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梨润肺膏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29165发布日期:2020-08-21 14:52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秋梨润肺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到秋季,天干气躁,大部分人都容易出现口干舌燥、肺热烦渴等一系列的季节性的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上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者更会导致呼吸道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便会引发慢性咽炎等呼吸道上的疾病,很难治愈。

秋梨润肺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气短,痰少质粘,口燥咽干,喉痛声哑。

目前,秋梨润肺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冰糖和老蜜制成,且梨清膏提取采用过滤法使梨汁与梨渣分离,百合、款冬花未采用醇沉工序。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冰糖和老蜜含量相对较高,因而所制成的清膏及制成的成品存在相对密度较高的问题,达到1.45(50℃),药品粘性较大,服用不方便;另外,还存在口感过于甜腻的问题,并且影响了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秋梨润肺膏的制备方法,使所制成的秋梨润肺膏密度降低,口感及外观改善,杂质成分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秋梨润肺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挤压、高速离心,使梨汁和梨渣分离,收集梨汁备用;

在分离的梨渣中按梨渣量的两倍加水后煎煮,离心,上清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梨清膏;

川贝母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

麦冬轧扁,用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

百合、款冬花加水煎煮三次;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百合和款冬花量清膏,放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与川贝母渗漉液、麦冬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百合、款冬花量、川贝母和麦冬清膏;

将上述百合、款冬花量、川贝母和麦冬清膏与梨清膏及麦芽糖浆加热混匀得混合清膏;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50g,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400-80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50-16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40-10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20-60g、款冬花为20-6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500-70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80-14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60-13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25-50g、款冬花为25-55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55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13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85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55g、款冬花为5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80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5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10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60g、款冬花为2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40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16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4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20g、款冬花为6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86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14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7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55g、款冬花为55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70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8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90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60g、款冬花为4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的秋梨为750g;第步骤中的川贝母为130g;第步骤中的麦冬为85g;第步骤中的百合为60g、款冬花为40g;第步骤中的麦芽糖浆为3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步骤中,在分离的梨渣中按梨渣量的两倍加水后煎煮1小时;第步骤中,用4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第步骤中,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第步骤中,百合、款冬花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百合和款冬花量的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静置24小时。

川贝母中主要有效成份为生物碱,同时含有较多的淀粉,采用煎煮法虽然也可以提取生物碱,但无效成份淀粉同时会被大量提取出,提取液呈糊状,不利于有效成份的精制,采用乙醇渗漉法提取,则能将主成份生物碱提出,淀粉则基本不会被提取。发明人在试验过程中比较了不同乙醇浓度(5%-100%)制备的提取液、水煮法制备的川贝母提取液,经测定其粘度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很大,40%乙醇渗漉法所得提取液粘度较低利于精制,而且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较高。

麦冬主要成份为皂苷,同时又含大量无效成份粘液质,如用水煮法提取,大量粘液质会被提出,药液十分粘稠,难以浓缩精制。发明人在试验过程中比较了不同乙醇浓度(5%-100%)制备的麦冬皂苷提取液、水煮法制备的麦冬提取液,经测定其粘液质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很大,30%乙醇渗漉法所得提取液粘稠度较低利于精制,而且有效成分皂苷含量较高。

百合、款冬花水提后杂质仍较多,采用水提醇沉后可提高有效成分的纯度。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产品口感过于甜腻的问题;解决了产品性状过于粘稠,冬季气温低时产品因几乎成半固体状难以服用问题;优化了梨清膏的提取工艺;解决了处方中川贝母和麦冬有效成份的提取问题;以40%的乙醇,采用渗漉法提取川贝母中的生物碱有效成份;以30%的乙醇,采用渗漉法提取麦冬中的麦冬总皂苷;百合、款冬花采用水提醇沉法,去除杂质成分,有效成分更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所述的技术优势:

1、提取了川贝母中的有效成份,避免了无效成份的提取:川贝母中主要有效成份为生物碱,同时含有较多的淀粉,采用煎煮法虽然也可以提取生物碱,但无效成份淀粉同时会被大量提取出,提取液呈糊状,不利于有效成份的精制,采用乙醇渗漉法提取,则能将主成份生物碱提出,淀粉则基本不会被提取;

2、提取了麦冬中的有效成份,避免了无效成份的提取:麦冬主要成份为皂苷,同时又含大量无效成份粘液质,如用水煮法提取,大量粘液质会被提出,药液十分粘稠,难以浓缩精制;

3、百合、款冬花水提后杂质仍较多,采用水提醇沉后可提高有效成分的纯度;

4、改进了产品性状和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秋梨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麦芽糖、老蜜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800g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收集梨汁,梨渣加水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梨清膏;川贝母50g粉碎成粗粉,用4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麦冬100g轧扁,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百合60g、款冬花20g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滤过,与川贝母、麦冬回收液合并,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与上述梨清膏及麦芽糖300g加热混匀;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100g,混匀,即得。

实施例2:

秋梨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麦芽糖、老蜜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400g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收集梨汁,梨渣加水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梨清膏;川贝母160g粉碎成粗粉,用4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麦冬40g轧扁,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百合20g、款冬花60g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滤过,与川贝母、麦冬回收液合并,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与上述梨清膏及麦芽糖300g加热混匀;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100g,混匀,即得。

实施例3:

秋梨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麦芽糖、老蜜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700g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收集梨汁,梨渣加水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梨清膏;川贝母140g粉碎成粗粉,用4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麦冬70g轧扁,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百合55g、款冬花55g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滤过,与川贝母、麦冬回收液合并,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与上述梨清膏及麦芽糖300g加热混匀;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100g,混匀,即得。

实施例4:

秋梨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麦芽糖、老蜜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600g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收集梨汁,梨渣加水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梨清膏;川贝母80g粉碎成粗粉,用4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麦冬90g轧扁,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百合60g、款冬花40g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滤过,与川贝母、麦冬回收液合并,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与上述梨清膏及麦芽糖300g加热混匀;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100g,混匀,即得。

实施例5:

秋梨膏由梨、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冰糖、老蜜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750g秋梨洗净,置榨汁机中搅碎,收集梨汁,梨渣加水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梨汁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梨清膏;川贝母130g粉碎成粗粉,用58%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麦冬85g轧扁,用30%乙醇渗漉,收集4倍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百合55g、款冬花50g加水煎煮三次,水量分别为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滤过,与川贝母、麦冬回收液合并,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与上述梨清膏及麦芽糖300g加热混匀;每100g混合清膏加老蜜100g,混匀,即得。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入院120例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n=54例,女n=6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0岁。临床症状均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等。查体:咽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和(或)喘鸣音,其中120例均有咳嗽、咳痰,发热87例,气喘15例,恶心、呕吐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情程度、性别、年龄均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秋梨膏,每次5ml,分三次服用,对照组口服小儿化痰止咳糖浆,每次5ml,一日三次,两组均一周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观察体温变化及咳嗽、咳痰、肺部体征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判断药效标准。(1)痊愈:治疗7天,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消失,双肺痰鸣音,喘鸣音消失,食欲恢复;(2)显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双肺痰鸣音、喘鸣音明显减少、食欲较前恢复;(3)有效:体温下降,咳嗽症状减轻,双肺音减少,但食欲仍差;(4)无效: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疗程超过3天而无明显改善,体温下降<1℃,病情加重或兼有其他全身症状。

治疗结果(1)两组治两周后症状消失统计见表1。

(2)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统计治疗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治疗两周后统计疗效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5)。

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给予地塞米松静推后症状缓解,3例表现为皮疹,给予扑尔敏口服后症状缓解。

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作用,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气短,痰少质粘,口燥咽干,喉痛声哑的一种纯中药制剂。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对秋梨膏组份进行了优选,实施例5效果优于实施例3-4,进一步优于实施例1-2,在临床资料中给出了实施例1所述秋梨膏的药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