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23081发布日期:2019-09-06 22:4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肿瘤并发症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晚期出现多处转移,可在原病灶处之外出现多发占位性结节,同时合并有肿瘤终末期的顽固性不同程度疼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止痛药进行止痛,但是存在常规分级止痛药效递减、用量越来越多、副作用越来越大的状况,并且止痛药并不能兼具止痛和控制转移结节增大或增速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缓解肿瘤中晚期的各类型疼痛,并具有缩小或控制转移结节增大或增速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0~150份、诃子15~100份、射干5~60份、蛇舌草10~90份、猫爪草15~100份、夏枯草15~100份、川木通5~30份、女贞子15~100份、玄参5~60份、拔葜10~90份、补骨脂5~50份、熟地5~60份、延胡索10~100份、细辛2~30份和甘草1~3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20~100份、诃子20~50份、射干10~40份、蛇舌草20~60份、猫爪草20~50份、夏枯草20~50份、川木通8~20份、女贞子20~50份、玄参10~50份、拔葜20~50份、补骨脂8~30份、熟地8~30份、延胡索15~50份、细辛4~15份和甘草4~15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30份、诃子25份、射干15份、蛇舌草30份、猫爪草25份、夏枯草25份、川木通10份、女贞子25份、玄参15份、拔葜30份、补骨脂10份、熟地10份、延胡索20份、细辛6份和甘草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和水混合,依次进行浸泡、加热至水沸腾和煎煮,取煎煮液,得到中药组合物;

加热至水沸腾过程中,所述加热的火焰温度为400~500℃;

所述煎煮的火焰温度为100~200℃。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的总质量和水的质量比为2~3:10~15。

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35℃;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5~1.5h。

优选的,所述煎煮的时间为30~4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赋形剂。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和粉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0~150份、诃子15~100份、射干5~60份、蛇舌草10~90份、猫爪草15~100份、夏枯草15~100份、川木通5~30份、女贞子15~100份、玄参5~60份、拔葜10~90份、补骨脂5~50份、熟地5~60份、延胡索10~100份、细辛2~30份和甘草1~30份。中医对肿瘤按“症瘕”、“积聚”辨治,多由气虚浊滞、痰瘀凝结而成,病至后期,痰瘀凝成结节,络阻气滞而痛。中医辨证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散结,通络消肿止痛。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解毒、散结止痛、补益心脾和调护免疫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肿瘤中晚期的各类型疼痛,并具有软坚散结,缩小或控制转移结节增大或增速的作用,用于各型肿瘤晚期多发转移结节及疼痛病例。除可单独应用止痛,处理应用常规止痛药无效病状外,还能够改善肿瘤后期常规分级止痛药效递减、用量越来越多、副作用越来越大的状况,并可发挥中医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的优势,有效地降低晚期癌症病例的疼痛症状及常规止痛病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并通过益气散结化痰瘀效能,抑制或缩小肿瘤原位及转移部位结节,增加或获得病情控制及逆转的机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0~150份、诃子15~100份、射干5~60份、蛇舌草10~90份、猫爪草15~100份、夏枯草15~100份、川木通5~30份、女贞子15~100份、玄参5~60份、拔葜10~90份、补骨脂5~50份、熟地5~60份、延胡索10~100份、细辛2~30份和甘草1~30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20~100份、诃子20~50份、射干10~40份、蛇舌草20~60份、猫爪草20~50份、夏枯草20~50份、川木通8~20份、女贞子20~50份、玄参10~50份、拔葜20~50份、补骨脂8~30份、熟地8~30份、延胡索15~50份、细辛4~15份和甘草4~15份;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30份、诃子25份、射干15份、蛇舌草30份、猫爪草25份、夏枯草25份、川木通10份、女贞子25份、玄参15份、拔葜30份、补骨脂10份、熟地10份、延胡索20份、细辛6份和甘草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解毒、散结止痛、补益心脾和调护免疫的功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和水混合,依次进行浸泡、加热至水沸腾和煎煮,取煎煮液,得到中药组合物;

加热至水沸腾过程中,所述加热的火焰温度为400~500℃;

所述煎煮的火焰温度为100~200℃。

本发明首先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和水混合,依次进行浸泡、加热至水沸腾(武火)和煎煮(文火),取煎煮液,得到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的总质量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2~3:10~15,更优选为2.4:11;所述浸泡的温度优选为25~35℃,更优选为30℃;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0.5~1.5h,更优选为1h;所述加热的火焰温度优选为450℃(武火);所述煎煮的火焰温度优选为150℃(文火);所述煎煮的时间优选为30~40min,更优选为35min。

本发明在得到煎煮液后,优选的还包括将剩余药渣和水混合,重复加热至水沸腾(武火)和煎煮(文火)处理过程,合并煎煮液;所述重复的次数优选为2次;第一次重复时,所述水的加入量优选为首次煎煮时加水量的60%~70%,更优选为68%;第二次重复时,所述水的加入量优选为首次煎煮时加水量的45%~55%,更优选为50%。

合并煎煮液后,本发明优选的还包括对合并后的煎煮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浓缩的方法优选为加热浓缩;所述浓缩的温度优选为200℃;所述浓缩后的中药组合物和合并煎煮液的体积比优选为15~25:80,更优选为18~2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肿瘤晚期多发结节转移及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物的体积质量比优选为2ml:1份;所述药物优选的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赋形剂;所述药物的剂型优选的包括颗粒剂、片剂和粉剂。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即可。在应用过程中,所述药物每日服用次数优选为3次,每8h服用1次,每次的服用量优选为50~100份,更优选为75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每日一剂,中药组合物组成及用量:黄芪30g、诃子25g、射干15g、蛇舌草30g、猫爪草25g、夏枯草,25g、川木通10g、女贞子25g、玄参15g、拔葜30g、补骨脂10g、熟地10g、延胡索20g、细辛6g和甘草5g。

2.制备方法

上方第一次加水1100ml,以30℃浸泡1h,饮片浸透后,先用450℃武火煎至水沸转为150℃文火,再煎35min;第二煎加水750ml,先用450℃武火煎至水沸转为150℃文火,再煎30min;第三煎加水550ml,先用450℃武火煎至水沸转为150℃文火,再煎30min;三次煎液加入浓缩器,200℃文火浓缩至450ml,分封装于三个软袋内,每次150ml,每8h一次内服。

实施例2

一、病例收集:

1.病例来源:共观察肿瘤晚期具明显疼痛状况病例64例,病例来源于2015年6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病例,病例均由经该院及三甲医院专科确诊,并接受过相应的专科治疗干预,及肿瘤镇痛分级治疗且自评估镇痛效果不满意者。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4.2岁,男41例,女23例,病种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恶性淋巴癌。

2.纳入标准:

1)确诊为肿瘤晚期,除局部占位外,尚具有发病器官内转移灶,或器官外转移灶,转移灶结节直径≥5mm×5mm者;

2)肿瘤疼痛按常规分级(西)药物镇痛方案应用一个月以上,疼痛未缓解或逐渐加重,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评分仍在5分以上者;

3)未系统使用常规分级(西)药物镇痛方案,常规仅采用临时疼痛对症处理,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评分在5分以上者;

4)自愿停用现行止痛西药及中成药、外用药物止痛、针刺镇痛治疗者;

5)可以按规定中药服用方法使用中药者;

3.排除标准:

1)依从性差、精神状态不稳定、情绪波动剧烈者;

2)消化道梗阻严重、不能口服或从鼻饲胃管灌入中药者;

3)器官功能障碍评估三个系统或器官衰竭者。

二、试验方法:

1.中药治疗:应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分为两组,一组共计37例用中药浓缩煎剂,服法如上述;

2.中药复方颗粒治疗:以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按照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复方颗粒体积质量比为150ml:75g,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以每次75g的量,每8h一次,温开水冲服;

3.专科及辅助治疗:维持各类肿瘤放化疗及靶向药物使用,配合常规的支持治疗及非麻醉镇痛类对症治疗。

三、疗效判定:

1.显效标准:疗程未采用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判定,由病例在结束后的24h内,意识清醒状态下自判,分值减少5为显效。

2.有效标准:疗程未采用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判定,由病例在结束后的24h内,意识清醒状态下自判,分值减少3为有效。

3.无效标准:疗程未采用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判定,由病例在结束后的24h内,意识清醒状态下自判,分值减少2以下为无效。

四、观察结果

方案一:应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两周止痛疗效评价

评价方法: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疗程末数字减少3为有效,减少5为显效。(疗效判定标准采取前述第三项疗效判定内容,有效率计算方法为有效病例÷总病例数×%)

表1应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两周止痛疗效评价

注:本组37例观察病例中,维持靶向药治疗者11例,接受系统化疗者14例,化疗+放疗者4例,单独局灶接受放疗者3例,其余为常规中西药物治对症处理。纳入本观察,37例中常规西药分级镇痛方案疗效不佳者21例,余为临时对症用药镇痛者,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评分均在5分以上。应用本方观察期间,未出现病例死亡及新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6.5%,说明本方在本疗程内对上述8类肿瘤晚期患者,具有中医药意义上的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其中14例显效,显效率为37.84%,说明超过1/3的病例对此中药镇痛方法的连续一疗程使用,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疗效可靠。

方案二:同等剂量中药复方颗粒两周止痛疗效评价

评价方法:疼痛量表数字分级法,疗程末数字减少3为有效,减少5为显效。

表2应用中药复方颗粒两周止痛疗效评价

注:结果显示同等剂量中药复方颗粒两周止痛疗效基本与煎剂一致。

方案三:应用中药复方颗粒散结疗效评价

评估标准:疗程末原转移结节无增大及增多,为有效;减少或缩小为显效。

表3应用中药复方颗粒散结疗效评价

注:显效率为29.73%。

分析及结论:本组观察病例均为不同系统恶性肿瘤的晚期患者,纳入病例均在原发病灶基础上合并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直径≥5mm×5mm转移灶,其中肝癌肺转移两个病灶,用药结束增强ct复查,大者10mm×8mm缩小为4mm×4mm,原小者5mm×5mm结节消失。结肠癌转移至肝内病灶消失结节共计4个。结节缩小的判定标准为总体缩小≥2mm×2mm,此标准可避免设备操作及操作者误差。按以上标准分析观察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率达到了75.68%,显效病例11例,显效率为29.73%,说明本方对于肿瘤晚期转移结节,具有抑制其增生扩展及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此对稳定与控制病情的晚期恶性进展,增加逆转及控制机会,减轻痛苦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际使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