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2622发布日期:2020-06-02 19:4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针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常见的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合的注射针头,包括大护套、小护套、针座、管针、透析纸,去掉大护套和小护套后管针的针尖始终暴露在外,某些患者如果二次使用会增加感染几率,或者使用后的针头容易误伤他人造成交叉感染。

此外,已经提出如下方案:按压小护套的过程中,小护套轴向移动的同时周向转动到有助于防止恢复到轴向伸出位置的小护套向内轴向移动的周向位置。不过,在该方案中,由于小护套的一端位于大护套之外,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在注射针头被使用前,小护套由于误操作而被转动导致注射针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一次性注射针头,包括:

针座,所述针座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穿过其的管针;

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的一端适于连接到所述针座的一端以在第一护套与针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护套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

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开口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且所述第二护套的一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管针适于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露出;

弹簧,所述弹簧适于提供使得第二护套朝向容纳空间外轴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第二护套适于基于外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向所述容纳空间内缩回以露出所述管针,其中:

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中的一个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轴向延伸长度的定位件,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中的另一个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

在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的安装位置,定位槽与定位件配合以阻止第二护套相对于第一护套转动;且

基于第二护套朝向容纳空间内移动,所述定位槽与定位件适于脱离配合。

可选的,第一护套的另一端设置有朝向第一护套的一端延伸的定位件,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

可选的,第二护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第一侧与第二凸起的第一侧之间限定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护套具有在轴向上彼此连接的小径部分和大径部分,所述小径部分与所述大径部分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其中,所述小径部分适于从第一开口轴向伸出到第一护套之外,所述小径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第二开口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向且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护套的另一端具有限定第一出口的第一阻挡面;所述台阶面适于与第一阻挡面抵接配合,所述大径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第一凸起或者第二凸起具有与所述台阶面共面的第一顶面;且第一护套的另一端的内端面设置有朝向第一护套的一端延伸的延伸件,所述延伸件在所述定位件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时抵接所述第一顶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护套的小径部分邻近所述台阶面的部分设置有不同于小径部分的其他部分的识别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护套具有所述的安装位置以及使用后的一个锁定位置;所述第一护套的内壁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锁定肋;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在周向上位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定肋之间,以阻止所述第二护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护套转动。

可选的,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侧与所述定位件相邻或者相接,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二侧与所述锁定肋相邻或者相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且所述第一凸起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为彼此配合的斜面,以引导定位件朝向第一凸起的第二侧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的内壁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肋,所述第一导向肋构成所述锁定肋。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的内缘处,且所述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外侧的凸筋,所述凸筋与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预定的轴向距离。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凸筋的远离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一端具有增大的高度。或者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护套具有在轴向上彼此连接的小径部分和大径部分,所述小径部分与所述大径部分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其中,所述小径部分适于从第一开口轴向伸出到第一护套之外,所述小径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第二开口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向且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护套的另一端具有限定第一出口的第一阻挡面;所述台阶面适于与第一阻挡面抵接配合,所述大径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小径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设置有在远离第一阻挡面的方向上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件;在注射针头组装后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二延伸件的端部与所述台阶面抵接,在所述安装位置,第二护套从第一护套延伸出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且在注射针头使用后的位置,所述第二延伸件处于不与所述台阶面抵接的位置,在使用后的位置,第二护套从第一护套延伸出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可选的,上述注射针头中,所述第二护套设置有护套引导部,所述针座或者所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引导配合部,所述护套引导部与所述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基于所述第二护套向所述容纳空间内轴向移动引导所述第二护套在周向方向上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设置有阻挡件,所述第二护套设置有卡扣件,所述阻挡件和所述卡扣件设置成:允许所述卡扣件在朝向第二开口的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阻挡件,且为所述卡扣件在远离第二开口的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阻挡件提供阻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内壁设置有限位导槽,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导槽内;且基于所述第二护套在周向方向上的转动,所述卡扣件进入所述限位导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的内壁设置有彼此间隔开且在轴向方向上平行延伸的第一导向肋、第二导向肋、第三导向肋,第一导向肋与第二导向肋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肋与第三导向肋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构成所述限位导槽;基于所述周向转动,所述卡扣件适于从第一导向槽周向移动到第二导向槽。更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周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肋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扣件翻越所述第二导向肋的面;和/或所述卡扣件的面向所述第二导向肋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扣件翻越所述第二导向肋的面。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肋的自所述阻挡件到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导向肋的自所述阻挡件到所述第一护套的所述一端的部分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面向第一导向槽。

可选的,所述针座上设置有引导配合部;所述针座上设置有针座导向部,所述针座导向部的端部设置有针座导向斜面,所述针座导向斜面构成所述引导配合部;所述第二护套包括护套引导臂,护套引导臂适于在所述针座导向部内轴向和周向移动,且护套引导臂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针座导向斜面配合的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构成所述护套引导部;且所述针座导向部在周向上的距离或宽度大于所述护套引导臂的周向上距离或者宽度,以允许所述第二护套完成所述周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针座导向部的端部还设置有与针座导向斜面相接的按压阻挡面;所述护套引导臂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斜面相接的配合阻挡面,在所述第二护套完成所述周向转动后,所述配合阻挡面抵接所述按压阻挡面以阻止所述第二护套进一步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护套设置有护套限位臂,所述护套限位臂的端部具有所述卡扣件。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件在面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为顺应面,且在轴向上与其自身的顺应面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阻挡面;且所述阻挡件在面对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为与卡扣件的所述阻挡面配合的阻挡面;或者,所述阻挡件在面对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为与卡扣件的所述阻挡面配合的阻挡面,且所述阻挡件在轴向上与其自身的阻挡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的顺应面配合的顺应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导向槽和限位导槽;所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所述引导配合部,所述引导配合部为连接导向槽的端部与限位导槽的端部的倾斜导槽或者弧形导槽;所述第二护套包括护套引导臂,且所述卡扣件设置在所述护套引导臂的端部,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导槽内;且基于所述周向转动,所述卡扣件经由所述倾斜导槽或者弧形导槽进入所述限位导槽内。

可选的,所述注射针头具有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径向上相对布置;所述注射针头设置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径向上相对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定位件与定位槽的配合,可以防止处于待用状态的注射针头的第二护套由于误操作而被转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注射针头组件内部结构的设计,可以阻止管针针尖在使用一次后再次暴露在外面。

附图说明

图1a、1b、1c、1d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大护套(第三护套)的主视图、仰视图、剖视图和立体视图;

图2a、2b、2c、2d、2e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针座的主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剖视图和立体视图;

图3a、3b、3c、3d、3e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辅助护套(第一护套)的主视图、仰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和立体视图;图3f、3g分别为图3a的辅助护套(第一护套)的另一方向的主视图以及a-a向的示例性剖视图,该剖视图中示出了定位件;

图4a、4b、4c、4d、4e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小护套(第二护套)的主视图、俯视图、e-e剖视图、左视图和立体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弹簧的视图;

图6是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析纸的主视图;

图7a、7b、7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的第一主视图、第一剖视图和立体视图,图7d、7e、7f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的第二主视图、b-b剖视图、f-f剖视图,其中,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装配完毕;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视图;

图9a、9b、9c、9d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刚接触使用者皮肤时的主视图、j-j向剖视图、左视图和k-k向剖视图;

图10a、10b、10c、10d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管针针尖刺入使用者皮肤时的主视图、u-u向剖视图、左视图和l-l向剖视图;

图11a、1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管针针尖刺入使用者皮肤时的主视图和展示弹簧状态的m-m向剖视图;

图12a、12b、12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注射完毕后的主视图和展示弹簧状态的am-am剖视图以及al-al剖视图;

图13示意性展示了小护套从开始回缩至旋转到停止点的位移;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去掉大护套后的立体视图,其中,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装配完毕,为清晰起见,图14中主要示出了定位件与定位槽的相对位置,且省去了部分部件;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视图,其中,使用时第二护套缩入第一护套内,为清晰起见,图15中主要示出了定位件与定位槽的相对位置,且省去了部分部件;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视图,其中,使用后第二护套复位,为清晰起见,图16中主要示出了定位件与定位槽的相对位置,且省去了部分部件;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视图,其中,第二护套基于卡扣件47跨过阻挡件311而进一步轴向向内移动,为清晰起见,图17中主要示出了定位件与定位槽的相对位置,且省去了部分部件;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视图,其中,第二护套基于卡扣件47跨过阻挡件311而进一步轴向向内移动,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定位件与第一导向肋之间,为清晰起见,图18中主要示出了定位件与定位槽的相对位置,且省去了部分部件;

图19a-19d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示意图,图19a示出了处于安装待用状态的凸筋与定位槽的示意图,图19b示出了处于使用后状态的凸筋与定位槽的示意图,图19c则为第二护套中设置凸筋的示意图,而图19d则为第一护套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定位槽以及第二延伸件,图19a-19d用于示出凸筋与定位槽的配合以及第二延伸件与顶面之间的配合,其他结构或者部件并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次性注射针头,需要指出的是,为显示清晰所见,附图中有些特征或部件并没有具体示出。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次性注射针头包括:

针座20,如图2a-2d所示,针座20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穿过其的管针70;

第一护套30,如图3a-3e和图7a-7c所示,所述第一护套30的一端适于连接到所述针座20的一端以在第一护套30与针座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r,所述第一护套3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314;

第二护套40,如图4a-4e和7a-7c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r内,所述第二护套40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开口41自所述第一开口314伸出,且所述第二护套40的一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r内,所述管针70适于经由所述第二开口41露出;

弹簧50(参见图5),所述弹簧50适于提供使得第二护套40朝向容纳空间外轴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第二护套40适于基于外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向所述容纳空间r内缩回以露出所述管针70,

其中:

如图3g所示,第一护套30的另一端设置有朝向第一护套的一端延伸的定位件316;

所述第二护套4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413(参见图4a),在第一护套30与第二护套40的安装位置(参见图14),定位槽413与定位件316配合以阻止第二护套40相对于第一护套30转动;且

基于第二护套40朝向容纳空间内移动,所述定位槽413与定位件316适于脱离配合。

如图4a所示,第二护套40的另一端设置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凸起419与第二凸起420,第一凸起419的第一侧与第二凸起420的第一侧之间限定所述定位槽413。

进一步参见图4a-4e,所述第二护套具有在轴向上彼此连接的小径部分和大径部分,所述小径部分与所述大径部分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46(参见图4e),其中,所述小径部分适于从第一开口314轴向伸出到第一护套之外(例如见图7b),所述小径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第二开口41(参见图4e)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向且限定所述第二开口41的第二阻挡面43(参见图4c)。所述第一护套30的另一端具有限定第一出口314的第一阻挡面33(参见图3c)。

如图4e所示,第一凸起419、第二凸起420分别具有与所述台阶面46共面的顶面414和顶面415。不过,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中可以仅有一个的顶面与台阶面46共面。

如图3g所示,第一护套30的另一端的内端面设置有朝向第一护套的一端延伸(图中为向下延伸)的延伸件317,所述延伸件317在所述定位件配合在所述定位槽413内时(例如参见图14)抵接所述顶面414或41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e和图14所示为顶面414与延伸件317抵接。延伸件也可以与顶面415抵接。在图示的示例中,延伸件317直接与定位件316相接或一体而为部件315(见图3g),两者也可以分体设置(例如后面的图19a-19d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变化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不设置延伸件317的情况下,或者如后文所述,在针头使用后,所述台阶面46适于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配合,以阻止第二护套40进一步伸出到第一护套30之外。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的小径部分邻近所述台阶面46的部分设置有不同于小径部分的其他部分的识别部418。该识别部418可以为涂覆另外颜色或者设置另外标记的部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识别部418可以提供针头使用与否的状态差别显示。识别部418同样可以适用于图19a-19b所示的示例中。

如图7e所示,在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装配好而未使用的状态下,延伸件317与顶面414抵接,而非台阶面46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从而识别部418可以位于容纳空间之内而不能被使用者观察到。而在针头使用之后,如后面提及的,在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相对旋转后的情况下,延伸件317不会与顶面414抵接,而是台阶面46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从而露出识别部418。

如后面提及的,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时按压第二护套会导致第二护套在轴向向内移动的同时在周向上转动。本发明相应的提出了在针头使用后防止第二护套基于按压而进一步周向转动的技术方案。

如前所述,第二护套具有如图7e中所示的安装位置。

如图18所示,第二护套处于一个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第二护套不被允许在周向上朝特定方向进一步转动。

如图18所示,第一护套设置有锁定肋35,而第一凸起419和第二凸起420则在周向上位于定位件316与锁定肋35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18所示,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凸起419的第二侧416(图18中左侧,参见图4a-4b)与所述定位件316相邻或者相接,所述第二凸起420的第二侧417(图18中右侧,参见图4a-4b)与所述锁定肋35相邻或者相接。锁定肋35可以由后面提及的第一导向肋35构成。

如图3g所示,所述定位件316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318。如图4a所示,所述第一凸起419具有第二导向面421,所述第一导向面318与第二导向面421为彼此配合的斜面(例如参见图17),以引导定位件316朝向第一凸起419的第二侧416移动(包括了因为第二护套移动导致的相对移动)。该引导过程可以为例如从图16的状态到图17的状态,以及到图18的状态。

还需要指出的是,定位槽与定位件不限于图4a和图3g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位件316可以是从第一护套30的顶部端面延伸,也可以是从第一护套30的侧壁延伸,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定位槽可以如图4a所示由两个相邻凸起间隔开形成,不过,定位槽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可以与定位件形成配合即可,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定位槽不限于设置在第二护套40上,相应的,定位件也不限于设置在第一护套30上。如图19a所示,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的另一端的第一开口的内缘处,且所述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外侧的凸筋,所述凸筋与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预定的轴向距离。在图19a中,因为留有预定的轴向距离,如此,凸筋可以脱离定位槽,还可以允许第二护套在使用后伸出使得第二护套防止管针露出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虽然没有示出,所述凸筋的远离所述第二护套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一端具有增大的高度。如此,基于凸筋远离端面的一端设置的增高的高度(形成凸台),在安装状态,通过凸台抵接第一护套的第一开口处的第一阻挡面(后面提及),可以阻止第二护套进一步伸出;而基于该预定轴向距离,可以允许第二护套在使用后伸出使得第二护套防止管针露出的长度。在第二护套使用后相对于第一护套转动的情况下,凸筋的靠近端面的一端可阻止第二护套进一步伸出。

虽然没有示出,在凸筋不设置凸台的情况下,第二护套可以采用前面提及的大径部分与小径部分的结构。

如图19a-19d所示,所述第一护套30设置有在远离第一阻挡面33的方向上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件320;在注射针头组装后的安装位置,如图19a所示,所述第二延伸件320的端部与所述台阶面46抵接,在所述安装位置,第二护套40从第一护套30延伸出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且在注射针头使用后的位置,如图19b所示,所述第二延伸件320处于不与所述台阶面46抵接的位置,在使用后的位置,第二护套40从第一护套30延伸出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在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装配好而未使用的状态下,台阶面46不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从而识别部418可以位于容纳空间之内而不能被使用者观察到。而在针头使用之后,在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相对旋转后的情况下,第二延伸件320不会与台阶面抵接,而是台阶面46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从而露出识别部418。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第一护套30和第二护套40装配完毕的情况下,定位件如图14或者图19b所示插入到定位槽内,可以防止:使用前第一护套30和第二护套40因为误操作导致的第二护套相对于第一护套转动而使得限位臂44提前进入限位导槽32导致产品失效。

参见图2a-2d、图4a-4e、图9a-9d、图10a-10c,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40设置有护套引导部48,所述针座20上设置有引导配合部210,所述护套引导部48与所述引导配合部210配合以基于所述第二护套40向所述容纳空间r内轴向移动引导所述第二护套40在周向方向上转动。

如图9a-9d所示,所述第一护套30设置有阻挡件311,如图4a-4e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设置有卡扣件47,所述阻挡件311和所述卡扣件47设置成:允许所述卡扣件47在朝向第二开口41的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阻挡件311,且阻止所述卡扣件47在远离第二开口41的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阻挡件311以防止所述管针70经由所述第二开口41露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护套40在向容纳空间r内轴向移动同时周向转动,此时,可以认为管针已经露出,可以进行或者可以完成注射操作,例如如图9-11所示;之后,基于弹簧50的作用,第二护套40被朝向外推,从而卡扣件47可以越过阻挡件311,此时,如图12a所示,管针70处于第二护套40内,不过在此情况下,即使朝向容纳空间r内按压第二护套40,因为如图12c所示,卡扣件47被阻挡件311阻挡,也不能露出管针70。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或组织注射针头二次使用,以及在使用后出现管针误刺或者误伤人的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a-3e所示,所述第一护套30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导槽32,所述阻挡件311设置在所述限位导槽32内;且基于所述第二护套40在周向方向上的转动,所述卡扣件47进入所述限位导槽32。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限位导槽除了附图中示出的情形外,也可以做宽泛的解释,例如在阻挡件在第一护套30的内壁沿周向延伸一个距离的情况下,卡扣件47需要在轴向上通过阻挡件或者被阻挡件阻挡,此时,第一护套30的内壁上的阻挡件所在的轴向部位即使没有槽也可以称为限位导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a-3e所示,所述第一护套30的内壁设置有彼此间隔开且在轴向方向上平行延伸的第一导向肋35、第二导向肋39、第三导向肋34,第一导向肋35与第二导向肋39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31,第二导向肋39与第三导向肋34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构成所述限位导槽32。相应的,基于所述周向转动,所述卡扣件47适于从第一导向槽31周向移动到第二导向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卡扣件47翻越第二导向肋39,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对应于所述周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面向所述第一导向槽31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扣件47翻越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面;和/或所述卡扣件47的面向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扣件47翻越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面。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自所述阻挡件311到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图3c中为阻挡件311上方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导向肋39的自所述阻挡件311到所述第一护套30的所述一端的部分(图3c中为阻挡件311下方部分)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310面向第一导向槽31。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a-2e所示,所述针座20上设置有引导配合部;所述针座20上设置有针座导向部,所述针座导向部的端部设置有构成所述引导配合部210的针座导向斜面;如图4a-4e和9a-9d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包括护套引导臂45,护套引导臂45适于在所述针座导向部内轴向和周向移动,且护套引导臂45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针座导向斜面210配合的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构成所述护套引导部48;且参见图9b所示,所述针座导向部在周向上的距离或宽度大于所述护套引导臂45的周向上距离或者宽度,以允许所述第二护套40完成所述周向转动。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所述针座导向部的端部还设置有与针座导向斜面210相接的按压阻挡面211;所述护套引导臂45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斜面48相接的配合阻挡面412,在所述第二护套完成所述周向转动后,所述配合阻挡面412抵接所述按压阻挡面211以阻止所述第二护套40进一步轴向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不设置配合阻挡面412和按压阻挡面211,该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a-4e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设置有护套限位臂44,所述护套限位臂44的端部具有所述卡扣件4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卡扣件与阻挡件以便于卡扣件越过阻挡件后又容易被阻挡件所阻挡。

相应的,如图4a-4e所示,所述卡扣件47在面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在图4a中,朝向上的一侧)设置为顺应面410,且在轴向上与其自身的顺应面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阻挡面411,这里的顺应面410可以指便于通过的面,而阻挡面411为阻止通过的面,在该实施例中,顺应面可以为倾斜方向且倾斜方向与移动方向适应,而阻挡面也可以为斜面,但是其倾斜方向与移动方向相逆。

相应的,如图3a-3e所示,所述阻挡件311在面对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在图3d中阻挡件的上侧)设置为与卡扣件47的所述阻挡面411配合的阻挡面313;或者,所述阻挡件311在面对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在图3d中阻挡件的上侧)设置为与卡扣件47的所述阻挡面411配合的阻挡面313,且所述阻挡件311在轴向上与其自身的阻挡面313相对的一侧(在图3d中阻挡件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47的顺应面410配合的顺应面312。

此外,为了便于卡扣件47越过导向肋39,可选的实施例中,卡扣件47在第一导向槽31内时面对导向肋39的一侧设置有卡扣件斜面49。

虽然没有示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护套上设置引导配合部。具体的,所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导向槽和限位导槽;所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所述引导配合部,所述引导配合部为连接导向槽的端部与限位导槽的端部的倾斜导槽或者弧形导槽;所述第二护套包括护套引导臂,且所述卡扣件设置在所述护套引导臂的端部,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导槽内;且基于所述周向转动,所述卡扣件经由所述倾斜导槽或者弧形导槽进入所述限位导槽内。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护套对于第二护套的轴向移动以及周向转动进行了引导,在第二护套被朝内按压时,导向槽引导第二护套轴向移动,随着轴向移动,护套引导臂进入到倾斜导槽或者弧形导槽,在随后的进一步轴向移动过程中完成周向转动,接着护套引导臂进入到限位导槽内。

下面说明弹簧50的安装。如图2a-2e以及图7b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座20的第一端设置有弹簧限位柱22,所述弹簧限位柱22从针座20的第一端沿轴向延伸,所述管针70轴向延伸穿过所述弹簧限位柱22;如图7b所示,所述第二护套40的另一端具有垂直于所述轴向且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阻挡面43;所述弹簧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簧限位柱22上、另一端推压所述第二阻挡面43的弹簧50。需要指出的是,弹簧50并不一定要抵接针座20的弹簧限位柱自其延伸的端面,只要可以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到弹簧限位柱上即可。不过,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弹簧50可以相对宽松的套接在弹簧限位柱22上以可以在整个弹簧长度上变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弹簧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方式。例如,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护套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所述弹簧提供使得针座朝向容纳空间外轴向移动的弹性拉力。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40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r内,所述第二护套40的另一端具有所述第二开口且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且所述第二护套的一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a-4e以及图7b所示,所述第二护套具有在轴向上彼此连接的小径部分和大径部分,所述小径部分与所述大径部分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46,其中,所述小径部分适于从第一开口轴向伸出到第一护套之外,所述小径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第二开口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向且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阻挡面,所述台阶面适于与第一阻挡面33抵接配合,所述大径部分可轴向滑动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a-2e所示,所述针座的第一端还设置有配合周面24;所述第一护套30的所述一端适于套接在所述配合周面24上。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射针头还可包括第三护套10,所述第三护套10在外部套接所述针座20、第一护套30和第二护套40。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针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转动设计(例如,筋条或凸起,或者过盈配合结构),且所述第三护套与针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转动设计(例如止转筋12或者凸起,或者过盈配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注射针头还包括透析纸60,所述透析纸包覆所述第三护套的开口。

可选的,所述针座20的另一端设置有适于与注射笔连接的连接装置。如图2a-2e所示,该链接装置可以为螺纹28。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筋或者肋除了尺寸上略有区别之外,其他可以认定为相同,换言之,在本发明中,可以认为筋与肋具有实质相同的含义。

下面参照上述结构,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组装过程。

将管针70沿着针座20内部预置的通孔21穿过,使管针20停留在指定位置,通过粘接等方式将管针70与针座20固定;

将弹簧50套在针座20的弹簧限位柱22上,弹簧一端与针座20的弹簧限位面23接触,弹簧内径略大于弹簧限位柱外径,确保弹簧压缩和伸展不受限制;

将小护套(第二护套40)前端面42对着辅助护套(第一护套30)的小护套限位面(即第一阻挡面)33,并且确保小护套的护套限位臂44对正辅助护套的限位臂导向槽(对应于第一导向槽31)(该导向槽由导向肋35和导向肋39组合形成),小护套的前端面42通过辅助护套的通孔将小护套装入辅助护套内;将小护套与辅助护套组成的组件安装在针座20上,此时确保辅助护套的导向肋34与导向肋35沿针座的辅助护套配合面缺口25装入,直到辅助护套底面36接触到针座20的辅助护套限位平面26,由于针座的辅助护套配合面24外径略大于辅助护套的针座配合面37内径,因此辅助护套可以稳固的套接在针座20上,同时针座的弹簧限位柱22外侧预先放置的弹簧另一端与小护套的弹簧限位面(对应于第二限位面43)接触,同时延伸件317与顶面414抵接(在没有设置延伸件317的情况下,小护套的限位面(对应于台阶面46)与辅助护套的小护套限位面(第一阻挡面33)接触),由于弹簧自由长大于小护套的弹簧限位面与针座的弹簧限位面之间的距离,使小护套受到弹簧的支撑力和辅助护套的限制,因此在小护套前端面42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沿轴向发生位移,详见图7a-7c;此时,如图14所示,定位件316位于定位槽413中;

将大护套腔体开口11对着前述组件的小护套出针口41套接,针座端面27与辅助护套前端面38的间距略小于大护套开口端面13与大护套肩部14的间距,使前述组件完全可以容纳入大护套内,且不影响针座腔内螺纹28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合,针座表面设置的大护套配合筋29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最大间距略大于大护套腔体内径,使组装后的大护套不会从针座上脱落又可以轻松摘取;

最后将透析纸采用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外套开口端面,如图8所示。

如附图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40具有两个引导部42以及两个限位臂46,其中两个限位臂46径向上相对布置,两个引导部42径向上相对布置。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第一护套以及针座上的配合结构也相应设置。

下面参照上述结构,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操作过程。

首先,将该注射针头去除透析纸60后与注射笔(未示出)旋接,为防止大护套与针座20间发生滑动导致旋接不牢,在大护套内部设置了止转筋12,止转筋12可与针座的大护套配合筋29干涉,防止大护套与针座间发生滑动。

第二,取下大护套,将小护套前端面42对准患者注射部位,下压瞬间小护套向辅助护套内部回缩,管针穿过小护套出针口41,当小护套导向臂45的导向斜面(对应于护套引导部48)与针座的小护套导向面(对应于引导配合部210)接触后,参见图9a-9d,此时,限位臂卡扣件47在限位臂导向槽(对应于第一导向槽31)中纵向移动。

接着,使小护套轴向回缩的同时相对针座周向旋转一定角度(角度等于筋导向肋34与导向肋35间所夹圆心角),参见图10a-10d,此时限位臂卡扣件47转到在限位臂限位导槽32中纵向移动。具体的,小护套的限位臂44在辅助护套的限位臂导向槽(对应于第一导向槽31)内先发生轴向向辅助护套内部内移动的同时,在导向臂(对应于护套引导臂45)的带动下小护套的限位臂卡扣件47靠近第二导向肋39(第二导向肋39轴向分为两段,靠近前端面部分截面为矩形,另外一段截面成直角梯形,且斜面310与第一导向肋35相对)且有越过其的趋势,限位臂卡扣件47与导向肋39的接触面为卡扣件斜面49,当限位臂卡扣件47与第二导向肋39的接触部位从直面过渡到斜面310时,卡扣件47可以很轻易的越过第二导向肋39,然后停止在辅助护套的限位臂限位导槽32(由第二导向肋39与第三导向肋34组成)内,继续轴向移动直到小护套的止动面(对应于配合阻挡面412)与针座的止动配合面(对应于按压阻挡面211)相接触,此时弹簧被压缩,参见图11a-11b。此时,定位件316与第一凸起419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5所示。

图13示意性展示了小护套从开始回缩至旋转到停止点的位移,示例性的,第一步先回缩l1(例如为7.8mm),在旋转的同时回缩量为l2(例如为1.4mm),共位移l1+l2(例如9.2mm)。

然后,注射完毕后拔出管针的针头瞬间弹簧给小护套复位力,小护套限位臂卡扣件47沿限位臂限位导槽32移动,辅助护套的限位臂限位导槽32中部位置(此位置刚好可支撑小护套以避免管针露出且与第二导向肋的矩形截面一端相邻)设置有限位挂台(对应于阻挡件311),此挂台与限位臂卡扣件47的第一接触面(对应于顺应面312)为顺向,第二接触面(对应于阻挡面313)为逆向,小护套的限位臂卡扣件47的第一接触面(对应于顺应面410)也为顺向,可使限位臂44在复位过程中稍有弹性形变便可越过辅助护套的限位挂台,小护套的限位臂卡扣件47的第二接触面(对应于阻挡面411)为逆向,刚好与辅助护套的限位挂台的第二接触面角度与大小一致,如想再次使用本注射针头,给小护套前端面42压力时,小护套的限位臂卡扣件47与辅助护套的限位挂台相抵,使本注射针头失效,参见图12a-12c。

如果卡扣件47与阻挡件311之间的配合失效或者因为第二护套40被进一步按压而被破坏,则第二护套40会在图16的状态下进一步向内轴向移动直至图17的状态,然后进一步到图18的状态。在图18的状态下,第二护套处于锁定位置,卡扣件47与阻挡件311配合,即使第二护套40被进一步按压从而护套引导部48(斜面)与针座上的引导配合部210(斜面)抵接而有周向转动的趋势,也因为第二护套40处于锁定位置而会阻止相对于第一护套30的转动,从而第二护套40不能被进一步向内按压而再次回缩到第一护套内。如果第二护套没有被锁定,在外力扭转的情况下与第一护套发生相对周向转动,卡扣件47就进入到槽31内,使得针头可以被二次使用。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希望卡扣件47与阻挡件311之间的配合被破坏的情况下阻止第二护套进一步向内轴向移动,这通过采用利用第二护套处于周向上的锁定位置而不能相对于第一护套周向转动来实现。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在本发明中,当第二护套处于周向上的锁定位置、且护套引导部48(斜面)与针座上的引导配合部210(斜面)抵接时,针尖并未从第二护套的出针口露出。

此外,通过斜面318和斜面421配合,可避免:顶面414与定位件316直接接触后卡死,导致第二护套40不能复位,发生露尖或者被二次使用。本发明的注射针头可以用于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合,给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本发明的注射针头也可以与其他的注射笔或者医疗器械配合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