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061发布日期:2019-06-22 00: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以及门诊等输液时,为了防止输液瓶内的药液打完造成回血或者输液管进空气引起患者身体不舒适,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输液进度,但是一般输液时间较长,病人需要时常观察药液液位,并及时提醒医护人员结束输液或者更换输液袋,由于担心没有及时发现药液打完造成患者身体不适,护理患者的家属及患者容易精神紧张,尤其是在夜晚,病人或者监护人容易睡着,更容易发生药液打完没有及时发现的现象,患者长期精神紧张不利于病情好转,而且家属高度精神紧张也容易生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输液装置,在输液完毕后能够及时密封输液管滴斗排液口,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以及回血现象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降低输液瓶内的药液打完造成回血或者输液管进空气引起的不适合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液装置,包括:

输液管,其中部布设有滴斗,所述滴斗上端圆弧段开设有滴液口,下端圆弧段开设有排液口;

止流阀,其设置在所述滴斗内部,并能够悬浮于所述滴斗内的药液中;

所述止流阀下部布设有与所述滴斗下端圆弧段接触的密封体,用于堵塞所述排液口;

所述止流阀内部形成有型腔,用于储存气体;

所述止流阀上部形成有收纳所述滴液口排出的药液地储液槽,用于施压于所述密封体;

启阀器,其形成在所述排液口的一侧,所述启阀器通过顶杆驱动所述止流阀远离所述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止流阀包括导向段和与所述顶杆接触的密封段;

所述导向段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向段外壁与所述滴斗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段顶端开有所述储液槽,所述导向段底端形成有所述密封段;

所述导向段和所述密封段内部连通有所述型腔;

所述密封段的外壁上嵌装有所述密封体,所述密封段位于所述所述密封体的上部或下部与所述顶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段外壁周向布设有多个滚动体,用于与所述滴斗内壁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启阀器包括形成在所述滴斗下端圆弧段上的启阀器通道和固连在所述启阀器通道内壁上的启阀器主体;

所述启阀器主体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推杆驱动其沿所述启阀器主体内壁往复滑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推杆侧固连有所述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启阀器通道与排液口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

进一步的,所述启阀器主体内壁两端均形成有限位环,用于阻挡所述活塞滑出所述启阀器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滴液口和排液口在同一竖直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槽为弧形或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段设置为二分之一球体,所述球体外表面嵌装有所述密封体,或所述密封段设置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圆锥体的外圆锥面嵌装有所述密封体。

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体设置为o型橡胶密封圈,或所述密封体设置为圆形结构密封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液装置,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滴斗,滴斗内设置有止流阀,滴斗位于止流阀下方还设置有启阀器,通过止流阀,在输液完毕后,滴斗中的药液液面不断下降,止流阀逐渐接近排液口,并封盖在排液口上方,实现防止空气注入患者体内,或者回血现象发生,影响患者健康,另外,通过启阀器,在止流阀阻止药液流动后,在拔针前,医护人员通过推动启阀器的顶杆驱动止流阀远离排液口,能够将离排液口下端的药液充分输入完成后在拔针,避免药液浪费。

2、本发明设计的止流阀,止流阀内部布设有型腔,止流阀顶端设置储液槽,通过型腔储存气体,实现减轻止流阀自重的同时增大止流阀浮力,通过储液槽,止流阀止流后实现能增加止流阀重量,提高止流阀的密封体与滴斗接触压力,提高密封体的密封性能。

3、本发明设计的止流阀,止流阀的导向段布设有滚动体,通过滚动体与滴斗内壁滚动接触,实现降低导向段与滴斗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顶杆推动止流阀远离排液口。

4、本发明设计的启阀器,启阀器包括启阀器通道、启阀器主体、活塞,活塞一端固连有推杆,另一端固连有顶杆,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沿启阀器主体内壁往复滑动,使顶杆伸出启阀器通道开启止流阀或收回启阀器主体内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液装置的滴斗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液装置的止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液装置的启阀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滴斗11;滴液口12;排液口13;止流阀20;密封体21;导向段22;密封段23;型腔24;储液槽25;滚动体26;启阀器30;启阀器通道31;启阀器主体32;限位环33;活塞34;推杆35;顶杆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

发明一种输液装置,包括:

输液管,其中部布设有滴斗11,滴斗11上端圆弧段开设有滴液口12,下端圆弧段开设有排液口13;

止流阀20,其设置在滴斗11内部,并能够悬浮于滴斗11内的药液中;

止流阀20下部布设有与滴斗11下端圆弧段接触的密封体21,用于堵塞排液口13;

止流阀20内部形成有型腔24,用于储存气体;

止流阀20上部形成有收纳滴液口12排出的药液地储液槽25,用于施压于密封体21;

启阀器30,其形成在排液口13的一侧,启阀器30通过顶杆36驱动止流阀20远离排液口1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输液管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型输液管,输液管一端与输液瓶或输液袋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液针头,输液管靠近输液瓶端依次设置有进气管路和节流阀,输液管中部布设有滴斗11,滴斗11包括滴液口12和排液口13,滴斗11内部放置有止流阀20,滴斗11位于排液口13端设置有启阀器30,参见图2所示,在输液时,启阀器30通过顶杆36驱动止流阀20远离排液口13,随着滴斗11内的药液液面不断升高,止流阀20脱离启阀器30、漂浮在药液水平面下部,正常输液后,将启阀器30的顶杆36收回,输液完毕后,滴斗11中的药液液面不断下降,止流阀20逐渐接近排液口13,直至止流阀20下端密封体21与滴斗11下端圆弧段接触,并通过自重以及止流阀20顶端储液槽25内的药液重量压紧密封体21贴紧滴斗11内壁,滴斗11下端的药液停止流动,输液完毕,防止空气注入患者体内,或者回血现象发生,影响患者健康,降低输液瓶内的药液打完造成回血或者输液管进空气引起的不适合的风险,另外,在拔针前,医护人员通过推动启阀器30的顶杆36驱动止流阀20远离排液口13,能够将离排液口13下端的药液充分输入完成后在拔针,避免药液浪费,另外,通过在止流阀20开设型腔24,用于储存气体,减轻止流阀20自重的同时增大止流阀浮力,而且,通过在止流阀20顶端开设储液槽25,储液槽25能够在密封体21与滴斗11接触后增加止流阀20重量,增大压力,提高密封体21的密封性能。

参见图2、3所示;

另一实施例中,2优选的,止流阀20包括导向段22和与顶杆36接触的密封段23;

导向段22为圆柱体结构,导向段22外壁与滴斗11内壁间隙配合,导向段22顶端开有储液槽25,导向段22底端形成有密封段23,导向段22和密封段23内部连通有型腔24;

密封段23的外壁上嵌装有密封体21,密封段23位于密封体21的上部或下部与顶杆36接触。

8优选的,储液槽25为弧形或长方形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止流阀20的导向段22为圆柱体结构,导向段22的底端形成有密封段23,密封段23外壁上嵌装有密封体21,导向段22与滴斗11内壁间隙配合,通过将导向段22设置为圆柱体,使其只能沿着滴斗11内壁上下滑动,有效防止止流阀20受外力影响在滴斗11内部自由翻转,9优选的,密封段23设置为二分之一球体,球体外表面嵌装有密封体21,或密封段23设置为圆锥体结构,圆锥体的外圆锥面嵌装有密封体21。10优选的,密封体21设置为o型橡胶密封圈,或密封体21设置为圆形结构密封圈。通过将密封段23设置呈球体或圆锥体结构与滴斗11下端圆弧段匹配,使止流阀22重量完全作用在密封体21上,提高密封体21的密封性能,另外,通过密封段23的球面或圆锥面与顶杆36接触,有利于顶杆36向斜上方推动止流阀20,避免止流阀20水平受力,减小导向段22与滴斗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参见图2、4所示;

另一实施例中,4优选的,启阀器30包括形成在滴斗11下端圆弧段的启阀器通道31和固连在启阀器通道31内壁上的启阀器主体32;

启阀器主体32装有活塞34,活塞34通过推杆35驱动其沿启阀器主体32内壁往复滑动,活塞34远离推杆35侧固连有顶杆36。

5优选的,启阀器通道31与排液口13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在滴斗11下端圆弧段布设启阀器30,启阀器30包括启阀器通道31、启阀器主体32、活塞34,活塞34一端固连有推杆35,另一端固连有顶杆36,活塞34与启阀器柱体32内壁紧密接触,而且活塞3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手推式注射器用的活塞与启阀器柱体32密封配合,活塞34通过推杆35驱动其沿启阀器主体32内壁往复滑动,并使顶杆36伸出启阀器通道31或收回,当启阀器30的启阀器通道31与排液口13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时,顶杆36与止流阀20之间产生的水平分力小,竖直分力大,推杆35带动活塞34推动顶杆36驱动止流阀20较为省力。

参见图1所示;

另一实施例中,3优选的,导向段22外壁布设有滚动体26,用于与滴斗11内壁滚动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向段22外壁周向布设有多个滚动体26与滴斗11内壁滚动接触,进一步降低导向段22与滴斗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顶杆36推动止流阀20远离排液口13。

参见图4所示;

另一实施例中,6优选的,启阀器主体32内壁两端均形成有限位环33,用于阻挡活塞34滑出启阀器主体3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启阀器主体32内壁布设限位环33,降低活塞34滑出启阀器主体32的风险,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参见图2所示;

另一实施例中,7优选的,滴液口12和排液口13在同一竖直轴线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滴液口12和排液口13设置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有利于保证滴斗11处于竖直状态,并保证止流阀20垂直地封盖在排液口13上方,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液装置,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滴斗,滴斗内设置有止流阀,滴斗位于止流阀下方还设置有启阀器,通过止流阀,在输液完毕后,滴斗中的药液液面不断下降,止流阀逐渐接近排液口,并封盖在排液口上方,实现防止空气注入患者体内,或者回血现象发生,影响患者健康,另外,通过启阀器,在止流阀阻止药液流动后,在拔针前,医护人员通过推动启阀器的顶杆驱动止流阀远离排液口,能够将离排液口下端的药液充分输入完成后在拔针,避免药液浪费。

2、本发明设计的止流阀,止流阀内部布设有型腔,止流阀顶端设置储液槽,通过型腔储存气体,实现减轻止流阀自重的同时增大止流阀浮力,通过储液槽,止流阀止流后实现能增加止流阀重量,提高止流阀的密封体与滴斗接触压力,提高密封体的密封性能。

3、本发明设计的止流阀,止流阀的导向段布设有滚动体,通过滚动体与滴斗内壁滚动接触,实现降低导向段与滴斗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顶杆推动止流阀远离排液口。

4、本发明设计的启阀器,启阀器包括启阀器通道、启阀器主体、活塞,活塞一端固连有推杆,另一端固连有顶杆,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沿启阀器主体内壁往复滑动,使顶杆伸出启阀器通道开启止流阀或收回启阀器主体内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