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针灸用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亦称温针灸、针柄灸或烧针尾。它是在针刺后,于针尾处点燃艾绒加温,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借艾火之热力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温针灸的核心就是在针灸端尖端产生一定的温度,提升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对针灸针的温针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针灸针的温针装置在实际的过程不便于调节用于艾柱托本体与针灸端尖端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艾柱无法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实时的加热,使得针灸端尖端受热不均匀,降低了治疗效果;
二: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针灸针的温针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艾柱与外界空气的交流性较差,易造成艾柱燃烧不充分,既降低了针灸端尖端的受热的均匀性且易造成艾柱的资源的浪费;
三: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针灸针的温针装置由于其本身设计的特点,使得温针装置的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的温针装置的使用需求。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现有技术中对针灸针的温针装置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的温针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无法调节艾灸柱与针灸端尖端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艾柱无法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实时的加热以及艾柱与外界空气的交流性较差,易造成艾柱燃烧不充分,既降低了针灸端尖端的受热的均匀性且易造成艾柱的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包括温灸棒本体和艾柱托本体,艾柱托本体套接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温灸棒本体用于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艾柱托本体用于盛放燃烧的艾柱或者艾条,且艾条或者艾柱的燃烧端贯穿艾柱托本体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
艾柱托本体由第一筒体和弹性爪扣构成,第一筒体设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第一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外周设置有连接翼边,连接翼边与第一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且连接翼边的外径大于第一筒体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径,第一筒体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弹性爪扣,弹性爪扣上端的与第一筒体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连接,弹性爪扣用于对艾柱或者艾条的限位,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在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时,使得弹性爪扣根据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对艾柱与针灸端尖端进行加温,既当温灸棒本体与艾柱托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时,由于弹性爪扣受到温灸棒本体内壁对其阻力,使得弹性爪扣的下端开口处变大,进而便于艾柱从第一筒体内下落,且艾柱托本体由于调节弹簧的作用力,恢复到原位,直至连接翼边的下端与调节弹簧的相接触,而弹性爪扣对调节后的艾柱托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移位的过程中,由于艾柱受力振动而对使得针灸针发生移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温灸棒本体由与第一筒体同轴设置的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构成,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二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部的下端与第三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部设置为圆台形状,且连接部的内径以第二筒体相对与第三筒体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连接部的上端内径与第二筒体的内径相等,且连接部的上端内壁与第一筒体下端的设置的弹性爪扣下端相切设置,由于连接部的上端内壁与弹性爪扣相切,使得弹性爪扣的下端开口处由于受到艾柱托相对与温针棒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第二筒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同轴设置,且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外周,第二壳体的内壁相对与第一壳体的外周的距离设置为夹层,夹层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封闭端,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高,传热效果越快,因而保温效果越差;聚氨酯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是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选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由于将第二壳体设置为双层结构,便于对艾条的未燃烧端进行保温,有效的避免了热量的散失;
第三筒体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通孔,通孔以第三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通孔至少设置为三个,每个的通孔均以第三筒体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且相邻的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三筒体内壁设置有滤网,滤网设置为内嵌式,滤网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进而便于外界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到第三筒体内,且便于通过滤网对大分子污染物进行过滤,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条燃烧的质量,从而便于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全面的加温,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第三筒体的外周均匀的设置有按摩凸起,按摩凸起以第三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每列的按摩凸起至少设置为三个,每列的按摩凸起均与通孔相互交错设置,第三筒体内壁设置有与按摩凸起相对应的导热槽,导热槽设置为内凹式,且导热槽与按摩凸起的圆心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通过导热槽对将艾条的热量传递给按摩凸起,便于操作者通过按摩凸起对使用者的针灸处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了针灸后的淤血情况的产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另外按摩凸起使得使用者与第三筒体之间的面接触转换为线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第三筒体长时间与使用者皮肤进行接触时,造成空气不流通易使按摩部位由于水汽产生红疹,从而便于通过导热槽和按摩凸起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筒体下端的密封盖,密封盖设置为半球形结构,密封盖与第三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密封盖的上端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三筒体的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密封盖外周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进而便于通过螺纹结构将密封盖与第三筒体进行连接,且螺纹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额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盖的内壁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设置为半贯穿性,凹槽的外径小于密封盖的内径,且凹槽的开口处相对与第三筒体的下端的设置,进而便于通过凹槽对艾条的燃烧时产生的余灰进行收纳,且便于整理,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密封盖上设置有与针灸针相适配的穿针孔,穿针孔贯穿与密封盖的弧度的最高点,且穿针孔与密封盖同圆心设置,且穿针孔的内径以密封盖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进而有效的避免了避免了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余灰通过穿针孔烫伤使用者的皮肤且便于对针灸针进行限位,避免了抖针情况的产生,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治疗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穿针孔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密封塞,密封塞由密封柱和调节柱头构成,密封柱与穿针孔的内径相适配,且密封柱的长度设置为穿针孔的深度的1/5,调节柱头设置在密封柱远离与穿针孔相连接的一端,调节柱头与密封柱固定连接,调节柱头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防滑棱,进而便于通过防滑棱有效的增加了操作者与调节柱头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操作者通过调节柱头将密封柱从穿针孔内移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上端开口处的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下端与第二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上端与第一筒体上的连接翼边的下端相切设置,调节弹簧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的内径,且调节弹簧的外径小于第一筒体的连接翼边的外径,进而便于通过调节弹簧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之间的相对距离,既当操作者按压第一筒体上的连接翼边时,调节弹簧受力,进而带动第一筒体下端的弹性爪扣由于受到连接部的内壁的阻力,使得弹性爪扣的下端开口处张开,进而使得艾柱从第一筒体内的向相对与第三筒体的内腔移动,进而便于调节艾柱相对与针灸端尖端的位置,当调节艾柱与针灸端尖端的适宜位置时,停止按压第一筒体的连接翼边,第一筒体由于受到调节弹簧本身的弹力作用而恢复原位,与此同时,弹性爪扣的下端收缩,进而对调节后的艾柱进行再次夹紧限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调节弹簧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构成,第一弹簧与第一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弹黄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弹簧缓冲调节弹簧对第一筒体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第二筒体由于调节弹簧变化对艾柱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部的下端内径与第三筒体的内径相等,且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内径相等,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条对针灸端尖端的加温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为隔热保温材质,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为泡沫玻璃、聚氨酯、纳基隔热软毡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保温材料由岩棉制品、石棉绒、聚氨酯及玻璃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发明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在保证针灸端尖端产生一定的温度的前提下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需求实时的调节艾柱托本体与针灸端尖端相对位置,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柱对针灸端尖端的加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效果;另外本发明通过分体式的设计,既便于保证使用过程中在艾柱对针灸端尖端加温的质量的前提下且便于使用完毕后对温灸棒本体和艾柱托本体进行全方位的杀菌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1)本发明包括温灸棒本体和艾柱托本体,艾柱托本体套接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温灸棒本体用于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艾柱托本体用于盛放燃烧的艾柱或者艾条,且艾条或者艾柱的燃烧端贯穿艾柱托本体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艾柱托本体由第一筒体和弹性爪扣构成,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在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时,使得弹性爪扣根据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对艾柱与针灸端尖端进行加温,既当温灸棒本体与艾柱托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时,由于弹性爪扣受到温灸棒本体内壁对其阻力,使得弹性爪扣的下端开口处变大,进而便于艾柱从第一筒体内下落,且艾柱托本体由于调节弹簧的作用力,恢复到原位,直至连接翼边的下端与调节弹簧的相接触,而弹性爪扣对调节后的艾柱托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移位的过程中,由于艾柱受力振动而对使得针灸针发生移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2)本发明第二筒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同轴设置,且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外周,由于将第二壳体设置为双层结构,便于对艾条的未燃烧端进行保温,有效的避免了热量的散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为隔热保温材质,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为泡沫玻璃、聚氨酯、纳基隔热软毡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为隔热保温材质,既便于对艾条保温且有效的避免了染伤操作者,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3)本发明第三筒体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通孔,第三筒体内壁设置有滤网,滤网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进而便于外界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到第三筒体内,且便于通过滤网对大分子污染物进行过滤,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条燃烧的质量,从而便于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全面的加温,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第三筒体的外周均匀的设置有按摩凸起,第三筒体内壁设置有与按摩凸起相对应的导热槽,进而便于通过导热槽对将艾条的热量传递给按摩凸起,便于操作者通过按摩凸起对使用者的针灸处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了针灸后的淤血情况的产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4)本发明另外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上端开口处的调节弹簧,进而便于通过调节弹簧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之间的相对距离,既当操作者按压第一筒体上的连接翼边时,调节弹簧受力,进而带动第一筒体下端的弹性爪扣由于受到连接部的内壁的阻力,使得弹性爪扣的下端开口处张开,进而使得艾柱从第一筒体内的向相对与第三筒体的内腔移动,进而便于调节艾柱相对与针灸端尖端的位置,当调节艾柱与针灸端尖端的适宜位置时,停止按压第一筒体的连接翼边,第一筒体由于受到调节弹簧本身的弹力作用而恢复原位,与此同时,弹性爪扣的下端收缩,进而对调节后的艾柱进行再次夹紧限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为了降低调节弹簧对第一筒体的弹力的冲击对艾柱的损坏,调节弹簧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构成,第一弹簧与第一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弹黄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弹簧缓冲调节弹簧对第一筒体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第二筒体由于调节弹簧变化对艾柱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i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1的ii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图1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温灸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的iii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箭头代表调节过程中的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位置变化。
图8是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时的半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筒体、10-连接翼边、2-第二筒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保温层、3-第三筒体、31-通孔、32-按摩凸起、321-导热槽、4-弹性爪扣、5-调节弹簧、6-滤网、61-透气孔、7-密封盖、71-凹槽、72-穿针孔、73-密封塞、731-密封柱、732-调节柱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温灸棒本体和艾柱托本体,艾柱托本体套接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温灸棒本体用于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艾柱托本体用于盛放燃烧的艾柱或者艾条,且艾条或者艾柱的燃烧端贯穿艾柱托本体设置在温灸棒本体内,艾柱托本体由第一筒体1和弹性爪扣4构成,第一筒体1设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第一筒体1的上端开口处外周设置有连接翼边10,连接翼边10与第一筒体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且连接翼边10的外径大于第一筒体1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径,连接翼边10用于对调节弹簧5的限位,第一筒体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弹性爪扣4,弹性爪扣4上端的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连接,弹性爪扣4用于对艾柱或者艾条的限位;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具体请参阅图7中的a图和图8中的a’图;在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时,使得弹性爪扣4根据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对艾柱与针灸端尖端进行加温,既当温灸棒本体与艾柱托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时,具体请参阅图7中的c图和图8中的c’图;由于弹性爪扣4受到温灸棒本体内壁对其阻力,使得弹性爪扣4的下端开口处变大,进而便于艾柱从第一筒体1内下落,且艾柱托本体由于调节弹簧5的作用力,图7中的b图和图8中的b’图以及图7中的d图和图8中的d’图;恢复到原位,直至连接翼边10的下端与调节弹簧5的相接触,而弹性爪扣4对调节后的艾柱托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移位的过程中,由于艾柱受力振动而对使得针灸针发生移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温灸棒本体由与第一筒体1同轴设置的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构成,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二筒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部的下端与第三筒体3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部设置为圆台形状,且连接部的内径以第二筒体2相对与第三筒体3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连接部的上端内径与第二筒体2的内径相等,且连接部的上端内壁与第一筒体1下端的设置的弹性爪扣4下端相切设置,由于连接部的上端内壁与弹性爪扣4相切,使得弹性爪扣4的下端开口处由于受到艾柱托相对与温针棒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连接部的下端内径与第三筒体3的内径相等,且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内径相等,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条对针灸端尖端的加温的质量;
具体请参阅图1、图3和图5,第二筒体2由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构成,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均同轴设置,且第二壳体22设置在第一壳体21内的外周,第二壳体22的内壁相对与第一壳体21的外周的距离设置为夹层,夹层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封闭端,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23,保温层23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由岩棉制品、石棉绒、聚氨酯及玻璃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高,传热效果越快,因而保温效果越差;聚氨酯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是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选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由于将第二壳体22设置为双层结构,便于对艾条的未燃烧端进行保温,有效的避免了热量的散失,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均设置为隔热保温材质,且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设置为泡沫玻璃、聚氨酯、纳基隔热软毡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将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均设置为隔热保温材质,既便于对艾条保温且有效的避免了染伤操作者,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第三筒体3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通孔31,通孔31以第三筒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通孔31至少设置为三个,每个的通孔31均以第三筒体3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且相邻的通孔31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三筒体3内壁设置有滤网6,滤网6设置为内嵌式,滤网6上均匀的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61,进而便于外界的空气通过通孔31进入到第三筒体3内,且便于通过滤网6对大分子污染物进行过滤,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条燃烧的质量,从而便于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全面的加温,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第三筒体3的外周均匀的设置有按摩凸起32,按摩凸起32以第三筒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每列的按摩凸起32至少设置为三个,每列的按摩凸起32均与通孔31相互交错设置,具体请参阅图6,第三筒体3内壁设置有与按摩凸起32相对应的导热槽321,导热槽321设置为内凹式,且导热槽321与按摩凸起32的圆心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通过导热槽321对将艾条的热量传递给按摩凸起32,便于操作者通过按摩凸起32对使用者的针灸处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了针灸后的淤血情况的产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另外按摩凸起32使得使用者与第三筒体3之间的面接触转换为线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第三筒体3长时间与使用者皮肤进行接触时,造成空气不流通易使按摩部位由于水汽产生红疹,从而便于通过导热槽321和按摩凸起32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4,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筒体3下端的密封盖7,密封盖7设置为半球形结构,密封盖7与第三筒体3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密封盖7的上端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三筒体3的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密封盖7外周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进而便于通过螺纹结构将密封盖7与第三筒体3进行连接,且螺纹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额使用精度;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4,密封盖7的内壁下端设置有凹槽71,凹槽71设置为半贯穿性,凹槽71的外径小于密封盖7的内径,且凹槽71的开口处相对与第三筒体3的下端的设置,进而便于通过凹槽71对艾条的燃烧时产生的余灰进行收纳,且便于整理,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密封盖7上设置有与针灸针相适配的穿针孔72,穿针孔72贯穿与密封盖7的弧度的最高点,且与密封盖7同圆心设置,且穿针孔72的内径以密封盖7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进而有效的避免了避免了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余灰通过穿针孔72烫伤使用者的皮肤且便于对针灸针进行限位,避免了抖针情况的产生,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治疗的效果,穿针孔72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密封塞73,密封塞73由密封柱731和调节柱头732构成,密封柱731与穿针孔72的内径相适配,且密封柱731的长度设置为穿针孔72的深度的1/5,调节柱头732设置在密封柱731远离与穿针孔72相连接的一端,调节柱头732与密封柱731固定连接,调节柱头732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防滑棱,进而便于通过防滑棱有效的增加了操作者与调节柱头73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操作者通过调节柱头732将密封柱731从穿针孔72内移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2,另外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2上端开口处的调节弹簧5,调节弹簧5的下端与第二筒体2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调节弹簧5的上端与第一筒体1上的连接翼边10的下端相切设置,调节弹簧5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1的内径,且调节弹簧5的外径小于第一筒体1的连接翼边10的外径,进而便于通过调节弹簧5调节艾柱托本体与温灸棒本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具体请参阅图7中的c图和图8中的c’图;既当操作者按压第一筒体1上的连接翼边10时,调节弹簧5受力,进而带动第一筒体1下端的弹性爪扣4由于受到连接部的内壁的阻力,使得弹性爪扣4的下端开口处张开,进而使得艾柱从第一筒体1内的向相对与第三筒体3的内腔移动,进而便于调节艾柱相对与针灸端尖端的位置,当调节艾柱与针灸端尖端的适宜位置时,具体请参阅图7中的b图和图8中的b’图以及具体请参阅图7中的d图和图8中的d’图;停止按压第一筒体1的连接翼边10,第一筒体1由于受到调节弹簧5本身的弹力作用而恢复原位,与此同时,弹性爪扣4的下端收缩,进而对调节后的艾柱进行再次夹紧限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为了降低调节弹簧5对第一筒体1的弹力的冲击对艾柱的损坏,调节弹簧5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构成,第一弹簧与第一筒体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弹黄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弹簧缓冲调节弹簧5对第一筒体1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第二筒体2由于调节弹簧5变化对艾柱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本发明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在保证针灸端尖端产生一定的温度的前提下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需求实时的调节艾柱托本体与针灸端尖端相对位置,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柱对针灸端尖端的加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效果;另外本发明通过分体式的设计,既便于保证使用过程中在艾柱对针灸端尖端加温的质量的前提下且便于使用完毕后对温灸棒本体和艾柱托本体进行全方位的杀菌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善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的温针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无法调节艾灸柱与针灸端尖端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艾柱无法对针灸端尖端进行实时的加热以及艾柱与外界空气的交流性较差,易造成艾柱燃烧不充分,既降低了针灸端尖端的受热的均匀性且易造成艾柱的资源的浪费的问题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