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6984发布日期:2019-07-27 09:1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名“粉刺”、“酒刺”、“暗疮”等,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细菌感染、化妆品刺激等因素均能导致人们脸部肌肤受到刺激而发生痤疮反应,影响脸部肌肤美容。随着人们爱美意识的加强,市面上很多祛痘类产品涌现,但是市面上很多产品经过营销手段的夸张包装,夸大宣称其效果,误导消费者消费,很多产品效果不显著或者没有效果,或者添加违禁成分,导致肌肤的二次损伤。本发明采用无水配方,改善了配方中因水的渗透性而产生的刺激性大的问题,同时根据不同人的皮肤基因检测报告、皮肤生理学、皮肤病理学、皮肤当下状况、季节、年龄、地域七个维度科学设计定制护肤方案,让使用者拥有精准护肤、个人定制般的产品体验。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洁面乳具有治疗痤疮功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制成:月桂酸4%-8%、肉豆蔻酸5%-8%、硬脂酸12%-20%、甘油4%-6%、聚乙二醇400为10%-18%、1,2-己二醇1%-5%、对羟基苯乙酮0.1%-0.8%、氢氧化钾3%-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0.3%、聚季铵盐-7为2%-4%、单硬脂酸甘油酯1%-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10%、白茶多酚1%-3%、生育酚1%-3%、紫草提取物5%-8%、马齿苋提取物5%-8%、甘草酸二钾1%-3%、积雪草提取物1%-3%、千叶玫瑰纯露18%-22%。优选地,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制成:月桂酸5%、肉豆蔻酸5%、硬脂酸18%、甘油4%、聚乙二醇400为10%、1,2-己二醇4%、对羟基苯乙酮0.5%、氢氧化钾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聚季铵盐-7为4%、单硬脂酸甘油酯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白茶多酚3%、生育酚1%、紫草提取物5%、马齿苋提取物5%、甘草酸二钾1%、积雪草提取物3%、千叶玫瑰纯露20.4%。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治疗痤疮洁面乳的制备方法。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甘油、聚乙二醇400、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混合得到a相;(2)将a相搅拌加热至85℃,制完全溶解,保温搅拌5min;(3)将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得到b相;(4)将b相搅拌加热至85℃,完全溶解,保温搅拌10min以上;(5)将b相加入a相中,搅拌速度由慢到快,确保所形成的皂团被打散,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50min,中等速度消泡;(6)皂化结束后降温至60℃时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搅拌均匀;(7)降温至45℃后加入白茶多酚、生育酚、紫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积雪草提取物、千叶玫瑰纯露,搅拌均匀,出料得到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添加紫草提取物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调节脂类物质平衡,间接抑制了微生物过度繁殖,从而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千叶玫瑰纯露等能明显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促进皮肤的自我修复;采用千叶玫瑰纯露代替去离子水,使祛痘精华液兼具治疗痤疮、舒缓健康肌肤的功效。添加茶多酚,增强红细胞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使细胞膜免受氧化性损伤,其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减少肌肤损伤导致的毛孔堵塞问题,能加强肌肤的健康状态,从而有效治疗痤疮;综上所述,本发明对痤疮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制成:月桂酸5%、肉豆蔻酸5%、硬脂酸18%、甘油4%、聚乙二醇400为11.4%、1,2-己二醇4%、对羟基苯乙酮0.5%、氢氧化钾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聚季铵盐-7为4%、单硬脂酸甘油酯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8%、白茶多酚1%、生育酚1%、紫草提取物5%、马齿苋提取物5%、甘草酸二钾1%、积雪草提取物1%、千叶玫瑰纯露18%。实施例2: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制成:月桂酸5%、肉豆蔻酸5%、硬脂酸18%、甘油4%、聚乙二醇400为10%、1,2-己二醇4%、对羟基苯乙酮0.5%、氢氧化钾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聚季铵盐-7为4%、单硬脂酸甘油酯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白茶多酚3%、生育酚1%、紫草提取物5%、马齿苋提取物5%、甘草酸二钾1%、积雪草提取物3%、千叶玫瑰纯露20.4%。实施例3:一种治疗痤疮洁面乳,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制成:月桂酸4%、肉豆蔻酸5%、硬脂酸12.8%、甘油4%、聚乙二醇400为10%、1,2-己二醇1%、对羟基苯乙酮0.1%、氢氧化钾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聚季铵盐-7为4%、单硬脂酸甘油酯1%、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白茶多酚3%、生育酚3%、紫草提取物8%、马齿苋提取物8%、甘草酸二钾3%、积雪草提取物3%、千叶玫瑰纯露22%。上述实施例1至3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成:(1)将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甘油、聚乙二醇400、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混合得到a相;(2)将a相搅拌加热至85℃,制完全溶解,保温搅拌5min;(3)将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得到b相;(4)将b相搅拌加热至85℃,完全溶解,保温搅拌10min以上;(5)将b相加入a相中,搅拌速度由慢到快,确保所形成的皂团被打散,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50min,中等速度消泡;(6)皂化结束后降温至60℃时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搅拌均匀;(7)降温至45℃后加入白茶多酚、生育酚、紫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积雪草提取物、千叶玫瑰纯露,搅拌均匀,出料得到成品。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功效评价实验。通过本发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绿脓杆菌atcc9027、大肠杆菌atcc873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糠秕小孢子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实验,将功效评价分为三级:显效、有效和无效,当化妆品对上述菌种抑菌率均大于等于90%时判定为显效,当对前三种菌种抑菌效果大于等于90%和对后三种大于等于50%-90%时判定为有效,只要对后三种菌种抑菌率小于50%则判定为无效。培养基与培养条件: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37℃、48h培养,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杄菌、大肠杄菌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30℃、3天培养,用于白色念珠菌培养);改良沙保弱氏琼脂培养基(30℃、3天培养,用于糠秕小孢子菌培养):葡萄糖营养液(37℃、48h厌氧培养,用于痤疮内酸杆菌培养)。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797-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操作步骤:(1)试验菌24h(细菌)和5天(真菌)培养物用0.03ml/lpbs洗下,制成10cfu/ml菌悬液;(2)取被试样品1g加入上述菌悬液0.1ml均匀涂布混合,开始计时20min后,加入9ml0.03mol/lpbs充分混匀,作适当稀释后,取其中2个-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置于两个平行平皿内,再加入相应培养基分别混菌培养,作菌落记数。以上试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数,同时设空白对照,计算:x=(a-b)/ax100%,式中:x抑菌率,%,a一对照样品平均回收菌落,b一试验样品平均回收菌落;(3)结果报告抑菌率≥50%-90%,产品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菌种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90%绿脓杆菌atcc9027≥90%大肠杆菌atcc8739≥90%白色念珠菌atcc10231≥90%糠秕小孢子菌≥90%痤疮丙酸杆菌≥90%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对于表中几种引发痤疮的菌种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说明本发明对于痤疮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