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能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7931发布日期:2021-02-02 11:1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磁能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能艾灸仪。


背景技术:

[0002]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对人体直接或间接地施以艾叶燃烧产生的热刺激,借助经络的传到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在保健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艾灸也逐渐成为了常用的保健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艾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通过皮肤对血液循环发挥作用,其艾灸保健效果相对局限,并且由于大量烟气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会刺激呼吸道而产生副作用,导致传统艾灸的保健作用大打折扣。
[0003]
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显著,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提振生物体细胞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0004]
此外,有研究认为人体的穴位具有电磁性,是磁场的聚焦点,在适量磁场作用下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机体生物电磁平衡,具有消炎止痛、降低血压和抑制中枢神经功能兴奋的功效。
[0005]
因此,设计具有排烟通道的艾灸仪器,并将远红外线和磁疗应用于艾灸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艾灸保健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磁能艾灸仪,其通过独特的磁膜设计,将磁疗结合到艾灸过程中,有效提升了艾灸仪的理疗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磁能艾灸仪,包括磁能底座及设于磁能底座上的艾灸盒,所述磁能底座上覆有磁膜,艾灸盒的内壁靠近下端口位置设有内部支撑件,艾条通过该内部支撑件固定。
[0008]
为了便于更换艾条,优选地,所述艾灸盒与所述磁能底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磁膜采用橡胶与铁氧体磁粉复合而成,磁膜厚度不小于0.2mm,其可耐受温度不低于80摄氏度;为了进一步增加磁效,优选地,所述磁膜厚度不小于0.5mm。
[0010]
为了进一步增加理疗效果,优选地,所述磁能底座上布置有磁石;优选地,所述磁石布置在磁膜上。
[001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磁能底座的磁膜上均匀布置磁石;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磁石的数目不少于3,更优选不小于5,更优选不小于7;所述每个磁石的磁场能量不低于3000高斯,优选地,所述每个磁石能量不低于5000高斯。
[00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磁能底座是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的环形结构,磁能底座外圈覆盖磁膜,磁能底座内圈上布置有筛网;优选地,所述筛网目数不小于200目;更优地,所述筛网目数不小于300目。通过环形磁能底座的设计,一方面方便了筛网的布置,避免了艾灸盒内艾叶燃烧产生的落灰灼伤人体,并确保艾灸盒内电气石的远红外线能够有
效作用到人体起到相应的理疗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外圈的磁膜和磁石设计,使得在艾灸过程中的磁疗作用可以得到最大发挥,从而保障了理疗效果。
[0013]
电气石陶瓷片具有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远红外线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被人体吸收后能活化体内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大有裨益,在本申请的磁能艾灸仪中设置电气石陶瓷片,就是将艾灸、远红外疗法和磁疗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艾灸效果,对于补气、调节脾胃及去除风寒湿效果显著。因此,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艾灸盒内壁上涂覆有隔热胶层,隔热胶层上嵌设有电气石;优选地,所述电气石为电气石陶瓷片,电气石陶瓷片数量不少于两个,优选地,电气石陶瓷片的数量不小于5个。
[0014]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艾灸盒上部连通至排烟气管,排烟气管与排烟风机相连,排烟风机连接排烟管道。具体地,艾灸盒上部连通至排烟气管,排烟气管与排烟风机相连,排烟风机连接排烟管道。艾灸过程中,艾叶在艾灸盒内燃烧,产生的烟尘将通过该排烟系统排出到理疗室外,确保了理疗室内的呼吸环境,有效保障了理疗效力。
[001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灸盒选取天然葫芦制作而成。
[0016]
优选地,用于固定艾条的内部支撑件为钢针,钢针数目不小于2个,优选地,艾灸盒的内壁靠近下端口位置设有不小于3根钢针用于固定艾条。
[0017]
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理疗效果,所述隔热胶层上涂抹中药药油;优选地,所述中药药油组分包含干姜、黄芪、当归和黄连。优选地,所述中药药油组分还包括炙甘草、茯苓和桂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中药药油组分包含干姜、黄芪、当归、黄连、炙甘草、茯苓和桂皮;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干姜、黄芪、当归、黄连、炙甘草、茯苓和桂皮的含量为:干姜70~85份,炙甘草85~110份,茯苓60~85份,黄芪40~60份,当归40~60份,桂皮90~110份,黄连85~110份。上述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步骤1:将中药药材按相应组分含量混合,采用中药质量5~6倍的乙醇提取获得乙醇提取液;
[0020]
步骤2:采取藿香12~18份、红花7~13份、薄荷7~13份和橄榄油80~120份直接混合,混合后静置,分层后,过滤获得油剂;
[0021]
步骤3:将步骤1制得的乙醇提取液与步骤2所得的油剂按照质量比0.5-1:0.5-1比例混合,获得本发明的药油。
[0022]
将制得的药油装入喷壶中备用,在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时,用喷壶将药油喷涂艾灸仪的内壁上,并在患者的艾灸穴位涂抹相应药油。
[0023]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艾灸盒在制备艾灸仪前经历浸药处理,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4]
步骤a:将中药药材按相应组分含量混合后粉碎成粉末,装入纱布袋中制成药包,并将药包放入不锈钢容器、铜锅容器或陶瓷容器中,同时将艾灸盒也放入到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水完全浸没艾灸盒和药包,浸泡1~3小时,然后高火煮沸,再文火熬制2~4小时,关火后浸泡8小时以上;
[0025]
步骤b:重复步骤a操作一次或者多次后,向容器中放入新的药包;
[0026]
步骤c:重复步骤a和步骤b一次或多次后,晾干艾灸盒。
[0027]
本发明通过将磁疗结合到艾灸过程中,显著增强了艾灸的效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将磁石和/或电气石设置于艾灸仪器中,使得艾灸、远红外疗法、磁疗与中药疗法融为一体,增强了细胞代谢与活化,促进了血液循环;此外,还通过将优选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施加到艾灸仪上,使药力借助艾灸的效力进一步深入人体肌理,促进经络气血运行,有效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远红外磁能艾灸仪的示意图;
[0029]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远红外磁能艾灸仪的艾灸盒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远红外磁能艾灸仪的磁能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
[0032]
1-艾灸盒;
ꢀꢀꢀꢀꢀꢀꢀꢀꢀꢀꢀꢀꢀꢀꢀꢀ
13-钢针;
ꢀꢀꢀꢀꢀꢀꢀꢀꢀꢀꢀꢀꢀꢀꢀꢀꢀ
21-底座外圈;
[0033]
11-隔热胶层;
ꢀꢀꢀꢀꢀꢀꢀꢀꢀꢀꢀꢀꢀ
14-艾灸盒下端口;
ꢀꢀꢀꢀꢀꢀꢀꢀꢀ
22-底座内圈;
[0034]
12-电气石陶瓷片;
ꢀꢀꢀꢀꢀꢀꢀꢀꢀ
2-磁能底座;
ꢀꢀꢀꢀꢀꢀꢀꢀꢀꢀꢀꢀꢀꢀ
3-磁石;
[0035]
41-排烟气管;
ꢀꢀꢀꢀꢀꢀꢀꢀꢀꢀꢀꢀꢀ
43-排烟管道;
ꢀꢀꢀꢀꢀꢀꢀꢀꢀꢀꢀꢀꢀ
6-筛网。
[0036]
42-排烟风机;
ꢀꢀꢀꢀꢀꢀꢀꢀꢀꢀꢀꢀꢀ
5-磁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8]
实施例1:
[0039]
方案a:本实施例的艾灸仪包括磁能底座2及设于磁能底座上的艾灸盒1,艾灸盒1与磁能底座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磁能底座2是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的环形结构,磁能底座内圈22上布置有300目的筛网6,磁能底座外圈21上覆有由橡胶和铁氧体磁粉复合而成的磁膜5,磁膜5的厚度为0.5mm,其可耐受温度为80摄氏度。艾灸盒1的内壁靠近下端口14的位置设有3根钢针13,钢针13上连接艾条。艾灸盒1上部具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连通至排烟气管41,排烟气管41与排烟风机42相连,排烟风机42连接排烟管道43。
[0040]
方案b:在方案a的基础上,本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磁能底座的作用,在磁膜5上均匀布置有7颗5000高斯的磁石3,磁石3的直径15mm,厚度为6mm。
[0041]
方案c:在方案b的基础上,本方案进一步引入远红外疗法的设计,在艾灸盒内设置了电气石。具体地,在艾灸盒1内壁上设有隔热胶层11,在隔热胶层11上嵌设5片电气石陶瓷片12。
[0042]
采用上述a、b、c三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如下(数据来源自接受过理疗的30~50岁的症状相似的已婚育女性,病症均为肩颈疼痛、下肢寒凉,无其他明显症状):
[0043]
表1方案a、b、c的理疗作用对比
[0044][0045][004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方案c的艾灸仪进行治疗起效时间更快,治疗效果更明显。应用本发明的磁能艾灸仪进行艾灸时,使用前在艾灸盒内喷涂药油,并在行灸部位涂抹药油,可进一步提升艾灸补气调脾胃、祛除风寒湿的效果。
[0047]
实施例2:
[0048]
制备与实施例1方案c的艾灸仪基本类似的艾灸仪,其区别在于,采用纯天然干燥的葫芦,清洁后作为艾灸盒1,并且艾灸盒1在制备艾灸仪前经历浸药过程,浸药步骤如下:
[0049]
步骤a:将干姜80份,炙甘草100份,茯苓80份,黄芪50份,当归50份,桂皮100份,黄连100份的中药药材混合后粉碎成粉末,装入纱布袋中制成药包,并将药包和艾灸盒放入陶瓷容器中,向陶瓷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水完全浸没艾灸盒和药包,浸泡2小时,然后高火煮沸,再文火熬制3小时,关火后浸泡16小时;
[0050]
步骤b:重复步骤a操作3次后,向容器中放入新的药包;
[0051]
步骤c:重复步骤a和步骤b三次后,晾干艾灸盒。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步骤1:将中药药材按相应组分含量混合,采用中药质量5.5倍的乙醇提取获得乙醇提取液;
[0055]
步骤2:采用藿香、红花、橄榄油和薄荷混合形成油剂。具体地,采取藿香15份、红花
10份、薄荷10份和橄榄油100份直接混合,混合后静置48小时沉淀分层后,过滤获得所需油剂;
[0056]
步骤3:将步骤1制得的乙醇提取液与步骤2所得的油剂按照质量比1:0.5比例混合,获得本发明的药油。
[0057]
将制得的药油装入喷壶中备用,在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时,用喷壶将药油喷涂艾灸仪的内壁上,并在患者的艾灸穴位涂抹相应药油。
[0058]
实施例4:
[005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类似,提供一种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步骤a:将中药药材按相应组分含量混合,采用中药质量5倍的乙醇提取获得乙醇提取液;
[0061]
步骤b:采用藿香、红花、橄榄油和薄荷混合形成油剂。具体地,采取藿香18份、红花7份、薄荷13份和橄榄油80份直接混合,混合后静置36小时沉淀分层后,过滤获得所需油剂;
[0062]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乙醇提取液与步骤b所得的油剂按照质量比1:1比例混合,获得本发明的药油。
[0063]
将制得的药油装入喷壶中备用,在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时,用喷壶将药油喷涂艾灸仪的内壁上,并在患者的艾灸穴位涂抹相应药油。
[0064]
实施例5:
[006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类似,提供一种中药药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6]
步骤a:将中药药材按相应组分含量混合,采用中药质量6倍的乙醇提取获得乙醇提取液;
[0067]
步骤b:采用藿香、红花、橄榄油和薄荷混合形成油剂。具体地,采取藿香12份、红花13份、薄荷7份和橄榄油120份直接混合,混合后静置60小时沉淀分层后,过滤获得所需油剂;
[0068]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乙醇提取液与步骤b所得的油剂按照质量比0.5:1比例混合,获得本发明的药油。
[0069]
将制得的药油装入喷壶中备用,在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时,用喷壶将药油喷涂艾灸仪的内壁上,并在患者的艾灸穴位涂抹相应药油。
[0070]
下面通过实施例6~16来阐述本发明提供的艾灸仪的理疗效果。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艾灸仪,并在进行艾灸前,在艾灸盒内壁的隔热胶层上喷涂按照实施例3~5的方法制备的中药药油,艾灸前在患者的行灸部位涂抹相应的中药药油。在实施例6~16中患者每次接受艾灸的时间约为20~40分钟;两次艾灸间隔2~3天,对需进行长期理疗的重症患者,以9次为一个疗程。
[0071]
实施例6:
[0072]
刘女士,42岁。
[0073]
理疗前:腰部酸胀疼痛、不能侧卧翻身、手脚冰凉。
[007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5份,黄连90份,当归60份,黄芪60份。
[0075]
理疗后:首次理疗时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对痛点穴位进行艾灸,首次艾灸后,患者腰部酸疼明显减轻,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6次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手脚冰凉明
显缓解。
[0076]
实施例7:
[0077]
陈女士,61岁。
[0078]
理疗前:全身小关节间歇性疼痛、易疲劳、右侧手臂活动受限。
[0079]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75份,当归55份,黄芪40份,黄连85份,桂皮110份。
[0080]
理疗后: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进行3次理疗后手臂活动障碍消失,理疗9次后小关节间歇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理疗15次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活力明显增强。
[0081]
实施例8:
[0082]
温先生,44岁。
[0083]
理疗前:脾胃功能弱,消瘦,进食后胃胀痛,夜间反酸严重,食欲差。
[008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70份,黄芪40份,当归45份,黄连110份,炙甘草110份。
[0085]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3次后,夜间反酸明显减轻,胃口见好;理疗8次后,进食后胀痛的症状消失;理疗11次后,反酸症状消失,进食量增加,体重开始增重。
[0086]
实施例9:
[0087]
吴先生,55岁
[0088]
理疗前:胃口欠佳、心悸眩晕、失眠多梦
[0089]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75份,黄芪45份,当归50份,黄连100份,茯苓85份。
[0090]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艾灸仪初次理疗后,当日进食量增加,起色好转;理疗3次后心悸眩晕症状消失,睡觉安稳。
[0091]
实施例10:
[0092]
宋女士,36岁
[0093]
理疗前:心悸胸闷、乳腺增生、腰膝酸冷、大便溏稀、失眠多梦、月经不调
[009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0份,茯苓80份,桂皮100份,黄芪50份,黄连85份,当归60份。
[0095]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两次后,大便从一日数次变为一日两次,从溏薄变为成形;理疗4次后,心悸胸闷症状消失;理疗7次后,腰膝酸冷明显减轻,睡眠安稳;理疗两个月的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经期回复正常。
[0096]
实施例11:
[0097]
赵先生,63岁。
[0098]
理疗前:夜尿频多、四肢畏风畏寒、食欲不振、下肢乏力、失眠多梦、面色暗沉。
[0099]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0份,茯苓80份,黄芪60份,当归50份,炙甘草85份,黄连90份。
[0100]
理疗后:使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9次1个疗程后,尿频现象明显改善,夜尿次数由6次左右减少为2~3次,三个疗程后夜尿次数减少为1~2次,失眠现象明显缓解,半年后,上述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0101]
实施例12:
[0102]
左先生,64岁
[0103]
理疗前:酒后夜间受风导致嘴歪眼斜,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活动,肠胃绞痛
[010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5份,炙甘草100份,黄芪50份,当归55份,黄连100份,桂皮90份。
[0105]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理疗仪进行理疗,初次理疗后肠胃绞痛缓解,面部肌肉活动
有所改善;理疗3次后,眼嘴恢复正常,面部肌肉能够正常活动。
[0106]
实施例13:
[0107]
邓女士,53岁
[0108]
理疗前:脚底发硬,后背及肩周酸疼,稍微走动即冒虚汗,血压偏高,偶有气短,口干,胃反酸。
[0109]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0份,炙甘草100份,茯苓80份,黄芪50份,当归50份,桂皮100份,黄连100份。
[0110]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两次后,后背及肩周酸疼减轻,脚底发硬症状改善,胃反酸现象消失;理疗5次后,冒虚汗现象明显改善,血压稳定;理疗两个疗程后,上述现象完全消失。
[0111]
实施例14:
[0112]
姜女士,41岁
[0113]
理疗前:脘腹冷痛,腹泻时发,食欲不振,常感疲倦无力,偶有心悸眩晕。
[011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5份,炙甘草110,黄芪55份,当归40份,黄连85份,桂皮110份,茯苓70份。
[0115]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艾灸仪理疗3次后,腹部冷痛症状明显缓解,食欲提振;理疗6次后,脘腹冷痛症状完全消失,食量增强,腹泻症状完全消失;理疗8次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0116]
实施例15:
[0117]
林女士,56岁
[0118]
理疗前:持续一年多后背疼痛,四肢肿胀,经常莫名头晕恶心,西医未诊断出疾病
[0119]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70份,炙甘草85份,黄芪40份,当归45份,黄连110份,桂皮95份,茯苓85份。
[0120]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理疗仪理疗两次后,食欲提振,后背疼痛有所缓解;理疗5次后,四肢肿胀现象消失,头晕恶心症状减轻;理疗3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0121]
实施例16:
[0122]
邓先生,58岁
[0123]
理疗前:持续两年以上肩部疼痛,上肢不能上举,膝关节以下肌体冰凉,足底发硬,腹部有明显结节,完谷不化,面色暗沉
[0124]
理疗药油组分:干姜80份,炙甘草105份,黄芪60份,当归60份,黄连95份,桂皮90份,茯苓60份。
[0125]
理疗后:采用本发明的理疗仪理疗一疗程后肩部疼痛明显好转,上肢能完成一定程度抬举动作;理疗三个疗程后消化好转,大便成形,腹部结节减小,上肢可制成活动;理疗半年后,消化及排便恢复正常,面色红润,小腿及足底血液畅通,不再发冷发硬。
[012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案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