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8390发布日期:2019-07-06 10:3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食管自动牵拉的吻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常常需要将两个空腔器官和组织吻合起来,如将食管与胃(或结肠)吻合、气管食管吻合等。传统的吻合技术是以缝线将两个空腔器官和组织吻合起来,其效果可靠,但是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近年来,随着吻合器的研制,可以将两个空腔器官或组织通过吻合钉吻合在一起,操作简单,效果也可靠。但目前的食管吻合器主要用于成人食管的端端吻合手术,吻合器的直径较大,无法应用于儿童的食管手术,且其功能简单,在食管两端不够距离吻合时需先行胃造瘘手术,即食管两端用线缝合后,两端的线尾留在体外做牵引,等食管两端牵引的距离够近后再进行二次开胸,并进行食管端端吻合术。这一方面增加了操作难度,另一方面,若食管两端距离无法牵引,还需进行胃代食管手术,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且将会极大地增加病人的创伤和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适用性更广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以使用不同患者的使用需要,并降低手术难度。

本发明所述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食管上段内的上吻合器、设置于食管下段内的下吻合器和用于连接食管上段和食管下段的吻合钉;所述的上吻合器包括圆柱形的上主体,上主体沿轴线方向开有定位孔,上主体的底部为上底座,上底座位于食管上段的末端之内且其上开有供吻合钉端部通过的钉孔,上主体的内部设有连通上底座内侧并可放置吻合钉的空腔,上主体的外壁装有与食管相互固定的上缝合扣,上主体上还装有驱动下吻合器移动的微型电机和检测微型电机与下吻合器之间的拉力大小的拉力检测器;所述的下吻合器包括下底座以及垂直安装于下底座上的定位柱,下底座位于食管下段的末端之内,定位柱从食管下段的末端穿出并插入食管上段的定位孔内与微型电机连接,定位柱的外侧装有与食管相互固定的下缝合扣,下底座朝向上吻合器的一侧开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的底部为内凹的弧形,凹槽的数量与上底座上的钉孔一致,且各凹槽底部的弧形的其中一端与上底座上的各钉孔分别一一对应;另外,还有控制微型电机工作并接收拉力检测器工作情况的主机,主机设置于人体外并通过传输线5与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将上吻合器和下吻合器放置于患者食管相互分离的上段和下段,且上吻合器的定位柱插入上吻合器的定位孔内并与微型电机连接,上吻合器上的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则通过传输线与患者体外的主机连接;然后,上吻合器和下吻合器分别通过上缝合扣和下缝合扣与食管上段和食管下段相互缝合固定;接着,主机控制微型电机工作,微型电机通过定位柱拉动食管下段与食管上段相向接近,且在此过程中,拉力检测器持续检测两者之间的拉力并反映至主机之上,若拉力达到设定值上限,主机将控制微型电机停止拉动食管,待食管进一步松弛且拉力达到设定值下限,主机再重新控制微型电机继续拉动食管;通过微型电机对食管的反复拉动,直至两段食管接近到设定程度,主机再次控制微型电机停止拉动定位柱,然后再控制电机驱动上吻合器内的吻合钉移动,使吻合钉的末端穿过上底座的钉孔并压向下底座的凹槽内,吻合钉末端从下底座凹槽的一端压入,然后沿凹槽底部的弧形方向折弯,从而通过吻合钉将两段食管钉合在一起,最终完成食管的牵拉和吻合手术操作。该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通过上吻合器上的微型电机拉动下吻合器,从而对两段食管进行牵拉,且牵拉过程中由拉力检测器进行持续检测,既可以实现自动牵拉的操作,也能够有效保证牵拉过程的安全,还能够避免二次开胸手术的需要,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适用于各类人群,满足不同体型和年龄段患者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上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下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食管上段内的上吻合器1、设置于食管下段内的下吻合器2和用于连接食管上段和食管下段的吻合钉3;所述的上吻合器包括圆柱形的上主体11,上主体沿轴线方向开有定位孔12,上主体的底部为上底座13,上底座位于食管上段的末端之内且其上开有供吻合钉端部通过的钉孔14,上主体的内部设有连通上底座内侧并可放置吻合钉的空腔15,上主体的外壁装有与食管相互固定的上缝合扣16,上主体上还装有驱动下吻合器移动的微型电机17和检测微型电机与下吻合器之间的拉力大小的拉力检测器18;所述的下吻合器包括下底座21以及垂直安装于下底座上的定位柱22,下底座位于食管下段的末端之内,定位柱从食管下段的末端穿出并插入食管上段的定位孔内与微型电机连接,定位柱的外侧装有与食管相互固定的下缝合扣23,下底座朝向上吻合器的一侧开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4,凹槽的底部为内凹的弧形,凹槽的数量与上底座上的钉孔一致,且各凹槽底部的弧形的其中一端与上底座上的各钉孔分别一一对应;另外,还有控制微型电机工作并接收拉力检测器工作情况的主机4,主机设置于人体外并通过传输线5与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连接。

如图1-3所示,食管上段100和食管下段200相互分离,将上吻合器和下吻合器放置于患者食管相互分离的上段和下段,且上吻合器的定位柱插入上吻合器的定位孔内并与微型电机连接,上吻合器上的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则通过传输线与患者体外的主机连接;然后,上吻合器和下吻合器分别通过上缝合扣和下缝合扣与食管上段和食管下段相互缝合固定;接着,主机控制微型电机工作,微型电机通过定位柱拉动食管下段与食管上段相向接近,且在此过程中,拉力检测器持续检测两者之间的拉力并反映至主机之上,若拉力达到设定值上限,主机将控制微型电机停止拉动食管,待食管进一步松弛且拉力达到设定值下限,主机再重新控制微型电机继续拉动食管;通过微型电机对食管的反复拉动,直至两段食管接近到设定程度,主机再次控制微型电机停止拉动定位柱,然后再控制电机驱动上吻合器内的吻合钉移动,使吻合钉的末端穿过上底座的钉孔并压向下底座的凹槽内,吻合钉末端从下底座凹槽的一端压入,然后沿凹槽底部的弧形方向折弯,通过类似于订书机的钉合方法将两段食管钉合在一起,最终完成食管的牵拉和吻合手术操作。

所述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定位柱22上开有轴向通孔;传输线5内包括连接微型电机17和拉力检测器18并传输电力的电线,和接收拉力检测器检测信号的信号线,以及向人体内部提供营养液的营养管。在手术过程中,主机通过电线向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提供工作的电力,同时通过信号线接收拉力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另外,因其牵拉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患者难以进行自主进食,故而,通过营养管可向患者提供其身体所需的营养。

所述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主机4上装有显示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工作状态的显示器41,通过显示器可以监控微型电机和拉力检测器的工作情况,以及上吻合器和下吻合器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食管上、下段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所述的食管自动牵拉吻合装置,上缝合扣16设置于上主体11朝向下吻合器2的一端,且上主体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上缝合扣;定位柱22上同样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下缝合扣23。通过多个上、下缝合扣的设置提高固定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