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7737发布日期:2019-07-27 09:2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久病不愈、长期精神紧张、劳累过度、熬夜、体力劳动减少、运动量小、营养不良、饮食不当等因素,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而生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生活方式改变,精神压力加大,体力劳动和运动量减少,免疫力低下人群数量逐年上升,人群健康状况较差,引发医疗成本增加、耐用性增强、抗生素滥用等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增强免疫力成为健康产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增强免疫力产品具有较大市场价值。

免疫力低下的临床表现,与中医所说虚症,尤其是气血两虚较为相似,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中医认为,气血乃人之根本,气虚无力、血虚发燥,气血两虚或血气不和,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百病乃变化而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肌肤干燥、手足麻木、妇女月经不调等。此外,中医还认为,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而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血同源,血为精所化,脾胃亏虚、化源不足,则新血不生,故健脾益胃、益肾生精为其治则。

目前,增强免疫力产品较多,大多数产品强调补气或气血同补,多以大补药材为主要成分,这些产品在大补身体的同时,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上火、脾胃失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根据中医理论基础,通过补血活血、健脾益气、养阴生精,全面调理人体精、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产品,市场上并不多见。此外,现有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最常用的有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采用水提取,大多数成分能被提取,但成分转移率低,提取效率较低,制备提取物引湿性较高,日服用量较大;采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皂苷、黄酮、内脂等成分转移率高,提取效率较高,但同样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多糖成分则无法提取,成分提取不完全。因此,在开发补血活血、健脾益气、养阴生精,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产品时应当考虑产品质量、稳定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组方按照君臣佐使配伍,既使中表之气得补,又健脾养胃、养阴生津,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同时,制备工艺的改进使得药材活性成分提取完全,日服用量降低,药物引湿性降低,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方便目标人群使用,提高长期服用的依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三七2~3份、当归2~3份、白芍2~3份、黄芪2~3份、党参3~5份、山药3~5份、黄精3~5份、甘草1~2份。

组方中,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补血活血、疏肝理气、散瘀止痛之功效。当归温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白芍微寒苦酸,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黄芪温甘,归肺、脾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既补脾益气,又调和诸药。全方配伍,精、气、血同补,共奏补血活血、健脾益气、补肾生精之功。

上述组合物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1)按配方量进行备料,三七采用干燥根、根茎,破碎为3~5mm细块;

2)取三七、当归、白芍、黄芪,以药材质量10~20倍的70~80%乙醇分2~3次提取,每次30~60min,合并提取液,过滤;

3)取步骤2)的药渣,以药材质量8~15倍的水分1~2次提取,每次30~60min,合并提取液,过滤,弃药渣;

4)取党参、山药、黄精、甘草,以药材质量10~20倍的水分2~3次提取,每次30~60min,合并提取液,过滤,弃药渣,并将提取液与步骤3)所得提取液合并,浓缩10~20倍;

5)将步骤2)所得乙醇提取液与步骤4)所得浓缩液合并,调整乙醇浓度不低于60%,静置8h以上,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6)将步骤5)所得的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过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先水洗,再以7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回收乙醇;

7)取步骤5)所得的沉淀,与步骤6)的浓缩液合并,混合均匀,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组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行配伍,副作用降低,安全性高,在滋补肝、脾、肾,调理精、气、血等方面,达到药物协同增效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技术方案,能保证原药材中三七总皂苷、阿魏酸、芍药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提取完全,同时,提取物日服用量降低,药物引湿性降低,可满足不同制剂工艺要求,保证制剂产品的质量稳定、可控,方便目标人群使用,提高长期服用的依从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40g、当归40g、白芍60g、黄芪60g,加入80%乙醇溶液1000ml,浸泡30min,60~70℃搅拌中保温1h,过滤,滤渣以80%乙醇溶液800ml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过滤,得滤液1850ml;

2)取经乙醇提取的三七、当归、白芍、黄芪药渣,加入纯化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1000ml、煮沸30min,合并提取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870ml;

3)取党参60g、山药60g、黄精60g、甘草20g,加入纯化水1600ml,浸泡30min,煮沸30min,过滤,滤渣分别以1200ml水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2300ml;

4)将步骤2)、3)所得滤液合并,-0.08mpa、60℃减压浓缩至300ml,然后将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到浓缩液中,静置过夜,4000rpm离心10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00ml,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床体积150ml,预先处理待用),以纯化水洗至无色,再以70%乙醇6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0.075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

6)将步骤4)所得沉淀、步骤5)所得稠膏合并,-0.085mpa、65℃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提取物36.48g,计算得提取率为9.12%,人体推荐用量为1.82g/d。

实施例2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60g、当归60g、白芍60g、黄芪60g,加入70%乙醇溶液2000ml,浸泡30min,60~70℃搅拌中保温1h,过滤,滤渣以70%乙醇溶液1500ml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过滤,得滤液3700ml;

2)取经乙醇提取的三七、当归、白芍、黄芪药渣,加入纯化水3000ml,煮沸60min,合并提取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1200ml;

3)取党参100g、山药100g、黄精100g、甘草40g,加入纯化水2000ml,浸泡30min,煮沸30min,过滤,滤渣以1500ml水同法提取1次,合并2次滤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1800ml;

4)将步骤2)、3)所得滤液合并,-0.08mpa、60℃减压浓缩至400ml,然后将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到浓缩液中,再补加95%乙醇500ml,静置过夜,4000rpm离心10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400ml,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床体积150ml,预先处理待用),以纯化水洗至无色,再以80%乙醇10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

6)将步骤4)所得沉淀、步骤5)所得稠膏合并,-0.085mpa、60℃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提取物41.23g,计算得提取率为6.65%,人体推荐用量为2.06g/d。

实施例3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200g、当归300g、白芍200g、黄芪300g,加入75%乙醇溶液6000ml,浸泡30min,60~70℃搅拌中保温1h,过滤,滤渣以75%乙醇溶液4000ml同法提取1次,合并2次滤液,减压过滤,得滤液7400ml;

2)取经乙醇提取的三七、当归、白芍、黄芪药渣,加入纯化水提取两次,每次5000ml,煮沸40min,合并提取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4800ml;

3)取党参300g、山药500g、黄精300g、甘草100g,加入纯化水8000ml,浸泡30min,煮沸30min,过滤,滤渣以6000ml水同法提取1次,合并2次滤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8600ml;

4)将步骤2)、3)所得滤液合并,-0.08mpa、60℃减压浓缩至1200ml,然后将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到浓缩液中,再补加95%乙醇1000ml,静置过夜,4000rpm离心10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0ml,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床体积400ml,预先处理待用),以纯化水洗至无色,再以80%乙醇18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

6)将步骤4)所得沉淀、步骤5)所得稠膏合并,-0.085mpa、70℃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提取物163.46g,计算得提取率为7.43%,人体推荐用量为1.63g/d。

实施例4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200g、当归200g、白芍200g黄芪300g,加入80%乙醇溶液5400ml,浸泡30min,60~70℃搅拌中保温1h,过滤,滤渣依次以80%乙醇溶液4500ml、3600ml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过滤,得滤液9500ml;

2)取经乙醇提取的三七、当归、白芍、黄芪药渣,加入纯化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3600ml、煮沸30min,合并提取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3200ml;

3)取党参300g、山药500g、黄精300g、甘草100g,加入纯化水8000ml,浸泡30min,煮沸30min,过滤,滤渣分别以6000ml、5000ml水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13000ml;

4)将步骤2)、3)所得滤液合并,-0.08mpa、60℃减压浓缩至900ml,然后将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到浓缩液中,静置过夜,4000rpm离心10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00ml,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床体积400ml,预先处理待用),以纯化水洗至无色,再以70%乙醇20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

6)将步骤4)所得沉淀、步骤5)所得稠膏合并,-0.085mpa、60~70℃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提取物194.67g,计算得提取率为9.27%,人体推荐用量为1.95g/d。

实施例5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2kg、当归3kg、白芍2kg、黄芪3kg,加入75%乙醇溶液75l,浸泡30min,60~70℃搅拌中保温1h,过滤,滤渣以75%乙醇溶液50l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过滤,得滤液130l;

2)取经乙醇提取的三七、当归、白芍、黄芪药渣,加入纯化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40l、煮沸30min,合并提取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65l;

3)取党参3kg、山药3kg、黄精5kg、甘草2kg,加入纯化水70l,浸泡60min,煮沸30min,过滤,滤渣分别以50l水同法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弃药渣,减压过滤,得滤液120l;

4)将步骤2)、3)所得滤液合并,-0.08mpa、60℃减压浓缩至3l,然后将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到浓缩液中,静置过夜,倾出上清液,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0l,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以纯化水洗至无色,再以80%乙醇50l洗脱,收集洗脱液,-0.08mpa、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

6)将步骤4)所得沉淀、步骤5)所得稠膏合并,-0.085mpa、65℃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提取物1.98kg,计算得提取率为8.67%,人体推荐用量为1.98g/d。

实验分析

一、样品分析检测

1.提取物制备

根据实施例2配方准备物料,即取三七(药材预先破碎至10-20目)60g、当归60g、白芍60g、黄芪100g、党参100g、山药100g、黄精100g、甘草40g,共2份,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醇提取法制备提取物,具体操作如下:

水提取物制备:取上述药材,共620g,加入纯化水5l,浸泡1h,煮沸1h,倾出药液,药渣继续提取2次,每次加水5l、煮沸30min,合并提取液,以200目滤布过滤,-0.08mpa、60~65℃减压浓缩至稠膏状,-0.085mpa、60~70℃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制备得水提取物173.84g。

乙醇提取物制备:取上述药材,共620g,置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2h,粉碎过20目筛,加入75%乙醇5l,浸泡1h,加热保持微沸1h,以200目滤布过滤,滤渣同法再提取2次,合并滤液,-0.08mpa、60~6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0.085mpa、60~70℃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粉碎过60目筛,制备得乙醇提取物136.45g。

对照药材制备:三七15g、当归15g、白芍15g、黄芪25g、党参25g、山药25g、黄精25g、甘草10g,共155g,置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3h,粉碎过40目筛,作为对照药材,用于成分含量测定和转移率计算。

2.提取物样品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3个样品,以及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分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三七、当归、白芍、黄芪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样品中三七总皂苷、阿魏酸、芍药苷、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参照《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2011年,白鸿主编)粗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样品中多糖含量,并在该方法基础上,省略乙醇沉淀处理步骤,检测得样品中总糖含量,通过计算得单糖或低聚糖含量;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测定样品引湿性。

3.实验结果及分析

对各组样品进行提取的得率和日服用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提取得率和日服用量计算

从表1可以看出,与水提取和乙醇溶液提取相比,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提取物总量降低,日服用量降低。按照日服用药材31g计算,水提取工艺制备的样品日服用量为8.69g,乙醇提取工艺制备的样品为6.85g,而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仅需2.06g。

对各组样品的几种主要功效成分进行检测,并计算转移率,结果见表2。

表2几种主要功效成分检测及转移率

从表2可以看出,与水提取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工艺三七总皂苷、阿魏酸、芍药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成分提取转移率高;与乙醇提取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多糖转移率高。即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多种功效成分提取完全,转移率较高。

对各组样品的引湿性和糖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引湿性和糖分含量测定

单糖、低聚糖作为非功效成分,常导致产品引湿性增加,产品不稳定,也给制剂工艺操作带来不便。在引湿性测定过程中,粉末样品称量后置于培养皿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在实验室环境下放置约30min,即可见表面出现吸潮,粉末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浅棕色,而实施例2样品未发生变化。在25℃、rh80%条件下放置24h,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因吸湿严重,已潮解变为浸膏状;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仍然为粉末状。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与水提取和乙醇溶液提取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多糖含量较高,而单糖、低聚糖含量较低,样品引湿性降低。

二、增强免疫力功能动物试验

1.实验材料

采用清洁级icr小鼠,单一性别,体重18~22g,实验前在动物房环境中适应性饲养5天,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

受试物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提取物,每个试验项目均设立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实验组,每组10~15只小鼠,其中,实验组按人体推荐用量1.63g/d(60kg·bw)的5倍、10倍、20倍,分别设低、中、高3个实验组(剂量分别为0.14、0.27、0.54g/kg·bw,样品以纯化水配制,配制后2~8℃下保存不超过3d),所有实验组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灌胃容积为0.2ml/10g·bw,每天1次,连续15~30d,每周称量体重1次,并根据动物体重调整灌胃体积,对照组给予同等容积的纯化水。

2.实验方法

dnfb诱导小鼠迟发变态反应:

选用18~22g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1次,连续10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首次给药后1h,在经氯化钡脱毛的腹部皮肤上均匀涂抹1%dnfb(二硝基氟苯)混合液50ul致敏,给药第15天,各鼠右耳两面均匀涂抹1%dnfb混合液10ul进行攻击,24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剪下左右两耳,用直径8mm打孔器于同部位切下双耳,称重,左右耳片重量之差即为肿胀度,以肿胀度反映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同时摘取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

小鼠血清溶血素测定:

选用18~22g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1次,连续25d,每鼠腹腔注射2%绵羊红细胞悬液0.2ml进行免疫,继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30min,于眼眶静脉取血,放置1h,4000rpm离心10min,取血清用sa缓冲液稀释100倍,取血清稀释液0.25ml、10%绵羊红细胞悬液0.25ml、补体0.25ml依次加入试管中,混合后于37℃恒温30min,置0~4℃冰水中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用酶标仪于540nm波长处比色,以不加小鼠血清(以sa缓冲液代替)的空白管调零,测定od值,计算半数溶血值(hc50)。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选用18~22g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各组动物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1次,连续30d,末次给药1h,每鼠腹腔注射20%鸡红细胞悬液1ml,间隔30min,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将其仰位固定于鼠板上,正中剪开腹壁皮肤,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ml,转动鼠板1min,然后吸出腹腔洗液1ml,平均分滴于2片载玻片上,放入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盒内,置37℃育温30min,生理盐水中漂洗,以除去未贴片细胞,晾干,以1:1丙酮-甲醇溶液固定,4%giemsa-磷酸缓冲液染色3min,再用纯化水漂洗,晾干,油镜下计数巨噬细胞,每张片计数100个,计算吞噬率。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d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计算f值≥0.05,p≤0.05,用多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采用lsd方法)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试验组显著水平取p=0.05,极显著水平p=0.01;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变量转换,或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表4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4可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受试物3个剂量组小鼠脾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胸腺系数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受试物中、高2个剂量组小鼠胸腺系数显著升高。

表5对dnfb诱导小鼠迟发变态反应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5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受试物低、中2个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

表6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6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半数溶血值显著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受试物低、高2个剂量组半数溶血值显著降低。

表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由表7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受试物低、中2个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显著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提取物,按0.14、0.27、0.54g/kg·bw剂量经口给予小鼠15~30d,不同程度提高迟发变态反应小鼠的胸腺指数,能促进免疫器官维持功能;提高dnfb诱导小鼠迟发变态反应程度,具有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具有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据此可以判定,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三、安全性评价试验

1、实验材料

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实验前适应性饲养1周,饲养环境温度20~26℃(日温差≤3℃),相对湿度40~70%,换气次数10~20次/h,气流速度0.1~0.2m/s,噪音≤60db,工作照度>300lx,动物照度15~20lx,12h明暗交替照明。

受试物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提取物,人体推荐用量1.95g/d,以纯化水配制为0.1625g/ml悬液,作为最大剂量浓度,并根据实验设计以纯化水稀释为所需给药浓度,样品配制后2~8℃下保存不超过3d。

参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给药方式为灌胃,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为人体推荐用量的200倍,给药体积0.4ml/10g;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人体推荐用量的25、50、100倍,给药体积0.2ml/10g。

2、实验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禁食不禁水12h,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照最大给药量法,灌胃给予受试物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给药后2h后投喂饲料,小鼠灌胃给予各样品后连续观察4小时,以后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共14天。观察期满后,眼眶静脉取血,用于检测动物肝肾功能;处死动物,解剖检查脏器损伤情况。

小鼠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照人体推荐用量的25、50、100倍每天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每3d称量体重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灌胃体积,连续给药30d,眼眶静脉取血,用于检测动物肝肾功能;处死动物,解剖检查脏器损伤情况。

3、观察指标

试验期间,主要观察动物饮食、外观、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等是否异常,以及死亡情况、中毒反应症状及其起始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是否可逆及恢复时间等。

观察期满后,眼眶静脉取血,4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比色法测定alt、ast、bun、cre;处死动物,解剖检查脏器损伤情况。

对观察期死亡动物进行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子宫、精囊、前列腺、睾丸、胃、肠及胸腔、腹腔,观察各脏器、器官的体积、颜色、质地等有无异常,查找死亡原因,并对异常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记录动物死亡数。

4、实验结果

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受试物组有1只雌性小鼠在实验第2天死亡,经解剖检查,发现食道和呼吸道有损伤,胸腔充血明显,主要脏器未发现异常,死亡原因为灌胃失误致死。在试验期间,其它动物饮食、外观、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正常,未出现中毒反应症状,至观察期结束未出现死亡情况,因此,受试物ld50>6.50g/kg。

试验观察期间,每3~4d称量动物体重1次,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0、7、14d体重称量结果见表8。

表8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体重观察

观察期满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alt、ast、bun、cre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9。

表9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肝肾功能检测

在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受试物50倍剂量组有1只雄性小鼠、受试物100倍剂量组有1只雌性小鼠在试验第23天死亡,经解剖检查,为灌胃失误致死;其它动物饮食、外观、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正常,未出现中毒反应症状,至观察期结束未出现死亡情况。

试验观察期间,每天称量动物体重1次,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0、15、30d体重称量结果见表10。

表10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体重

观察期满后,取血检测动物肝肾功能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小鼠alt、ast、bun、cre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1。

表11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肝肾功能检测

动物处死后,解剖取肝、肾、脾等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脏器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2。

表1230天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脏器系数测定

上述试验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提取物,按人体推荐用量200倍单次灌胃给予正常小鼠,未发现与受试物有关的急性毒性反应;按人体推荐用量25、50、100倍灌胃给予正常小鼠30d,未发现与受试物有关的亚急性毒性反应,说明受试样品具有较高安全性。

四、人体试食试验

1、样品制备

取实施例5制备的提取物1600g,加入10%淀粉浆120g,快速湿制粒机上制成软材,过24目筛制粒,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下干燥,加入羧甲基淀粉钠80g、硬脂酸镁8g,混合均匀,压片机上压制成0.55g/片,供口服用,人体推荐用量每天2次、每次2片。

2、人群选择

选取18~55岁志愿者,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主诉近期具有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耳鸣、易患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症状,受试者30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21人。

3、试食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参试志愿者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按人体推荐用量服用本品15~30天,试验前、后随访免疫力低下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免疫力低下症状完全消失、明显改善、有一定改善的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4、试验结果

参与试验人员30人,有1人无法取得联系,作脱离试验处理;参与统计的29人中,免疫力低下症状完全消失6人、明显改善18人、有一定改善4人,无明显改善1人,总有效率96.55%。参与统计的29人中,未出现上火、口腔溃疡、便秘、消化不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典型病例如下:

刘某,男,46岁,试验前近1个月出现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失眠多梦症状,按人体推荐用量服用本品30天,症状完全消失,经询问,未出现任何与受试物有关的副作用。

邓某,女,36岁,出现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免疫力低下症状2年,半年前曾服用中药方剂气血双补汤,症状改善,但服用15天左右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症状,后停服。现按照每天2次、每次2片服用本品30天,精神萎靡、心悸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头晕耳鸣症状有一定改善,未出现上火症状及其它不良反应。

郭某,女,22岁,形体偏瘦,畏寒怕冷,劳累后易感头晕目眩,按照每天2次、每次2片服用本品20天,畏寒怕冷症状消失,劳累后头晕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与受试物有关的副作用。

黄某,女,52岁,近1年来易患感冒,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头晕耳鸣,3个月前服用中药方剂保元汤,共30天,症状改善,但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后停服。现按照每天2次、每次2片服用本品30天,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及其它不良反应。

李某,男,49岁,出现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症状1年余,参与试验前2个月服用中成药人参养荣丸20天,症状明显改善,但出现咽干、咳嗽、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后停药。参与试验30天,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咽干、咳嗽、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从上述4项试验可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改善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免疫力低下症状,使用后不会出现阴虚上火、口腔溃疡、便秘、消化不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副作用,能提高免疫力,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提取物,提取效率和功效成分转移率较高,日服用量少,方便人群服用,而且样品引湿性降低,有利于制剂工艺操作和保证质量稳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