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1975发布日期:2019-07-24 09:0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主要涉及新生儿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所用的光照治疗装置,大多是固定式的或实现对放置新生儿的放置篮的倾角进行调节,来实现对新生儿进行光照治疗,然而,这样的光照治疗装置不能实现自动对新生儿的背部进行照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对新生儿进行翻转,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新生儿也会因为长时间下趴感到不适,同时若通过调节新生儿的放置篮来对新生儿的不同部位进行照射治疗,会给新生儿带来极大的不适,不能实现通过对治疗灯进行上侧、下侧和后侧进行三方位手控任意调节,无法达到在不使新生儿感到不适的情况下,实现很好治疗效果的目的,从而给新生儿的黄疸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继续对有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治疗,且如果转运的时间比较久的情况下,中间如果不继续治疗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构成一定的危险,因此,发明一种转运过程中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

公开号CN201810991615.3儿科临床医生用儿科黄疸治疗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底部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有用于安方放置盒腔体,且保护罩内壁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贯穿保护罩并延伸至保护罩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轴延伸至保护罩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设有半圆球状的顶部,两个固定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与保护罩相适配的半圆球形安装板,所述半圆球形安装板与所述保护罩内壁之间设有间隔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半圆球形安装板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大功率治疗灯,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相对的一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透明放置盒,位于半圆球形安装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可变形软连接架,且可变形软连接架远离保护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功率治疗灯,所述小功率治疗灯与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形成小功率治疗灯可沿安装板内壁滑动的结构。虽然该发明专利采用晃动等方式使新生儿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充分光照治疗,但该发明专利的设计成本高,结构复杂,同时也不能保证全方位的给新生儿以紫光灯的治疗,也可能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检测;且对应转运过程中的保温操作时,也没有考虑到,另外,其并未提供转运过程中的一些应急方案,出现长时间转运过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无法得到确保。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个需要照顾全面,保证新生儿在转运过程中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该装置适合新生儿装运过程中的保温,黄疸治疗,同时还可以持续提供电源,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应用到医疗护理及治疗的实际工作中去,也能产生更好的实际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包括底架、治疗箱、控制箱、氧气瓶、监护仪及呼吸机,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在底架上,所述治疗箱安装在控制箱上,所述氧气瓶可拆卸安装在控制箱的内部且通过气管与治疗箱连接,所述呼吸机和监护仪通过连接线和呼吸导管接入治疗箱内,所述治疗箱的一侧面还设有操作孔,所述治疗箱与控制箱之间还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下方的加热箱底部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治疗箱两端内侧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一块竖直板与治疗箱箱体的侧板形成的,所述导流槽连通治疗箱与加热箱;所述治疗箱顶部内侧设有紫光灯板,所述治疗箱侧面内侧设有紫光灯带;所述治疗箱内底部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为透明材料,所述气垫内设有紫光灯带形成的灯网;所述紫光灯带和紫光灯板及加热丝均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箱的箱体外侧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弯折的,所述弯折的转点在治疗箱的上边缘且所述支撑杆上部分可以转动90°至紧贴治疗箱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控温模块、电源模块及灯光强度控制模块,所述灯光强度控制模块与紫光灯板和紫光灯带连接,所述加热控温模块与所述加热丝连接,所述加热控温模块、灯光强度控制模块、风机、监测仪及呼吸机均与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紫光灯板上分布有多条紫光灯带,所述紫光灯带是可拆卸连接在灯板上,且所述各紫光灯带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孔上设有透明盖门,所述透明盖门与治疗箱可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端还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半圆弧的卡位,所述卡块两端的下侧设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尾部通过弹性部件与卡块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橡皮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在治疗箱顶部增加紫光灯板,在侧面增加紫光灯带,保证了新生儿躺着的姿势下能充分的照射到紫光,另外在治疗箱内的底部设有透明材料的气垫,可以让裸露的新生儿的背部和臀部及腿背也能充分接触接触到紫光,可以达到全方位的治疗效果。

2、在本发明中,因气候或天气原因外界温度太低可能对新生儿会产生感冒或其他疾病风险,在治疗箱下方设置有加热箱,且加热箱内的热气经过加热箱箱体底部的风机吹的从导流槽出来进入治疗箱,保证新生儿在转运过程中治疗箱的温度适宜,同时治疗箱的操作孔时候关闭状态,相对保温效果会更好。

3、在本发明中,将治疗箱、控制箱、固定在底架上,且呼吸机和监测仪也固定在底架上,在转运过程中,可以直接抬起底架两端支架将其放置固定在转运车上进行转运,操作方便,效率高,另外控制箱内有电源模块,保证了加热控温模块、加热丝、灯光强度控制模块、风机、监测仪及呼吸机的正常运行,保证在装运过程中持续供电,给新生儿持续治疗。

4、本发明中,还在治疗箱外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的卡快有半弧形的卡位,将卡快设置薄一些,可以用于卡住呼吸机用的波纹管,另外卡块两端设有挂钩,挂钩通过弹性部件与卡块连接,挂钩可以挂盐水等药品,出现输液管扯动也可以因弹性部件的缓冲作用放置输液管从输液瓶中拔出,降低了输液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底架;2、治疗箱;3、控制箱;4、氧气瓶;5、监护仪;6、呼吸机;7加热箱;8、气垫;9、操作孔;10、灯网;11、紫光灯板;12、紫光灯带;13、气管;14、导流槽;15、风机;16、控制器;17、支撑杆;18、挂钩;19、卡块。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转运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包括底架1、治疗箱2、控制箱3、氧气瓶4、监护仪5及呼吸机6,控制箱3固定也连接在底架1上,而治疗箱2安装在控制箱3上,氧气瓶4植入控制箱3内并固定在底架1上,氧气瓶4可拆卸安装在控制箱3的内部且通过气管13与治疗箱2连接,呼吸机6和监护仪5通过连接线和呼吸导管接入治疗箱2内,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治疗箱2的箱体外侧面设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为可弯折的,所述弯折的转点在治疗箱2的上边缘且所述支撑杆16上部分可以转动90°至紧贴治疗箱2顶部。呼吸的导管一般是波纹管,波纹管可以通过支撑杆16上的卡块18设置的卡位卡紧,保证呼吸导管不会因外力作用产生拉动,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在治疗箱2的一侧面还设有操作孔9,若新生儿在里面有任何不适的时候,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可以打开操作孔9的盖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再关闭操作孔9的盖门。在治疗箱2与控制箱3之间还设置有加热箱7,其中加热箱7内设有加热丝,通过控制箱3内的电源控制模块及加热控温模块来控制加热丝的加热量,加热丝下方的加热箱7底部上设置有风机15,所述治疗箱2两端内侧设有导流槽14,所述导流槽14为一块竖直板与治疗箱2箱体的侧板形成的,所述导流槽14连通治疗箱2与加热箱7;因气候或天气原因外界温度太低可能对新生儿会产生感冒或其他疾病风险,加热箱7内的热气经过加热箱7箱体底部的风机15吹的从导流槽14出来进入治疗箱2,保证新生儿在转运过程中治疗箱2的温度适宜,同时治疗箱2的操作孔9时候关闭状态,相对保温效果会更好。

请参阅图1,治疗箱2顶部内侧设有紫光灯板11,在治疗箱2侧面内侧设有紫光灯带12;在治疗箱2内底部设有气垫8,气垫8为透明材料,气垫8内设有紫光灯带12形成的灯网10;气垫8用透明材料可以保证紫光灯带12的紫光可以透过气垫8直接照射到新生儿皮肤上,同时,在治疗箱2顶部增加紫光灯板11,在侧面增加紫光灯带12,保证了新生儿躺着的姿势下能充分的照射到紫光,可以让裸露的新生儿的背部和臀部及腿背也能充分接触接触到紫光,可以达到全方位的治疗效果。

所述控制箱3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控温模块、电源模块及灯光强度控制模块,所述灯光强度控制模块与紫光灯板11和紫光灯带12连接,所述加热控温模块与所述加热丝连接,所述加热控温模块、灯光强度控制模块、风机15、监测仪及呼吸机6均与电源模块连接。

请参阅图1,所述紫光灯带12和紫光灯板11及加热丝均与控制箱3连接。所述紫光灯板11上分布有多条紫光灯带12,所述紫光灯带12是可拆卸连接在灯板上,且所述各紫光灯带12并联连接,紫光灯带12并联连接可以保证在其他紫光灯带12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影响其他紫光灯带12的正常工作,只需要在控制箱3上调整紫光灯带12的亮度就可以对其光照剂量进行补偿,保证了治疗的充分性。

请参阅图2,支撑杆16上端还固定有卡块18,卡块18上设有半圆弧的卡位卡块18为薄的塑料片制成,可以用于卡住呼吸机6用的呼吸导管,呼吸导管为波纹管,用卡块18上的半圆弧卡位可以有效的卡住波纹管,另外卡块18两端的下侧设有挂钩17,挂钩17的尾部通过弹性部件与卡块18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橡皮条,因为弹簧或橡皮条都有一定的弹力,出现输液管扯动也可以因弹性部件的缓冲作用放置输液管从输液瓶中拔出,降低了输液风险。

另外,为保证新生儿在治疗箱2内的舒适感,还可以对本方案进一步进行优化,在治疗箱2外侧设置加湿器,且在治疗箱2内设有湿度感应器,且增加湿度控制器,通过湿度感应器的感应治疗箱2内内的湿度来开启或关闭加湿器,以使治疗箱2内的湿度达到合适的湿度。

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因此,可以将在湿度控制器的参数设定在40%至60%,保证新生儿的舒适感。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