019-04-29 14:0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由皮肤所覆盖,据统计,成人体表皮肤的面积可达1.2-2.0平方米。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具有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代谢并排泄废物、有效阻止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体内等多重作用。当皮肤受到外界因素或自身因素出现破损后,皮肤的保护等作用随之减弱或消失,虽然轻度的皮肤损伤可以通过皮肤的自愈而恢复,但对于严重的外伤,皮肤自愈慢,且自愈过程中伴随的细菌感染、疼痛、瘙痒等,不仅严重阻碍了伤口的愈合,还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需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伤口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伤口的出血、感染化脓,严重的可能引起破伤风,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伤口的护理过程中,医用敷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用敷料不仅可以有效将破损皮肤与外界环境隔离开,从而阻止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接触伤口,减少伤口感染化脓的几率,还能通过添加药物活性成分而促进伤口的愈合。但目前用于伤口护理的医用敷料功能较为单一,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特里杨苷为一种酚苷类化合物,现有的药理学研究表明特里杨苷具有抗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范可尼贫血等的作用,但尚未有报道将特里杨苷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尤其是用于伤口护理敷料,如伤口护理凝胶敷料等。本发明即是基于首先发现了特里杨苷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开发获得了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伤口护理凝胶,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的一种或多种和凝胶基质。优选的,所述伤口护理凝胶以特里杨苷为唯一活性成分。优选的,所述抑菌剂选自: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季铵盐类或盐酸小檗碱等;所述止痒剂选自:冰片、薄荷醇等;所述凝胶基质选自水性凝胶基质。更优选的,所述抑菌剂选自盐酸小檗碱,所述止痒剂选自薄荷醇,所述水性凝胶基质选自:纤维素衍生物基质、卡波姆基质、海藻酸钠基质或其混合物。最优选的,所述水性凝胶基质为海藻酸钠基质,所述海藻酸钠经由海藻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制得。优选的,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和凝胶基质,或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抑菌剂和凝胶基质,或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止痒剂和凝胶基质,或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抑菌剂、止痒剂和凝胶基质。优选的,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和海藻酸钠基质。更优选的,所述伤口护理凝胶包含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薄荷醇和海藻酸钠基质。优选的,所述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薄荷醇的重量比为1-5:1-3:1-2。优选的,所述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薄荷醇的重量比为2-4:1-2:1。最优选的,所述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薄荷醇的重量比为3:2:1。本发明伤口护理凝胶中特里杨苷及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的用量占伤口护理凝胶总重量的1-30%,优选的特里杨苷及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的用量占伤口护理凝胶总重量的3-20%;最优选的,特里杨苷及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的用量占伤口护理凝胶总重量的10%。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伤口护理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按量称取特里杨苷及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和凝胶基质原料;(2)溶解:将特里杨苷及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溶解于适量纯净水,搅拌均匀后添加凝胶基质原料及剩余量的纯净水,搅拌5-10min,得混悬液;(3)成型:将步骤(2)所得混悬液经模具成型后使用纯净水冲洗2-4次;(4)包装:将步骤(3)所得凝胶经灭菌后包装,即得。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灭菌选自:紫外线照射、辐射灭菌或臭氧灭菌等。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特里杨苷与任选的抑菌剂、止痒剂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为伤口护理凝胶。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了特里杨苷与抑菌剂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为伤口护理凝胶。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了特里杨苷与止痒剂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为伤口护理凝胶。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了特里杨苷与抑菌剂和止痒剂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为伤口护理凝胶。优选的,所述抑菌剂选自: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季铵盐类或盐酸小檗碱等;所述止痒剂选自:冰片、薄荷醇等;所述凝胶基质选自水性凝胶基质。更优选的,所述抑菌剂选自盐酸小檗碱,所述止痒剂选自薄荷醇。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首次发现的特里杨苷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将其制备成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凝胶敷料,并筛选和测试了可以与特里杨苷配合使用的促进伤口愈合的物质,其中盐酸小檗碱与特里杨苷配合使用具有明显更优的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还明显缩短了伤口愈合所需时间,再搭配止痒剂,如薄荷醇可以减轻伤口的疼痛及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瘙痒,减轻患者的痛苦。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实施例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凝胶剂特里杨苷10g、海藻酸钠10g、氯化钙0.5g、纯净水适量,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备料:按量称取特里杨苷、海藻酸钠和氯化钙;(2)溶解:将特里杨苷于70ml纯净水,搅拌均匀后添加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并添加纯净水至100ml,搅拌10min,得混悬液;(3)成型:将步骤(2)所得混悬液经模具成型后使用纯净水冲洗3次;(4)包装:将步骤(3)所得凝胶经辐照灭菌后包装,即得。实施例2: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凝胶剂特里杨苷6g、盐酸小檗碱4g、海藻酸钠10g、氯化钙0.5g、纯净水适量,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即得。实施例3: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凝胶剂特里杨苷6g、盐酸小檗碱4g、薄荷醇1g、海藻酸钠10g、氯化钙0.5g、纯净水适量,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即得。实施例4: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凝胶剂特里杨苷6g、盐酸小檗碱4g、薄荷醇1g、卡波姆3g、纯净水适量,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即得。效果例1:特里杨苷及其组合物对伤口愈合的影响1.1实验药物:实施例1-3凝胶剂、盐酸小檗碱凝胶。所述盐酸小檗碱凝胶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盐酸小檗碱10g、海藻酸钠10g、氯化钙0.5g、纯净水适量,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即得。1.2实验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具体为:空白组、模型组、实施例1-3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大鼠麻醉后背部备皮,使用75%酒精消毒备皮区域3次,于大鼠背部对称剥除直径约1cm的皮肤组织至暴露肌肉层,避免伤及筋膜层,使用纱布吸净伤口残留血液后使用相应凝胶剂覆盖伤口,并使用面积大于所述凝胶剂的纱布予以固定,其中模型组使用空白海藻酸钠凝胶覆盖伤口后再使用纱布固定,空白组不剥离皮肤,使用空白海藻酸钠凝胶覆盖对应位置后再使用纱布固定。每隔3天更换一次凝胶,记录第1次更换凝胶后15min内大鼠回头次数,第2次更换凝胶后,每天早上9点、下午4点两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记录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时间,所述伤口愈合是指伤口完全上皮化,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1.3实验结果表1特里杨苷对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样本量回头次数愈合时间(h)空白组51.80±0.84模型组515.80±3.03##383.7±29.8实施例1组57.00±1.58**307.6±28.8**实施例2组56.60±2.07**269.2±21.8**实施例3组53.60±1.14**259.6±22.0**盐酸小檗碱组512.00±2.00*343.6±29.8*##,与空白组相比,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1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由于背部皮肤被部分剥除,疼痛等不适感导致模型组大鼠相对于空白组大鼠,回头次数明显增加,而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3和盐酸小檗碱凝胶后,大鼠回头次数均呈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尤其以本发明实施例3组效果最为优异,该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特里杨苷的实施例1组、仅使用特里杨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实施例2组以及仅使用盐酸小檗碱的盐酸小檗碱组,显示了特里杨苷、盐酸小檗碱和薄荷醇的组合具有明显的止痛和/或止痒效果,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皮肤剥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不适感。大鼠背部伤口的愈合时间统计显示,使用盐酸小檗碱后大鼠背部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而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3组凝胶后,大鼠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更为明显,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1-3组的凝胶相对于盐酸小檗碱凝胶具有更为优异的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1-3组的实验结果还显示了将特里杨苷与盐酸小檗碱和薄荷醇配合施用后促伤口愈合的效果最为优异,显著优于单独施用特里杨苷的实施例1组。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