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3330发布日期:2019-06-18 23:1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



背景技术:

“复能”即恢复身体本能,以使得对生活有更好的适用能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预防活动功能的丧失。肌肉有对身体功能连接、执行的功能,没有肌肉,就不能通过神经让动作完成,也不能带动骨头运动;肌肉还有保护骨骼的作用,减轻击打、碰撞给骨骼带来的冲击。年轻的人们可以通过到健身房去锻炼,但对于一些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只能长期在轮椅上或是躺在床上,严重缺乏锻炼,而锻炼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尤其重要,要减少功能倒退,预防久病卧床,就需要坚持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训练,以恢复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轮椅是装有轮子的椅子,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在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但目前的轮椅,功能单一,不具备便于使用者进行康复锻炼的功能,虽起到了对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功能,但人们长期乘坐轮椅缺乏对四肢的锻炼,缺乏运动量,对康复是极为不利的,容易导致肌肉萎缩、乏力等症状,更会造成其他身体功能的退化,导致失能。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在实现对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代步功能的同时,功能多样,便于使用者进行康复锻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包括轮椅架体,所述轮椅架体上安装有驱动轮、转向轮、坐垫、靠背和手推扶手,所述轮椅架体上还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贴靠所述靠背设置,且所述竖杆的顶端拆卸式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均安装有把手;

所述竖杆上还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对应安装有定转盘,所述定转盘上转动安装有动转盘,且所述动转盘与所述定转盘间套设有扭簧,所述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臂杆。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轮椅架体上还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坐垫的下方,且靠近所述坐垫设置,所述托板上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托板与所述坐垫之间,且所述滑板远离所述靠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以实现所述弹性杆安装的安装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托板的两侧边均设有滑道,两所述滑道平行设置,且两所述滑道的间距与所述滑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滑板通过所述滑道滑动安装于所述托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抵脚板,所述抵脚板靠近所述安装板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翘腿锻炼机构,所述翘腿锻炼机构包括t型板、第一伸缩杆、拉伸弹簧和提拉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t型板上,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t型板间,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t型板、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设有两根,两所述提拉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且两所述提拉杆间具有一间距,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t型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轮椅架体上,且所述t型板位于所述坐垫下方、远离所述靠背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外杆、第一伸缩内杆和第一锁紧手轮,所述第一伸缩外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t型板上,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t型板、所述第一伸缩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内杆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内杆内,所述提拉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内杆上,所述第一锁紧手轮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外杆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蹬脚锻炼机构,所述蹬脚锻炼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二伸缩杆、安装圈和脚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安装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圈内,且所述脚轮上设有用以驱动其转动的脚蹬,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轮椅架体上,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坐垫下方、远离所述靠背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伸缩外杆、第二伸缩内杆和第二锁紧手轮,所述第二伸缩外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伸缩内杆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外杆内,所述安装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内杆的端部,所述第二锁紧手轮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外杆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轮椅架体上还安装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于所述靠背位置处对应安装;

所述轮椅架体的其中一侧扶手上设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放置有锻炼棍。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轮椅架体包括主架体和靠背架,所述驱动轮、所述转向轮和所述坐垫均安装于所述主架体上,所述靠背架转动安装于所述主架体上,且所述靠背架与所述主架体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靠背、所述手推扶手和所述竖杆均安装于所述靠背架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的该弹性杆,通过双手握持把手进行下拉或上举的锻炼,能够实现对肱肌、背肌、背阔、斜方肌等的锻炼;设有的该臂杆,通过扭簧安装的方式,安装结构简单方便,通过臂杆进行夹臂或外展的锻炼,能够实现对肱肌、小臂肌肉的锻炼。

(2)托板上滑动安装有的滑板,将滑板从坐垫下抽出,可便于使用者进行伸腿锻炼,将弹性杆从竖杆上拆卸下安装到安装板上,使用者用脚抵住抵脚板,手握把手,可进行拉筋锻炼,锻炼完毕后,重新将滑板推回复位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3)设有的该翘腿锻炼机构,安装到轮椅架体上使用时,使用者双脚置于两根提拉杆间,便可进行翘腿锻炼,在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实现对腿部肌肉群的有效锻炼,且通过第一伸缩杆能够实现其长度的灵活调节,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使用,通用性强。

(4)设有的该蹬脚锻炼机构,安装到轮椅架体上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蹬脚蹬带动脚轮转动,从而实现对脚踝关节等的有效锻炼,且通过第二伸缩杆能够实现其长度的灵活调节,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使用,通用性强。

(5)通过设有的角度调节机构,便于对靠背进行角度调节,满足坐姿舒适度的需求,当使用者久坐后,可将后背放平,以供使用者平躺休息,同时,使用者平躺时,可进行按摩。

(6)设有的安全带,能够实现对使用者的有效保护,避免使用者在进行翘腿、蹬脚等锻炼时倾倒现象的发生,安全可靠。

(7)轮椅架体的一侧扶手内放置有的锻炼棍,便于使用者手握锻炼棍左右旋转锻炼或上下拉抻锻炼,实现对上肢的抻筋锻炼,且使用时从扶手内取出,使用后直接再放置回扶手上的容纳盒内即可,不占用额外空间,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功能多样,在实现对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代步功能的同时,便于使用者在轮椅上进行从上肢到下肢的肌肉、关节的锻炼,通过康复锻炼,有效避免了身体机能的退化,康复效果大大提高,从而更加便于人们恢复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拉筋锻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蹬脚锻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翘腿锻炼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蹬脚锻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锻炼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轮椅架体;101-容纳盒;2-驱动轮;3-转向轮;4-坐垫;5-靠背;6-手推扶手;7-竖杆;8-弹性杆;9-把手;10-横杆;11-定转盘;12-动转盘;13-扭簧;14-臂杆;1401-防护套;15-托板;16-滑道;17-滑板;18-安装板;19-抵脚板;20-t型板;21-第一伸缩杆;2101-第一伸缩外杆;2102-第一伸缩内杆;2103-第一锁紧手轮;22-拉伸弹簧;23-提拉杆;24-连接板;25-第二伸缩杆;2501-第二伸缩外杆;2502-第二伸缩内杆;2503-第二锁紧手轮;26-安装圈;27-脚轮;2701-脚蹬;28-安全带;29-锻炼棍;2901-外杆体;2902-内杆体;30-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包括轮椅架体1,轮椅架体1上安装有驱动轮2、转向轮3、坐垫4、靠背5和手推扶手6,轮椅架体1上还固定安装有竖杆7,竖杆7位于靠背5后面,且贴靠靠背5设置,且竖杆7的顶端拆卸式安装有弹性杆8,弹性杆8的两端均安装有把手9;本实施例中,弹性杆8可选用玻璃纤维或塑料材质杆,弹性杆8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实现于竖杆7间的安装固定,把手9固定套设在弹性杆8的两末端。设有的该弹性杆8,通过双手握持把手9进行下拉或上举的锻炼,能够实现对肱肌、背肌、背阔、斜方肌等的锻炼。

竖杆7上还固定安装有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对应安装有定转盘11,定转盘11上转动安装有动转盘12,且动转盘12与定转盘11间的连接轴上套设有扭簧13,动转盘12上固定安装有臂杆14,在扭簧13的扭力作用下,便于进行夹臂、外展锻炼,且在扭簧13的作用下,便于臂杆14复位。设有的该臂杆14,通过扭簧13安装的方式,安装结构简单方便,通过臂杆14进行夹臂或外展的锻炼,能够实现对肱肌、小臂肌肉的锻炼。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使用者锻炼时手臂的保护,臂杆14上套设有防护套1401,防护套1401为内有海绵填充的皮质保护套。

本实施例中,动转盘12上安装有外套筒30,外套筒30的顶端靠近定转盘11。设有的外套筒30,在实现对扭簧保护的同时,使得该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轮椅架体1包括主架体和靠背架,驱动轮2、转向轮3和坐垫4均安装于主架体上,靠背架转动安装于主架体上,且靠背架与主架体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靠背5、手推扶手6和竖杆7均安装于靠背架上。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可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靠背调节相同的调节结构,如采用专利号为201810945209.3公开的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中的调节结构或专利号为201711253820.1公开的一种座椅靠背能够方便调节的汽车座椅中的调节结构,故在此不作赘述,通过设有的角度调节机构,便于对靠背5进行角度调节,满足坐姿舒适度的需求,当使用者久坐后,可将后背放平,以供使用者平躺休息,同时,使用者平躺时,可进行按摩或翘腿锻炼。

轮椅架体1上还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托板15,托板15位于坐垫4的下方,且靠近坐垫4设置,托板15上滑动安装有滑板17,滑板17位于托板15与坐垫4之间,且滑板17远离靠背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以实现弹性杆8安装的安装板18。

为实现滑板17于托板15上的滑动安装,托板15的两侧边均设有滑道16,两滑道16平行设置,且两滑道16的间距与滑板17的宽度相适配,滑板17通过滑道16滑动安装于托板15上,且滑板17与滑道16间存在的摩擦力,能够实现滑板17的定位。

滑板17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抵脚板19,抵脚板19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于滑板17上,且靠近安装板18设置。

托板15上滑动安装有的滑板17,将滑板17从坐垫4下抽出,可便于使用者进行伸腿锻炼,如图2所示,将弹性杆8从竖杆7上拆卸下利用螺栓安装到安装板18上,使用者用脚抵住抵脚板19,手握把手9,可进行拉筋锻炼,锻炼完毕后,将弹性杆8拆卸下,重新将滑板17推回复位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该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还包括翘腿锻炼机构,翘腿锻炼机构包括t型板20、第一伸缩杆21、拉伸弹簧22和提拉杆23,第一伸缩杆2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于t型板20上,拉伸弹簧22位于第一伸缩杆21和t型板20间,且拉伸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t型板20、第一伸缩杆21固定连接,提拉杆23设有两根,两提拉杆23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伸缩杆21的另一端,且两提拉杆23间具有一间距,处于使用状态时,t型板20固定安装于轮椅架体1上,且t型板20位于坐垫4下方、远离靠背5设置。设有的该翘腿锻炼机构,安装到轮椅架体1上使用时,使用者双脚置于两根提拉杆23间,便可进行翘腿锻炼,在拉伸弹簧22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实现对腿部肌肉群的有效锻炼。

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1包括第一伸缩外杆2101、第一伸缩内杆2102和第一锁紧手轮2103,第一伸缩外杆2101的一端铰接安装于t型板20上,拉伸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t型板20、第一伸缩外杆210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内杆2102活动插装于第一伸缩内杆2102内,提拉杆23固定安装于第一伸缩内杆2102上,第一锁紧手轮2103螺纹安装于第一伸缩外杆2101的另一端,松开第一锁紧手轮2103,可实现第一伸缩杆21的长度调节,调节完毕后,重新旋紧第一锁紧手轮2103便可实现当前调节位置的定位。设有的该第一伸缩杆21,通过第一伸缩杆21能够实现翘腿锻炼机构长度的灵活调节,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使用,通用性强。

如图3和图5共同所示,该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还包括蹬脚锻炼机构,蹬脚锻炼机构包括连接板24、第二伸缩杆25、安装圈26和脚轮27,第二伸缩杆25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连接板24上,安装圈26固定安装于第二伸缩杆25的另一端,脚轮27转动安装于安装圈26内,且脚轮27上设有用以驱动其转动的脚蹬2701,处于使用状态时,连接板24固定安装于轮椅架体1上,且连接板24位于坐垫4下方、远离靠背5设置。设有的该蹬脚锻炼机构,安装到轮椅架体1上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蹬脚蹬2701带动脚轮27转动,从而实现对脚踝关节等的有效锻炼。

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杆25包括第二伸缩外杆2501、第二伸缩内杆2502和第二锁紧手轮2503,第二伸缩外杆250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连接板24上,第二伸缩内杆2502活动插装于第二伸缩外杆2501内,安装圈26固定安装于第二伸缩内杆2502的端部,第二锁紧手轮2503螺纹安装于第二伸缩外杆2501的另一端,松开第二锁紧手轮2503,可实现第二伸缩杆25的长度调节,调节完毕后,重新旋紧第二锁紧手轮2503便可实现当前调节位置的定位。设有的该第二伸缩杆25,通过第二伸缩杆25能够实现蹬脚锻炼机构长度的灵活调节,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使用,通用性强。

上述的翘腿锻炼机构和蹬脚锻炼机构,可依据不同的锻炼需求安装到轮椅架体1上使用,本实施例中,t型板20和连接板24均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于轮椅架体1上的安装,拆装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依据锻炼需求更换使用。

轮椅架体1上还安装有安全带28,安全带28于靠背5位置处对应安装,通过卡扣连接,使用简单方便。设有的该安全带28,能够实现对使用者的有效保护,避免使用者在进行翘腿、蹬脚等锻炼时倾倒现象的发生,安全可靠。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轮椅架体1的其中一侧扶手上设有容纳盒101,容纳盒内放置有锻炼棍;容纳盒101为一侧铰接安装于轮椅架体1扶手上的翻盖结构,使得轮椅架体1的其中一侧扶手内为中空的、且与锻炼棍29长度相适配的容纳腔,便于锻炼棍29的放置。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锻炼棍29包括内部中空的外杆体2901和活动插装于外杆体2901两端部内的内杆体2902,外杆体2901的两末端为管径渐窄结构,内杆体2902位于外杆体2901内的一末端为杆径渐宽结构,且与外杆体的末端管径相适配;使用时,将锻炼棍29从轮椅架体1的一侧扶手内取出,将锻炼棍29两端的内杆体2902从外杆体2901内拉出即可,且拉出后内杆体2902的端部与外杆体2901的末端过盈配合,在接触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该伸长状态,长度达到0.8-1.0m左右,便于使用者锻炼使用,使用完毕后,重新将锻炼棍缩短后放置回容纳盒101内即可。设有的该锻炼棍29,便于使用者手握锻炼棍29左右旋转锻炼或上下拉抻锻炼,实现对上肢的抻筋锻炼,且使用时从扶手内取出,使用后直接再放置回扶手上的容纳盒101内即可,不占用额外空间,使用方便。

为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靠背5上具有与人体腰部相适配的生理曲度,起到有效的托腰功能,使得使用者坐在坐垫4上并靠在靠背5上时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该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的整体稳固性,避免倾倒,两个驱动轮2于轮椅架体1上呈外八形安装。

基于上述结构的该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功能多样,在实现对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代步功能的同时,便于使用者在轮椅上进行从上肢到下肢的肌肉、关节的锻炼,通过康复锻炼,有效避免了身体机能的退化,康复效果大大提高,从而更加便于人们恢复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