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味凝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73889发布日期:2020-10-28 12:2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味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家居环境中的霉味、厨房异味、卫生间异味、房间或车内的烟味等等都会严重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带来身体不适,目前最常用的处理异味的方法是通过以香精掩盖“臭味”的空气清新剂,实际并未消除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除味凝珠,该除味凝珠是一种祛除型的产品,它通过捕捉、吸附、耦合等过程分解空气及环境中的异味——氨硫化氢、甲醛、苯等,例如烟味、酒味、体臭汗臭、食物异味、呕吐物臭味、霉味、鱼腥味、油漆溶剂异味等;除味同时,能持久赋香,使环境空间清新怡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味凝珠,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

树脂2.0~5.0份

润湿剂1.0~6.0份

除味剂0.3~3.0份

赋香剂1.0~4.0份

增溶剂1.0~8.0份

增稠剂0.1~0.5份

防腐剂0.1~0.5份

着色剂0.1~0.7份

厌恶剂0.1~0.5份

去离子水75~97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除味剂,具有以下优点:

1、该除味凝珠能有效地捕捉吸附臭味分子,并中和、分解成无味无害物质;

2、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在有异味的环境中直接放置使用,产品采用天然材料,安全无毒,特添加厌恶剂,防止儿童误食;

3、能去除室内、车内空气异味:烟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甲醛异味和消除细菌等,持久赋香,清新怡人;

4、产品符合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osha)29cfr1910.1200、国家毒性检测《gb15193-1994》、抑菌性能检测《gb15979-2002》、除甲醛《gb/t16129-199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味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配比,将树脂加入到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并加热至80~90℃,待完全溶解后以300~500r/min搅拌5~10min,加入润湿剂、除味剂、增稠剂、防腐剂、厌恶剂后以500~600r/min搅拌均匀得溶液1,保温至60-70℃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配比,将赋香剂、增溶剂加入至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至溶液1中,搅拌均匀后,趁热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制得除味凝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一种除味凝珠,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琼脂粉2.0份

丙二醇1.0份

纳米银离子除味剂0.3份

香精1.0份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份

羟甲基纤维素钠0.1份

苯甲酸钠0.1份

柠檬黄0.1份

苯甲酸地那铵0.1份

去离子水94.3份

将琼脂粉加入水中,搅拌,加热溶解,加入丙二醇、纳米银离子除味剂、羟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柠檬黄、苯甲酸地那铵,搅拌均匀得溶液1,香精、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溶液1,灌装,冷却成型,即得到所述的除味凝珠。

实施例2

一种除味凝珠,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卡波姆4.0份

甘油6.0份

立除味3.0份

香精4.0份

聚甘油脂肪酸酯4.0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

卡松0.5份

葡萄紫0.7份

单宁酸0.5份

去离子水76.8份

将卡波姆加入水中,搅拌,加热溶解,加入甘油、立除味、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松、柠檬黄、单宁酸,搅拌均匀得溶液1,香精、聚甘油脂肪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溶液1,灌装,冷却成型,即得到所述的除味凝珠。

实施例3

一种除味凝珠,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卡拉胶2.0份

丙二醇3.5份

复合季铵盐0.5份

md-60032.0份

peg40氢化蓖麻油2.0份

羟甲基纤维素钠0.2份

盐酸奥替尼啶0.1份

胭脂红0.1份

柚苷0.1份

去离子水89.5份

将卡拉胶加入水中,搅拌,加热溶解,加入丙二醇、复合季铵盐、羟甲基纤维素钠、盐酸奥替尼啶、胭脂红、柚苷,搅拌均匀得溶液1,香精、peg40氢化蓖麻油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溶液1,灌装,冷却成型,即得到所述的除味凝珠。

比较例4

一种复方白背三七固体空气清新剂,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白背三七150.0份

鱼腥草50.0份

丁香100.0份,

甘草60.0份,

薄荷脑5.0份,

柠檬黄0.1份,

食用水溶性香薰植物精油1.0份,

步骤1:按所述份数称取白背三七,鱼腥草,丁香,甘草,置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500ml,浸泡1h,用电热套加热至70℃,连续提取4h,收集一定体积的蒸馏物;

步骤2:在蒸馏物中加入吐温-801ml滴摇匀,加入薄荷脑,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溶液1;

步骤3:取琼脂1.0g,羟甲基纤维素钠0.5g置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ml,在电磁炉上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得溶液2;

步骤4:置所述溶液1至60℃左右,加入所述溶液2,再加入柠檬黄,食用水溶性香薰植物精油,搅拌均匀;

步骤5:倒入干净的器皿中,冷却、凝固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1~3、比较例4的固体除味剂产品的相关性能采用以下方法测试:

1.空气试验箱除味效果的测定:

①异味祛除试验:在50×30×30cm的试验箱中放入等量的生蒜、尿液等异臭物质,将等量的固体除味剂产品放置在试验箱中,测定试验箱前后异味的浓淡程度,实验测试时间为1h。异味的浓淡程度用“+”号为单位表示,“+”号的数量越多表示异味越大,“+”号的数量越少表示异味越淡,“0”表示试验箱内几乎无异味。

②甲醛祛除试验:将除味剂喷涂在试验箱中,测定试验箱喷涂除味剂前后箱内甲醛的含量变化。

2.杀菌效果试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1版2.1.11.3.1,样品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1稀释,均质30min后,成悬液,浸泡5分钟后测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

3.刺激性测试: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除味剂产品对手背部喷涂或涂抹,手部皮肤对产品刺激性的感受。

实施例1~3、比较例4~5所得的除味剂的相关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表1的使用效果表明,本发明一种除味凝珠与比较例4相比,其除异味效果优异,试验箱内几乎无异味,比较例4在试验箱内有轻微的香味和异味的混合气味。

本发明一种除味凝珠与比较例4相比,其除甲醛效能达90%以上,比较例4除甲醛效果不足。

本发明一种除味凝珠与比较例4相比,其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理想>99%,比较例4杀菌作用不高。

本发明一种除味凝珠与比较例4相比,其不伤皮肤,不刺激眼睛安全无害,比较例4采用全植物成分,安全无害,但其中薄荷脑对眼睛有轻微刺激。

本发明一种气雾型空气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制作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除异味、除甲醛、杀灭细菌、不伤皮肤,不刺激眼睛无害等性能。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味凝珠与现有产品(比较例4)相比,除甲醛、异味、灭菌率等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且不伤皮肤,不刺激眼睛安全无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