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1717发布日期:2019-10-08 23:1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由于瘫痪病人腿部完全不能动,手也不灵活,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

瘫痪患者由于双腿易发生交叉变形等情况,大腿间的空隙很小,尿不湿很难塞进去,更换尿不湿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当冬季来临,患者睡在床上尿湿了或者大便在床上,不仅患者难受,床单和被絮也很难清洗。

另外,由于大多数患者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易导致便秘。且由于瘫痪病人无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以及由于瘫痪患者活动减少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这些情况则是更加令人崩溃的,因为偏瘫患者无法靠自身努力将肠道内积累的粪便排出。

因此,偏瘫而大便失禁的患者需要一种能帮助患者合理排出和收集湿便、有效减少患者便秘的次数并促进粪便排出的装置,以使得患者能无论湿便、干便都能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偏瘫大便失禁患者湿便不受控制排出污染床铺、造成感染,以及偏瘫大便失禁患者因饮食和运动原因易便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后侧开有l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后侧铰接有可左右翻折的盖板,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可前后摆动的抬腿板,所述抬腿板顶端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腿板,所述移腿板顶端左侧铰接有可上下翻折的蹬脚部件;所述蹬脚部件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蹬脚主轴,所述蹬脚主轴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的蹬脚轴,所述蹬脚轴末端均可转动地连接有蹬脚板;所述蹬脚部件中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折的翻折轴,所述翻折轴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定脚板;所述床板中部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盘状的臀板,所述臀板顶端后侧连接有集尿部件,所述臀板顶端前侧连接有集屎部件,所述臀板底端连接有集便桶;所述床板前侧左端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桌板,所述桌板底端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横滑杆,所述横滑杆上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按摩盒,所述按摩盒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滚轮,所述按摩滚轮外圆周均匀设置有可摆动的按摩摆板。

优选的,所述抬腿板中前部铰接于所述床板底端,所述抬腿板前端底部铰接有抬腿连杆,所述抬腿连杆后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抬腿凸轮,所述抬腿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抬腿凸轮端面非圆心位置;所述抬腿凸轮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抬腿蜗轮轴,所述抬腿蜗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床板底端,所述抬腿蜗轮轴啮合连接有抬腿蜗杆,所述抬腿蜗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床板底端,所述抬腿蜗杆固定连接有抬腿电机,所述抬腿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移腿板滑动连接有两个移腿滑杆,所述移腿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抬腿板顶端后部;所述移腿板底端伸出所述抬腿板并铰接有移腿连杆,所述移腿连杆可转动地连接有移腿凸轮,所述移腿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移腿凸轮端面非圆心位置,所述移腿凸轮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移腿蜗轮轴,所述移腿蜗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抬腿板前侧底端,所述移腿蜗轮轴啮合连接有移腿蜗杆,所述移腿蜗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抬腿板底端,所述移腿蜗杆固定连接有移腿电机,所述移腿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抬腿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蹬脚部件包括和所述移腿板铰接的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蹬脚座板;所述定位底板底端中心设置有柱状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圆周开有环形的定位环槽,所述移腿板顶端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移腿板右侧端开有贯通至所述定位槽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左侧套装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栓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头,所述定位栓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手柄;所述移腿板和定位底板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移腿板顶端、所述定位底板的底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蹬脚轴关于所述蹬脚主轴的轴线成轴对称分布;所述蹬脚主轴中部固定连接有蹬脚大锥齿轮,所述蹬脚大锥齿轮啮合连接有蹬脚小锥齿轮,所述蹬脚小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蹬脚竖轴,所述蹬脚竖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连接有蹬脚电机;

所述蹬脚座板左右侧中部均向外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翻折轴均和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翻折轴内端均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母,所述铰接座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止动螺母的最小内径;

所述蹬脚板和定脚板结构相同,所述蹬脚板和定脚板均包括放脚板,所述放脚板顶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放脚板后部和中部均设置有定位绑带,所述放脚板前部均设置有止动带;所述定位绑带首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放脚板左端,所述放脚板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定位绑带尾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通过魔术贴定位;所述止动带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放脚板左右侧。

优选的,所述床板中部开有凹陷槽,所述臀板通过过圆心的铰接轴铰接于所述凹陷槽中部;所述臀板底端前后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臀板顶端中心向下开有弧形凹陷,所述臀板底端开有放液口,所述臀板前后侧分别开有排屎口和排尿口;所述放液口内连接有放液堵头,所述排尿口和所述集尿部件连接,所述排屎口和所述集屎部件连接;所述放液口、排屎口和排尿口底端连接有集液软管,所述集液软管和所述集便桶连接;所述集便桶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底端,所述集便桶底端固定连接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集尿部件包括和所述排尿口螺纹连接的尿管接头,所述尿管接头顶端固定连接有集尿管,所述集尿管顶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椭球状的集尿头,所述集尿头侧端开有集尿口,所述集尿口外圆周设置有软质的防漏环;

所述集尿头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贴带,所述定位贴带下侧设置有医用胶;所述集尿头右侧固定连接有环绑带,所述集尿头左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环绑带穿过所述连接耳并通过魔术贴定位;

所述集屎部件包括和所述排屎口固定连接的屎管接头,所述屎管接头顶端固定连接有集屎管,所述集屎管顶部外侧设置有可充气的、环形的充气环,所述集屎管底部设置有和所述充气环连接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活动端连接有充气堵头;所述集屎管底部设置有和所述集屎管连通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活动端连接有冲洗堵头。

优选的,所述桌板左侧铰接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铰接于所述床板侧端,所述床板右侧底端铰接有l形的定位钩板,所述定位钩板位于所述桌板右侧;所述桌板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竖杆,所述调节竖杆和所述横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横滑杆顶端和底端的调节竖杆均套装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竖杆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竖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底盘;

所述按摩盒左右侧均开有贯通至所述横滑杆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按摩滚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按摩盒内侧,所述按摩滚轮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连接有换向轴,所述换向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按摩盒内侧,所述换向轴通过第三锥齿轮组连接有按摩电机,所述按摩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盒内侧。

优选的,所述按摩滚轮主体为中空柱体,所述按摩滚轮左右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端转轴,两个所述端转轴间可转动地连接有凸轮轴,两个所述端转轴和所述凸轮轴的端面非轴心位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轴左右侧外圆周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内端面均连接有多个均匀地按摩连杆,所述按摩连杆均和所述转环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按摩滚轮外圆周均匀开有多个贯通的按摩槽,所述按摩摆板纵截面为v形,所述按摩摆板两端的拐角处均和所述按摩连杆铰接,所述按摩摆板的第一顶端均铰接于所述按摩滚轮内侧,所述按摩摆板的第二顶端伸出所述按摩槽。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可以有效地收集患者的屎和尿,减少患者的屎尿乱流的情况,且当患者出现干便难以排出时还能通过对肛门内充水辅助排便,通过在集尿头55上设置定位贴带和环绑带、在集屎管上设置充气环,在患者的直肠内起到挡环的作用,使得本装置的固定十分稳定,不易脱落,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本装置能通过运动锻炼和按摩促进患者排便,减少患者出现便秘难以排便的情况的发生:抬腿板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起的操作,使得患者的腿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压迫,以增加患者的肠胃蠕动,进而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粪便的排出。移腿板可以沿着抬腿板前后往复运动,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屈膝运动,可以压迫患者的肠胃,促进患者排便。蹬脚部件位于移腿板上,可以在不用的时候翻折到床板底部,蹬脚部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蹬脚主轴转动的驱动部件,患者可以双脚置于蹬脚板上,带着患者做蹬自行车的动作,以压迫患者的肠胃,促进粪便的排出。

3、本装置的臀板可以前后摆动,便于患者运动时刻的臀部保护,减少臀部的损伤,减少了压疮的产生几率,使得患者的臀部随着臀板前后摆动。

4、本装置的桌板可以翻折至床板底部以节约空间,桌板翻折至床板顶部时,其顶面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如食物等。桌板底端设置的横滑杆用于调节按摩盒的竖直和前后位置,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身形。按摩盒通过其连续的同方向的转动,以及其上的可摆动的按摩摆板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的肠胃蠕动,促进患者排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第一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第二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床板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床板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驱动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驱动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定位栓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蹬腿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蹬腿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蹬腿部件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定脚板的轴测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驱动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抬腿板及其驱动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臀板及集便桶的第一轴测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臀板及集便桶的第二轴测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集尿部件的轴测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集屎部件的轴测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桌板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横滑杆及按摩盒的轴测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按摩盒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26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按摩滚轮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27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按摩摆板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的端转轴及凸轮轴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8所示,本发明提供大便失禁患者排泄收集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床板2,所述床板2后侧开有l形的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后侧铰接有可左右翻折的盖板4,所述安装槽3内设置有可前后摆动的抬腿板5,所述抬腿板5顶端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腿板6,所述移腿板6顶端左侧铰接有可上下翻折的蹬脚部件7;所述蹬脚部件7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蹬脚主轴8,所述蹬脚主轴8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的蹬脚轴9,所述蹬脚轴9末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蹬脚板10;所述蹬脚部件7中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折的翻折轴11,所述翻折轴11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定脚板12;所述床板2中部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盘状的臀板13,所述臀板13顶端后侧连接有集尿部件14,所述臀板13顶端前侧连接有集屎部件15,所述臀板13底端连接有集便桶16;所述床板2前侧左端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桌板18,所述桌板18底端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横滑杆19,所述横滑杆19上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按摩盒20,所述按摩盒20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滚轮21,所述按摩滚轮21外圆周均匀设置有可摆动的按摩摆板22。

架体1用于支撑本装置,同时将本装置置于一个易于操作和上下床的高度。床板2为患者提供一个可以睡觉和休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排便和通便的操作台。安装槽3用于抬腿板5的上下摆动,同时也为蹬脚部件7的翻折提供操作空间。盖板4用于蹬脚部件7翻折前和翻折后对安装槽3的遮盖。抬腿板5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起的操作,使得患者的腿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压迫,以增加患者的肠胃蠕动,进而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粪便的排出。移腿板6可以沿着抬腿板5前后往复运动,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屈膝运动,可以压迫患者的肠胃,促进患者排便。蹬脚部件7位于移腿板6上,可以在不用的时候翻折到床板2底部,蹬脚部件7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蹬脚主轴8转动的驱动部件,患者可以双脚置于蹬脚板10上,带着患者做蹬自行车的动作,以压迫患者的肠胃,促进粪便的排出,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移腿板6的位置来适应不同人的腿长。定脚板12的作用是将患者的双脚固定起来,便于曲腿和抬腿的操作,在不进行曲腿和抬腿操作时,可以将翻折轴11翻折起来,便于进行蹬自行车运动。

臀板13可以前后摆动,便于患者运动时刻的臀部保护,减少臀部的损伤。同时,臀板13顶端设置的集尿部件14和集屎部件15可以将患者的屎尿直接收集并导入至集便桶16内,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屎尿乱流情况,保持了患者周身环境的卫生性。

桌板18可以翻折至床板2底部以节约空间,桌板18翻折至床板2顶部时,其顶面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如食物等。桌板18底端设置的横滑杆19用于调节按摩盒20的竖直和前后位置,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身形。按摩盒20通过其连续的同方向的转动,以及其上的可摆动的按摩摆板22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的肠胃蠕动,促进患者排便。

所述抬腿板5中前部铰接于所述床板2底端,所述抬腿板5前端底部铰接有抬腿连杆24,所述抬腿连杆24后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抬腿凸轮25,所述抬腿连杆24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抬腿凸轮25端面非圆心位置;所述抬腿凸轮25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抬腿蜗轮轴26,所述抬腿蜗轮轴26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床板2底端,所述抬腿蜗轮轴26啮合连接有抬腿蜗杆27,所述抬腿蜗杆27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床板2底端,所述抬腿蜗杆27固定连接有抬腿电机28,所述抬腿电机28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底端。

上述结构的关键点为:当抬腿板5为水平状态时,抬腿连杆24两端连接点的连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抬腿凸轮25的轴心。

抬腿板5的摆动原理为:通过抬腿电机28的转动,由抬腿蜗杆27带着抬腿蜗轮轴26转动,经由抬腿蜗轮轴26带着抬腿凸轮25转动,抬腿凸轮25带着所述抬腿连杆24摆动。随即,抬腿连杆24带着与其铰接的抬腿版5绕着其中前部的铰接轴转动。这样,由于抬腿板5为水平状态时即为其前端的最高点,故抬腿板5的前端向下摆动,使得抬腿版5的后端向上摆动,完成对患者腿的升起摆动。

所述移腿板6滑动连接有两个移腿滑杆34,所述移腿滑杆34固定连接于所述抬腿板5顶端后部;所述移腿板6底端伸出所述抬腿板5并铰接有移腿连杆29,所述移腿连杆29通过轴承连接有移腿凸轮30,所述移腿连杆29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移腿凸轮30端面非圆心位置,所述移腿凸轮30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移腿蜗轮轴31,所述移腿蜗轮轴31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抬腿板5前侧底端,所述移腿蜗轮轴31啮合连接有移腿蜗杆32,所述移腿蜗杆32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抬腿板5底端,所述移腿蜗杆32固定连接有移腿电机33,所述移腿电机33固定连接于所述抬腿板5底端。

所述移腿板6的前后往复运动的原理为:通过移腿电机33的转动,经由移腿蜗杆32带着移腿蜗轮轴31转动,由移腿蜗轮轴31带着移腿凸轮30转动,移腿凸轮30上连接的移腿连杆29摆动,这样,移腿连杆29带着与其铰接的移腿板6沿着移腿滑杆34前后移动。

移腿板6在所述抬腿板4不摆动时,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调节所述移腿板6的前后位置以便于患者进行蹬脚运动(类似骑自行车运动);二是前后往复运动,带着患者的双腿进行屈膝运动。

所述蹬脚部件7包括和所述移腿板6铰接的定位底板40,所述定位底板40顶端固定连接有蹬脚座板41;所述定位底板40底端中心设置有柱状的定位柱35,所述定位柱35外圆周开有环形的定位环槽,所述移腿板6顶端对应所述定位柱35的位置开有定位槽36,所述移腿板6右侧端开有贯通至所述定位槽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栓37;所述定位栓37左侧套装有定位弹簧38,所述定位栓37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头39,所述定位栓37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手柄;所述移腿板6和定位底板40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移腿板6顶端、所述定位底板40的底端。

蹬脚部件7的翻折原理为:使用前将所述盖板4翻折出来,向上翻折所述蹬脚部件7,当所述蹬脚部件7翻折至接近180°时,向外拉所述定位栓37,使得定位柱35卡进了定位槽36内,此时,再放松所述定位栓37,在定位弹簧38的作用下,定位栓37抵进定位环槽内,自此,蹬脚部件7被锁定,呈竖直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槽36的内径要大于定位柱35的外径,便于定位柱35的插入。另外,由于移腿板6和定位底板40的铰接点位于两者的接触面两侧,那么,当定位底板40翻折至底端时,定位底板40的侧端便会卡在定位底板40的侧端,使得定位底板40在翻折后仍能保持水平的状态。

两个所述蹬脚轴9关于所述蹬脚主轴8的轴线成轴对称分布;所述蹬脚主轴8中部固定连接有蹬脚大锥齿轮45,所述蹬脚大锥齿轮45啮合连接有蹬脚小锥齿轮46,所述蹬脚小锥齿轮46固定连接有蹬脚竖轴47,所述蹬脚竖轴47通过第一锥齿轮组48连接有蹬脚电机49;

所述蹬脚座板41左右侧中部均向外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翻折轴11均和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翻折轴11内端均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母44,所述铰接座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止动螺母44的最小内径;

所述蹬脚板10和定脚板12结构相同,所述蹬脚板10和定脚板12均包括放脚板,所述放脚板顶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放脚板后部和中部均设置有定位绑带42,所述放脚板前部均设置有止动带43;所述定位绑带42首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放脚板左端,所述放脚板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定位绑带42尾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通过魔术贴定位;所述止动带4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放脚板左右侧。

所述蹬脚部件7的作用有三个:一是通过蹬脚主轴8的转动,带着其两侧的蹬脚板10转动,带着患者完成蹬自行车运动;二是令患者的双脚置于定脚板12上,由移腿板6带着患者进行屈膝运动;三是令患者双脚置于定脚板12上,由抬腿板5带着患者做抬腿运动。

蹬脚板10的运动原理为:通过蹬脚电机49的转动,由锥齿轮组带着所述蹬脚竖轴47转动,由蹬脚小锥齿轮46至蹬脚大锥齿轮47的减速传动后,蹬脚主轴8转动,蹬脚主轴8转动时,其两侧的l形的蹬脚轴8转动。而患者的双脚置于蹬脚板10上,并通过定位绑带42将患者的双脚固定,止动带43用于放置患者的脚滑落,辅以蹬脚板10上的防滑纹路,减少了掉落的可能性。

定脚板12的工作原理为:在蹬脚板10工作时,定脚板12处于翻折至竖直的状态,防止对蹬脚板10产生干扰。当需要进行屈膝和抬腿运动时,将所述翻折轴11向上翻折至水平位置,将所述止动螺母44旋进至覆盖住所述铰接座,这样,止动螺母44便可将翻折轴11定位在水平的位置。

本结构中的定脚板12和蹬脚板10均和其连接部件为转动连接,这样当患者运动时,增加了自由度,避免了运动对患者的踝关节造成损伤。

所述床板2中部开有凹陷槽,所述臀板13通过过圆心的铰接轴铰接于所述凹陷槽中部;所述臀板13底端前后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50;所述臀板13顶端中心向下开有弧形凹陷,所述臀板13底端开有放液口53,所述臀板13前后侧分别开有排屎口60和排尿口61;所述放液口53内连接有放液堵头54,所述排尿口61和所述集尿部件14连接,所述排屎口60和所述集屎部件15连接;所述放液口53、排屎口60和排尿口61底端连接有集液软管51,所述集液软管51和所述集便桶16连接;所述集便桶16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底端,所述集便桶16底端固定连接有球阀52。

臀板13的设计有效地减少了运动对患者的臀部的损伤,减少了压疮的产生几率,使得患者的臀部随着臀板13前后摆动。同时缓冲弹簧50的设置使得臀板13的摆动不会那么僵硬,且具有一定的回弹性。集尿部件14和集屎部件15均位于弧形凹陷内,不会对患者的臀部造成伤害,且不易被折弯。集得的尿液和屎液均通过集液软管51流至集便桶16内。当集便桶16内的屎尿集的足够多的时候,可以打开球阀52将其内的内容物排出,球阀应选用尺寸较大的球阀,避免造成堵塞。

值得一提的是,本装置中的各个电机和球阀均为现有技术,在本文中不做过多赘述。

所述集尿部件14包括和所述排尿口61螺纹连接的尿管接头62,所述尿管接头62顶端固定连接有集尿管59,所述集尿管59顶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椭球状的集尿头55,所述集尿头55侧端开有集尿口,所述集尿口外圆周设置有软质的防漏环56;

所述集尿头55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贴带57,所述定位贴带57下侧设置有医用胶;所述集尿头55右侧固定连接有环绑带58,所述集尿头55左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环绑带58穿过所述连接耳并通过魔术贴定位;

所述集屎部件15包括和所述排屎口60固定连接的屎管接头67,所述屎管接头67顶端固定连接有集屎管63,所述集屎管63顶部外侧设置有可充气的、环形的充气环64,所述集屎管63底部设置有和所述充气环64连接的充气管65,所述充气管65活动端连接有充气堵头66;所述集屎管63底部设置有和所述集屎管63连通的冲洗管68,所述冲洗管68活动端连接有冲洗堵头69。

集尿部件14的集尿原理为:无论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其尿液均可通过集尿头55被收集起来,集尿头55的结构使得其能完全罩住患者的排尿器官,其上的防漏环56的材质可以选择硅胶,在具有一定的密封性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周围皮肤造成伤害。定位贴带57用于将集尿头55定位在患者的腹部,而环绑带58则是绕过患者的腰部一周后将集尿头55定位在患者身上。而集尿头55的底端两侧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两个定位贴带55,用于增加所述集尿头55的吸附力。定位贴带57和环绑带58均由透气性好的棉质带组成。

集屎部件15的集屎原理为:通过将集屎管63的活动端涂抹润滑油后插入至患者的肛门内,打开所述充气堵头66,通过充气部件对所述充气管65进行充气,充气管65的顶部位于集屎管63内壁,并和充气环64连接,这样,充气环64被充气后,在患者的直肠内起到挡环的作用,防止集屎管63的脱落。当患者的粪便较干不易排出时,可以通过冲洗管68注入水,湿润患者的粪便,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所述桌板18左侧铰接有翻折板17,所述翻折板17铰接于所述床板2侧端,所述床板2右侧底端铰接有l形的定位钩板23,所述定位钩板23位于所述桌板18右侧;所述桌板18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竖杆72,所述调节竖杆72和所述横滑杆19滑动连接,所述横滑杆19顶端和底端的调节竖杆72均套装有调节弹簧74,所述调节竖杆72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71,所述调节竖杆7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底盘73;

所述按摩盒20左右侧均开有贯通至所述横滑杆19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定位螺栓70;所述按摩滚轮21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按摩盒20内侧,所述按摩滚轮21通过第二锥齿轮组75连接有换向轴76,所述换向轴76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按摩盒20内侧,所述换向轴76通过第三锥齿轮组77连接有按摩电机78,所述按摩电机78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盒20内侧。

桌板18的翻折原理为:由于桌板18通过翻折板17和所述床板2铰接,那么桌板18就多了一个转动的自由度,才能在翻折后轻松地插入至床板2底部。桌板18的桌面上设置有矩形通孔,当桌板18翻折至床板2底部时,用定位钩板23可以钩在矩形通孔内,将桌板18定位。

按摩盒20的位置调节原理为:竖直位置调节,转动所述调节螺母71即可实现按摩盒20的上下位置调节,且按摩盒20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的空间,用以缓冲,防止过度压迫造成病人不适感。前后位置调节,通过前后滑动所述按摩盒20,滑动至所需位置后,旋紧所述定位螺栓70即可。

按摩滚轮21的转动原理为:通过按摩电机78的转动,经由锥齿轮组的传输,带着所述换向轴76转动,换向轴76经由锥齿轮组带着所述按摩滚轮21转动。按摩和20的底部开有槽,按摩滚轮21的轴线位于槽的中心,且按摩滚轮21底端伸出槽一部分,用于给患者的腹部滚动按压。所述按摩滚轮21主体为中空柱体,所述按摩滚轮21左右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端转轴79,两个所述端转轴79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凸轮轴80,两个所述端转轴79和所述凸轮轴80的端面非轴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凸轮轴80左右侧外圆周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环81,所述转环81内端面均连接有多个均匀地按摩连杆82,所述按摩连杆82均和所述转环81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按摩滚轮21外圆周均匀开有多个贯通的按摩槽83,所述按摩摆板22纵截面为v形,所述按摩摆板22两端的拐角处均和所述按摩连杆82铰接,所述按摩摆板22的第一顶端均铰接于所述按摩滚轮21内侧,所述按摩摆板22的第二顶端伸出所述按摩槽83。按摩滚轮21的两端通过端转轴79和轴承连接。

按摩摆板22的摆动原理为:通过端转轴79的转动,按摩滚轮21也随之转动,按摩摆板22因为和按摩滚轮21铰接,故也会随之转动,同时,由于凸轮轴80的非圆心位置和端转轴79连接,那么由于重力的作用,凸轮轴80会绕着端转轴79的轴线摆动至最低端,即凸轮轴80的圆心比端转轴79的圆心低,那么和凸轮轴80外圆周转动连接的转环81的圆心也比低,如此便会使得转环81底端铰接的按摩连杆82将按摩摆板22顶出按摩槽83。这样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滚动按压的同时,间歇的进行按摩。以增强患者的肠胃蠕动,促进患者排便。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令患者的臀部位于所述臀板13顶部,然后将集尿头55置于患者的尿道口并使用定位贴带57和环绑带58定位。将集屎管63涂覆润滑油后插入患者的肛门,并通过充气管65将充气环64充气。之后便可将患者的粪便统一集中至集便桶16内。当出现患者的干便难以排出的情况时,通过向冲洗管68内冲水即可实现湿润粪便促进排便的作用。

之后每天一次或两次对患者进行促进排便的按摩和运动,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

将盖板4掀开,将蹬脚部件7翻折至顶部,首先进行蹬脚训练:根据患者的腿长调节移腿板6的位置,将患者的双脚放置于所述蹬脚板10上,并使用定位绑带42将患者的脚定位,令蹬脚电机49工作,即可令患者的双腿做蹬车运动,促进排便。

然后进行抬腿训练和屈腿训练:将定脚板12翻折至水平状态,并使用止动螺母44将其定位,将患者的双脚定位在定脚板12上,令抬腿电机28工作即可实现抬腿运动,关机抬腿电机28,开启移腿电机33即可实现曲腿运动。

最后辅以对患者的腹部按摩:将桌板18翻折至床板2顶部,调节好桌板18的前后位置和竖直位置,令按摩电机78工作,即可实现在按摩滚轮21对患者腹部按压的同时按摩摆板22对患者的腹部规律性的按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架体1、床板2、安装槽3、盖板4、抬腿板5、移腿板6、蹬脚部件7、蹬脚主轴8、蹬脚轴9、蹬脚板10、翻折轴11、定脚板12、臀板13、集尿部件14、集屎部件15、集便桶16、翻折板17、桌板18、横滑杆19、按摩盒20、按摩滚轮21、按摩摆板22、定位钩板23、抬腿连杆24、抬腿凸轮25、抬腿蜗轮轴26、抬腿蜗杆27、抬腿电机28、移腿连杆29、移腿凸轮30、移腿蜗轮轴31、移腿蜗杆32、移腿电机33、移腿滑杆34、定位柱35、定位槽36、定位栓37、定位弹簧38、定位头39、定位底板40、蹬脚座板41、定位绑带42、止动带43、止动螺母44、蹬脚大锥齿轮45、蹬脚小锥齿轮46、蹬脚竖轴47、第一锥齿轮组48、蹬脚电机49、缓冲弹簧50、集液软管51、球阀52、放液口53、放液堵头54、集尿头55、防漏环56、定位贴带57、环绑带58、集尿管59、排屎口60、排尿口61、尿管接头62、集屎管63、充气环64、充气管65、充气堵头66、屎管接头67、冲洗管68、冲洗堵头69、定位螺栓70、调节螺母71、调节竖杆72、定位底盘73、调节弹簧74、第二锥齿轮组75、换向轴76、第三锥齿轮组77、按摩电机78、端转轴79、凸轮轴80、转环81、按摩连杆82、按摩槽8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