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5056发布日期:2019-05-24 20:35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这个嘈杂而又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工作忙碌,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很多人疏于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目前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疼痛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也有相关缓解疼痛的外用药物,但是周期长,疗效不明显。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使用周期短,疗效好的缓解疼痛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痛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明显,且使用周期短,安全有效的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拟黑多刺蚁20~30重量份,三七12~18重量份,红花6~10重量份,川芎10~15重量份,丁香5~8重量份,薄荷油3~7重量份,松节油8~12重量份,干姜8~12重量份。

上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拟黑多刺蚁25~30重量份,三七12~15重量份,红花8~10重量份,川芎12~15重量份,丁香6~8重量份,薄荷油4~6重量份,松节油8~10重量份,干姜8~10重量份。

上述组合物最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拟黑多刺蚁25重量份,三七1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川芎15重量份,丁香8重量份,薄荷油6重量份,松节油10重量份,干姜10重量份。

上述组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优选外用制剂为贴剂。

上述含蚂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拟黑多刺蚁、三七、红花、川芎、丁香、干姜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粉碎,过60-80目筛,按上述总质量1:6-8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90%-95%乙醇渗漉,收集滤液,与薄荷油、松节油按配方比例配制。

优选按药材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90%-95%乙醇,渗漉速度为3ml/min。

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优选该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拟黑多刺蚁味咸、酸,性平,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益精养血充骨、祛瘀通络,为君药。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川芎味辛,性温,气香升散,既能行散,上行至巅顶,又能入血分,下行至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祛风止痛效果佳;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三七、川芎、红花为臣。丁香味辛,气芳香,辛能行气止痛,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效;薄荷油味辛能散,性凉而清,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还能加速吸收,促溶;松节油有消毒镇痛作用并对皮肤穿透力极强,其味苦,性温,具有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效,丁香、薄荷油、松节油为佐;干姜味辛,性温,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等作用,为使。本发明将多种药材配伍使用,活血散瘀、祛寒除湿,祛风止痛,协同增效且起效迅速。

本发明组合物以拟黑多刺蚁为主要原料,加上川芎、红花、三七、干姜、丁香、薄荷油、松节油混合而成,使用时以按摩为主要方式,可快速被人体皮肤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理肌体,缓解肌肉疲劳、酸痛,对关节疼痛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药物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拟黑多刺蚁250克,三七150克,红花100克,川芎150克,丁香80克,干姜100克,混合,粉碎,全部过60目筛,按照六味药材总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药用乙醇,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结束后收集渗漉液,与薄荷油60克,松节油100克,混合,即得。在温度40℃±2℃,湿度75%±5%的条件下静置6个月,分别在1、2、3、6月末取样,依然澄清透明,无沉淀。

实施例2

称取拟黑多刺蚁300克,三七120克,红花80克,川芎120克,丁香60克,干姜80克,混合,粉碎,全部过80目筛,按照六味药材总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药用乙醇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渗漉结束后收集渗漉液,与薄荷油50克,松节油90克,混合,即得。在温度40℃±2℃,湿度75%±5%的条件下静置6个月,分别在1、2、3、6月末取样,依然澄清透明,无沉淀。

实施例3

称取拟黑多刺蚁230克,三七150克,红花60克,川芎100克,丁香80克,干姜120克,混合,粉碎,全部过80目筛,按照六味药材总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药用乙醇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渗漉结束后收集渗漉液,与薄荷油40克,松节油80克,混合,即得。在温度40℃±2℃,湿度75%±5%的条件下静置6个月,分别在1、2、3、6月末取样,依然澄清透明,无沉淀。

对比例1(无薄荷油)

称取拟黑多刺蚁250克,三七150克,红花100克,川芎150克,丁香80克,干姜100克,混合,粉碎,全部过60目筛,按照六味药材总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药用乙醇,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结束后收集渗漉液,与松节油100克,混合,即得。在温度40℃±2℃,湿度75%±5%的条件下静置6个月,分别在1、2、3、6月末分别取样,在3月开始外观含有微量悬浮物,至6个月逐渐增加。

以下通过药效试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试验例1

1.实验材料:

1.1药品和试剂本发明实施例1组合物(以下称蚂蚁金油);1%扶他林乳胶剂(瑞士汽巴-嘉基公司);角叉菜胶(sigma公司);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仅使用拟黑多刺蚁进行提取,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蚁王油(瑞金市东山昆虫利用研究所)。

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制法:

称取拟黑多刺蚁250克,粉碎,过60目筛,按照药材质量1:7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药用乙醇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渗漉结束后收集渗漉液。

1.2动物sd大鼠,体重180~250g;昆明种小鼠,体重18~25g,均为雄鼠。

2方法

2.1抗炎实验

2.1.1大鼠足跖肿胀实验采用容积测量法——毛细管放大测量足跖容积法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取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在每只鼠左后足踝关节处作一记号并注入1%角叉菜0.1ml于足跖腱膜下致炎,测其足爪正常容积,30min后分别涂搽扶他林乳胶剂0.1g及生理盐水、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蚁王油、蚂蚁金油各0.5ml,分别于致炎后1、2、3、4、5、6h测其容积,按下式计算肿胀度。

肿胀度(%)=(致炎后足跖容积-致炎前足跖容积)/致炎前足跖容积×100%

2.1.2小鼠耳壳肿胀实验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在乙醚麻醉下,用二甲苯涂于小鼠左耳前后两面致炎,每鼠0.02ml,致炎后30min在同一部位分别涂生理盐水、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蚁王油、蚂蚁金油各0.5ml及扶他林乳胶剂0.1g,4h后将小鼠处死,剪下两耳并用9mm直径打孔器打下圆耳片,扭力天平称重,按下式计算各组鼠耳的肿胀率。

肿胀率(%)=(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100%

2.2镇痛实验

2.2.1扭体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组、蚁王油组、蚂蚁金油组。用剃毛器剃除腹部毛发,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搽抹腹部,其他3组——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组、蚁王油组、蚂蚁金油组分别用相应药搽抹小鼠腹部。外擦药均需在烤灯下不断擦抹小鼠腹部3min,剂量为1ml/只。30min后各组均腹腔注射0.6%醋酸(0.2ml/20g),观察30min内扭体动物数和扭体次数。

2.2.2热板法将雄性小鼠置于(55.0±0.5)℃恒温水浴箱中10cm×20cm×15cm的铁皮筒内,用秒表记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筛选痛阈值在5~30s内的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用药物涂抹或浸泡小鼠足部5min后,将小鼠投入热板,记录出现舔后足的时间,分别记录用药前后痛阈值。

3实验结果

3.1抗炎实验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和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蚂蚁金油对正常大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

注:n=10

由表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蚂蚁金油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蚁王油组、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组相比,蚂蚁金油抑制作用显著。

表2蚂蚁金油对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蚁王油、蚂蚁金油均能减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但蚂蚁金油对小鼠的耳廓炎性肿胀抑制作用显著强于蚁王油和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

3.2镇痛实验

3.2.1小鼠扭体法镇痛实验结果见表3。

表3蚂蚁金油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蚂蚁金油组小鼠的扭体反应相对较少,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实验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且效果显著强于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和蚁王油,具有显著性差异。

3.2.2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结果见表4

表4蚂蚁金油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影响

由表4可知,蚂蚁金油组能延长小鼠舔后足的时间,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痛阈,且与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和蚁王油组比较,蚂蚁金油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疗效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本发明组合物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且这四个指标显著优于拟黑多刺蚂蚁醇溶液以及蚁王油组,抗炎镇痛作用更强,疗效更好。

部分临床试验例:

张某1990年生,症状:颈椎病:颈部酸胀、疼痛,无法自由扭转,在大椎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周,脖子可以自由扭转,无酸胀、疼痛感,且无不良反应。

马某1968年生,症状:老寒腿多年,雨天潮湿疼痛;在足三里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疼痛明显减少。

乔某1975年生,症状:颈椎病:颈部酸疼;在大椎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周,颈部酸疼缓解,且无不良反应。

陈某1979年生,症状:颈椎疼及腰疼;在大椎穴及腰眼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颈椎及腰部疼痛感明显减缓解,且无不良反应。

孙某1976年生,症状:左肩肩周炎;在肩髃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疼痛感明显减弱,伸展自如,不再需要去每周针灸,且无不良反应。

袁某1955年生,症状:腰间盘突出,腿关节疼痛,分别于腰阳关,腰眼穴,足三里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两个月,站立,走路明显轻巧,腰部和腿部疼痛明显缓解,酸胀感减缓。第一次用后有小红疹,停药5天后自愈,继续用量减半使用没发生不良反应。

袁某1976年生,症状:腰疼,分别于腰阳关,腰眼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后第二天疼痛感减弱,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疼痛消失,且无不良反应。

魏某1960年生,症状:腰间盘突出,分别于腰阳关,腰眼穴,足三里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腰部酸胀和疼痛明显减少,且无不良反应。

罗某1930年生,症状:肩膀紧绷,手脚冰凉,腰部疼痛;分别于腰阳关,大椎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肩膀肌肉不紧绷,手脚温热,腰部疼痛缓解且无不良反应。

陈某1973年生,症状:颈椎腰椎疼痛,分别于腰阳关,大椎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半个月,腰部和颈椎疼痛缓解且无不良反应。

马某1968年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明显不灵活,分别于关节部位,大椎穴位置按揉,每天两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月,晨僵缓解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