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019发布日期:2019-10-15 20:10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心电血氧检测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



背景技术:

血氧仪,是现代医学上较为普遍而重要的医疗辅助设备。一般用于测量人体的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等指标,其中血氧饱和度这一指标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目前市面上的血氧仪体积较小,形状和结构各式各样。但从体积小巧和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手指夹式的血氧仪成为市面上的主打产品,但是这种夹子式的血氧夹使用时容易压迫病人的手指血管,所以经常需要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位置,使用不方便。

现有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无法牢固的固定在病人的手指上,并且减少给病人手指带来的压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牢固的固定在病人的手指上,并且减少给病人手指带来的压迫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包括:主体外壳和副夹外壳,所述主体外壳上开设有半弧形透气长条窗,所述半弧形透气长条窗右侧与橡胶连接块,所述橡胶连接块左侧与副夹外壳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外壳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与手指固定装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与副夹收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装置,所述充气垫上表面设置有监测电极。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旋钮、转动轴、轴承和转动斜齿轮,所述转动旋钮下端与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外侧与主体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与转动斜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斜齿轮右侧与手指固定装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斜齿轮左侧与副夹收紧装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装置包括:螺纹转动齿轮圈、移动块、限位块和锁定弧形块,所述转动斜齿轮右侧与螺纹转动齿轮圈上端啮合连接,所述螺纹转动齿轮圈左右两侧分别为啮合齿轮圈和螺纹圈,所述螺纹转动齿轮圈右侧呈环形均匀分布有三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螺纹转动齿轮圈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靠内一端固定安装有锁定弧形块,所述移动块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活动套接在固定块内部,所述固定块右侧与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与主体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夹收紧装置包括:转动丝杆、传动斜齿轮、连接块、收紧杆和支撑外壳,所述转动斜齿轮下端左侧与传动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斜齿轮轴心与转动丝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左端贯穿主体外壳与支撑外壳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外壳右端与主体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上螺纹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与收紧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紧杆上端活动套接在副夹外壳内部。

优选地,所述副夹外壳右端下侧内部设置有收紧斜槽,所述收紧斜槽内部活动套接有收紧杆上端。

优选地,述副夹外壳上表面和主体外壳下表面上都固定安装有磁性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将原本的夹在手上的心电检测装置,改为套在手指上,可以起到更加牢固的固定方法,并且通过将固定位置的改变,可以避免因为移动或者抖动而导致的心电检测装置的掉落,并且可以有效的消除原先因为心电夹导致的手指的缺血等状态,不仅可以保证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少对于病人手指的损害,并且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简单,可以针对不同大小和不同人群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保证病人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因为固定力度的统一而导致有些病人夹不紧,有些病人又夹得太紧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中设置有手指固定装置和副夹收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动转动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转动旋钮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转动斜齿轮转动,带动螺纹转动齿轮圈转动,通过螺纹转动齿轮圈右侧的螺纹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定弧形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病人手指根部的夹紧,并且还可以通过转动斜齿轮带动传动斜齿轮转动,带动连接块在其上移动,带动收紧杆在收紧槽内部左右移动,由于收紧槽内部设置有坡度,从而导致收紧杆在向左时会带动副夹外壳向下运动,向右时,会带动副夹外壳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主体外壳、102副夹外壳、103半弧形透气长条窗、104橡胶连接块、105充气垫、106收紧斜槽、201转动旋钮、202转动轴、203轴承、204转动斜齿轮、301螺纹转动齿轮圈、302移动块、303限位块、304锁定弧形块、305固定块、306固定圈、401转动丝杆、402传动斜齿轮、403连接块、404收紧杆、405支撑外壳、501进气管、502透气内管、503弹簧套管、504弹簧、50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心电血氧检测固定手指夹,包括:主体外壳101和副夹外壳102,主体外壳101上开设有半弧形透气长条窗103,半弧形透气长条窗103右侧与橡胶连接块104,橡胶连接块104左侧与副夹外壳102右端固定连接,主体外壳101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与手指固定装置啮合连接,转动驱动装置与副夹收紧装置固定连接,主体外壳101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垫105,充气垫105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装置,充气垫105上表面设置有监测电极。

本发明中通过将原本的夹在手上的心电检测装置,改为套在手指上,可以起到更加牢固的固定方法,并且通过将固定位置的改变,可以避免因为移动或者抖动而导致的心电检测装置的掉落,并且可以有效的消除原先因为心电夹导致的手指的缺血等状态,不仅可以保证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少对于病人手指的损害,并且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简单,可以针对不同大小和不同人群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保证病人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因为固定力度的统一而导致有些病人夹不紧,有些病人又夹得太紧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旋钮201、转动轴202、轴承203和转动斜齿轮204,转动旋钮201下端与转动轴202上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02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203,轴承203外侧与主体外壳101内壁固定连接,转动轴202下端与转动斜齿轮204轴心固定连接,转动斜齿轮204右侧与手指固定装置啮合连接,转动斜齿轮204左侧与副夹收紧装置啮合连接。

手指固定装置包括:螺纹转动齿轮圈301、移动块302、限位块303和锁定弧形块304,转动斜齿轮204右侧与螺纹转动齿轮圈301上端啮合连接,螺纹转动齿轮圈301左右两侧分别为啮合齿轮圈和螺纹圈,螺纹转动齿轮圈301右侧呈环形均匀分布有三个移动块302,移动块302与螺纹转动齿轮圈301之间螺纹连接,移动块302靠内一端固定安装有锁定弧形块304,移动块302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3。

限位块303活动套接在固定块305内部,固定块305右侧与固定圈306固定连接,固定圈306与主体外壳101固定连接。

副夹收紧装置包括:转动丝杆401、传动斜齿轮402、连接块403、收紧杆404和支撑外壳405,转动斜齿轮204下端左侧与传动斜齿轮402啮合连接,传动斜齿轮402轴心与转动丝杆401右端固定连接,转动丝杆401左端贯穿主体外壳101与支撑外壳405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外壳405右端与主体外壳101内壁固定连接,转动丝杆401上螺纹套接有连接块403,连接块403上端与收紧杆404下端固定连接,收紧杆404上端活动套接在副夹外壳102内部。

副夹外壳102右端下侧内部设置有收紧斜槽106,收紧斜槽106内部活动套接有收紧杆104上端。

副夹外壳102上表面和主体外壳101下表面上都固定安装有磁性块。

本发明中设置有手指固定装置和副夹收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动转动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转动旋钮201带动转动轴202转动,带动转动斜齿轮204转动,带动螺纹转动齿轮圈301转动,通过螺纹转动齿轮圈301右侧的螺纹带动移动块30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定弧形块304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病人手指根部的夹紧,并且还可以通过转动斜齿轮204带动传动斜齿轮402转动,带动连接块403在其上移动,带动收紧杆404在收紧槽106内部左右移动,由于收紧槽106内部设置有坡度,从而导致收紧杆404在向左时会带动副夹外壳102向下运动,向右时,会带动副夹外壳102向上移动。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和2有所不同的是;

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501、透气内管502、弹簧套管503、弹簧504和密封盖505,充气垫105左下方与进气管501上端固定连接,进气管501内部活动套接有透气内管502,透气内管502上端与密封盖505中部固定连接,密封盖505外部边缘处与多个弹簧504下端固定连接,弹簧504上端活动套接在弹簧套管503内部,进水管501上端内部进口处呈环形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套管503。

本发明设置有进气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向进气管501中内部灌入气体,从而保证充气垫105内部保持充盈状态,可以使病人的手指完全处于监测电极的包裹下,当气体灌输完毕之后,外部气管从进气管501内部拔出,之后透气内管502在弹簧504的带动下,将进气管501堵住,从而保证装置内部的气体不会快速的流失,从而可以保持装置充盈,使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保持监测电极与病人手指之间的完整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