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5455发布日期:2019-09-21 01:0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医用喉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用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一种在手术中使用的通气装置,通过喉罩可以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喉罩具有放置成功率高,对人体的刺激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现有技术中,喉罩主要包括套囊、一端与套囊相连的喉管以及与套囊相通的充气管,套囊上设置有与喉管相通的通气孔,套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阀,将泄气状态中的套囊插入病人喉部,并且通过向充气阀充气,使套囊膨胀,抵住病人喉部,使病人能够通过通气孔以及喉管保证呼气通常;

在使用过程中,喉管一般需要通过连接接头与供气装置连接,但是现有的连接接头与喉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单薄且不牢靠,很容易因受到外部的作用力而导致连接接头与喉管脱离,使得对患者的供气中断,给手术的进行带来隐患,而且如果连接接头与喉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则影响医生对病人的抢救;而且,现有的喉罩在使用的时候,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带有较多呼吸所产生的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伴随着患者呼出的气体经喉管向外排出,在向外排出的过程中气体经过连接接头,由于连接接头处于外界空气中,此时水蒸气在连接接头内遇冷会凝结成水滴,随着手术的进行,导致连接接头内壁水滴聚集越来越多,如不及时清理粘连在连接接头内的水滴,则极易使得水滴倒流至喉管内并且进入患者气管内,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喉管与连接接头连接可靠且能对连接接头内的水滴进行清理的医用喉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喉罩,通过在喉管内设置定位装置以及在连接接头上设置有快速解锁装置,使得该医用喉罩其喉管与连接接头之间连接简单、方便,能较为快速的实现连接接头与喉管之间的安装于拆卸,为手术的进行节省了时间,再者,通过在连接接头内设置有水滴清理装置,使得置于外界空气中的连接接头内壁因遇冷而粘连的水滴排出连接接头,避免了因水滴聚集较多返流至病人气管内情况的发生,使得该医用喉罩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医用喉罩,包括喉管且喉管前段开口处连接有套囊,所述套囊连通有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另一端连通有圆柱筒,所述喉管内纵向间隔设置有气道和引流道且气道与引流道分别与圆柱筒连通,所述圆柱筒远离喉管一端设置有引流道密封装置,所述圆柱筒内横向滑动连接有与气道相配合的连接管且圆柱筒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连接管与圆柱筒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解锁装置,所述连接管穿过圆柱筒侧壁且伸出圆柱筒一端连通有中转腔,所述连接管内横向滑动连接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由设置于连接管内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环形圈内沿其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刮板,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当连接管内湿度过大时,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在连接管内做往复运动,所述弧形刮板与环形圈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微控制器控制连接装置并且使得:当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在连接管内由喉管一端向中转腔移动时,若干弧形刮板紧贴于连接管内壁,当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在连接管内由中转腔向喉管一端移动时,若干弧形刮板与连接管内壁脱离,所述中转腔底部连通有排水伐且中转腔背离连接管一端连通有供气软管。

优选的,所述环形圈包括横向间隔且同轴心设置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纵向两侧经U形滑块固定连接,两所述圆环经两U形滑块横向滑动连接于连接管内壁且连接管内壁设置有与U形滑块滑动配合的矩形滑道,所述第一圆环其纵向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第一矩形滑轨,所述弧形刮板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矩形滑轨内,两所述弧形刮板与第一圆环之间为滑动配合且与第二圆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圆环远离两第一矩形滑轨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第二矩形滑轨,所述弧形刮板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滑轨内,两所述弧形刮板与第二圆环之间为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圆环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第一矩形滑轨、第二矩形滑轨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过其圆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且两连杆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通过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连接管且与连接管同轴心设置的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由固定于中转腔内的电机驱动,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弧形刮板分别经矩形块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矩形块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与之相应的第一矩形滑轨、第二矩形滑轨靠近内螺纹筒一端侧壁上,所述矩形块由易被磁铁吸引的材质制成且第一矩形滑轨、第二矩形滑轨靠近内螺纹筒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电磁铁,若干所述电磁铁串联于设置在环形圈上的稳压回路中且稳压回路由微控制器控制。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置于圆柱筒内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细管且细管远离连接管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环,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连接管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四圆环,所述第四圆环横向两侧均设置为斜面且第三圆环面向第四圆环一侧设置有与第四圆环相配合的环形凹腔,所述第三圆环背离第四圆环一侧设置为斜面,所述第四圆环背离第三圆环一侧的细管上套固有第五圆环且第五圆环面向第四圆环一侧设置为斜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圆柱筒内且竖向滑动配合的定位斜块,所述定位斜块与圆柱筒之间经伸缩弹簧连接且定位斜块其斜面面向第三圆环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柱筒内上下两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背离连接管一侧经抵接弹簧连接有固定于圆柱筒内的安装环上,所述抵接环在抵接弹簧的作用下抵触于定位斜块上。

优选的,所述圆柱筒远离喉管一端纵向间隔设置有与连接管滑动配合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引流道密封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圆柱筒内的外齿板且外齿板上设有第三圆孔,所述外齿板上下两端分别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柱筒内的齿轮且两齿轮共同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柱筒外壁上的内齿圈,所述外齿板圆柱筒远离喉管一端侧壁滑动配合,圆柱筒内设有与引流道连通的引流管且引流管面向外齿板一端与外齿板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引流道配合有引流装置且引流装置包括与引流道相配合的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置于圆柱筒外一端连通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内设置有引流阀门且该引流阀门满足:当病人胃液返流时该引流阀门开启,正常状态下该引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矩形腔另一端连通有废液收集装置。

优选的,所述引流阀门包括经转轴转动安装于矩形腔内的两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下两端分别经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在矩形腔内的单向轴承内,所述矩形腔内分别设置有与密封板相配合的挡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有与转轴同轴心设置的扭簧且扭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密封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与之对应的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经指示球囊连通有充气阀。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喉管内设置定位装置以及在连接接头上设置有快速解锁装置,使得该医用喉罩其喉管与连接接头之间连接简单、方便,能较为快速的实现连接接头与喉管之间的安装于拆卸,为手术的进行节省了时间,设置于喉管内的定位装置可对连接接头进行可靠且较为稳固的定位,避免了连接接头在手术中因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容易与喉管脱落的情况发生,使得该医用喉罩可靠性大大增加;

(2)该医用喉罩通过在连接接头内设置有水滴清理装置,使得置于外界空气中的连接接头内壁因遇冷而粘连的水滴排出连接接头,避免了因水滴聚集较多返流至病人气管内情况的发生,使得该医用喉罩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3)该医用喉罩喉管内分别设置有气道和引流道,引流道的设置避免了因胃液返流而造成病人误吸的情况发生,并且当医生将喉罩插入病人喉中进行位置调整(喉罩对位)的时候可通过引流道密封装置将引流道进行密封,使其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外界细菌、杂质对引流道的污染,随后将引流装置插入置圆柱筒内且引流装置内设有引流阀门,使得当病人胃液返流时该引流阀门开启,病人正常状态下该引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即能确保病人出现胃液返流时能将返流液顺利排出,在处于正常状态时也能实现对引流道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管与圆柱筒分离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管与圆柱筒分离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管部分剖视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管部分剖视后环形圈与连接管内壁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若干弧形刮板工作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若干弧形刮板不工作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圆环、第二圆环、若干弧形刮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定位装置实现对连接管定位后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解锁装置对定位装置进行解锁时某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连接管、外齿板、内齿圈、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喉管、圆柱筒部分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引流道密封装置将引流管密封时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引流道密封装置将引流管与外界连通时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圆柱筒部分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矩形腔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矩形腔剖视后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连接管与中转腔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若干弧形刮板与环形圈分离后示意图。

图中:喉管1,套囊2,充气管3,圆柱筒4,气道5,引流道6,连接管7,中转腔8,环形圈9,弧形刮板10,排水伐11,供气软管12,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U形滑块15,矩形滑道16,第一矩形滑轨17,第二矩形滑轨18,连杆19,内螺纹筒20,驱动螺杆21,电机22,矩形块23,复位弹簧24,第三圆环25,细管26,第四圆环27,环形凹腔28,第五圆环29,定位斜块30,伸缩弹簧31,矩形滑槽32,抵接环33,抵接弹簧34,安装环35,第一圆孔36,第二圆孔37,外齿板38,第三圆孔39,齿轮40,内齿圈41,引流管42,引流软管43,矩形腔44,密封板45,单向轴承46,挡板47,扭簧48,指示球囊49,充气阀50,转轴51,环形槽52,半圆形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医用喉罩,包括喉管1且喉管1前段开口处连接有套囊2,所述套囊2连通有充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1另一端连通有圆柱筒4,所述喉管1内纵向间隔设置有气道5和引流道6且气道5与引流道6分别与圆柱筒4连通,所述圆柱筒4远离喉管1一端设置有引流道密封装置,所述圆柱筒4内横向滑动连接有与气道5相配合的连接管7且圆柱筒4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连接管7与圆柱筒4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解锁装置,所述连接管7穿过圆柱筒4侧壁且伸出圆柱筒4一端连通有中转腔8,所述连接管7内横向滑动连接有环形圈9,所述环形圈9由设置于连接管7内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环形圈9内沿其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刮板10,所述连接管7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当连接管7内湿度过大时,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做往复运动,所述弧形刮板10与环形圈9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微控制器控制连接装置并且使得:当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由喉管1一端向中转腔8移动时,若干弧形刮板10紧贴于连接管7内壁,当驱动装置驱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由中转腔8向喉管1一端移动时,若干弧形刮板10与连接管7内壁脱离,所述中转腔8底部连通有排水伐11且中转腔8背离连接管7一端连通有供气软管12。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该医用喉罩分别设置有气道5和引流道6,通过气道5可迅速给病人建立可靠、安全的人工呼吸通道,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所述气道5与套囊2所围成的空腔连通,引流道6穿过套囊2且其开口位于套囊2前端(参照附图3所示),由于喉罩提供良好的气道5密封但是吸气峰压(PIP)超过喉罩密封压力而无胃管时可能会出现胃充气的情况,胃部充气会导致胃液返流,此时引流道6的设置使得当病人出现胃液返流时,可及时将返流液排出体外,避免发生返流液误吸情况的发生;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首先经充气管3将套囊2中的空气用针筒抽出,以至套囊2成为一个扁平状,这样才能容易的通过舌背部进入到会厌的后面,在插管前我们要对喉罩套囊2的背面进行彻底的润滑,但是在套囊2的底部避免使用过多的润滑剂,避免患者吸入润滑剂会导致咳嗽或梗阻,当医生将喉罩放置到位后,此时通过充气管3向套囊2内充气用于提供较好的气密性,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喉罩与呼吸机相连并且呼吸机经过喉管1将空气送入到病人气道5中,病人吸气时,空气经开启的吸气活瓣进入病人体内,病人呼气时,呼气活瓣开启,同时吸气活瓣关闭,排出患者呼出的气体;

该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医生首先将该医用喉罩插入到病人口腔中并且最终使其对位良好(此时引流道6与病人食道相对应,气道5与病人气管相对应),较好的当医生将喉罩插入病人口腔进行对位的时候,我们可通过引流道6密封装置对引流道6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与外界空气进行有效的隔绝,可防止在喉罩对位期间外界空气中的细菌、杂质经引流道6进入到病人食道中,给病人造成感染,当喉罩对位良好时,我们将连接管7插入至圆柱筒4中并且经设置于圆柱筒4内的定位装置对插入至圆柱筒4且与气道5相配合的连接管7进行有效定位,通过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使得连接管7与气道5快速连接并且较为稳固的接通,实现为病人供气的效果节省了手术前的时间,同时由于定位装置对连接管7的定位,也使得在手术过程中连接管7不会因受到误碰而导致与气道5脱离情况的发生,使得该装可靠性大大提高,当手术完毕时,我们通过设置于连接管7上的解锁装置可对定位装置进行快速解锁,进而可将连接管7与气道5快速分离,也节省了术后医生的工作负担;

在本方案中喉管1为软质管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喉管1位于患者气道5和口腔中,而圆柱筒4为硬质筒位于病人口腔外,不可避免病人呼气时会产生水蒸气且水蒸气随着呼出的气体经过设置于喉管1中的气道5向外排出,并且经过连接管7由于喉管1位于患者体内其温度与患者体温保持相近,但是由于圆柱筒4以及连接管7位于患者体外,当水蒸气随着呼出的气体经过连接管7时会预冷从而导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并且粘连在连接管7内壁上,若不对这些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及时清理,会导致其返流至病人气道5中,给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较好的,我们在连接管7内固定有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初始状态时,环形圈9位于连接管7内且靠近喉管1一端(参照附图7所示),所述环形圈9与连接管7内壁间隔设置(环形圈9与连接管7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隔、空隙),当连接管7内聚集较多的小水滴时,导致连接管7内的空气湿度增大(我们设定一个符合人体能够进行一个较好的呼吸空气湿度范围),当连接管7内空气湿度超过该范围时,此时湿度传感器发出信号至微控制器,使得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带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做往复循环运动,弧形圈内沿其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刮板10且弧形刮板10经连接装置与环形圈9连接,该连接装置满足:但微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带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由靠近喉管1一端至中转腔8一端移动时,若干刮板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紧贴于连接管7的内壁(参照附图8所示,此时若干弧形刮板10向外沿环形圈9直径方向滑动并且使得弧形刮板10外圆面紧贴于连接管7内壁),将粘连在连接管7内壁上的小水滴刮走并且随着环形圈9的移动将小水滴刮到与连接管7连通的中转腔8内(参照附图21所示,我们在中转腔8内底部设置有排水阀,并且经排水阀将刮至中转腔8内的水向外排出),随后环形圈9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从靠近中转腔8一端向靠进喉管1一端移动,此时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若干弧形刮板10与连接管7内壁脱离(参照附图9所示,此时若干弧形刮板10沿环形圈9直径方向向内收缩,此时弧形刮板10与连接管7内壁脱离接触,直至移动到靠近后挂一端并且再次沿反方向移动时,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若干弧形刮板10再次与连接管7内壁接触,实现对将连接管7内壁上粘连的小水滴进行清理的效果),环形圈9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靠近喉管1一端到再次回到该位置为一个往复周期,随后重复该往复运动以至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连接管7内空气湿度含量恢复至我们所设定的正常范围时,微控制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在本方案中中转腔8经供气软管12与呼吸机相连接,呼吸机将空气经供气软管12、中转腔8、连接管7、气道5送入至病人气管中,实现对病人的通气。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环形圈9包括横向间隔且同轴心设置的第一圆环13和第二圆环14,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纵向两侧经U形滑块15固定连接,两所述圆环经两U形滑块15横向滑动连接于连接管7内壁且连接管7内壁设置有与U形滑块15滑动配合的矩形滑道16,所述第一圆环13其纵向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第一矩形滑轨17,所述弧形刮板10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矩形滑轨17内,两所述弧形刮板10与第一圆环13之间为滑动配合且与第二圆环14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圆环14远离两第一矩形滑轨17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第二矩形滑轨18,所述弧形刮板10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滑轨18内,两所述弧形刮板10与第二圆环14之间为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圆环13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第一矩形滑轨17、第二矩形滑轨18内。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滑动连接于环形圈9内的弧形刮板10是如何对连接管7内壁进行清理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两间隔设置的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轴向两端分别经U形滑块15固定连接在一起(参照附图10所示)并且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所构成的环形圈9经两U形滑块15滑动连接于连接管7内壁(参照附图7所示),参照附图10所示,第一圆环13纵向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第一矩形滑轨17且每个第一矩形滑轨17内经连接装置滑动连接有弧形刮板10,并且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滑轨17内的弧形刮板10与第一圆环13侧壁之间滑动配合,第二圆环14远离第一矩形滑轨17一侧半圆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第二矩形滑轨18且每个第二矩形滑轨18内经连接装置滑动连接有弧形刮板10,并且滑动连接于第二矩形滑轨18内的弧形刮板10与第二圆环14侧壁之间滑动配合,在设置的时候我们使得滑动连接于第一矩形滑轨17内的两弧形刮板10与滑动连接于第二矩形滑轨18内的两弧形刮板10之间间隔设置(即,使得弧形刮板10分别在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中沿环形圈9直径方向滑动时,多个弧形刮板10之间互不干扰),所述弧形刮板10与连接管7内壁接触部位我们设置为带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便于对连接管7内壁上的小水滴进行清理),在本方案中弧形刮板10一共有四个且每个弧形刮板10为四分之一圆环,四个弧形刮板10相互配合且沿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向外滑出环形圈9时,可基本上将连接管7内壁上粘连的水滴清理干净。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过其圆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19且两连杆19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筒20,所述内螺纹筒20通过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连接管7且与连接管7同轴心设置的驱动螺杆21,所述驱动螺杆21由固定于中转腔8内的电机22驱动,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微控制器。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驱动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过其圆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19且两连杆19中心部位共同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筒20(如附图10所示),并且内螺纹筒20通过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连接管7内的驱动螺杆21(如附图7所示),驱动螺杆21由固定于中转腔8内的电机22驱动(如附图21所示),微控制器控制电机控制器使得电机22带动驱动螺杆21转动进而驱动环形圈9在连接管7内沿矩形滑道16进行横向往复滑动,微控制器发出指令至电机控制器,使得电机控制器按照设定的程序控制电机22工作(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22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由于所需的驱动力不需要很大,在本方案中电机可选用功率较小的微型马达并且由固定在中转腔内的电池进行供电。

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所述弧形刮板10分别经矩形块23滑动配合于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矩形块23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与之相应的第一矩形滑轨17、第二矩形滑轨18靠近内螺纹筒20一端侧壁上,所述矩形块23由易被磁铁吸引的材质制成且第一矩形滑轨17、第二矩形滑轨18靠近内螺纹筒20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电磁铁,若干所述电磁铁串联于设置在环形圈9上的稳压回路中且稳压回路由微控制器控制。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连接装置由什么构成并且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22所示,弧形刮板10经矩形块23滑动连接于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与矩形块23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24且复位弹簧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靠近内螺纹筒20一端侧壁上,初始状态时,环形圈9位于连接管7内靠近喉管1一端并且多个弧形刮板10在复位弹簧24弹力作用下紧贴于连接管7内壁,并且稳压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固定于矩形滑轨内的电磁铁失电,当微控制器控制电机22驱动环形圈9从靠近喉管1一端向靠近中转腔8一端移动时,与连接管7内壁紧贴的弧形刮板10将粘连在连接管7内壁上的小水滴刮走以至移动到靠近中转腔8一端并且将水滴刮入至中转腔8内,此时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机22反转带动驱动螺杆21使得环形圈9沿相反方向移动,并且与此同时微控制器控制稳压回路接通(微控制器发出指令至稳压回路断路器且使的断路器动作,使得稳压回路接通),此时电磁铁得电产生电磁力,电磁铁通过吸引滑动连接于矩形滑轨内的矩形块23进而使得弧形刮板10沿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滑轨朝着靠近内螺纹筒20的方向滑动(此时矩形块23压缩复位弹簧24),实现弧形刮板10与连接管7内壁的分离,当电机22驱动环形圈9移动至靠近喉管1一端时,微控制器控制电机22反转使得电机22驱动环形圈9再次朝着中转腔8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微控制器发出指令至稳压回路断路器,使其动作且将稳压回路断开,电磁铁失电,多个弧形刮板10在复位弹簧24弹力作用下再次紧贴于连接管7内壁,对连接管7内壁进行清理。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管7置于圆柱筒4内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细管26且细管26远离连接管7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环25,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连接管7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四圆环27,所述第四圆环27横向两侧均设置为斜面且第三圆环25面向第四圆环27一侧设置有与第四圆环27相配合的环形凹腔28,所述第三圆环25背离第四圆环27一侧设置为斜面,所述第四圆环27背离第三圆环25一侧的细管26上套固有第五圆环29且第五圆环29面向第四圆环27一侧设置为斜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圆柱筒4内且竖向滑动配合的定位斜块30,所述定位斜块30与圆柱筒4之间经伸缩弹簧31连接且定位斜块30其斜面面向第三圆环25设置。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 关于定位装置以及解锁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11、12所示,附图11为定位装置将连接管7定位在圆柱筒4内的状态图,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将连接管7插入至圆柱筒4内(参照附图4所示),固定连接于细管26上的第三圆环25首先触碰到竖向滑动连接于圆柱筒4内的定位斜块30,我们设定在初始状态时两定位斜块30在伸缩弹簧31弹力作用下且设置为斜面一端置于气道5中,当第三圆环25触碰到定位斜块30时,通过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挤压两定位斜块30并且使得两定位斜块30从气道5内撤出(此时伸缩弹簧31被挤压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第三圆环25越过两定位斜块30,当第三圆环25越过两定位斜块30后,两定位斜块30在伸缩弹簧31弹力作用下再次伸入至气道5中并且抵接于细管26外壁上,此时定位斜块30未设置有斜面一侧抵触于第三圆环25面向第四圆环27一侧壁上,此时实现对连接管7的定位,当连接管7因受到外部作用力时不会从气道5内脱离;

当需要将连接管7与气道5脱离时,此时我们向里继续推动连接管7此时滑动连接于细管26上的第四圆环27触碰至两定位斜块30并且通过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挤压两定位斜块30,使得两定位斜块30再次从气道5内撤出,从而使得第四圆环27越过两定位斜块30,由于第四圆环27横向滑动连接于细管26上,当第四圆环27触碰到定位斜块30斜面时,由于受到定位斜块30的阻力会使得第四圆环27沿细管26进行滑动以至使得第四圆环27抵触于固定在细管26上的第五圆环29上,此时第四圆环27随连接管7继续向前移动以至使得定位斜块30从气道5内挤出,当第四圆环27越过两定位斜块30后我们沿相反方向向外拉动连接管7,使得第四圆环27面向第五圆环29一侧首先触碰到定位斜块30未设置有斜面一侧壁,此时第四圆环27面向第三圆环25一侧滑入至设置于第三圆环25内的环形凹腔28内(如附图12所示),此时我们继续向外拉动连接管7,由于第四圆环27滑入至第三圆环25内的环形凹腔28中,此时第四圆环27随着连接管7向外移动并且通过设置于其面向第五圆环29一侧的斜面再次挤压定位斜块30,并且将定位斜块30再次从气道5内撤出,使得滑入至环形凹腔28内与第三圆环25结为一体的第四圆环27共同越过两定位斜块30;

参照附图6所示,较好的,我们将第四圆环27两侧设置为斜面并且将其中间部位设置为平面,以便于当第四圆环27滑入至第三圆环25内的环形凹腔28中且在越过定位斜块30的过程中,使得定位斜块30底部与第四圆环27面向第五圆环29一侧斜面脱离接触后,定位斜块30底部抵触于第四圆环27中间部位的平面上,并且随着连接管7的向外移动,使得定位斜块30较为平滑的越过第四圆环27与第三圆环25相配合部位,(我们在设置的时候可将第四圆环27为平面部分的直径稍大于第三圆环25的直径),以便于更好的越过定位斜块30,较好的我们在设置的时候将定位斜块30底部靠近第三圆环25一侧设置为一个弧形面,以便于当处于附图12位置时,向外拉动连接管7时使得第四圆环27能够较为轻松的挤压定位斜块30并且将其从气道5内撤出,最终实现越过定位斜块30的效果。

实施例6,在实施例5基础上,所述圆柱筒4内上下两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矩形滑槽32且矩形滑槽32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抵接环33,所述抵接环33背离连接管7一侧经抵接弹簧34连接有固定于圆柱筒4内的安装环35上,所述抵接环33在抵接弹簧34的作用下抵触于定位斜块30上。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较好的,我们在圆柱筒4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抵接环33且抵接环33在初始状态时,在抵接弹簧34弹力作用下,抵接环33面向定位斜块30一侧壁抵触于定位斜块30上,当我们将连接管7插入至圆柱筒4并且第三圆环25刚好越过定位斜块30时,第三圆环25面向抵接环33一侧抵触于抵接环33上且两定位斜块30抵触于细管26上(如附图11所示),此时抵接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并且通过第三圆环25给连接管7一个向右的作用力,此时连接管7在抵接环33以及定位斜块30的作用下被较为稳固的限位在当前位置。

实施例7,在实施例1基础上,所述圆柱筒4远离喉管1一端纵向间隔设置有与连接管7滑动配合的第一圆孔36和第二圆孔37,所述引流道6密封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圆柱筒4内的外齿板38且外齿板38上设有第三圆孔39,所述外齿板38上下两端分别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柱筒4内的齿轮40且两齿轮40共同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柱筒4外壁上的内齿圈41,所述外齿板38圆柱筒4远离喉管1一端侧壁滑动配合,圆柱筒4内设有与引流道6连通的引流管42且引流管42面向外齿板38一端与外齿板38滑动配合。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在圆柱筒4远离喉管1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36和第二圆孔37(如附图4所示),我们将连接管7经第一圆孔36插入至圆柱筒4内且圆柱筒4经第一圆孔36始终与外界处于连通状态,参照附图14所示,我们在圆柱筒4内固定设置有与引流道6连通的引流管42且引流管42另一端抵触于外齿板38上,所述外齿板38转动安装于圆柱内且通过转动安装于圆柱筒4内的齿轮40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柱筒4上的内齿圈41,参照附图13、17所示,我们分别在圆柱筒4内设置有与内齿圈41、外齿板38转动配合安装的环形槽52,所述外齿板38与内齿圈41分别转动安装于与之相对应的环形槽52中,当医生对喉罩进行对位调整时,外齿板38将设置于圆柱筒4上的第二圆孔37进行封堵(如附图16所示)可避免在医生对喉罩位置调整时外界空气中细菌、杂质经引流管42进入到引流道6中造成污染,当病人胃部胀气并且产生返流液时,此时我们转动内齿圈41并且通过齿轮40带动外齿板38转动,从而使得外齿板38转动至如附图17所示状态,此时设置于外齿板38上的第三圆孔39与设置于圆柱筒4上的第二圆孔37刚好相对应,使引流管42通过第三圆孔39、第二圆孔37与外界连通,此时我们将引流装置经第二圆孔37、第三圆孔39插入至引流管42中并且进一步向里延伸经引流道6插入至病人食道内,将病人因胃部胀气而产生的返流液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我们如何转动内齿圈41使其通过齿轮40驱动外齿板38转动进而将设置于圆柱筒4上的第二圆孔37封堵,外齿板38都不会妨碍连接管7与气道的连接配合,参照附图13、16、17所示,我们在外齿板38上开设有半圆形孔53用于配合连接管7,使得不管是外齿板38将第二圆孔37封堵还是打开时,外齿板38均不会触碰到连接管7。

实施例8,在实施例7基础上,所述引流道6配合有引流装置且引流装置包括与引流道6相配合的引流软管43,所述引流软管43置于圆柱筒4外一端连通有矩形腔44,所述矩形腔44内设置有引流阀门且该引流阀门满足:当病人胃液返流时该引流阀门开启,正常状态下该引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矩形腔44另一端连通有废液收集装置。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病人何时会发生胃部胀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形,此时为了避免病人突然产生胃部胀气而将胃液通过食道向外挤压时,返流液无法排出体外,容易造成返流液误吸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将引流装置提前插入至引流道6中并且与病人食道连通,当病人吸气峰压(PIP)超过喉罩密封压力时会出现胃充气的情况,胃部充气会导致胃液返流,此时胃部的返流液在胃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沿食道向外喷出并且经插入至引流道6内的引流软管43(在设置的时候我们将引流软管43直径稍小于引流道6的内径,引流道6与引流管42内径保持相同)向外经引流阀门排出到废液收集装置中,该引流阀门满足:当病人胃液返流时该引流阀门开启,可将胃部返流液经该引流阀门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中,当病人处于正常状态下时(即,胃部未产生充气也没有胃液返流的现象发生)该引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即兼顾了胃液返流时可及时将返流液排出体外,也实现了当病人处于正常状态时对引流道6进行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所述引流阀门包括经转轴51转动安装于矩形腔44内的两密封板45,所述密封板45上下两端分别经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在矩形腔44内的单向轴承46内,所述矩形腔44内分别设置有与密封板45相配合的挡板47,所述密封板45上固定有与转轴51同轴心设置的扭簧48且扭簧48一端固定连接于密封板4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与之对应的挡板47上。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引流阀门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19所示,当胃部返流液在胃部胀气的情况下,受到胃内部气体的压力经食道进入引流软管43中并且进入到矩形腔44内,此时返流液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向外推动转动安装于矩形腔44内的两密封板45,使得两密封板45围绕其各自转轴51进行转动并且实现将密封板45打开的效果(密封板45上下两端分别经转轴51转动安装于固定安装在矩形腔44内的单向轴承46中);

初始状态时,密封板45上固定连接有与转轴51同轴心设置的扭簧48且扭簧48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47上(如附图20所示,并且我们设置的时候选用扭力较小的扭簧48,以使得当返流液经引流软管43在胃部胀气的作用下能够较为轻易的推开两密封板45),我们设定当返流液推动密封板45打开时,转轴51不能带动与之相对应的单向轴承46转动并且使其在单向轴承46内空转(目的是为了当有返流液通过时使得两密封板45快速打开),当返流液部分排出体外后(此时医生也及时调整吸气峰压以避免胃部继续产生胀气),病人食道内的气压两密封板45在扭簧48的作用下开始围绕各自转轴51沿相反方向进行转动,此时转轴51带动单向轴承46转动(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单向轴承46转动安装于固定在矩形腔44内的轴承座内并且使得单向轴承46与轴承座之间转动配合部位设置有摩擦阻尼片),在密封板45反向转动时转轴51带动单向轴承46转动,进而带动单向轴承46在轴承座内转动,由于单向轴承46与轴承座之间设置固定有摩擦阻尼片,从而使得两密封板45在扭簧48作用下缓慢的关闭(转轴51带动单向轴承46转动并且产生摩擦阻力),之所以使两密封板45缓慢关闭是为了使得剩余未排除的胃部返流液也能在食道内气压降低的情况下排除体外,单向轴承46以及摩擦阻尼片的设置是为了给返流液向外排出增加时间,从而更好的将返流液全部排出体外。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充气管3经指示球囊49连通有充气阀50。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充气阀50向充气管3内充气进而使得将套囊2内充满气体以实现与病人气道5紧密贴合的效果,指示球囊49能指示套囊2的充气或者扁瘪,便于医生对处于病人体内套囊2充气情况的判断。

通过在喉管1内设置定位装置以及在连接接头上设置有快速解锁装置,使得该医用喉罩其喉管1与连接接头之间连接简单、方便,能较为快速的实现连接接头与喉管1之间的安装于拆卸,为手术的进行节省了时间,设置于喉管1内的定位装置可对连接接头进行可靠且较为稳固的定位,避免了连接接头在手术中因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容易与喉管1脱落的情况发生,使得该医用喉罩可靠性大大增加;

该医用喉罩通过在连接接头内设置有水滴清理装置,使得置于外界空气中的连接接头内壁因遇冷而粘连的水滴排出连接接头,避免了因水滴聚集较多返流至病人气管内情况的发生,使得该医用喉罩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该医用喉罩喉管1内分别设置有气道5和引流道6,引流道6的设置避免了因胃液返流而造成病人误吸的情况发生,并且当医生将喉罩插入病人喉中进行位置调整(喉罩对位)的时候可通过引流道6密封装置将引流道6进行密封,使其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外界细菌、杂质对引流道6的污染,随后将引流装置插入置圆柱筒4内且引流装置内设有引流阀门,使得当病人胃液返流时该引流阀门开启,病人正常状态下该引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即能确保病人出现胃液返流时能将返流液顺利排出,在处于正常状态时也能实现对引流道6的密封效果。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