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3548发布日期:2019-09-21 00:5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



背景技术:

正畸矫治技术中,功能性矫治方法是青少年早期介入、早期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双颌板矫治技术就是一种常用的功能性矫治方法,通过覆盖在后牙的咬合斜面将适宜的咬合力传递到牙列以及颌骨上,从而可最大程度对发育中的牙列施予功能矫治力量,其矫治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因双颌板矫治无法兼顾美观,基于双颌板矫治的原理,产生了隐形的透明矫治器,该透明矫治器采用一种透明材料制成,为了实现下颌重定位,现有的透明矫治器采用两种结构,一种结构是在透明矫治器上颌面设计合垫状凸起,并在下颌前磨牙区设计凸起形成上下对应的阻力面,咬合时使下颌处于强制前伸位;另一种结构是在磨牙颊侧面设计凸起,形成上下对应的使下颌前伸的阻力面。

上述两种结构均是强制性前导,强制下颌前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可以改变上下颌的咬合平面,通过咬合平面对下颌进行诱导性前导,避免下颌被强制重定位后造成后牙开合及不能咬合。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为一体成型的壳状,具有容纳牙齿的空腔,矫治器本体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

一种实施例中,在咬合过程中,形成的所述咬合平面使上下颌前后牙齿均处于咬合状态,以对下颌进行前伸诱导和/或侧方诱导。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矫治器本体设有对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补偿元,通过所述补偿元使所述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矫治器本体的磨牙与尖牙之间区域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设有所述补偿元。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补偿元的咬合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在咬合过程中,上下颌前后牙齿均能通过所述补偿元咬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补偿元为高分子材料或树脂材料或硅胶或膜片。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补偿元与所述矫治器本体一体成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矫治器本体的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牙齿从第一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包括:

上颌矫治器本体,呈一体成型的壳状,具有容纳上颌牙齿的空腔,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

下颌矫治器本体,呈一体成型的壳状,具有容纳下颌牙齿的空腔,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

在咬合过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咬合平面和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咬合平面使上下颌前后牙齿均处于咬合状态,以对上下颌的前后方向或/和左右方向进行导向。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上颌补偿元,通过所述上颌补偿元使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

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下颌补偿元使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的磨牙区域的部分区域设有所述上颌补偿元,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的磨牙与尖牙之间区域设有所述下颌补偿元。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补偿元对颌方向的一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所述下颌补偿元对颌方向的一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补偿元和下颌补偿元分别为高分子材料或树脂材料或硅胶或膜片。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补偿元与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一体成型,所述下颌补偿元与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一体成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原始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原始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种实施例中,包括逐次调节上颌牙齿布局的多个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多个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包括:

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所述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第一上颌补偿元,通过所述第一上颌补偿元使所述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原始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中间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个或多个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所述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中间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中间上颌补偿元,通过所述中间上颌补偿元使所述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第一中间上颌牙齿布局逐次重新定位到后续中间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所述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最后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最后上颌补偿元,通过所述最后上颌补偿元使所述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最后中间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最后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所述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及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上的上颌补偿元的厚度随上颌牙齿布局的逐次调节逐级减小。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本体的补偿元位于下颌闭合道的末端,以防止下颌回退。

一种实施例中,包括逐次调节下颌牙齿布局的多个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多个所述下颌矫治器本体包括:

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第一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第一下颌补偿元使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原始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中间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个或多个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中间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中间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中间下颌补偿元使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第一中间下颌牙齿布局逐次重新定位到后续中间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最后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最后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最后下颌补偿元使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最后中间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最后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及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上的下颌补偿元的厚度随下颌牙齿布局的逐次调节逐级减小。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牙齿矫治器,由于矫治器本体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使上下颌前后牙齿取得稳定的咬合,通过咬合力对下颌进行诱导性导向,同时通过矫治器本体对牙齿排列,最终达到稳定的下颌新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下颌后缩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下颌前伸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上下颌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矫治结束后,上下颌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上颌矫治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颌矫治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颌牙弓狭窄补偿示意图;

图9为下颌牙弓狭窄补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有的牙齿矫治器包括上颌矫治器本体和下颌矫治器本体,上颌矫治器本体和下颌矫治器本体是通过在尖牙至磨牙之间的区域内向对颌方向凸起形成颌垫,颌垫在靠近尖牙或远离尖牙的一端形成有导斜面,在咬合过程中,颌垫和配对的颌垫的导斜面相配合,从而产生将上颌往后推的力及及将下颌往前拉伸的力,从而将下颌向前拉伸。

因颌垫和配对的颌垫是空腔结构,因咬合力,使得颌垫和配对的颌垫经常破裂,且因颌垫和配对的颌垫之间的导斜面交互力又会使下前牙唇倾。另外,因颌垫和配对的颌垫之间是通过导斜面贴合,实用应用中,前磨牙区的颌垫难以取得稳定的咬合,往往导致矫治后复发。

基于上述的牙齿矫治器所在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另外一种结构的具有咬合导向的牙齿矫治器,该牙齿矫治器能改变上下颌咬合平面,咬合时诱导性地改变下颌的位置,同时通过牙齿矫治器对牙列的矫治最终达到稳定的下颌新位置。

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和下颌矫治器本体200,该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该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待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和上颌矫治器本本体200咬合过程中,使上下颌前后牙齿均处于咬合状态,通过自然咬合力对下颌的前伸或/和侧方进行诱导性导向。

其中,以下颌后缩为例进行说明本例的牙齿矫治器对下颌诱导性前导的作用。

典型下颌后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颌后缩的下颌咬合面是向下的弧形;因下颌只有在张口时才能前伸,但在前伸时无法咬合,如图2所示;若下颌前伸时上下颌咬合,则会产生上下颌的两端发生碰撞,而上下颌的中间部分脱离,也就是下颌在前伸位时无法取得稳定舒适的咬合,如图3所示。

只有上下颌的咬合面匹配时才能取得稳定舒适的咬合,因此,本发明依据上下颌牙列数据制作具有相应矫治功能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及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并对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和下颌矫治器本体200通过补偿元进行补偿,使上颌矫治器本体100通过上颌补偿元101补偿后其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及使下颌矫治器本体200通过下颌补偿元201补偿后其前后牙齿的咬合面也形成一个咬合平面,当补偿后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及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制作成产品应用到下颌后缩的患者时,则当患者的下颌前伸并与上颌咬合时,上下颌之间能形成稳定咬合面,如图4所示。

通过对上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咬合面的补偿,则当患者的下颌前伸并与上颌咬合时,上下颌之间能形成稳定咬合面,上颌补偿元101与其下方相应对的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平面咬合,而下颌补偿元201与其上方相对应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平面咬合,从而可以保持患者具有舒适的咬合体验,同时,通过下颌补偿元201与其上方相对应的矫治器本体的配合,及上颌补偿元101与其下方相对应的矫治器本体的配合,可以诱导下颌前伸。

牙齿矫治器本体在矫治过程中同时压低下颌前后牙,使上颌补偿元101和下颌补偿元201逐步减小,上颌补偿元101和下颌补偿元201是下颌咬合平面没有形成时获得平面咬合的方式,因此,在治疗的始终都避免了上下颌的碰撞和咬合不适,当整个矫治周期结束后,最终使下颌咬合面成为平面咬合,及下颌牙列和上颌牙列形成前伸后稳定舒适的咬合,如图5所示。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如图6所示,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呈一体成型的壳状,具有容纳上颌牙齿的空腔,该空腔能容纳上颌牙列的至少一部分牙齿,因此,该空腔的几何形状基本与上颌牙列的相应部分相匹配,使得上颌矫治器本体可以佩戴并固定在上颌牙列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空腔可以容纳全部上颌牙列。

与传统的上颌矫治器本体不同的是,传统的上颌矫治器本体存在前后牙齿咬合面不一致的问题,也即是,前后牙齿咬合面不在统一平面内,而本发明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

具体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设有对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上颌补偿元101,通过上颌补偿元101使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根据上颌牙齿的物理特性,在具体设计上颌补偿元101 时,以上颌前牙咬合面为基准面,以上颌前牙咬合面的切线为基准线,根据该基准线与上颌磨牙之间的间距设计上颌补偿元101的厚度,使得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上颌磨牙区域的部分区域补偿该设计的上颌补偿元101后,补偿后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

为了达到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个性化设计,本例的上颌补偿元101的形状不作限定,但是,上颌补偿元101对颌方向的一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上颌补偿元101的材料也不作限定,如,上颌补偿元101的材料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硅胶,还可以是膜片。

上颌补偿元101与上颌矫治器本体一体成型,如,3D打印成型,上颌补偿元101可以是一个实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个腔体结构。

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如图7所示,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呈一体成型的壳状,具有容纳下颌牙齿的空腔,该空腔能容纳下颌牙列的至少一部分牙齿,因此,该空腔的几何形状基本与下颌牙列的相应部分相匹配,使得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可以佩戴并固定在下颌牙列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空腔可以容纳全部下颌牙列。

与传统的下颌矫治器本体不同的是,传统的下颌矫治器本体存在前后牙齿咬合面不一致的问题,也即是,前后牙齿咬合面不在统一平面内,而本发明的下颌矫治器本体200前后牙齿的咬合面形成一个咬合平面。

具体的,下颌矫治器本体200设有对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下颌补偿元201,通过下颌补偿元201使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根据下颌牙齿的物理特性,在具体设计下颌补偿元201 时,以下颌前牙咬合面为基准面,以下颌前牙咬合面的切线为基准线,根据该基准线与下颌磨牙之间的间距设计下颌补偿元201的厚度,使得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下颌磨牙区域与下颌尖牙区之间的区域补偿该设计的下颌补偿元201 后,补偿后的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

为了达到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个性化设计,本例的下颌补偿元201的形状不作限定,但是,下颌补偿元201对颌方向的一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下颌补偿元201的材料也不作限定,如,下颌补偿元201的材料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硅胶,还可以是膜片。

下颌补偿元201与下颌矫治器本体200一体成型,如,3D打印成型,下颌补偿元201可以是一个实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个腔体结构。

通过上述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及下颌矫治器本体200的结构设计,请继续参考图4,在咬合过程中,上颌矫治器本体100的咬合平面和下颌矫治器本体 200的咬合平面使上下颌前后牙个子均处于咬合状态,以对上下颌的前后方向或 /和左右方向进行导向。

进一步,为了使牙齿矫治器不仅具有咬合导向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牙齿排列的功能,本例的上颌矫治器本体100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原始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同样的,下颌矫治器本体200 也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原始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同时调整上颌牙齿布局以及上、下颌的相对位置,牙齿矫治器可以包括多个上颌矫治器本体和至少一个下颌矫治器本体,其中,这些上颌矫治器本体包括:

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该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第一上颌补偿元,通过第一上颌补偿元使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原始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中间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个或多个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中间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中间上颌补偿元,通过中间上颌补偿元使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第一中间上颌牙齿布局逐次重新定位到后续中间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最后上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最后上颌补偿元,通过最后上颌补偿元使所述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最后中间上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最后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第一上颌矫治器本体、中间上颌矫治器本体、及最后上颌矫治器本体上的上颌补偿元的厚度随上颌牙齿布局的逐次调节逐级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同时调整下颌牙齿布局以及上、下颌的相对位置,牙齿矫治器可以包括多个下颌矫治器本体和至少一个上颌矫治器本体,其中,这些下颌矫治器本体包括:

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第一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第一下颌补偿元使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原始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第一中间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一个或多个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中间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中间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中间下颌补偿元使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从第一中间下颌牙齿布局逐次重新定位到后续中间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设有对最后下颌牙齿咬合面进行补偿的最后下颌补偿元,通过所述最后下颌补偿元使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牙齿咬合面和后牙齿咬合面形成统一咬合平面,所述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容纳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从最后中间下颌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最后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所述第一下颌矫治器本体、中间下颌矫治器本体、及最后下颌矫治器本体上的下颌补偿元的厚度随下颌牙齿布局的逐次调节逐级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同时调整上下颌牙齿布局以及上下颌的相对位置,牙齿矫治器可以包括多个下颌矫治器本体和多个上颌矫治器本体,其中,这些上颌矫治器本体和下颌矫治顺本体具有对应区域的上颌补偿元和下颌补偿元,从而可用于调整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另外,多个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容纳下颌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下颌牙齿逐次地从原始下颌牙齿布局逐次调整到最终下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多个上颌矫治器本体的容纳上颌牙齿的空腔具有将选定的上颌牙齿逐次地从原始上颌牙齿布局逐次调整到最终上颌牙齿布局的几何形状。

以下颌后缩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与传统的牙齿矫治器具体工作原理的不同点。

因下颌后缩主要是由于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咬合平面,使下颌咬在后位,而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通过补偿元将不一致的咬合面修正为前后一致的咬合平面,上颌矫治器本体和下颌矫治器本体的前后牙齿咬合面分别形成一个咬合平面,咬合状态下,使上下颌前后牙齿均能咬合,咬合时对下颌进行前伸的导向,以自然的咬合状态对下颌进行导向,如图4所示;而传统的牙齿矫治器是通过导斜面强制将下颌拉伸;因此,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通过改变上下颌咬合平台,咬合时改变下颌的位置,同时通过矫治器对牙列的矫治,最终达到稳定的下颌新位置。

下面以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牙齿矫治器对下颌侧方诱导的具体应用,其中,侧方诱导可以是下颌左方诱导,也可以是下颌右方诱导。

功能性下颌偏斜是由上颌牙弓和下颌牙弓宽度不匹配引起的,若患者为取得咬合就会偏向一侧,形成偏侧咬合。牙弓宽度不匹配通常是双侧后牙牙冠腭向倾斜,单侧后牙牙冠腭向倾斜,因此,本发明采用对上颌牙弓宽度进行补偿的技术方案,具体的,请参考图8和图9,其中,上颌牙弓狭窄的补偿示意图如图8所示,下颌牙弓狭窄的补偿示意图如图9所示,不论是下颌牙弓狭窄还是上颌牙弓狭窄,本发明均是在下颌矫治器本体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补偿元,当上下颌佩戴矫治器后具有稳定的咬合平面,通过该咬合平面并结合矫治器本体的矫治功能可以纠正上颌牙弓宽度,或纠正一侧后牙腭向倾斜,最终的矫治效果可使矫正后的上下颌取得稳定的咬合平面。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