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49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舒贝因发现臭氧(o3)以来,各国科学家就一直在研究臭氧的功用,臭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984年意大利正式成立了医学臭氧学会,开启了臭氧与人类医学相关的研究。随后若干年来臭氧对各种细菌、病毒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逐渐有所报导。已知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星形念珠菌及高氏念珠菌引起,大部分都是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发病,其传染途径可为内源性或外源性。全身性感染多在大量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后使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引起,也可因医源性污染而发生。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系接触性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其病原菌绝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也可能是两者混合感染,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模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尿布皮炎是由于粪便中氨形成菌在湿尿布上分解尿而产生氨,由于氨的刺激作用发生皮炎。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手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基本相似,主要是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引起。近几年来,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样菌感染也屡见不鲜。甲沟炎有甲沟潮红、肿胀,常引起甲周围组织发炎,分泌浆液性脓液,造成甲沟炎蔓延发生。目前,抗菌抗病毒的药剂对于人体副作用较大,残留物多,且大多数只能起到抑菌的作用,对于病毒的作用不明显,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且目前的复方抗菌制剂,多为中药制剂,疗效不确切,易产生皮肤过敏等反应,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菌灭毒凝胶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疗效好,操作方便,杀菌效果好,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易于储存,无副作用,无残留物,无耐药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三乙醇胺、臭氧化油和水。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2-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1.5重量份、十八醇4-6重量份、三乙醇胺1-2重量份、臭氧化油40-55重量份和水30.5-52.8重量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3.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5重量份、十八醇5重量份、三乙醇胺1.5重量份、臭氧化油47.5重量份和水41.65重量份。进一步的,所述的臭氧化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植物油95-105重量份、油酸乙酯4-6重量份、山梨坦三油酸酯3-5重量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在乳化罐中进行乳化反应,从乳化罐底部通入臭氧进行曝气处理,得到所述的臭氧化油。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油为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亚麻油或茶油。进一步的,步骤(2)中乳化反应的温度为50-60℃。进一步的,步骤(2)中臭氧通气量为190-210g/h,曝气时间为8-10h。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分子量48,分子式为o3,每分子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带有腥草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因其分子小,易于穿透细胞膜,以其强氧化的特性,作用于细胞膜上的脂蛋白和脂多糖等膜性结构,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其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同时,臭氧在细菌细胞内氧化破坏tac途径中的葡萄糖氧化酶系,这些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使得tac途径无法正常进行,致使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生命活力所需要的atp缺乏供应而死亡。对病毒的作用机理为直接氧化病毒的dna、rna,氧化破坏了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杀菌灭毒。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是针对有机物中具有双键的烯烃类具有亲和性,因而臭氧的抗菌灭毒具有广谱性。因此,近年来臭氧被广泛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消毒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但由于臭氧为活泼的气体分子,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常温常压极易分解挥发,因而,多年来实际应用中多有不便。本发明应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臭氧固化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卡波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八醇、三乙醇胺等构成的凝胶中,通过加成反应等,生成的臭氧化物在凝胶中相对稳定,同时,以凝胶形式制备的臭氧抗菌灭毒剂,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小,杀菌灭毒效果好,操作方便,易于储存。一种所述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各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备用;(b)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加入到均质乳化罐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进一步的,步骤(b)中反应的温度为45-50℃。进一步的,步骤(b)中的反应时间为2.5-3.5小时。进一步的,步骤(b)中的反应时间为3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抗菌灭毒凝胶操作方便,抗菌灭毒效果好,稳定性好,易于储存,无副作用,无残留物,无耐药性;选择卡波姆为凝胶的主要成分,根据细胞生物电原理,卡波姆凝胶可激活并诱导组织细胞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内源性干扰素在抗病毒的同时,可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臭氧与卡波姆二者协同作用,凝胶具有更好的抗菌灭毒作用;(2)本发明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将臭氧固化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卡波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八醇、三乙醇胺构成的凝胶中,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的臭氧化物在凝胶中相对稳定,同时,以凝胶形式制备的臭氧抗菌灭毒剂,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小,杀菌灭毒效果好,操作方便,易于储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2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kg、十八醇4kg、三乙醇胺1kg、臭氧化油40kg和水30.5kg。其中,臭氧化油的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取植物油95kg、油酸乙酯4kg、山梨坦三油酸酯3kg,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在乳化罐中进行乳化反应,乳化反应温度为50℃,从乳化罐底部通入臭氧进行曝气处理,臭氧通气量为190g/h,曝气时间为10h,得到所述的臭氧化油。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照各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备用;(b)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加入到均质乳化罐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3.5h,得到所述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3.5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5kg、十八醇5kg、三乙醇胺1.5kg、臭氧化油47.5kg和水41.65kg。其中,臭氧化油的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取植物油100kg、油酸乙酯5kg、山梨坦三油酸酯4kg,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在乳化罐中进行乳化反应,乳化反应温度为55℃,从乳化罐底部通入臭氧进行曝气处理,臭氧通气量为200g/h,曝气时间为9h,得到所述的臭氧化油。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照各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备用;(b)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加入到均质乳化罐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时间为3h,得到所述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包括如下原料制成:卡波姆5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kg、十八醇6kg、三乙醇胺2kg、臭氧化油55kg和水52.8kg。其中,臭氧化油的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取植物油105kg、油酸乙酯6kg、山梨坦三油酸酯5kg,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在乳化罐中进行乳化反应,乳化范围温度为60℃,从乳化罐底部通入臭氧进行曝气处理,臭氧通气量为210g/h,曝气时间为8h,得到所述的臭氧化油。本实施例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照各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备用;(b)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加入到均质乳化罐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时间为2.5h,得到所述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对比例1本实施例制备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原料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臭氧化油。对比例2本实施例制备的臭氧抗菌灭毒凝胶的原料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卡波姆。试验例1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见表1。表1臭氧抗菌灭毒凝胶抑菌试验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凝胶比不添加臭氧化油和卡波姆制备的凝胶具有较低的抑菌浓度,,臭氧化油与卡波姆同时添加可以增加抗菌的效果,进而证明本发明的凝胶的抗菌效果更好试验例2只改变臭氧化油制备过程中的曝气时间,其他原料、比例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相同进行制备抗菌灭毒凝胶,制备的凝胶进行测定曝气时间不同对杀菌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臭氧曝气时间对杀菌率的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曝气时间制备的凝胶的杀菌效率高,可以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完全杀死,这是由于曝气时间较短臭氧分子与不饱和脂肪酸尚不能形成稳定的臭氧化合物,杀菌效率降低,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曝气时间超过8小时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杀菌率均为100%,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当曝气时间超过10h后,最后制得的臭氧化油的质量会降低,粘度变高,不方便使用,且会增加生产的时间和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综合各方面考虑,选择本申请的曝气时间8-10小时制备的凝胶具有较高的杀菌率,且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试验例3刺激性试验研究(1)试验动物:选择家兔40只,雌、雄各半,平均分为4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进行四组皮肤刺激性试验,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试验前24h在背部给药物区进行脱毛处理,去毛范围左、右各3cm×3cm,给药前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损伤,有损伤的皮肤不宜进行试验。(2)给药:分别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0.5g涂抹在一侧已去皮的皮肤上,用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采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进行固定,另一侧涂布生理盐水,敷贴时间至少5小时,敷贴结束后,除去受试物并用温水清洗给药部位。(3)动物观察: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反应,参照表3给出的评分标准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各组的分值见表4。表3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刺激反应分值无红斑0轻度红斑(勉强可见)1中度红斑(明显可见)2重度红斑3紫红色红斑到轻度焦痂形成4无水肿0轻度水肿(勉强可见)1中度水肿(明显隆起)2重度水肿(皮肤隆起1mm,轮廓清楚)3严重水肿(皮肤隆起1mm以上并有扩大)4其中,分值为0-0.49,无刺激性;分值为0.5-2.99,轻度刺激性;分值为3.0-5.99,中度刺激性;分值为6.0-8,强刺激性。表4试验组得分组别分值实施例10.23实施例20.18实施例30.24对比例12.87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凝胶对皮肤均无刺激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