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4647发布日期:2019-09-21 01:0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中风后的半身不遂是脑溢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病例,分为出血和缺血两种;前者是以原发性脑出血为主,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多由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血压骤升所致;后者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为主,是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变因素障碍等导致脑血管栓形成,使得血管内脑组织发生急性缺血,变性坏死,脑神经功能损害。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康复治疗,是通过针灸、按摩穴位以及配合药物热敷来进行疏通受损脉络康复治疗,但是效果甚微,西医采用药物治疗,修复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轴突和微血管,对于人体调养、气血活血没有更多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养人体,疏通经脉的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5-17份,当归:10-12份,赤芍:4-6份,川芎:9-12份,桃仁:8-12份,红花:3-5份,白术:4-6份,党参:9-11份,甘草:4-6份。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5份,当归:10份,赤芍:5份,川芎:10份,桃仁:10份,红花:5份,白术:5份,党参:10份,甘草:5份。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7份,当归:11份,赤芍:4份,川芎:9份,桃仁:8份,红花:3份,白术:4份,党参:11份,甘草:6份。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6份,当归:12份,赤芍:6份,川芎:12份,桃仁:12份,红花:4份,白术:6份,党参:9份,甘草:4份。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当归:味甘,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红花:味辛,温,无毒。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白术:白术:味苦、甘,性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苗(术苗):祛水,止自汗。

党参:味甘,性平。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配方配比制得的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黄芪补气、生津养血,利水;当归补气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白术健脾益气,祛湿止汗;甘草补脾益气,平和药性;党参清肺化痰,养阴和胃;疏通因中风而导致淤血堵塞的血管和经脉,并且能行气活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5份,当归:10份,赤芍:5份,川芎:10份,桃仁:10份,红花:5份,白术:5份,党参:10份,甘草:5份。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7份,当归:11份,赤芍:4份,川芎:9份,桃仁:8份,红花:3份,白术:4份,党参:11份,甘草:6份。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芪:16份,当归:12份,赤芍:6份,川芎:12份,桃仁:12份,红花:4份,白术:6份,党参:9份,甘草:4份。

以上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以下步骤:

(1)备药:将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白术、党参和甘草按配比称量好,倒入清水中清洗,备用。

(2)一次煎药:将上述准备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2000份的水,以大火煮至水开后转小火续煮至水剩下500份。

(3)二次煎药:往步骤中剩余的药渣中加入水1000份,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水剩下300份。

(4)合并:将一次煎药和二次煎药得到药汁去渣取汁混合即可得到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

作为较好的替代方案:

将上述重量份的各药材按配比称取,烘干,搅拌成细粉状,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口服,每日两次。

本发明选用实施例一的配比熬制的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如下:

1、病患资料:临床病例108例,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其中原发性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8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28例,偏瘫时长半年至3年不等

2、临床症状:左半身/右半身偏瘫,偏瘫半身手脚无力,无法清楚说话,大部分大小便失禁,且便秘。

3、疗程疗法:采用实施例一的配比,按照患者年龄、体重酌情调整配比,用水煎服,一天一剂,早晚一次用水煎服,饭后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注意补充营养,按摩患者偏瘫部位。

4、疗效体现:

治愈:左半身/右半身手脚可以活动,能清楚说话;

好转:偏瘫处恢复感觉,大小便失禁好转;

无效果:症状无明显改善效果。

5、疗程效果:在观察的病例中,持续服用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30天后,症状缓解的有70人,服用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两个月后,痊愈的有30人,服用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三个月后,痊愈的有20人,持续服用六个月后痊愈的有50人,共计治愈100人,有效治愈率约为93%。

6、经典案例:张某,男,62岁

临床症状:高血压多年,中风左半身偏瘫1年,大小便失禁,便秘;左边手脚无力,语言表述不清,盗汗,以实施例一配比的药物煎水服用30天后,小便有知觉,大便通畅,服用三个月后手脚能抬起,服用六个月后生活基本能自理。

需要说明的是:1、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时,注意补充均衡的营养;2、在服药期间,加以按摩偏瘫部位。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